地藏经真言网

高僧百解028:佛教伟大的三种精神·慈航法师开示

发布时间:2024-04-03 11:39:05作者:真言
高僧百解028:佛教伟大的三种精神·慈航法师开示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学佛供灯修行近十年中,发现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门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并集结成册,名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传播,以期解开更多人心中的疑惑,南无阿弥陀佛。

以下内容,为慈航大师开示:

诸位大德,诸位居士,诸位善男信女们!

我们大家有佛缘,能一同聚会在这里,使我很兴奋。现在要我来讲话,只恐有不妥的地方,还请诸位原谅。我们大家都是亲近佛法的佛的弟子,等于师兄弟,用不着客气,还是老老实的来讲几句。今天所谓的题目是《佛教伟大的三种精神》。

这三种精神,就是我们佛教里的入世、出世,和救世的精神。

在没有讲“入世”、“出世”和“救世”之前,先要把一个“世”字的意义弄明白。这一间世字,在普通人称为世界,在佛教则称为世间。无论世界也好,世间也好,拿现在新名词来解释,世字就是指时间,界字或间字就是指空间。时间与空间合起来说,就是一般人所谓的世界或宇宙。

《淮南子》说:“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这宇字就是空间,宙字就是时间。由于这空间同时间,便摄尽世间的一切——所谓森罗万象,宇宙万有。关于万象与万有之万,并非是指一定的数目字,乃是包括形形色色、事事物物而数不清的形容词。不用说,一切草木丛林,动植矿物,当然亦包括在内了。

我们大家都是佛教徒,还是依据了佛教的道理来解释。请诸位先想一想,在宇宙或世界的里面,包括些什么?当然啦,这是算不清的。就在这算不清之下,佛教里给它有一个归纳的总分析法,分析它们是“相续假”与“和合假”。

其实说穿了,“和合”也就是空间,“相续”也就是时间,时间与空间这是不能分开的。若是分开来,离时间固不能有空间,离空间也不能有时间。但是如何说这空间和合是假呢?这不妨举例来说明。譬如一个面包,它是由许多面粉集拢来而成的,若是离开了这许许多多的面粉屑,请问还有一个面包的存在吗?又如现用的粉笔,甚至大如地球,小如微尘,又何尝不皆是此理呢?

我常常听得人说:“人群的世界,人群的世界。”我们既已明白了和合假的意义,不妨进一步来谈谈这所谓人群的世界,请问这人群世界的原素是什么?当然是由于世界上许多的国家集合而成。一个国家的原素是什么?

当然是由于许多的省分集合而成。如是乃至由于许多的县分、区分、乡分、村、镇、里、邻、户等集合而成。由此可见所谓人群的世界,也都无非是一种和合假。我们知道,无论是人群的世界也好,一国一村也好,均必须以人为单位。你家有许多人,我家有许多人,他家有许多人,才能来组织一邻、一里、一村、一乡、一区、一县、一省、一国、一世界。

我们一不做,二不休,不妨继续就人为单位的本身上再来研究一下,就是我人又是由什么组合而成的呢?

这恐怕连小朋友们都很容问知道的,就是由于我们的头目手足等组合而成。若是离开了我们的头目手足等物,则我们一个人又何在呢?假使根据了佛教的意义,再深一点说,乃是由于地水火风的四大而成。

普通以大地为之地,江湖河海等为之水,煮饭烧茶等所用者为之火,外面花草乱摇、树木狂颠者为之风。而佛法则不然,佛法中不但以大地为之地,即凡坚性者,则皆为之地。不但以江湖河海等所有的为之水。即凡有湿性者,则皆为之水。不但以烹茶煮饭等所用者为之火,即凡有暖性者,则皆为之火。不但以台风等所吹者为之风,即凡有轻动性者,则皆为之风。

这样,不但茶杯的构成有这坚、湿、暖、动性,扇子的构成亦有这坚、湿、暖、动性,乃至每一物与每一人的构成,莫不皆具有这坚、湿、暖、动性。也就因为这坚、湿、暖、动性普遍于每一物与每一人的关系,所以才叫做大。如我人身上皮毛齿骨等,凡有坚硬性者,属于地大。如眼泪口水血汗等,凡有湿性者,属于水大。如身上的温度,属于火大。如呼吸行动,属于风大。

由于这四大适当的组合,才能叫做人。如果我们身上的体温没有了,呼吸停止了,请问那还可以算是一个人吗?是的,不过它是死了,又怎能说它不是一个人呢?好,再经过一个相当的时期,等它皮破血流,脓臭腐烂,馍糊不清了,还能够说它是一个人吗?或者是用火葬把它烧了,到那时这个人还存在吗?还认为它有一个我吗?

所谓“四大分散,我在何处”,聪明伶俐的人,请回去想一想好了。这就是“和合假”的意义。

现在再来讲一讲相续假。上面说过,相续即是时间。我们知道,由六十秒的时间,成为一分钟,由六十分的时间,成为一小时;由二十四小时,成为一昼夜;三十个昼夜,成为一个月;十二个月,成为一年。照这样的来计算,再十年百年千年,乃至于无穷;在这无穷相续的时间中,普通有分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大阶段。

可是过去再过去,过去无始;未来再未来,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我们又能找到个什么?就说现在吧,譬如我数一二三四,当说一字出口的时候,此一字的时间已过去了,二字三字也是这样过去,则我们又能够把握住什么?于整个的时间中,找不到握不住个什么,试问这不是个假的,还有什么话说呢?

