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金刚经讲记
前辑.前言
金刚经冠科
前言
释经题
叙传译
前辑.正释经文.壹
正释经文.一
正释经文.二
正释经文.三
正释经文.四
正释经文.五
正释经文.六
正释经文.七
正释经文.八
正释经文.九
正释经文.十
前辑.正释经文.贰
正释经文.十一
正释经文.十二
正释经文.十三
正释经文.十四
正释经文.十五
正释经文.十六
正释经文.十七
正释经文.十八
正释经文.十九
正释经文.二十
前辑.正释经文.参
正释经文.二十一
正释经文.二十二
正释经文.二十三
正释经文.二十四
正释经文.二十五
正释经文.二十六
正释经文.二十七
正释经文.二十八
正释经文.二十九
正释经文.三十
前辑.问答
问答.一
问答.二
问答.三
问答.四
问答.五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讲记(前辑)
玅境长老宣讲于美国法云寺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冠科
甲一、序分二 乙一、通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乙二、别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甲二、正宗分二 乙一、开显无为法胜义谛相二 丙一、摄受已成熟菩萨方便三 丁一、般若体门二 戊一、须菩提问二 己一、赞佛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己二、请问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戊二、佛答二 己一、赞许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己二、正答三 庚一、发菩提心四 辛一、广大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辛二、第一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辛三、常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辛四、不颠倒心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庚二、修无相行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庚三、得无相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丁二、信受门二 戊一、须菩提问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戊二、佛答三 己一、标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己二、释信者相三 庚一、持戒清净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庚二、修福无量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庚三、得无相慧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己三、引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丁三、格量显胜称叹劝修门三 戊一、举外施格量二 己一、正举二种财施格量称叹二 庚一、正举二施格量受持般若一四句偈二 辛一、举三千世界七宝布施格量四句二 壬一、正举财施格量二 癸一、正举财施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癸二、格量般若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壬二、释成格量之义三 癸一、能成佛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癸二、能成声闻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癸三、能成菩萨道三 子一、得无生忍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子二、庄严净土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子三、得法性身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辛二、举恒沙界七宝布施格量四句二 壬一、明财施福多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壬二、明法施格量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庚二、称叹般若在处处贵在人人尊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己二、辨于经名二 庚一、须菩提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庚二、佛答二 辛一、答经名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辛二、答奉持二 壬一、略答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壬二、详答三 癸一、化法离言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癸二、化处非实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癸三、化主无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戊二、举内施格量二 己一、舍恒沙身命二 庚一、正明格二 辛一、正明舍恒沙身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辛二、正格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庚二、领解劝行二 辛一、领解述成二 壬一、领解四 癸一、自领解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癸二、他领解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癸三、明自领解为易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癸四、明他领解为难三 子一、正明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子二、释信为难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子三、重释无相所以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壬二、佛述成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辛二、劝行二 壬一、忍辱离相劝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壬二、佛说无虚劝二 癸一、引五语证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癸二、引所证法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己二、举日三时舍恒沙身命二 庚一、明舍身命二 辛一、正举舍身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辛二、格量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庚二、称叹劝修四 辛一、叹法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辛二、叹人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辛三、重叹法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辛四、重叹人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戊三、举佛往因格量三 己一、举往因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己二、格量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己三、结叹难思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丙二、付嘱未成熟菩萨方便三 丁一、劝发菩提心二 戊一、须菩提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戊二、佛略答二 己一、四心相应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己二、引证二 庚一、佛无法得菩提二 辛一、约因上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辛二、约得果说三 壬一、标如义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壬二、无得即是得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壬三、譬喻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庚二、菩萨化他无所有二 辛一、教化众生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辛二、庄严佛土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丁二、赞佛得无上菩提具无量功德二 戊一、圆证法身功德二 己一、正叹五 庚一、知见圆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庚二、福德具足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庚三、身相具足二 辛一、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辛二、具足诸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庚四、法音遍满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庚五、信众殊胜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庚六、正觉圆成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己二、校德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戊二、示现化身事业四 己一、化凡夫众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己二、现化身相二 庚一、相好二 辛一、正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辛二、校德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庚二、威仪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己三、大千界二 庚一、微尘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庚二、世界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己四、说无我义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丁三、劝发奉持二 戊一、应如是知见信解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戊二、应如是受持诵说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乙二、正观有为法世俗谛相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甲三、流通分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受持读诵的人很多,宣讲的法会也不算少,但我们在禅七中讲《金刚经》的意思何在?它是在静坐时可以用的法门!这样说,《金刚经》不但是受持、读诵、讲说,也是修行的意思。
从经论中佛菩萨的法语来看,应该是先学习佛法,通达了禅,才坐禅的。当然有的人是如此,可是我感觉多数人不是这样子,那只能一面坐禅,一面学习。有的人欢喜坐禅,但不欢喜学习佛法,认为学习佛法和修行没有关系,也有这样知见的人;这种知见是距离佛陀的本怀很远很远很远,若不学习佛法,就没有正知正见!
正知正见从经律论中来,学习经律论才能慢慢地得到正知正见,然后用正知正见来修禅。说:「我不学习!」不学习就没有正知正见,那么所修的禅是不是佛法?可能就是外道了,所以学习佛法是非常重要的!
