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同校友谈佛法

发布时间:2023-08-30 11:01:47作者:真言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大师的书,从而接触到佛教,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着意的地方在那里,应该用力的地方在那里,当时内心中出现了某些转变,让我知道人生应该用力的地方。那时候没想出家,但是我知道,哦,人生应该用力的在自己的人格、在心地、在自己所能够掌握的,外在的环境没有办法把握。而自己的人格、内在的心地、德行的把握呢,他可以产生非常大的力量,也可以说产生无穷的力量。我看了弘一大师传之后,就得到这样一个启发。

  得到这样一个启发之后呢,同时也认识了一个北大的朋友,他应该说是老师,比我高五届,北大人口研究所的,他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他认识我师父,他到广济寺去,向我介绍那里非常清净。我说那你带我去吧,后来我们就到广济寺去。

  还记得是90年的冬天,去广济寺,我第一次去,我们师父感冒了。一直到现在,在我印象里,好像那也就是我第一次见他重感冒,师父精力非常充沛,而且工作量非常大,那样呢,我就在广济寺,没有见到师父,但是见到很多法师,妙华法师,现在在江西南昌的纯一法师,还有普陀山的德明法师,现在的当家师演觉法师等等,由此认识了很多出家人,经常周末去找他们,到他们那里去闲聊天,那么中午在那里混点儿饭吃,斋饭,广济寺那里经常打斋,礼拜天,免费的,如果没有打斋,师父们也很慈悲,打饭给我们吃。

  我非常感恩这些寺里的善知识,还有其他一些法师,对我都有恩,对我很有耐心,那时候自己是很毛糙的,也不懂佛教的规矩。后来我又到法源寺,认识传印老和尚,我很早就见到传印老和尚,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他很,很自在,每次去他都在那里喝茶、磕瓜子,他说:“哎,来来,这个这个茶很好,这个瓜子很好。”每次我一去,他都这样,然后送一些书给我们,我从他那里得到一些佛教书,比如宣化上人万佛城的那个功课本,普贤行愿品,金刚经,药师经,观音普门品。那些经,特别是普贤行愿品,给我很大的震撼。

  我也得到台湾过去道源法师,他的一个佛七讲话。我拿回去读,读了以后,我就念阿弥陀佛,在宿舍里面,念阿弥陀佛,我那以前是很瘦的,念佛念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就胖了。当然出家以后,又瘦了。那次,念了以后,身体就感到很轻安,心里非常宁静,原来心里很烦躁、很迷惘,这时逐渐沉淀下来,我知道我该做什么,我在宿舍里面是睡上铺,所以经常自己一个人在上铺盘着腿在那打坐,念阿弥陀佛,而且自己当时有一套理论,觉得阿弥陀佛是一个电台,我这里要接受他的电磁波,后来看看,哎,别的法师也有这么讲的,看来我的理解还没错。所以我念阿弥陀佛,念一阵以后,很有感触,身心有很大的感受,以后呢,心态有很大的转变。晚上经常做梦,梦见和一些出家人在一起,从来没见过的和尚,有中国的、有时候有印度的,或者晚上做梦,梦见到寺庙去,所以人的心发生很大的变化。梦是虚幻的,大家知道,它是我们意识,或者深层意识,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浮现。但是这个梦,它有时候会影响我们的人格、或者生活,这个影响不是别的,不是说我们一定按照梦里说的去做。梦它改变我们的心境。我们在白天的生活,因为一个人骂我们、打我们,会影响我们的心态;在梦里骂我们、打我们,同样会影响我们的心态。我们在梦里或者是得到一些启发,得到一些慈悲的感受,或其它的感受,同样会影响我们的心态,我是这样理解。

