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与慧
晚间开示
对故事的探讨
单刀直入
双管齐下
先培福、再修慧
慧乃无心也
古德的启示
一苇过江
放不下的借口
安贫乐道
福乃大心
慧为前导
问答
晚间开示 十一月七日
在听到这题目的当下,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直接联想到要福慧双修,因为佛是两足尊,所以我们既要修福也要修慧。因此,在佛教中就流传着一个故事:「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它的结论很明显,既要修福也要修慧。然我个人对这故事的本身便有些怀疑,对它所影射的象征意义,也不太以为然。
对故事的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大象挂璎珞」的故事──大象以前世是修福的,所以能出生在国王的宫殿中,更且全身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璎珞、珍宝。然诸位评评看,这大象真是有福吗?从凡夫的立场看,它的确蛮有福报的,不只生长在王宫里,不愁吃住;且还有很多人侍候它。然大象本身是否感觉幸福呢?不见得!这种情况就像许多有钱人,甚至官还作得很大;然在旁观者皆羡慕那人有福的当下,可能他正苦恼得要命。所以大象挂璎珞,不见得有福。
同样「罗汉托空钵」,从凡夫的立场看,会觉得这罗汉一定很烦恼,常常托不到饭吃。但如他真是一位罗汉的话,就算他经常吃不到饭,仍比你天天「满汉全席」要自在得多!所以虽故事本身,乃为寓意既要修福也要修慧,可是故事本身却是有问题的,因为既大象未必是福,而罗汉也未必无福。
如不追究故事本身,直就它象征的意义而言,这也是有问题的。前我们在讲「大愤心」时,说到:现在人修行的第一类通病,就是心不专─既要修福,又要修慧,忙来忙去,到底曾把那一项修好了呢?
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福慧的问题,乃有三个层次的变化:
单刀直入
第一是在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当世─即所谓的「原始佛教」。在《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主要是三学、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甚至三十七道品中,主要都是修慧。有没有提到修福之类的呢?印象中没有!即使提到布施、慈善之类,却是对「在家人」讲的。!
于是我们要问:为何释迦牟尼佛对出家众就直讲修慧,而对在家弟子却兼讲修福?也许有人会说:「我知道!因为三宝需要在家众供养,所以必得劝他们多修一点福。」其实并非三宝需要供养(这我们等一下再作解释),其所以对在家众必兼劝修福者?我认定主要是为在家众俗务多、业障重,没办法全心修行。因为修行主要在于定慧,而定是一心,慧是无心,在家众要一心、无心,谈何容易呀!于是因有后世之忧,所以只好兼谈修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释迦牟尼佛最初所开创的原始佛教,还是以修慧为主题。
双管齐下
待佛灭后五百年间,大乘佛教渐渐兴起;前我们已说过,所谓「大」,就是包容。因此「大乘」便兼具出家与在家的修行法门,所以必然会衍生出「福慧双修」这大原则来。也因于这原则,所以才会传出「大象挂璎珞,罗汉托空钵」的故事──我认为这故事,是大乘以后才有的。
先培福、再修慧
而在当今所谓的「末法时代」,关于福慧的修持,又有不同的说法:「不错!如就解脱道而言,必须修慧才能解脱;但是如你的福德因缘不够,就去修慧,那障碍会非常多。所以,必得先把福德资粮培够了,再来修慧。」这种先修福再修慧的程序,不只是在家众,连出家众也是一样。如我们把这种论调与原始佛教对照,刚好是一百八十度的回转。前者单刀直入,直接修慧;而后者却是用迂回的方式,先修福再修慧。所以,这个时代不得不称为末法时代!
即使我们姑且承认:要等福德修够了,再来修慧;但是请问:「要到什么地步,才算修够了?才可转换成修慧?」也曾有人这么问过我,我说:「我也不知道哩!没有一个秤,能称出你现在是否够福量了。」事实上,如就世间相来看,这情况就像有些人说:「等我把钱赚够了,再来好好修行。」你看他那时赚够呢?必愈赚愈不够也!对不对?世间福德事业,都像滚雪球一般,既愈滚愈大,也愈陷愈深。如要等你那一天修够了,再抽身出来修慧!我老实告诉你:你现在不抽身,将来一定更抽不了身。
慧乃无心也
若说修慧,的确需要资粮;那请问需要多少福德资粮?若就上乘者而言,慧乃「无心」而已。然要成就无心,那需要什么福德资粮?无心就一切放下,所作已办矣!若还要先去积聚福德资粮,然后再来一切放下,这不是太迂回了吗?
有人说:「没办法,你刚才说的是顿悟法门,我们凡夫做不到,凡夫还是要从有心慢慢修成无心的,所以还是要有福德资粮。」那么如何从有心修到无心呢?必得透过禅定、参禅的法门,才能从散心、专心、一心,而成就无心。而修禅定止观,又需要什么资粮呢?就只是这么一个蒲团而已呀!