「金刚」:是譬喻般若;它是世间的一种宝物,有人说是钻石,就是指它非常的坚固,能破坏其它的一切物质,而其它的物质不能破坏它。般若的智慧也是这样子,它能破除一切烦恼,而不为烦恼所破。
「般若」翻成中国话就是智慧,这不是凡夫的智慧,而是佛法中所赞扬、所尊重的圣人的智慧,凡夫是需要经过一番的学习才能的。这智慧究竟是什么呢?现依《大慧度经宗要》上的解释择要说明:
解了义是般若波罗蜜义:解了就是明白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智慧。
无知义是般若波罗蜜义:为什么无知呢?证悟第一义谛的时候,心里没有分别;若有所知,就不能明白实相的道理,所以无分别义是般若义。解了义是指后得智,无知义就是指根本智。
破坏义是般若义:破坏什么呢?破坏一切可言性相义,一切可言说的性相,都可以破坏;「可言」:可以用言说表达、用内心分别的,都是可破坏的、不真实,是虚妄的。譬如说,现在心里想高山,山里面有树也有河流;或想太平洋的大海。若心里不想,高山、大海就没了;所有的言说义、分别义都是这样子。佛菩萨所证悟的诸法实相,是离言说相的。我们平常用言说表示:「诸法实相」、「第一义谛」,这是方便,若不用言说,我们没有办法明白;但是,这些可言说、可分别,都是可破坏的。破坏一切言说义、一切分别义,是般若义。
不破坏义是般若义:不坏假名而证悟诸法实相,这又是一个意思。因为一切言说思议都是虚妄的;没有语言文字,内心就不能思惟观察,那怎么能得圣道呢?所以佛菩萨不破坏假名字,利用语言文字来开示,我们因此才能悟入诸法实相,故不破坏也是般若义。
远离义是般若义:远离什么呢?远离一切取相执着,才能得到般若的智慧。执着是凡夫特有的相貌,只要是凡夫都有执着心,执着:这是好的、这是坏的、这是端正的、这是美妙的、这是女人、这是男人。其实,如果通达诸法实相,男人、女人都是虚妄,都是毕竟空寂的;毕竟空寂里没有男也没有女。凡夫不能这样明白,就什么都执着,连做梦也是执着。「哎呀!这个梦不得了!」好的也能动心,坏的也能动心,一得一失、一起一落,这心随时会浮动;若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妄的,那就是没有般若波罗蜜。若能于一切法不取着,也就是于一切法不受,不受一切法就能得无生法忍、得阿罗汉,乃至到佛的圆满境界了!远离一切取着,这是般若义。
不远离是般若义:成就无分别智,就能契合诸法如义,这就是般若义;若不得般若的智慧,怎么能证悟诸法实相呢?所以不远离也是般若义。
般若以金刚相做譬喻,就表示般若它不可破坏的意思。
我们按凡夫境界的智慧来说明,譬如说一件事不关乎我本身的利害,成功了对我没有利益,失败对我也没有利益,这时说话可能公平一点,别人容易接受,也可说是有智慧;若是说真实话对自己有伤害,说谎话能有利益,那就不讲道理了;公平的智慧被利害隐没、破坏了。这就看出来:凡夫也不是一点智慧没有,但那个智慧可破坏。
平常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能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动不颠倒,若是忽然见到满意的境界,出现贪心,观一切法空的智慧就不能显现。没有事情时,观一切法空,可能观得上来;等到如意、苦恼事情来时,就不能观了。这就显示出:什么是金刚般若,什么不是金刚般若。
这里还有一点事情。譬如说:佛教徒奢摩他修得不错,修不净观成功了,能从欲界定、未到地定,达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时,欲界的境界不能动其心,他没有欲的这件事,但是欲的种子还在;等到色界天的禅定无常失坏了,又来到欲界的时候,欲还会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只修禅定,没有般若波罗蜜,只能把欲的烦恼调伏,欲的种子还潜藏着。
假设这个佛教徒,虽然还没得无生法忍,得到色界定以后,而能修学般若波罗蜜时,不论对自身有利益也好、有伤害也好,完全能讲道理!不会因为对自己有伤害,就不讲道理。这是他的般若智慧比一般的人强,但是欲烦恼的种子还在,种子若动起来的时候,般若还会失掉,所以不能称之为金刚般若。
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称为金刚般若呢?得无生法忍以后!这时的般若能和金刚不可破坏义相契合,才称之为金刚般若。在大乘佛法中,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菩萨、佛,这些都可以名之为金刚般若;初欢喜地以前,还不及格。
「波罗蜜」:是金刚般若的作用。波罗蜜翻到中国话,就是到彼岸。
第一个解释:由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阿罗汉以上的圣人,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因为他已经把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全面消除,不再流转生死,能到涅槃了,所以叫做到彼岸。
第二个解释:有相叫做此岸,无相叫做彼岸;由有相而无相就是波罗蜜了。心里有相,就会取着一切法;心若离一切取着,才能离相。在《瑜伽师地论》说「最上舍」:最殊胜的舍(舍就是无着的意思)。大菩萨的境界,也可以说殊胜舍;但是最殊胜的舍,唯是佛的境界。如果对凡夫而言,所有的圣人都是最上舍。凡夫能把财富供养给自己的父母、哥哥、弟弟、姊姊、妹妹、好朋友,或者别人的父母,但这样的舍,还不能超越凡夫境界,圣人的舍才是无执着的。达到最上舍时,这无着的境界可以称之为无相,也就是指心里能离一切相。唐朝的庞蕴居士,见到马祖时问:「不与万法为伴侣,是何等人物?」其实,这就有无相的意思,表示他心里面能离一切相。
我们凡夫的心,因为不能舍,就执着,有一点事情,心就做种种的虚妄分别,所以遇见什么都有相。譬如我们手拿东西,若把东西放下来,手里面就没有东西。手就譬喻心,心遇见什么都拿,好的也拿,坏的也拿;本来是不高兴,东西不好,应该不要拿嘛!但我们还是要执着,一执着就是拿、就是取着了。如果什么都不拿,就空手了。佛菩萨的心能离一切相,一切相都不着。
我们用有相和无相来对比,佛的心能达到无相的境界,不管你怎么样地恭敬佛,随顺佛的教导也好,违背也好,佛都不执着,不取相而能离一切相,那叫做无相;从初果圣人就开始有这种境界,但是不圆满;到佛的境界才圆满。
第三个解释:修学圣道有成就的圣人,他有出世间无漏、无分别、无相的智慧,但还不圆满,名为此岸;如果圆满成就佛一切种智,那就叫做彼岸;由此岸到彼岸,叫做波罗蜜。这样,就把阿罗汉和一切菩萨拣别出去,唯有佛才从此岸到彼岸,能离一切相,能离一切分别,智慧究竟圆满,所以称为波罗蜜。这样的波罗蜜,就是圆满成就金刚般若,才能达到的境界,这叫金刚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所成就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也就表示: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可以得圣道,得无上菩提达到极圆满的境界,所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
「经」:简言之就是指语言文字。佛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语言文字是能诠显的,金刚般若波罗蜜是所诠显的。佛菩萨大慈悲大智慧迁就我们的程度,如果不用语言文字诠显金刚般若波罗蜜,我们就没有办法明白了。所以,契机也契理,合起来名之为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汉传翻译中,共有六种;第一、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这是最初翻译。第二、元魏菩提流支。第三、南北朝的陈真谛三藏。第四、隋朝达摩笈多译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第五、唐朝玄奘三藏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六、唐朝义净三藏译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当中,法相宗是受持玄奘法师翻译的,但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欢喜受持读诵鸠摩罗什所翻的译四本。