  在学佛之初,这些感受就使自己升起很大的出离心,好像觉得知道自己以后应该作什么,自己应该去做和尚,原来始终不清楚自己应该去做什么,要找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也从来没有想过怎样去养家糊口什么,啊,没有想过这些,这下明白了原来自己是要作和尚的,我要去当和尚,所以那时我拿定这种主意了,但是我开始也没有想到到柏林寺来,没有这么早,我是24岁出家,当时盘算说,因为根据我家里的情况,要很早出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算计着,看来我还要工作一段时间,成个家,给父母生一个儿子之类的,然后我就想着弘一大师39岁出家,我想我要是40岁的话,应该也差不多,那时是这样打算的,那么后来就认识我们师父了,去他那里很多,接触到一些善知识。象四川的陈兵老师,我很早就见到他,就在师父那里,我还记得那天的谈话,记得很清楚。还有台湾的耕耘先生,过来传播安详禅,我在法源寺听过他的讲演,那一切我历历在目。

  所以认识师父以后呢,在91年的冬天,他就带我到这里来。他说这里有一个寺院,我以为是这里有一个很完整的寺院,什么都有,他说我们柏林寺要打佛七,他是说打禅七,我记得很清楚,一听说禅七我就很上劲。我那时候学打坐,学双盘。在学校里里面,也和那个在一起双盘,比赛看谁盘的时间长。我说好我去,然后寒假我就没有回家。我就到这里来参加,是佛七,念佛七,念阿弥陀佛。那么每只香坐的时间也不太长,就40分钟,而我在学校的时候,在北大我可以一次盘一个小时,没有问题。但是念佛七它是一天坐到晚哪,第一天我就知道厉害拉。哎呀,受不了,腿受不了,而且身心受到很大的考验,各种烦躁都出来了。

  我那时候来,只有前面这个塔,北面有一些过去师范学校占用柏林寺,他们在五六十年代修的很陈旧的砖瓦房,我们师父就用这些砖瓦房,作佛堂、作餐厅、作宿舍,我们就住在那些砖瓦房里面,打佛七。非常荒凉,没有这些道路,没有石头,鼻子、眼睛,都没有,前面一个门,外面是个很大的垃圾坑,在冬天哪,一刮风,满院子飞,都是风沙。但是这一切,给我深深的印象,就是我从喧闹的北京来,北京很喧闹,各种信息、各种噪音,各种其他的景象啊,分散我的注意力,我在那里感不到有什么特殊的、吸引我的心灵,很神圣、很崇高的东西。到这里来,条件很艰苦,厕所也是那样的,很原始,那么,伙食呢,也不怎么样,但是因为我一向不注意伙食,我也想不起来,那时伙食是什么样的,肯定是不如北京好。但这一切形成一个很大的反差,这里的物质条件很差,这里的人,出家人也只有十几个,但是那种精神面貌、精神状态,他们所想的,所做的却很高尚,还有师父在北京的时候,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学者。很儒雅,编杂志,但到这里来以后呢,把袈裟一穿,念经,嗯,另外一种形象出现了,和尚的形象。这种形象他是很有力的,他是不以外在的社会舆论、社会评价为转移的,就是一种好像是安心念经,这种味道,给我很大的震撼。那么在吃饭的时候,他表堂,就是在吃饭的时候,给大家讲几句,现在有什么事情要注意,什么工作要做,里面所显示的那种在比较差的环境下的那种理想,给我很大的震撼,使我对这里产生很大的信心。我也觉得这里好像很破,很荒凉,但是有一种生机感。因此呢,也没有怎么想,简单的想法,就是我就到这里来出家挺好,就是这样的。那么回家以后,跟父母商量,商量他们不同意呀,肯定不同意。当时我就说,算了,不同意我就缓一缓吧。到92年这个大殿落成我来的时候,触景生情,不能缓了,先出家再说。因为释迦牟尼佛出家也没有跟父母商量,而且我们的那个师爷,虚云老和尚出家也是一样的,所以我给自己找的理由就是这样的,先出吧,出了再说,就这样出家了。