其实,这里所要讲明的,还是我们人的本身。我们一个人由呱呱堕地后,因于时间相续,就那么呀呀呀地把我们送到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岁上来了。但在这样相续的过程中,我们稍微愚痴一点的人,还不能体味到其中之假;如果一旦一口气不来,纵然是一向不肯承认我们人生是假的人,到这时也是无法来掩饰了。

平日间,你一点也动他不得,在这时,任你骂,任你打,他都能大量的放下了。唉!古人说:“举世尽从贮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修?”岂不就是这个意义?这样,由花残了,屋倒了,一直到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那一样不是时间上的“相续假”啊!

入世出世与救世的一个“世”字,讲得是差不多了,现在要把它来结束一下,就是什么是世间?世间第一点意义是无常。什么是世间?世间第二点意义是空。什么是世间?世间第三点意义是苦。什么是世间?世间第四点意义是不净。什么是世间?世间第五点意义是无我,请问这话又是怎样讲呢?

我们看:凡是假的东西,岂有能常在之理?凡是无常的东西,岂有能不空?

凡是空的、靠不住的东西,岂有能不苦?又在这靠不住的东西如牛马等的死了时,又怎能得清净?在这许多条件支配下的人生,试问又那里会有一个主宰的我呢?

好了,世间法是可以坏的、无常的、苦的、空的、不净的、无我的,那我们对于这样的一个世间,是不是能甘心而满意呢?要不然,我们更得要求或改造一个能与这世间完全相反的出世间的意义了。一般人不能了解佛教是要求或改造一个不甘心而不满意的世间,能达成一个既甘心而又满意的世间的,遂妄谓佛教为迷信。这样想起来,无异是对于欲建设一个我们的《国父遗教》,说它是迷信,可以吗?

世界的意义是明白了,现在要讲到入字、出字与救字。

本来这一个题目,并不是我预先有什么准备的,只因刚才在吃晚饭之间,听得这里唐董事长与省佛会理事长修振法师,有谈到毒蛇等应杀与不应杀的问题,使我有所感想,所以才来讲这一个题目。

平时讲佛教,佛教!佛教乃是一个总名称,其内容分起来大体有人乘佛教、天乘佛教、阿罗汉乘佛教、辟支佛乘佛教与大乘菩萨佛教的五种,如一个学校里有五个学级的一样。一般人因为不知道佛教里有这五乘的关系,便误会佛教是迷信消极或腐化。俗说:“不知不罪。”这也很难怪。这五乘中的人乘佛教,就有着入世的精神。天乘佛教、阿罗汉乘佛教与辟支佛乘佛教,就有出世的精神。最后菩萨乘的佛教,便是救世的精神。

站在人乘佛教的立场,因为我们是人,就都要来讲人。比如现在有老虎了,毒蛇来了,那我们是等它来咬呢?还是我们将它打死呢?当然啦,我们不是赶快来避开,就要想法子把它来打死了,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站在人的立场上来讲人话,以人为要紧。否则今天你被蛇咬了,明天他被虎吃了,这样还成一个什么世界?

在家人的学佛,只要以人间的佛教为基础就好了。以人间的佛教为基础,只要看谁来侵犯我们,我们便得与谁去反抗。根据这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为基础,则全屏东全台湾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是统统可以学佛的。而佛教又何尝是迷信消极或腐化的呢?

普通人是这样。假使现在有人来问我:“慈航法师!那末,你是怎样呢?”那我的回答是要出世。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世太苦太不净了!无论如何,这是极少数的。而同时你既挂上了一块出世的招牌,你便要货真价实,老老实的去出世。如果你要去挂羊头,卖狗肉,那根本就已脱离了出世佛教的范围。

所以一个人必须重真实,尤其是学佛;若是我们喜欢入世的就入世,喜欢出世的就出世,政府里又没有来强迫我们,而我们又为什么要虚伪?这样说来,一个人要出世,似乎是容易了;但请你还得慢一点,要先请你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这是因为你去杀了生,偷盗了财宝,染污了男女色相,那你便是欠下了命债钱债与情债。一个欠了债的人,想要走就走,世间那有这样的便宜事!?有些人说,世间的猪羊鸡鸭等物是上帝赐给我们吃的是的,虎狼等爱吃人,我们人类也是由上帝造出来赐给它们去吃的;请问对么?若虎狼等不应来吃人,那我们便应当去吃虎狼了。啊!丑呀!我们不敢去吃,由此吃猪吃鸡,乃是我们恃强欺弱欺善怕恶,一种残暴的不智的行为。

所以《楞严经》上说:“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今生你吃它,来生它吃你。种种欠债还债,如何谈得上去出世呢?

出世说了,其次就要谈到救世了。这在以前有一个孙叔敖杀蛇的故事,就是有一天,孙叔敖在路上,看见了一条两头蛇,当下便把它打死。回家后,告诉他的母亲说:“儿是快要死了!因为在路上,曾看见了一条两头蛇。据一般人的传说,凡是看见了两头蛇的人,是不能再有多日住在世上的。不过儿为了这样的不祥的东西,不愿意让他人再去碰见,于是便把它杀死埋到土里去了。”

他母亲听了说:“儿已不死了,因为你已存心救脱了不少的人。”所以菩萨救世的精神,就是这样的,不在谈我人行为的杀不杀,只在论我人动机的仁不仁?动机仁,如从前的日人侵略来了,我们便得去抗日。现在的俄人侵略来了,我们便得来抗俄。我们本着菩萨立场的佛教,只问是不是为的救世与救人?在座的出家众,

根据了我们的习惯,我以为是适合于出世的。在家众,我以为是要入世与救世。所以“人其表而菩萨其心”,这便是整个大乘佛法的精神所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