姚秦
这是翻译这部经的时代。在历史上,国名为秦的不只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嬴秦,还有前苻秦、西秦;如果不说国王的姓,就不知道那一个秦了。姚秦是在东晋时代,秦是朝代,也就是国家的名称;姚是国王的姓,所以称姚秦。
三藏法师
「三藏」就是经律论,这有含藏的意思,文以载道,文里面含藏种种的道理,就是文能藏义;文又是依据义理而说出的种种语言文字,义理中也有文,所以叫做藏。「法师」就是以法为师;以经律论做自己的师范,或以经律论为其它人做师范。
鸠摩罗什译
鸠摩罗什,是这位法师的名字;他的父亲叫鸠摩罗炎是印度人,母亲叫什婆(或耆婆,是龟兹国国王的妹妹);把父母的名合起来,给儿做名字,所以叫鸠摩罗什,或者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中国话鸠摩罗炎翻为「童」,耆婆翻为「寿」,所以三藏法师名童寿。
罗什法师是龟兹国人(那时代是在中国新疆地区),若按现在说,就是中国人了,不过是另一个民族,说的语言和汉地不同。
当时印度的一个国家,想请鸠摩罗炎做宰相,他拒绝了,后来出家做比丘;从印度到龟兹国来。龟兹国王因为他的清高,还能出家修行,认为是很可尊敬的人,所以就远远地欢迎他。而国王妹妹,原来其它很多国家的王子,想娶她为妻,都遭拒绝;现在她见到鸠摩罗炎,就喜欢而有意要嫁给他;就和她的哥哥商议,强迫他还俗,而结婚了。
生下鸠摩罗什以后,什婆想出家,但鸠摩罗炎不同意。后来,又生了鸠摩罗什的弟弟弗沙提婆。这时候,什婆以不吃饭表示决心出家;到第六天,鸠摩罗炎同意了;七岁的鸠摩罗什也随着母亲一起出家;什婆出家不久就得初果,不久又得二果。
鸠摩罗什有个特别的地方:记忆力特别好,每日学经能背三万二千字。(《法华经》总共六万多字,若是他二日就可以背完了。)他当时背《阿毘昙论》、《阿含经》;但因为身分有多少不同,很多人会来看他,这种种事情使得用功受影响。于是,母亲就领他到喀什米罗(即北印度的罽宾国一带)学习佛法。
十二岁这一年,母亲领他回到自己的国家。中途,遇见一位大乘佛教的学者须利耶苏摩,因为思想不同,于是二人辩论,鸠摩罗什辩输了,从此回小向大,而成为一位大乘佛教学者。又住一、二年后,就回龟兹国,他继续的学习佛法,进步得很快,辩才也是不得了,逐渐地名声远闻,流传到中国来。
那时在长安做皇帝的是苻坚(苻秦)。苻坚听说西域龟兹国有这样大功德人,就派将军吕光领七万军队去伐龟兹,想请罗什法师来中国。这时候,鸠摩罗什法师的母亲已经不在龟兹国,到印度去了。
鸠摩罗什法师对龟兹国王白纯说:「不久,有敌人来,力量是很强大的,你不要同他对抗,应该以礼相待,可能我们会躲过厄运;若同他战,可能要输了。」但是白纯不听,而同吕光战,最后战败了,吕光把白纯杀了。
吕光是受苻坚的命令请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的,但他并不是信佛的人,所以很毁辱鸠摩罗什法师;回程时,到了中国甘肃西部这一带,听说:苻坚在淝水战败了,而后被部下姚苌杀死。(世间上的事情啊,有力量的时候,大家支持你,等到你软弱了就杀掉你,取而代之;世间上的人应该感觉这一点!)吕光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不回长安了,而在甘肃凉州自己独立称王,叫做后凉。
杀死苻坚的将军姚苌,在长安做了皇帝就是姚秦,他要求把鸠摩罗什送来;因为鸠摩罗什法师是大智慧人,所以吕光不送。而姚苌也没有再采取行动,等到他儿子姚兴继位,又派兵去请鸠摩罗什法师,吕光战败了。姚秦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这一天,鸠摩罗什才被请到长安来。
罗什与姚兴二人可能是宿有因缘,彼此非常合作,所以翻译很多的经论。在这以前其它翻译的经论,读前几句可以懂,中间有的话就不知什么意思;底下又有几句懂,再读读又不懂了;当时中国佛教界就是有这样的苦恼。鸠摩罗什翻译的经论,读起来很通畅,皆大欢喜;这是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来的境界。
鸠摩罗什大约是弘始十五年的四月,七十岁时过世。他所翻译的《法华经》、《维摩经》、《阿弥陀经》等经论,中国人欢喜读诵。这些经论也有其它法师翻译,比方玄奘法师,对中国的佛教贡献也是非常大,他也翻译《阿弥陀经》、《说无垢称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但多数人还是欢喜学鸠摩罗什法师所翻的经论。从这些事实上看,鸠摩罗什法师翻的经论,最能契合汉人的根机,这也是特别的因缘。
翻译经书是很不容易的,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到今天我们还能听闻佛法、还能读到《金刚经》,都是以前的佛教徒大德发无上菩提心,佛法才能展转流传到现在。我们思惟一下,就知道这件事不容易!所以我们也应该努力把佛法流传到后代,使令后代的人也能听闻。学习佛法不容易,要有佛像、经书,要有个地方可以拜佛;如果最初创办的人不发心,没有这处所,大家到那儿拜佛?所以,诸法因缘生,有发大心的人,知道创立一个地点弘扬佛法,让很多人在这里栽培善根、学习佛法,想起来,真是感恩不尽!
前辑.正释经文.壹
甲一、序分二 乙一、通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以下开始讲解经的正文。一部经通常分三大段: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一段文是序分,序是初的意思,说明这一部经集会的因由,也就是缘起。因由之中,又分成两部分:通序、别序。若是别的经典也有这样的缘起,就叫通序;若是此经发起的因由,不同于其它经典,这叫别序。
如是我闻:
「如是」是指法之词,就是指这一部经说的;「我」是约结集经的人说的;这部经是我亲自听佛讲解的,这叫如是我闻。
这部经是佛在世时说的,佛灭度以后,弟子们集会在一起,将佛大约五十年所讲的经典,重新编辑。编辑的方式,就是选出一个人在大众之中背诵佛说的经,经过大众审定,认为是佛说的,那就是通过了,这叫结集经。
在大众里,背诵这部经的人自称「我」;通常是指阿难尊者在大众中诵这部经的。也有人说《金刚般若经》是须菩提尊者诵出的。说法不一样,也不必执着。「闻」,就是听闻,是我听佛说的。通常说由耳才能听见,但这里说「我闻」,有什么道理呢?耳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是总说,耳是别说;一般说话的习惯,也说我闻;有以总代别的意思。
一时,
「一时」:指法会从开始到圆满,总起来叫做一时。没有记录佛说这部经典的年月日,是因为听佛说法的听众除了人以外,还有天龙八部,有时还有他方世界的人;因为各地方历法不一样,譬如四王天一昼夜是人间的五十年,若用人间的时间来说,天上的时间就不适用,若用天上的时间,人间的时间又不适用了;就说一时,反倒是普遍地可以合适。
古代大德有特别的解释:一、转轮圣王出世的时代,人间很容易得到珍宝;佛出世时,我们能得到法宝,所以叫做一时。二、佛大智慧、大慈悲,能说明人生的真理,令众生从迷惑境界觉悟,也叫一时。三、有佛出现世间,能为我们开示真理,又有听佛说法的人,三事具足,众生就可以得道了,如果缺一,众生很难得圣道的。《中观论》说:「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甚深的妙法、演说妙法的佛和听佛说妙法的人,这三者是不容易得到的,这三者都具足了,叫做一时。这说法也很好!