  当然讲到这一点,后来父母又找到我,我的心是不动的。后来他们也慢慢被我转化了。我当时有一个信念,只要自己坚定不移做了,他们一定会理解我,因为我的父母是真正爱我的,他们知道这个真正对我有好处,他们一定会支持的,他们反对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怕我挨冻啊、挨饿呀,是不是在社会上受了很多委屈呀,我说没有受什么委屈。等等呀,这个心态,他们并不一定是反对佛教,他是出于慈爱。我母亲看我很坚定,她也没办法。我的决心很强啊,所以他们就被动接受,被动接受两三年以后呢,就主动接受了,现在也都成了佛教徒。我母亲有一次跟我讲,她说我出家是对的,因为后来我弟弟又成家,又结婚生孩子,然后又吵架,哎呀,在家很烦恼,所以说后来他们也就不管了。我出家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那么在自己的身心上呢,就是我出家以前,能够感受到坐禅的快乐,坐禅给自己带来的清凉,使我对世间的五欲,不再留恋。我知道在我们的身心里面,有更加强大、更加真实、不依赖于外在条件的快乐,这一切出家以后能够更好的去实践它。这一切也是比较实际的一些力量。然后呢,我毕业以后,在北京一个中学也住了一年,那里呢,实际上是非常安静的。没有什么太多工作,讲完课就可以自己学习和打坐。所以我那时候自己实际上是非常安静的。在办公室打坐也非常多。出家以后反而很忙了。

  但出家以后,我也渐渐的明白,出家人有他的责任、他的义务,他要去奉献。他要跟现在这个时代的众生一起,承受佛教现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我出家以后,在很长时间,说心里话,我没有任何念头,我没有任何理想,说我想作什么,我没有任何想法,我只是服从僧团给我的安排,服从师父给我的安排,让我作什么,我就全力以赴去做,什么也不想。那么很长时间,我没有自己的东西,一直到现在,应该说也是没有。

  不过从出家以前对出家生活的想象来说呢,还是倾向于我出家以后能够很悠闲自在的自己念念经、打打坐,能够在修证上马上有所成果,这个倒是经常会想起来。然而后来出家以后的因缘,看起来不是这样,所以我就服从因缘的安排。

  刚才有个营员问到,皈依三宝以后的信心问题。信心是我们修行从开始到结束,贯穿始终的问题,在成佛以前,都会有疑惑。只是疑惑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粗有细,佛教不反对我们疑,孔子也讲困而知之。盲目的信,没有理解的信,是脆弱的、没有力量的。如果我们有疑惑,然后再学习,去了解,我们得到的,是真的。我们信仰也会更有力量。佛教是欢迎疑惑,不过这种疑惑应该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不是完全封闭否定的,应该是开放式的,说让我再去看看,去了解,去试验一下,去体验一下,之后再下结论。你刚才讲得对,皈依三宝会有助于你更快地解决这些疑惑,解决心里的谜团。看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某营员:我是北大科学社会研究中心的科学哲学博士,因为我的专业,我想向您请教一下关于宗教与科学的问题。我是第一次来参加夏令营,我在这儿的确过得非常愉快,但是我的心还是在佛门外徘徊。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科学满足一条重要的原则——证伪原则,就是科学理论都是可以证伪的。但是我认为佛教在这方面跟科学有所不同,比如说你有一个愿望没有达到,那么解释为你的心不诚;如果愿望达到了,就是心诚。那么无论愿望达到与否,都可以说佛法是正确的,似乎佛法是不可以证伪的。我想请明海大和尚解释我这个疑惑。

  明海师:你这个疑惑我理解。你这个问题也是一个不错的问题,以后你可以继续通过了解佛学,通过学习佛教,然后再进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你刚才所引用的那个例子,并不是佛教自己的例子,你一定要引用佛教的经论,释迦牟尼佛或者是大德祖师的言教。你引用的是一般带有迷信色彩的佛教徒,或者是世俗对佛教误解的观点下的一种说法,心不诚啊,心诚啊之类。现在且不说你引用的这个例子,我想提醒你几点。第一点,科学哲学的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它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也是在各种历史背景、各种因缘条件下出现的,在人类文化上也是一个相对存在的事物,它也不是天经地义的。五千年以前,人类的科学认识论、实验方法并没有,科学哲学更没有,那么以后它会不会永远存在下去,也很难说。所以时间空间各种维度来看,它不是判断一切的绝对的标准,它也是标准之一,这是第一个提示。