问:过去曾听过一些说法,令我感到疑惑。例如:有人修行因遇不到善知识,而出了大问题;或者闭关时,无人护持 等。这一般都会把原因,归咎于那人因没修福,才会遇到这些困扰。
答:如直接修慧,且能掌握「无心」的大原则,我相信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且若就修行时没有善知识,那也是因为修慧的工夫不够,而非福德的积聚不足。即使我们认定修行,先要有解门及行门的基础,这还是从修慧去造就的。
古德的启示
这也就说,如从最高层次的无心,当然不需要什么福德资粮。即使就渐修法门的禅定止观而言,其实也只要最简单的生活资具及一个蒲团而已。在中国禅宗史上有一位常庆法师,待坐破七个蒲团后才开悟,而你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坐破一个蒲团呢?
所以如已建立起正知见的话,真正要修行,并不需要太多的资粮。我相信大家都听过广钦老和尚的故事:他决定要修行去也,就独自背着一袋米上山去了,待米吃光后就吃地瓜;不只没有饿死,还真修成不可思议的禅定功夫来。(你们那个人要上山修行的话,我就供养你们地瓜好了。)
一苇过江
在我所出版的第一本书,其之所以名为《一苇过江》,各位知道它的含意吗?我们都说修行是要到彼岸,然要到彼岸竟需要多少资粮呢?只「一苇」即足矣!但是现在那些说要先培够福德,再来修慧的人,他们可不愿一苇过江,而是要待坐上航空母鉴才肯过江。所以从年青到衰老,这航空母鉴还没做完,便鸣呼哀哉了!不但未至彼岸,反而欠下了一屁股债,还不知道那辈子才能还清。
如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既然能出家,即确定你已有修行的福德因缘;尤其真要自修,事实上不需要太多的福德资粮。现在人要修行,所缺少的反而是闻思的基础,及修行的基础。当然如要广做弘法、度生的事业,是需要积聚广大的福德资粮;但这是末后事,而不是初学者所当然。
放不下的借口
如就我个人的观察,现在很多人不能专修,不是福德不够,而是福德太多,放不下所致。各位想一想,是不是这个样子呢?放不下,因为太多人需要你了。在家众的话,孩子需要你!先生需要妳!所以妳不能全力修行。而出家众,则是信徒需要你,寺院需要你,于是因放不下,所以不能专心修行。因此,你不要想:「等那一天,他们都不需要而把我放下时,我才得如愿去修行。」你准备等到驴年好了。其实,到底是他们放不下你,还是你放不下他们?这才是个大问题。所以终究只是顾虑太多、决心不够而已!
安贫乐道
所以,我倒愿奉送一句话:「穷人时间最多,穷人修行最好。」我们不要看别人庙盖得很大,眼睛就红了;不要看别人的事业做得很顺,就不安于座。现在人常说「输人不输阵」、「要拼才会赢」,于是忙着迎头赶上;然后又假惺惺凄楚地说:「哎!我的业障太重,我的福德不够,我不能安心地修行。」你不是不想修行解脱,只是希望驾着航空母鉴浩浩荡荡而到彼岸。
这个道理我早就看清楚了,所以我不要寺庙,不要信徒,不要事业,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我的。虽然我也没有好好修行,但至少不需要像别人老是怨叹:「我的福报不够,我的业障太深!」我也从来不怜悯那些正忙碌抱怨的人─自作孽,不可活。
因此我们再回头看看那一句话「要先修福德,再来修慧。」这是那个始作俑者讲的?名号我虽不清楚,但我确认:是自己先放不下,也要叫别人放不下的那种人倡议的;自己放不下,已够惨了,还要害别人,「妄识成迷,自误误人」。他们的话,其实并没有道理;可是为什么现在相信的人竟这么多呢?因为他们也都一样是放不下的人,所以听起来特别相应─本来自己还找不到好理由放不下,现在一听!正中下怀。所以这真是末法时代啊?
福乃大心
如就修行而言,我认为还是以原始佛教的单刀直入,直接修慧最了当。或有人要问:「佛不是两足尊吗?不是要福慧双全才能成佛吗?」没有错,然一个人如智慧成就的话,福德也会慢慢圆满的。而他修不修福呢?非修非不修!我们前已讲到:无心才是慧。而福呢?大心乃是福。这个「大」我们也解释过了,必从「接纳包容」才能成其大。一个人如果心量够大的话,自然能感应出福德来。所以一个人如从修慧而成就于无心,而无心才能包容。有心一定是分别计较、造作取舍,若时时要跟你划清界限,这样的人怎可能有大的福德。
慧为前导
这也就说,真福德不是从造作、取舍而成就的;而是从包容、统一中去圆满的。如果没有智慧的导引便去修福,那修的也只是有漏的福。因为没有智慧的人必以自我为中心而起造作,于是必然跟别人产生冲突、矛盾,所以名为修福,实乃造业。这在目前的佛教看得太多了,大家都竞修福德,修到一个脸都苦哈哈的。
因此,我今天主要讲的并不是责难修福的法门,而是要以慧为前导,而自然成就一切的福德资粮。这也就说,今天有很多人口口声声说要修行,又口口声声抱怨自己福德不够。其实问题不在于福德的够不够?而在于自己已被很多观念误导,在于自己的无决心、放不下。我诚希望诸位法师,能够从自己到别人,慢慢去澄清这些观念,以让这个时代的佛教,能够展现出新的生机。
问答
问:有谓「福至心灵」,这又怎么解释呢?