佛在舍卫国
「佛」:是这部经的讲解者。佛,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是觉者,觉悟真理的人。觉悟真理了,又因为有大慈悲心,能把觉悟之真理,为一切众生宣说出来;大智慧、大慈悲圆满的人,名之为佛。
「在舍卫国」:舍卫国,是讲说这部经的地点。有地方说「住舍卫国」;住和在,这里的含义应该是一致的。就是指佛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讲这部经的。
从这句话思惟它的意义,虽然佛住在这地方,但不同于凡夫境界。所以「在舍卫国」这句话,应再加以说明。「在」有内、外不同,也可说内住、外住,各有四种。
外住有四种:
第一、王化处住:就是佛在教化众生的地方住,通常指娑婆世界。譬如阿弥陀佛的王化处住是在极乐世界,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
第二、异俗住:就是不同于在家人的住处,指佛不住于在家人处所,而是住在寺院。
第三、威仪住:行住坐卧都叫做威仪。譬如说「我在纽约住」,但是也不只一种威仪,还有行住坐卧的不同,所以这叫威仪住。
第四、未舍寿分住:就是佛还没有入涅槃、没有弃舍他的寿命。这意思就是佛若想继续住,能无尽期延长寿命;若不想住,也能随时弃舍寿命,这是佛自在的境界。所以,未舍寿分住也就是说佛并没有入涅槃。
凡夫也有外住,在那一个世界住、那一个国土、那一个地点,在那里行住坐卧,继续的生存,也可以说是住。
内住:就是指心在什么地方住。也有四种:
第一、天住:天人的心在什么地方住?譬如人间的人,说我们的心在什么地方住?就是思惟什么,心就住在那地方。天住有两种解释:一、施戒善心是天住。这是生天的因,为什么人死了能生到天上?就是有同情心,能「施」舍自己的利益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所以能生到天上。其次是「戒」,就是有所不为;不杀害生命、不偷盗别人的财物,肯戒除一切非法行为。「善心」就是布施、持戒的时候都是善心,对人都是好心肠;有这三种功德,叫做天住。这种解释是指欲界天;若是这人没有善心,而用恶心做种种恶事,也可能表面是善事,内心动机是恶的,这就不是天住,可能就变成往地狱、饿鬼、畜生的因了。二、色界天是天住。就是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色界天的四种禅定,这样,就比欲界天更高尚了。
第二、梵住:譬如说梵天王,他也是天人,但在禅定之外,还有「慈悲喜舍」的功德,梵天王是特别慈善、博爱的。天住、梵住还都是凡夫境界。
第三、圣住:圣人的内心是住在什么地方?住在空、无相、无愿三三昧。空住,就是指心不住在眼耳鼻舌身意、亦不住在色声香味触法,能观察是毕竟空,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能离一切境界、不住一切境界,这就叫做无所住,无所住就是空。空、无相、无愿,就是对一切有为法、无为法,都不动心。禅宗大德的语录上说:「不与万法为伴侣」。什么叫做伴侣?住处是伴侣。凡夫没有伴侣,心就不能活动;凡夫的心都是有所住。像阿罗汉、辟支弗,或者得无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萨,若一入定都是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不与万法为伴侣了;这是圣人清净心的住处。
第四、佛住:佛也是空、无相、无愿,也是不与万法为伴侣,也是清净无着的境界,但是比阿罗汉、辟支佛和一切大菩萨等,更高深更圆满,所以特别叫佛住。
佛的心是无所住,现在说「佛在舍卫国」,佛住在舍卫国,是有所住了,这是不是有点冲突了?这话应该这么说:佛的内心是清净无为的境界,不能说住在舍卫国,亦不能说不住在舍卫国,不可以名言表示。但是,佛的无所住境界,凡夫没有办法同他联络,眼不能见、耳也不能闻,那怎么向佛学习呢?若是法身菩萨所见到的佛,也是有形象,但我们的肉眼仍然无法见到,所以,佛大慈悲心到人世间示现一个有父母、有身体、修行成佛的形象,令我们可以看见,可以听他说话。这样,佛是无所住,但大慈悲为利益我们而表面上现出有所住,所以说「佛在舍卫国」。
「舍卫国」是在中印度憍萨罗国;因为南印度也有一个憍萨罗国,所以,不说憍萨罗国而说舍卫国。舍卫城,是憍萨罗国的首都,是国王住的地方,以首都城的名做为国名,所以叫舍卫国;中国话翻为闻物,必是这地区的经济繁荣、或者政治、文化特别发达、名称远闻,所以叫做闻物。
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在舍卫城外有一个「祇树给孤独园」,是佛与大众僧居住的僧园;「给孤独」是大富长者的名,寺院是由他建筑、供养佛的;园里面的树,是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的儿子──祇陀王子布施的;因为是由他们两人合起来供养三宝的,所以就叫做为祇树给孤独园。
在这个僧园,除了佛,还有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同时住在这里、听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比丘,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为乞士,又翻成怖魔、破恶,共有这三种含义。
一、怖魔:就是魔王恐怖了。若有人发心出家薙除发须、修学圣道,由戒和尚、阿阇黎、尊证行授戒仪轨时,声音会传到天上,天上的魔王知道有人发心修行,成为阿罗汉,就超越他的势力范围外,所以心里恐怖,这叫怖魔。二、乞士:出家人自己不生产,向在家人乞求饮食而生活;但若只是乞食维持生活,那还不能算是比丘,一定还要向佛乞求正法,清净内心,就是「从佛乞法以练神」,由修学戒定慧,才能逐渐成为圣人,这就是乞法。乞食、也乞法,才叫乞士。三、破恶:恶是指烦恼;能常常地修学戒定慧,破除烦恼。