  第二点,佛教是很注重实证的,科学也是很注重实证的。但是科学所获得的资料是来源于人类的感官,人类的感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而感官收集信息有它的局限性。我们在科学史上可以知道,感官有很大的欺骗性,比如我们看水中的筷子它是弯的,但实际上它没有弯,等等。因为感官所收集的资料,以及我们用我们的意识,而意识又受我们情绪的影响。我们知道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特别是一些近现代的哲学,它们也对人类科学认知里面的理性,提出很多问题。因为理性活动的背后,有很多其它的东西支持,往往是非理性的东西在支持,它不一定是纯客观的。当然现在从科学哲学体系内部,也知道没有一个纯粹客观的认识、纯粹客观的存在,这种梦已经破灭了。在上个世纪初,我们知道有测不准原理,一个纯粹客观的粒子是不存在的。那么佛教它的实证精神和科学有几点不一样。我不是在否定科学,我觉得科学活动是人类生活里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人类解决生活里很多具体的困难,而且在这个活动探索、思考的过程里面,人类由于不断地认识自己,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精神的境界不断地扩展。因此也许现在它不完美,它会越来越完美,它不断地被否定,在不断否定的过程里,我们人类逐渐发现自己。那么佛教跟科学在实证方面不一样,有以下几点。第一个,科学是外证,佛教是内证。外证是处理外在感官收集的信息,而内证首要的是心灵、感受的。因此佛教的内证,从人和人来说,它有可重复性,但是从每一个人当下的感受来说呢,它有不可替代性。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这是内证外证的区别。第二个,科学认识的方法,思维方法,它是我们意识层面的分析归纳。那么佛教的实证,佛教认识的方法论,是我坐禅时候讲的止观,止观是佛教认识事物的方法论。通过止观,首先对能认识的主体,能认识主体的精神状态,能认识主体的身心状态,自身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等等问题,获得一个澄清、一个透彻。那么佛教认为,只有我们能认识的身心这个主体,在经过一番自我的认识、澄清、提升、超越以后,再去从事外在的活动,它才能有比较高的可信性,比较强的可信度,比较强的力量,而且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这是讲认识的方法。

  第三点,佛教与科学的价值观不一样。科学的价值观当然也是说给人类带来利益,但是我们知道,科学不能保证它所有的发现都会给人类带来利益,包括现在的生物科学,它的很多发现和实验,我们不能保证它未来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可能是伤害,可能是毁灭,可能是混乱。当然科学也不是有害的,它是中性的,科学对人类是有害还是有益,取决于人类自己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准,人类运用科学的方式、方向、方法。所以说科学的价值观,从利益人类这一点来说,没有一百分的保证,只能有五十分的保证。科学另外有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就是不断地进步,就是你刚才所说的证伪,证伪就是不断地进步,后面超越前面。那么佛教的价值观呢,佛教认为,任何一个认识活动,以及这个认识活动导致的后果,我们实证的结果,都应该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益。有利益的意思是说,给我们带来幸福,使我们内心减少烦恼,获得平衡,而且这种有利不局限于当前,还应该贯穿于无穷的未来。按照佛教的这种价值观,我们所进行的任何活动,必须要从这个价值观下面生发出来,因此它不一定说只有科学发展到什么境界,我们才会怎么样,因为这是每个人自主的,可以去做的,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做。所以在佛教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修行过程里面,人具有最大的能动性,人的心具有最大的自由性,人在这里表现出来最大限度的,要超越我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动物的这一面,功能的、被动反应的这一面;而要最大限度地把我们人里面所谓佛性的、自由的这一面发掘出来,这一面也就是我们讲的“光明”,“光明”就是这个意思。比如现在有一个人打我,我马上就打他,这里没有光明,这是动物的反应。有一个人掉到水里,我如果跳下去救他,有可能会淹死,但是我跳下去救他。或者只有一碗饭,有两个人,我如果不吃可能会饿死,但是我让给他吃。以及人类的种种道德行为,善行,在认识自己的过程里面克服的种种困难,无我,那么这一切实际上就是人性里面佛性的光芒,人不完全按动物那样去反应,我们就是这样把我们的光芒放出来。

  但是当然很复杂,你以后可以多研究这个题目,是一个好题目。我说它们不矛盾,它们是兼容的价值体系。这个问题先说到这里。

  某营员:(拿一本《心经与生活智慧》)这里面对“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解释,和我原来的理解差别太大了。您认为它这个解释,跟您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的?

