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盂兰盆经新疏
菩萨沙弥古吴智旭 新疏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 参订
此经以法供为名。自性三宝为体。孝慈为宗。拔苦与乐为用。大乘为教相。原夫人世福田。莫尚乎三宝。出世道法。莫先乎孝慈。欲报深恩。莫要乎与拔。欲成济度。莫大乎盂兰。是以目连道满。首思乳哺之恩。大圣垂慈。广示法供之式。时必择夫自恣。德乃藉于众僧。僧宝所存。法轮斯在。法轮转处。佛常现前。举一即三。最胜无比。圆音一唱。慈亲已脱于苦轮。锡类重咨。芳轨永贻于缁素。谁无父母。如何弗思。况复垂训殷勤。教令念念常忆。自非观心起行。焉能事理双彰。一字法门。非海墨之所罄。四辈齐奉。岂浅近之津梁。略述五重。用探奥旨。就五重中。又各二番明义。一就事。二观心。初就事释名者。即是盂兰盆。法供之名也。盂兰。乃是梵语。正云乌蓝婆拏。此翻救倒悬。谓三涂剧苦。无可喻陈。借喻倒悬。此法一兴。倒悬斯解。名之为救。盆字是华言。乃贮食之净器。一切碗鉢。通名为盆。后人不达。作一大盘。众食尽 著于中。普同供养。此则大违律制。众僧不飨。以凡圣虽殊。俱不触僧伽食器故。今言盂兰盆者。谓以种种净洁碗鉢。贮种种净洁美食。供十方僧。能救慈亲。犹如倒悬之苦。倒悬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称。名盂兰盆。又以所从能。即名此盆为救倒悬盆也。夫分段变易。皆名苦报。何但饿鬼。方称倒悬。凡夫四倒。二乘四倒。皆倒因也。欲界无禅定之食。三有乏无漏之浆。偏真缺俗谛。法财权位。失中道实味。皆倒果也。碗鉢为盆。百味五果为食。解饿鬼倒悬。摄心为盆。十支为食。解欲界倒悬。念处为盆。四谛行观为食。解三界倒悬。宏愿为盆。六度万行为食。解四枯倒悬。一心为盆。不思议观为食。解二边倒悬。引申触类。总以碗鉢百味。为正因缘境。若无事境。理观无寄。若无理观。事功不深。倘见此说。便欲废事。则目连始得六通。亦既成就念处盆。四谛食。何故母犹不脱鬼伦耶。佛说二字。具如常解。经是通名。亦如常释。此不繁述。次观心释名者。净戒为器。无作四谛。不思议观慧为食。供养自性一体三宝。圆解八倒之悬。顿履一实之地。无明父。贪爱母。当下即成明脱。智度母。方便父。任运入无功用。故名盂兰盆也。二就事辨体者。一切诸经。必有正体。若无正体。则邪倒无印。便成魔说。通论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印。为经正体。然实相虽一。具种种名。如天帝释。一人多名。普应诸天。实相亦尔。一法多名。普应诸经。经既名别。即以别名而召通体。于理无咎。今经中云。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又云。初受食时。先安佛前。僧咒愿竟。便自受食。咒愿即是法。三宝具足。目连亦云。得蒙三宝功德之力。而此三宝。即是一切众生自性。若众生自性。本不具足三宝功德者。则凡圣条隔。明暗永歧。凡不成感。圣不能应。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迷悟虽异。体性常一。所以诸佛心内众生。依事托理。感于众生心内诸佛。则众生心内诸佛。无缘无念。任运应于诸佛心内众生。故以自性三宝。为经体也。释此自性三宝。复为四义。一住持三宝。二胜义三宝。三大乘别相三宝。四一体三宝。住持三宝者。佛在世时。树王得道为佛宝。说四谛法为法宝。度五比丘为僧宝。佛灭度后。范金合土。纸素丹青为佛宝。黄卷赤牍。三藏圣教为法宝。剃发染衣。绍隆佛化为僧宝。此三住世不绝。故名住持三宝。当知一切形像。即是真身。经典所在。是法身舍利。凡夫比丘僧。亦能荷负正法为世福田。可尊可尚。悉称为宝。非世间珍宝所能喻也。胜 义三宝者。一切智无学功德。五分所成。名为佛宝。丈六金身。止是载此道法之器。今时形像。又是表此载道之器者耳。断欲无欲。灭谛涅槃。非三世所摄。其性常住。名为法宝。四谛法音。止是诠此真理。黄卷赤牍。又所以传此法音。亦即诠此真理。令人因言见道。如鱼兔之藉筌蹄。明月之赖标指耳。声闻学无学功德。名为僧宝。事和六法。止是趋向此道者耳。大乘别相三宝者。坐莲华台。始觉道满。等真法性。常住不灭。刹尘相好。自在庄严。化身无数。徧度含识。是为佛宝。十二部经。真净法藏。一一修多罗。不可说不可说。修多罗而为眷属。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是为法宝。三贤十圣。自在神通。徧满十方。上求下化。功德智慧。二种庄严。覩影闻名。皆获胜利。是为僧宝。一体三宝者。以实相慧。觉了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双忘双照。三智圆觉。名为佛宝。所觉法性之理。三谛具足名法宝。如此觉慧。与理事和合名僧宝。此三即非条别。当知亦即是三道 。三识。三因。三智。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德等。非一非三。而三而一。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本自有之。非适今也。虽复本具。在迷不觉。但有其理。是为理即佛。亦名理即法。亦名理即僧。若从善知识闻。若从经卷闻。闻已开解。恍如梦觉。无复疑惑。是为名字三宝。如理观心。圆伏五住。名观行三宝。相似解发。六根清净。见思先落。尘沙亦尽。名相似三宝。无明分破。契会真常。名分真三宝。圆满菩提。觉法自性。身土一如。理事平等。名究竟三宝。