「大比丘」:是表示这个比丘,已成为阿罗汉了。「众」:是团体的意思;律上规定三人为小众,四人以上是大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个团体有千二百五十人这么多的比丘。若从佛成道后,初开始宣扬佛法教化众生时,可以大约数出这千二百五十人──在鹿野苑说法,有憍陈如等五位比丘;后来又有耶舍长者子五十人随佛出家;以后佛又度化舍利弗、目犍连所带领二百五十个人;又度三迦叶共一千人,这样加起来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按:吉藏大师云,但举其大数取有名闻者)当佛又继续教化众生,新来的比丘数目很多很多,就不只是千二百五十人。
在《阿含经》上看,舍利弗、目犍连尊者、摩诃迦叶尊者等不一定在佛的身边,也常率领五百位比丘在别地方住;摩诃迦旃延尊者、富楼那尊者,也都有很多很多的弟子,他们有时候也来见佛、拜佛。这里说「千二百五十人俱」,也可以说是佛初成道的那千二百五十人,但是不必那样执着。
这一段文是通序。结集经的人说:这部经是我亲从佛听闻的,还有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也同时听闻这一部经,表示这部经是可信的意思。
在《大智度论》上解释「如是」表示信心:我相信了就说如是;我不相信就说不如是。若是这个人对佛有信心,当然就会虚心听佛说法。信心是譬喻人的手,若有手,到宝山就能取宝,有信心就可以取到佛法的宝藏。「如是」也表示智慧的意思:智慧譬喻人的眼目,有智慧眼就能通达佛法的真义。如是表示有信、有智;若我们有信、有智,就能深入佛法,得大利益。
前辑.正释经文.二
乙二、别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以下是别序。
「尔时」:就是千二百五十人同时住在祇树给孤独园,善根成熟了,听佛演说金刚般若法门的那时候。
「世尊」:佛是具有大智慧、大慈悲,种种殊胜功德的人,不但为人间、天上所尊重,也为一切圣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所尊敬的,所以称为世尊。
「食时」:就是吃饭的时候;因为佛和这些大比丘,是过午不食的,所以食时就是在午前。
「着衣」:乞食的时候要着大衣。佛与大比丘都有三衣,第一种五条衣:印度话叫安陀会,中国话叫作务衣,也就是不离身的内衣,做工、扫地、做清洁工作、到厕所,都可以穿的。第二种七条衣(郁多罗僧):是大众僧集会时穿的衣服。第三种大衣(僧伽黎):又可分为九条衣、十一条衣、十三条衣、十五条衣、乃至二十五条衣,这是到城市聚落乞食或说法时候穿的。现在说的着衣,是指大衣。
「持钵」:钵印度话为钵多罗,翻成中国话为应量器,就是指要适合自己的食量,吃多钵大一点、吃少钵小一点,所以叫应量器。佛拿的钵是石头钵,一般比丘拿的是瓦钵。佛于初成道时,四天王各供养一个石钵,佛将四钵合为一个;到城里乞食,是由佛的侍者拿着,若阿难尊者当侍者就为佛拿钵,这石头钵是很重的。
「入舍卫大城乞食」:因为祇树给孤独园是在城外,所以到城里乞食就叫入。「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在大城里面,应该一家一家次第地乞,不能挑拣而超越某一家;除非是没有信心、不供养的人,才越过去。「还至本处」:乞够了饭菜,就还至本处;佛也是回到祇树给孤独园以后,再食用。
「饭食讫,收衣钵」:吃完了,把大衣脱下、迭好收起来;钵也洗一洗收起来。
「洗足已」:因为佛与大比丘是赤足行走去乞食的,难免会沾染泥土,所以要洗足。这件事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不穿鞋、袜,而要赤足走路;最近几年听说,足这地方还有学问,按摩它对健康还有帮助的,也可能是这个原因;不过,我没看见有解释。
佛不可思议的境界,不是凡夫心能想得到的。但是,佛为度化我们,示现来到人间,也有父亲、母亲、有太太、儿子,也像人一样的生活,后来能放下出家,这是佛示同人法。
「敷座而坐」:吃完饭,收衣钵、洗足已,以后又做什么呢?敷设座位而坐,就是入定;佛是无时不在定中的,没有出入定的差别;但若不表示,我们不明白,所以要说佛入定了。《金光明经》说:「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前面说圣住、佛住,就是指内心清净无为的境界;身坐着,心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
若论一般修行人,敷座而坐,就是修学奢摩他和毘钵舍那;因为我们没有定、也没有无漏清净的智慧,所以只是修止、修观而已。佛已经成就甚深的禅定三昧、成就离一切相的高深智慧,所以敷座而坐有定慧的意思。
前面「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这一段文是佛对弟子们有所教诫,所以是戒;「敷座而坐」,是定慧;合起来就是戒定慧。唯独此一部经,是这样原因发起的,就叫做别序。譬如《法华经》是以佛放光动地为发起序;此经是依戒定慧做为发起。
金刚般若法门,究竟说什么道理呢?说一切法空。这种妙法又以戒定慧作发起的一个缘由,这是什么意思呢?指虽然学习了佛法说一切法皆空,还是要重视戒定慧;如果搞错了,认为:「诸法皆空又何必要持戒、何必修定」,而不相信因果,那就不符合金刚般若法门了。因为佛知道众生的毛病,不容易学习到正法,所以用戒定慧发起这个法门,表示:虽然诸法皆空,还要重视缘起、因果、戒定慧三无漏学!