  明海师:这个涉及到我们对佛经的理解。佛经的这个语义系统,它所表达的意义很丰富,而且它在诠释方面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因为所有的佛经都是释迦牟尼佛讲出来的,释迦牟尼佛讲经固然有针对性,但是另外佛经里也说,释迦牟尼佛讲经有个特点,不同根性的人、不同身份的人、不同水平的人都可以从那里得到各自的利益。所以说这个佛经呢,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符合刚才我讲的佛教的价值观,自利利他,解放心灵,对治烦恼,提升人格,只要是从这种价值出发,你去理解它,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的那种语义表述方式,那种比喻的方式,那种例证的方式,都没有关系。所以我相信你的理解跟他的一定不会矛盾,那么他的理解也不是唯一的理解,他的解释也不是唯一的解释,佛经的解释它有多重性,兼容性,有这种特点。就跟水一样,我给大家每人发一瓶水,你们可以用这个水做不同的工作,你们去浇花,你们去喝,你们去洗脸,没有关系,水的作用都发挥出来了。

  某营员:在我们皈依的时候说不要信仰外道,但是在修行过程中也有可能出偏差。另外我觉得随着修行的上升,最后达到的应该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而并非物质的外化。

  明海师:你这个问题也很好。第一个问题就是讲到修行过程里面的偏差。这也是会有的,但是如果我们完全按照佛法的教导去做,一定不会有偏差,不管是什么人。当然有偏差的人往往是他自己在学佛以前有一些问题,在学佛过程里面运用不当,完全按佛法去做,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即使是有问题,佛教里讲,修行路上不会平坦,摔一个跤是自然的。佛教的修行是一个大修行,佛教的人生观是一个大人生观,过去现在未来,大时间观,大舞台,大生命,大理想,所以也许我们这一生修行会有障碍,会有挫折,在佛教里面这些挫折障碍都是我们进步的资粮,都是增长我们智慧的机会,所以这样来看呢,没有问题。

  第二个你讲的,佛教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佛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一个文化实体,是这个社会诸多现象中的一个。那么这样一个现象,我们知道,它有实体,它有寺院有僧人有服装有语言,有操作方式、有仪轨、有传播手段,这一切都是有形有相的,那么这一切有形有相的呢,构成我们所讲的,佛教叫“能诠”。这一切它是为了宣讲佛法内在的义理思想,那么这种思想一旦被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接收了,落实到生活里——生活是很丰富的呀,不光是只有出家人这个世界,落实到生活里呢,它就会变成人生的现实,变成人格的现实,大的方面变成我们社会群体现象的现实。所以从实践佛教,修行佛教来说,从佛法来说是广泛的,从佛教自身的现象实体来说,它是这个社会里的一个,它不是所有。从它所讲的真理来说呢,它具有普遍性;从实践这个真理的人来说,它具有普适性,它具有兼容性,它可以跟其他宗教、其他社会哲学、道德要求兼容,不矛盾,那么从这个方面来说,佛教具有开放性。因此佛教是讲佛法真理的,但是佛菩萨在哪里?就在社会上,在茫茫的人海里,他可能是个科学家,可能是个医生,可能是个政治家,可能是个农民,工人,路上的乞丐,也有可能是大学生。这并不是一种神秘主义的说法,这就是说佛性的光明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闪耀。而佛法修行的完成呢,也不是说一个终极的结果完成了,OK,现在可以睡觉休息了,不是的。佛法没有终极的果,即使是释迦牟尼佛,即使是如来的果,它也是无限开放的,它超越时间和空间,同时它又可以随时地落实到任何一个具体的时间空间,世界,众生的环境里去展现它,所以它是一个无穷的展现自己,当然那种展现呢是无功用的,佛法叫无功用行,它不用刻意,是无功用的。那么在佛果的因地,就是菩萨行,菩萨行那更是广阔无边,它就在众生的生活里,在各种不同的众生的角色里面体现菩萨行。所以我们知道雷锋是菩萨,孔繁森是菩萨,我们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不一定是佛教徒,但是在他的善行,在他的心地里面,都有菩萨的影子,有菩萨的精神,有菩萨的光芒。佛法是善法,但是它不是和其他的善法对立的善法,它是一切善法的渊源,是善法的大海,所有其他的善法可能是小溪小江小河,都会归入到佛法里面,而这个善法的大海呢,也会变成小溪小江小河,天上的云彩,散布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所以它是无限的,它是开放展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和尚也只是一种角色,从修行的无穷的大舞台、大人生来说,也只是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是一个培训班,不是目的。我讲的这些都是用你们熟悉的语言,但是我都有佛教经教的根据。佛教有一个牧牛图,它讲修行,有十幅图,那十幅图最后的一幅图讲什么?讲那个修行人到街上去,跟街上的那些店铺的人打成一片,叫入廛垂手,垂手就是把手伸出来拉人,那么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走到众生的世界里去帮助众生。所以它是开放的,它是结束,它也是开始,开始结束没有穷尽。