答:你同意刚才所讲的:「福是大心」?
生:是。
师:如果心量大的话,智慧就很容易开拓的。
生:有人说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因为在社会上,反可以从生活的历练中吸收经验,这会不会是他们放不下所致?
师:你觉得呢?你是不是也是这种人?
生:我觉得他们讲得好象有道理,可是我不喜欢那种方式。
师:你喜欢那一种方式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先思惟、修慧,但这又有一个问题,目前台湾的道场,都重视弘法利生,故没有适合的道场,可提供人专修。
师:这个问题,我在第一天就已讲到:有人说我们要修活禅,不要坐死禅。但从那里活呢?从大死里去活。或说行住坐卧都是禅,但这动禅的工夫从那里来?还是从死心塌地的用功得来的。不是现在讲一讲,就能用得上。因此社会百态,虽能让我们历练;但谁够资格来历练呢?开悟的人!不是那些想不开的人,就能接受历练的。他们只将像染缸一样愈染愈黑,历史上曾有几个人这样历练出来吗?所以他们确为自己放不下、找借口而已。
生:可是有些人在生活中历练后,也可以放下一些东西,只是都零零散散的。
师:是呀!如果他出家并专心修行,则成就当不只如此尔!
生:是啊!我也这么想。
师:所以我们即使说:佛教最后不只是出世,可是还必透过出世的过程,才有入世的功夫。你在世俗里,虽也可以慢慢历练,但三大阿僧祇劫,却未能历练出来。
生:就像某位很有名的居士,也说:你们出家众即使专心禅坐,心也未必能定;而我们要在这么复杂的环境里,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才不简单哩!
师:真正的定慧等持,绝对要经过专修的过程,才能究竟。故即使有少数人能很快得到初层次的境界,但这只能算是个案,而不能引为公理。就像有些人虽未受正规教育,而能自修成功。但大部份人还是以接受正规教育最方便。
所以我常说:目标虽可以理得很圆融、很堂皇,但过程还是要非常严谨的。太多人把两者混为一谈,于是以为修行的过程,也可以散心随意,这将只自误误人而已。
生:请再解说「无心」!
师:在修行的过程中,我常讲一个大原则─内摄外延。在最初修行时,要收敛外缘、向内参究;因此对一切外界的现象,就不再用心去分别比较,因此一切便都一样,这虽近于「无心」,可是还要有「向内探究」的功夫。因此对外虽无心,但内在还要有「菩提心」也。
其次,如是一位真开悟的人,从无心而变成大心,以心量很大,所以一切现象对他来讲,都是平等的,因此这又成就另一种无心。
生:在自修上说无心,倒还容易;但在处理事情上,却很困难。
师:无心,并不是一切不知、麻木不仁。
生:比如当我们请别人做事,而他并没有达到你要求的标准,那要如何包容呢?
师:前既讲到,无心是要你去看大体。而很多人往往以自己的习性、偏好,来决定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不做;这当然会引起别人的反弹。但如我们能从大体来看,就会看得比较公正、客观,这才能让别人心服。
其次无心,又是往远处看。虽这个人现在很坏,真想揍他,甚至请他走路。可是他也会改变的,如果你能用大心包容,更且善意开导;则他将改变得更快,也将更合乎你的期待。所以我常说:不要用一时的顺逆得失,来衡量当下境界的价值。
生:如单用包容,在现象界中会不会有「同流合污」的倾向?
师:我说的「包容」,并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闭两只眼的包容。
生:如果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比较好做事呢?因为你虽从大体上衡量,而有所要求;可是他做不到,甚至以不合他的习性而横生瓜葛?
师:我曾说过,一个最高明的管理者,会把团体的利益与被管理者的利益,而作最好的统合。我们不能只要求别人牺牲奉献,而来成就这个大体;这虽是高调,可是对一般人来讲,根本行不通。然若一件事做了,能确定其既对自己有好处,也对这个团体有好处,那人便很乐意去努力了。至于你怎样去统合「什么人该做什么事」,这就是你的智慧了。但是若能保握这个大原则,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故我说的包容,绝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麻木不仁,我从来就不是这种人。而是要从大体去看,从远处去看,而把目前的困境,慢慢向理想处去导引。否则释迦牟尼佛又何必南北奔波,说法四十九年。不是一切包容,就好了吗?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