甲二、正宗分二 乙一、开显无为法胜义谛相二 丙一、摄受已成熟菩萨方便三 丁一、般若体门二 戊一、须菩提问二 己一、赞佛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前面是发起这件事的序,以下就是正说般若。正宗分,分两大科:第一科开显无为法胜义谛相。「开显」就是开示、说明;「无为法」就是没有生灭的差别相;「胜义谛相」,是佛无分别智所显的殊胜境界,所以叫做胜义;谛是真实不虚。
第二大科,正观有为法世俗谛相,就是最后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即使学习很多年的佛法,若不修止观、未得圣道,就还是个凡夫。凡夫和圣人有什么差别呢?凡夫执着什么都是真实的,即使做梦也认为是真实的,这就是还没明白世俗谛。「正观」:佛菩萨开示我们在得般若智慧的时候,不要有颠倒,这就叫正观。「有为法」:指因缘生法是有生灭变化的。「世俗谛相」就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都是虚妄、幻化,是假的,不真实的!而唯有佛菩萨才能观见这个境界,凡夫看不到这里。
以无常为例:无常是指没有决定性,是变化的。譬如说,我昨天看见某甲,今天看见还认为:「这是某甲。」这就是问题!再明白点说,就是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已经不同了。但我们在后一剎那,或过多少天了,都还感觉是那个人。再譬如看见灯的光明,前一剎那的光和后一剎那的光,我们认为是相同的;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不明白无常义,所以不知道苦集灭道;四谛是圣人才能见的,我们在苦里面,还不知道苦,普通的苦──蚊子咬一下,不舒服──也会知道苦,但深微的境界我们不知道。
现在说「正观有为法世俗谛相」,就是要远离一切颠倒,得到般若的智慧才能正观:因缘所生法都是虚妄不真实的。
第一大科,开显无为法胜义谛相,依须菩提赞佛「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又分二科。就是第一科是摄受已成熟菩萨方便:「为善护念菩萨」,为善根成熟的菩萨说般若义。第二科是付嘱未成熟菩萨方便:「付嘱诸菩萨」,为善根未成熟的菩萨说般若义。换句话说:就是为利根和钝根(或者善根成熟和未成熟)的二种菩萨,说这两段般若义。
第一段,摄受已成熟菩萨方便:摄受,实在就是接引,也可以说是教导。佛教导无漏的善根已经成熟菩萨的方便;第一义谛是离名言相的,但是佛善巧方便安立种种名言开示我们,这就叫做方便。
这一段又分三大科。第一科:般若体门,分成愿行果三科。第二科:信受门,指信受般若波罗蜜法门的人。第三科:功德门,再分三大科,第一、有三千世界七宝布施、恒河沙恒河沙数三千世界七宝布施两段;第二、内身的布施,分成恒河沙身命布施、日三时恒河沙身命布施;第三、举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供养无量佛的功德;以这三段来校量学习般若功德的殊胜。般若体门、信受门、功德门,这三门合起来就是摄受已成熟菩萨方便。
现在先说第一科般若体门:第一科,长老须菩提请问,第二段是佛回答。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这是长老须菩提请问的威仪。时,就是佛敷座而坐,入三昧的时候;其实,佛没有出入定差别的。长老,是指年高德重的人,他名字叫须菩提,是解空第一的大阿罗汉。
这时候,须菩提在大众里面从座位站起来,把右边的肩露出来,左肩还有衣服覆盖,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向佛说:「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希有」:是赞叹佛的话;「世尊」:就是对佛的称呼。按这个文应该这么说:佛太希有了!什么事情希有呢?「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件事,其它人都办不到,唯有佛能够做到,所以说佛希有!
在《增一阿含经》说到一件事:释迦牟尼佛若不出家的话,两千五百世做转轮圣王(有的文上说两千五百岁,我看应该是两千五百世),但是佛把这件事弃舍了!
我们若思惟一下:像我们平常人想要出家,小小的有一点如意事都放不下,就被这事绑住了;而佛能够弃舍人间转轮圣王的那种广大的富贵境界,这件事应该说很希有!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如来,指释迦如来。善者,能也。说佛有这样善巧的智慧,能够护念诸菩萨──这就指暖、顶、忍、世第一内凡位的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就是外凡的菩萨。对这两种菩萨,佛都能够善护念、善付嘱。
我们反省:自己是在暖、顶、忍、世第一?若是,就是内凡位菩萨了!如果不是,则为外凡菩萨。外凡的菩萨,就是心向外攀缘;虽然我相信佛法、能拜佛、读经,但是拜佛时攀缘有个佛,读经就认为有一本所读语言文字的经,或是能为人讲经,但是一样的贪瞋痴活动;外凡位的菩萨,若有惭愧心稍好一点,如果没有惭愧心,就和一般人一样。
现在说「善护念诸菩萨」,是已到内凡位了。内凡位的菩萨,照理说应该超过欲界定,得未到地定,乃至得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者无色界四空定。具有这样的定力,对于佛法的学习是很深刻的,不再向外攀缘了;一切时一切处接触境界,都能向道上会。你骂他一句,他不会:「你为什么要骂我!」而向道上会:「骂者不可得,受骂者也不可得!」他能随时用般若来观察这件事,不起烦恼。
外凡的菩萨,学习经律论,通达很多的佛法,也写文章,也能为人讲解,但是,没有修四念处、不静坐、不修止观,他也可能看见佛,但就是不能调伏烦恼。
内凡位的菩萨,惭愧心重、以涅槃为上首,他想得涅槃、他想证悟诸法实相。经论上说:不受一切法得无生法忍!这在他心里有深刻的印象:「我要做这件事!」他一切时一切处,向道上会,所有的烦恼都不动,虽然还没能断,还未得无漏的般若慧,但能向于无漏的般若;用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常常地思惟观察,把贪瞋痴调伏,就向于诸法实相了。这样的菩萨,善根成就了。什么叫做善根成就?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法有力量。
譬如南传佛教对我们北传佛教说了一句话,有的汉传佛教徒就说:「我不相信有观世音菩萨了。」这可见我们现在汉文的佛教就是遗憾得很!这完全是信、进、念、定、慧没有建立起来啊!别人的一句话,就把你的心动摇了,遗憾不遗憾?若不读经论,也还不知道今天佛教徒的不及格严重到这个程度。
而信、进、念、定、慧善根成熟的菩萨,他相信佛菩萨的信心非常的坚固!我们姑且这样说:譬如说静坐时,能够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若想到佛菩萨的心是什么样子呢?自己会想到:「我还是很浅薄的境界嘛,只是小小的明静而住、有点轻安乐而已。若佛菩萨境界就更高更高更高了!」因此对佛菩萨的恭敬心就加强了。对佛菩萨有恭敬心,对佛菩萨说的法也就有欢喜心,而学习的心也会提起来。不会说:「我也不做大法师,学习经论干什么?」不会那样说啊!他的信、进、念、定、慧非常的强,虽然还没有到圣人的境界,但他能调伏烦恼,念念向道上会。
这时候,佛以大慈悲心大智慧境界「护念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加持他一下!」这在二三十年前很少听见这句话;显教的人很少用,是密宗的人用这句话;所以「护念」就是加持的意思。佛以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道力、大慈悲的力量,加持他;而他本来就是有道心的,得到佛力的加持以后呢?一努力就得无生法忍,就是圣人了。善护念诸菩萨就是这样的境界。
这里还可以分两种:一个是加强他内心定慧的力量,可以得无生法忍;加强他的慈悲心,还能弘扬佛法教化众生。
「善付嘱诸菩萨」,可以分两个意思。第一、佛涅槃的时候,还有很多的佛教徒程度不及格;所以佛就付嘱利根(善护念成功)的菩萨:「你要发大悲心教化这些不及格的菩萨,教他们得所未得,成就圣道,住持佛法!」也就等于是佛下了命令:「你要发慈悲心教化这一切发心修行的人!」第二、佛能护念善根成熟的菩萨,令他容易得圣道;对其余一切的菩萨,佛则宣扬无量无边的佛法教化他们。
因为唯有佛能够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使令正法能久住世间而不灭,所以叫做:希有世尊!
