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从高贵王子之躯到看破生老病死,体悟人生八苦,之后决定驾马夜半出宫,遍访名师,后来修持苦行,曾经历六年在一日中仅吃一粒荨麻和小麦维持血肉之躯,到几乎形消肉枯,骨瘦如柴,最终在菩提树下做最后的确定,经过七天后他仰首望天,只见满天星斗,于是乎他讲了一句震古铄今,发人深省的一句话,他说:「这种觉受非常特别,原来这世界上每一个众生,他们都跟我一样,都有佛性,只是因为被无始以来所有的贪、嗔、痴、慢、疑和根本的无明遮盖住了自己的智慧,所以才会不断不断地在生命之网中,轮迴漂流不定。真是太奇特呀!」
人类常常会用有限的智慧去探窥地球以外不同世界的领域,然而除非如同释迦牟尼佛这样真正的证悟者,才有办法真正把内外身心、超越科学无法探究的秘密真正得到相应。因此科学家们经历了不同世代的努力,至今为止成效并不是很理想,因为所有的科学家至今仍然有些部分还是各说各话,提出各自的理论,所以整个的地球科学史和天文学,以及从古至今的哲学家,无论是毕达格拉斯、阿里斯帕克斯、或者是近代的克卜勒、爱因斯坦或者是百年前的哈伯,虽然很辛苦的有些发现和贡献,但也仅是宇宙天地间无穷奥秘中的冰山一角,并无法窥见全貌或如佛一般肯定地说出宇宙和人到底有何异同之处。
例如预测出太空中有万有引力平衡点的拉格朗日先生,或是发现天王星和卫星的赫希尔先生,或者是体察到银河系尺寸的沙普利,还是研究出整个恆星内涵理论的爱丁顿,这些科学家们最多最多穷其一生也只能在他们专属有把握的范围内提出一些文献报告而已,甚至于要经过一段时间结合各家所长才会渐渐有其成熟雏型产生,例如德摩克泰斯过去所提出的物质理论也是经由不同时代的科学家不断地探讨研究,后来到十九世纪才确定了所谓的元素週期表,因此谁也无法肯定给宇宙任何的定义,因为不同的宇宙有着不同的特质,从大小无限说,到所谓的五维,目前为止也只能用多重宇宙这个名词来代表。
佛的智慧超越现代所有的科学家、心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用他的生命与智慧很直接了当地体悟到万有虚空、不同的世界一切宇宙山河大地,其实都是由我们每个人的心所创造出来的。用唯识学的观点来说,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第八意识显现出一切的外境,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活在自己自以为是所变化出来的情器世界之中,但这一切内外境界所显现出来的都是我们的心。心就是宇宙万有一切法则的来源处,心如果真正能够通达透彻,便可以达到等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所看到的是一样的境界。但是至今为何许许多多科学家前仆后继地去追寻宇宙的生命与科学,却仍然不敢有像佛一般如此肯定、有智慧的说出一个偈语,主要原因在于即便有着天才般头脑的着名科学家们,他们是用相对的感官要去发现宇宙与生命绝对的本质,那当然是永远到达不了的,这也是一种另类的高级执着罢了。其实宇宙的奥妙无论有多深,只要你能体会到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自然你也到达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洒脱自在超越的境界,这比你关在研究室几辈子,用既定的数字与模式来读取自心以外的境界是截然不同的。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和一群物理学博士聊天中所建议的一些片段。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