\

  今天的时间不多了,以后我们有机会再交流,欢迎各位在夏令营以后,不断地再回到柏林寺。佛教是大家的,佛教是所有众生的,佛教是社会的,是我们大家的,它不仅仅是出家人的,我们每个人,只要我们皈依了三宝,我们是佛教徒,我们要把佛教当成我们自己的,释迦牟尼佛的事业,我们都有责任,有责任不一定说你们要拿个喇叭到街上去宣传佛法,首要的是你们要做好佛教徒,承担好你的角色,做好学生,做好妻子,做好丈夫……,做好你社会角色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份工作,用佛教的精神去净化自己的人生,净化周围的环境,去庄严自己的环境。第二呢,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接受了佛法,我们受了佛教的恩泽,我们也可以考虑从我们的角度随份随力地帮助佛教,护持佛教。因为今天的佛教在21世纪,今天的社会环境,科技手段,人类的根性已经是日新月异,今天我们这个晚会耳目一新,就好像我们在蒲团上打了一坐,睁开眼睛,世界已经变了,山上才七天,人间已千年,社会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我们要把佛法的真理跟社会上的人去分享、去传播,必须要有更多的人参与,更多的人介入,更多的有文化、有志向、有抱负的年轻人,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来介入到修行佛法、传播佛法这个伟大的事业里面去。所以我也以校友的身份,希望以后你们能多到柏林寺来,多参与,多帮助我们。

  佛教是大家的,佛法是大家的,我们都来出一份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佛法里得到受用。这并不是说,我们有一个野心,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来信佛,我们没有这种野心。我们是希望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闪耀着佛法的精神、佛法的光芒,在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一定是和平的,每一个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信仰之间,人和人之间是宽容的、平等的、和谐的,那就是人间的净土。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说,佛教它反而不突出了,因为它的光芒已经散布到各地、散布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了。所以我相信在佛的世界里没有佛教,因为在佛的世界里,佛法已经是现实,没有佛教也没有非佛教,没有佛法也没有非佛法,在佛的世界里一切的对立都消融了。因此我们不是说要扩大自身哪,或者大家都信佛了,我们出家人会有更多供养,我们没有这样的想法。佛教没有自己的利益,佛教以一切众生的利益为利益,佛教以一切众生的幸福为幸福,它没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独立的目的、独立的价值。一切众生的所需,就是佛法要关注的,不管那个所需是精神层面的,还是物质层面的。从我刚才讲的就知道,不同角色的人——有的人他就做物质的工作啊,不一定是做精神层面的工作,都需要。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就跟大家讲这么多,讲得不对请大家指教。再一次感谢各位的参与,欢迎大家以后经常来找我。讲到参与佛教呢,可以来护持寺院,你们也可以以后研究佛学,传播佛法。路是人走出来的,不要等一条路在你面前你去走,你自己去走,就会有路。我们十年中有很多营员,他们原来是学别的,后来学佛,研究佛学,又出国,蔚然成家啊。有很多工作,我们去做,就有路,我们去做,就能创造出来。谢谢大家。(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