须菩提尊者,提出问题请佛回答时,先赞叹佛;下面是正式提出问题。
前辑.正释经文.三
己二、请问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还没有发无上菩提心,而能够受三皈五戒,修学十善法的人,就称之为「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不受三皈五戒,也不修学十善法,随时会做恶事,那是不能称为善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就是建立;这个人继续地学习佛法,建立无上菩提心。心,是指愿,就是建立了无上菩提的愿,即愿得无上菩提的意思。
发无上菩提心这件事,我们通常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若是从内心很诚恳地发愿,那就可以名之为发菩提心。如果只是作功课,随着文念一遍,这不算数,因为心并不诚恳。
在《显扬圣教论》上,有一个发菩提心的仪轨,词句不同,但是义和这里一样。要在一位大德面前,磕三个头,然后跪着把文念三遍:「大德一心念,我玅境比丘,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大德说:「善!」答:「尔!」然后一拜而起。
这不只是念念而已,而是经过长时期地学习佛法,多少次在内心思惟这件事:「哎呀!应该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最后,决定在一位善知识前宣布:发无上菩提心!
我们汉文佛教传戒时,三坛大戒连续的受;先受沙弥戒,再受比丘戒,再隔多久,又受菩萨戒。当然,这样子做也是很好。如果是认真一点呢,受沙弥戒以后,要学习沙弥戒,能受持清净了,经过沙弥戒和尚的认可,再去受比丘戒。应该受沙弥戒这时候,就是发出离心了,发出离心也叫做发菩提心(菩提是圣人的智慧),就是想要得圣人的智慧。想得阿罗汉、想做大菩萨;或不想当大菩萨,只想要得阿罗汉;都先要有意愿,然后受沙弥戒。或者小孩子知识还不够,未发出离心,但也愿意出家受沙弥戒,年纪渐渐大了,到二十岁知识稍微丰富一点,能发出离心:「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我想要做圣人!」有这样坚定的意愿,经过戒和尚的同意,就可以受比丘戒。
是谁给你受比丘戒?还是由授沙弥戒的和尚请来三师七证,然后专为这沙弥受比丘戒。受戒以后,要学习比丘戒的开遮持犯,持戒清净,继续地学习戒定慧;读《华严经》、《大宝积经》、《维摩诘所说经》、《大般若经》,也就可能会发无上菩提心,这时候再受菩萨戒。应该是这样!
当然连续的受也好,一下子把这件事做好以后,继续地学习佛法,也就会发出离心、发无上菩提心。如果不学习佛法,只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也好;但无上菩提心,未必能发。不过,也不要紧,能诚心念佛往生到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也会劝你发出离心、无上菩提心,再劝你得圣道。所以念阿弥陀佛,这一件事的确是好。
刚才这一段话的意思:文上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内心要真诚地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佛法,然后在内心思惟观察,你会激动:「佛法是这样子呀!」经过多少次的思惟观察,在心里酝酿,而真诚的发出:「我要发无上菩提心!」这时候,才举行发菩提心仪式。应该是这样!
须菩提尊者说,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应云何住」:能安住不退叫做住;发无上菩提心当然是受菩萨戒了(或者受五戒的在家菩萨,或者受比丘戒的出家菩萨);菩萨开始发无上菩提心,他能安住在大乘佛教,一方面学习佛法、修学圣道、一方面广度众生而不退,这不容易!
已得圣道的菩萨,那就很容易安住不。而凡夫因为有贪瞋痴,又没得到禅定,眼前色声香味触──令人颠倒迷惑的境界,随时随地都有烦恼;要安住在佛法里不退,这件事很不容易!所以须菩提尊者提出这个问题:怎么能够令菩萨安住不退呢?实在这也就是为我们请问的佛法;怎么能够安住不退、心里没有虚妄分别?
退有两种:一、表现于外的行动,二、内心的问题。若胡思乱想,菩提心不显现,颠倒迷惑出来了,那都算是退呀!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内、外要安住不动,怎么办呢?
如果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很顺利地安住在佛法里,有进而无退,是最理想的。若是有妄想而退失无上菩提心,也知道不对,可是很难恢复过来;怎么能调伏这颠倒迷惑的心情,恢复无上菩提心呢?所以要知道「云何降伏其心」:就是怎么调伏贪瞋痴、颠倒迷惑,而能恢复无上菩提心呢?
这里有两个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但是下面佛答复了三个问题,就是包括前面怎么叫做发无上菩提心,这也有安住的意思,也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和「应云何住」合起来回答;「降伏其心」是单独回答。分成这两个意思。
戊二、佛答二 己一、赞许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回答之前,先赞叹须菩提尊者「善哉!善哉」:你赞叹佛善护念,赞叹得很对,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很好,所以有二个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佛是很诚实、真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佛承认如须菩提所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佛告诉须菩提,你心要安下来,不要妄想,要注意地、认真地来听佛回答。「当为汝说」:我会为你说这件事。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应该如下文所说的法门这样子安住不动、这样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须菩提尊者回答「唯然」:这是文言,白话就是:是的!「世尊!愿乐欲闻」:我欢喜听佛开示。
己二、正答三 庚一、发菩提心四 辛一、广大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这底下佛正式回答「应云何住」的问题。里面分四段:第一科「广大心」:表示菩萨有广大的慈悲心,他所要救护的众生是没有界限的。
前面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下面说「诸菩萨摩诃萨」;因为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菩提心就是菩萨了,所以是一回事。若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受菩萨戒,是不得戒的;但是,受了戒后还常常学习佛法,忽然间有一天发真诚的菩提心,就是菩萨、也就是得戒了;因为没有发心,受戒时没得戒,还不是菩萨,到这时候才得戒。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就是指前面善男子、善女人说,应该这样降伏其心。
文句应该是回答降伏其心的问题,但是内容是回答前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叫做降伏呢?看下面的文,也有降伏的意思。
因为菩萨发的无上菩提心,是为饶益诸有情故,所以菩提心中包含着大悲心!感觉众生在生死里流转很苦:「我要救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大悲心。而大悲心的对象,就是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之类」:虽然都是众生,此一类彼一类各个不同,什么类呢?「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这四类。我们平常说六道轮回: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这样还没有包括中阴身在内。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因为中阴身是化生,就把中阴身包括了;所以这里虽然说四句,但是比六道众生的含义广。
「若有色、若无色」,这是约表现于外有形相的身体说,有有色、无色的不同。「有色」:欲界、色界天的众生,都是由地水火风的色法组成的身体。当然色界天众生的地水火风比我们欲界好的多,我们是太差劲了。「若无色」:就是指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的身体没有地水火风的组织。
「若有想、若无想」,这是约内心、所缘境界说。「无想」:就是色界天第四禅的无想天,第六识不动,没有一切的想;其余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都是「有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就是单指无色界最高的非有想非无想天。「非有想」就是没有粗显的想;「非无想」就是有微细的想,合起来就是非有想非无想。
前面所说已把一切众生都包括在内了,就是指他的大悲心非常广大;有广大的大悲心,就超过二乘人声闻、缘觉,也就是降伏了二乘人。
佛在世的时候,有个比丘,他看见大众僧缺少当执事的人。他心里想:「我得阿罗汉以后,发心为大众僧服务。」他继续地修四念处,修止,修观,由初果、二果、三果,得了阿罗汉以后,佛就对他说:「你以前要发心为大众僧服务,现在要发心了!」佛这位善知识,真是不可思议!以前有过的妄想,佛都知道,但没得阿罗汉的时候,佛不说。佛在世的时候,为大众僧服务,要到阿罗汉的境界,三果以前都不及格啊!可见那时候的佛教,有多么高尚,我们现在的佛教怎么样?
阿罗汉得阿罗汉道的时候,也能为大众僧服务、也能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富楼那尊者、摩诃迦旃延尊者、大迦叶尊者、邬陀夷尊者,都能度众生的啊!但入涅槃以后就不度众生,全面的休息了。
菩萨得无生法忍,从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八地,就像《普门品》说的:十方世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入无余涅槃!初地、二地、三地、四地,这样的菩萨还是肉身,若死后,还要再得一个身体,还是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不入无余涅槃。到第八地菩萨,程度是更高了,有能力入无余涅槃了,但是他不入,而继续保持生命,广度众生;所以超过阿罗汉的境界。这样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就是以有降无;现在以有大悲心降伏了无大悲心,超过二乘人。所以,若发无上菩提心,有这广大慈悲的境界,就是降伏二乘心。
辛二、第一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第二科是第一心:指菩萨的大慈悲,是用最殊胜的功德来利益众生的。如果是用人间天上的福乐救护众生,这是初级的;如果是用二乘人的功德利益众生,是中品的。现在「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是以佛的功德利益众生,所以是最殊胜的,叫做第一。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发大悲心教化这么多的众生,目的在那里呢?教他们做什么呢?他没有衣服,给他衣服;他没读书,为他造学校;有病为他造医院;这事是好嘛。发无上菩提心的人,这些事情是应该做的,但是,他的大悲心不单只是做这散乱的善法。而是希望众生得「无余涅槃」,把三界所有的惑业苦消灭,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就是究竟的解脱一切的痛苦,永久的安乐自在。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最高的目标是这样子。
一般散乱的善法,虽然也是众生所欢喜,但不能究竟解决问题。他没饭吃,给他一碗饭,过几个钟头又饿了;看医生,就算是病治好了,过了多少天、几个月,又有病了;他的苦恼还是存在,问题没能究竟解决!若是得了涅槃,就永久没有老病死了。菩萨道和一般善法的不同就在这里!并不是说菩萨不做这一切善法,菩萨也造学校、造医院,也做医生、做工程师;世间上利益众生的事他都做,但目标是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若是我们出家人受了菩萨戒,也只是行这一般的善法,会有问题!若你没得圣道,也可能是内凡都不到,只是在外凡有一点慈悲心做功德。做功德有什么不好呢?做功德好!但是三恶道还随着你呀!这个问题没解决。因为没能深入的学习佛法,就不能真诚的发无上菩提心,做这些世间散乱的善法,可能就停留在这个程度;停留在这里,就不是菩萨道。
若是「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也是做这些事,那是菩萨道!
所以同样做一件事,有的是菩萨道,有的不是菩萨道。因为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做这些事情就是一般的善法;若发无上菩提心,把一杯水送给人饮,就是菩萨道,更何况造一个医院呢!菩萨道和世间善法是不一样的。在表面上无差别,其实还是不一样,发无上菩提心是非常伟大的事情,是大人的境界。
「而灭度之」:就是用无余涅槃来利益众生,也灭了一切一切的烦恼。度,就是超越;解脱一切的生死苦恼,使令你究竟的安乐自在。菩萨发这样的广大心,「皆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最殊胜的心,以殊胜的利益来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叫第一心。
辛三、常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第三科是常心;指菩萨广大的慈悲心,是不退转、长时期永久的教化众生。
因为众生太多了,菩萨行菩萨道时,度化这个众生,费了很大的辛苦,他还不信佛,度化那个众生,也不容易。时间久了,就厌倦:「生死道长,众生性多,怎么能够普度一切众生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呢?这事很难办嘛,我不如做自了汉好了!」菩提心就退了。
现在这位菩萨学习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知道众生是空的,生死也是空的,得涅槃、不得涅槃是平等相,度众生就是没度众生,没有什么可厌倦的,所以他的菩提心不退,他能够做「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件事,而不厌倦。想要无上菩提心不退转,就要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虽然做了很多利益众生的事情,但是在他的心里感觉没有做事;虽然众生很难度,但是在心里观察众生是毕竟空的,也无众生可度,所以无上菩提不退转。
如果不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认为:「真有众生是我度的、这徒弟是皈依我的!」这样子容易退转,无上菩提心很脆弱,一下子就退,退了,就不是菩萨了。
前辑.正释经文.四
辛四、不颠倒心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科是不颠倒心:菩萨度化众生,他的内心有般若的智慧,不同于凡夫颠倒迷惑。
发菩提心的菩萨能够很长远地发大悲心广度众生。为什么能那么长远度众生呢?因为「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他观察一切众生都是毕竟空,所以度化众生就是无众生可度,观察自己也是毕竟空;度众生者不可得,所度的众生也不可得,所以心里面不感觉到辛苦。这一定要修学禅定,而且要有般若波罗蜜;这样,所有的烦恼境界不能动摇,因此会感觉到很轻松、很自在,才能做出来这件事。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的观法,应该要再讲一讲。
第一种观法:佛法分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若以今天为现在来看,过去我也是有生命的,未来我还是有生命。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过去,过去的生命已死,所以过去的生命犹如虚空,无色受想行识。以今天看未来,未来的生命还没有成就,因为因缘没有和合,故未来的生命也犹如虚空。如果在过去看现在,现在也就是未来,未来的身体就是现在的身体,因为生命还没有成就,也是犹如虚空。若以未来看现在的身体,就是过去了,这身体也是犹如虚空。这样观察,过去也是空的,现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