如此四义。深浅虽殊。原始要终。总归自性。后一虽了知自性。未尝废于前三。前三虽末达自性。何尝离性。别有施设。故总名自性三宝也。此自性三宝。一经之正体。众法之都会。种种万行。共归趣之。无量功德。共庄严之。言说辩论。而诠显之。如父如君。如月如海。如天帝释。最尊最贵。故名为体。又此三宝。即是一切法之源底。若能深知此三宝义。于一切法。即为穷尽源底。更无余蕴。故名为体。又体此三宝。即能徧达一切法门。更无少法。出三宝外。无有少法之中。而不全具三宝体性。故名为体。众生迷此三宝体性。故非背而背。起惑造业。出生十界苦集颠倒。或著有漏。或著无漏。或著二边。或著中道。总名悭贪。如彼饿鬼。圣人悟此三宝体性。故非顺而顺。修因尅果。出生半满顿渐一切道灭。破恶业障。破见思障。破尘沙障。破无明障。总名法供。如彼目连。故以自性三宝为经体也。次观心辨体者。只此众生。现前一念 知觉之性。非内非外。不在中间。非过非现。亦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竖无初后。横绝边涯。欲言其有。则毫无朕迹。欲言其无。则不可断灭。本自离诸戏论。但因觌体自迷。虽久积沉迷。然终无减缺。是名佛宝。现前一切十界依正诸法。皆此介尔心中之所显现。如彼梦中。所见诸法。终不离于梦心。现前诸法。亦复如是。虽妄谓在我心外。各各实有。而实非有。犹如梦未醒时。执梦为实。醒后寻觅。了不可得。如此心中所现十界。不离自心。名为法宝。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任颠倒昏迷。分能分所。究竟离心觅法。无分毫法相可得。离法觅心。亦无少许心相可得。即心是法。即法是心。本自和合。不可乖异。名为僧宝。此介尔一念心中。圆具如此三宝体性。无欠无余。犹如金刚。不可坏灭。一念既尔。一切诸念。亦复如是。一切诸佛。依此得道。转大法轮。入大涅槃。一切住持三宝。胜义三宝。别相三宝。一体三宝。繇此建立。故曰。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又曰。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若能观此介尔之心。则能具足一切佛法。故曰。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若不作此观心辨体者。云何名为于念念中。常忆父母。而修孝慈耶。三就事明宗者。戒虽无量。以孝为宗。万行虽多。以孝为首。所以释迦旷劫。常修报恩之行。目连成道。即念乳哺之恩。当知非但成道之后。方念其亲。实因报亲因缘方修圣道。如地藏菩萨。昔为婆罗门女。为度母故。发大悲心。生界未空。誓不先成佛道。诸佛菩萨。发心因缘。大率如此。申此孝义。即有二种。一世间孝。二出世孝。世间孝有三种。一能尊亲。谓自成圣贤。亦能喻亲于道。如大舜等。又继志述事。如武周等。二不辱其亲。如曾子启手启足等。三能养其亲。如必有酒肉等。能尊亲者名为大孝。亦名达孝。亦名至孝。即是世间孝之极致。然虽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不能使其亲。出轮廻苦。证常住乐。圣人设教。曲随物情。杨叶止啼。为出世孝作弄引耳。出世孝复有二义。一直明孝道。二以慈成孝。直明孝道者。即有四种。一尽心供养。二诱令修善。三劝令舍恶。四令证道果。尽心供养者。如五分律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也。诱令修善者。如佛说孝子经云。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尽孝养。犹为不孝。能令二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是 报重恩。毗尼母经云。父母若贫。先与受归戒已然后施与。又自修善行。亦名为孝。如骂意经云。人持戒。乃孝顺报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杀万物得长生。不盗物皆富。不媱不乱。不欺皆信。不饮酒皆净。父母有时堕是中。便安隐也。劝令舍恶者。如孝子经云。若亲顽闇。不奉三尊。凶虐残戾等。子当极谏。以启悟之。若犹未悟。即为开化。牵臂引类。示王者之牢狱。诸囚之刑戮。若复未移。悲泣啼号。绝不饮食。亲虽不明。必惧子死。当强忍伏。心修正道。儒礼亦云。父母有过。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也。令证道果者。如净藏净眼之于妙庄严王。释迦世尊之于净饭父王。及摩耶夫人等。此四种孝。即顺四悉檀意。初之一种。同于世间。第三能养。令父母得欢喜益。但世间孝养。多事杀生。重结怨业。出世孝养。清净无过。是为异也。修善舍恶。同于世间。第一大孝。令父母得生善灭恶二益。若自修善行。亦名为孝。即同世间。第二不辱其亲。但儒明不辱。止据现生。佛戒功能。济度累劫。是为异也。令证道果。世间所无。能令父母。得入理益。前三为权。此一为实。就入理中。更约生灭无生无量无作。科简权实。义多无尽。今经约迹。一往属权。约教约理。定须归实。未有如斯哀请。救出苦轮。而犹终滞人天伪果者也。次明以慈成孝者。复为三。一生缘慈。二法缘慈。三无缘慈。生缘慈者。观一切众生。如父母想。故梵网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作此观时。怨亲平等。于七种境中。次第与三品乐。以此调伏嗔恼悭嫉。乃至证得慈心三昧。凡与我有缘者。皆能为其拔苦与乐。父母恩最重。故与拔最在先也。法缘慈者。观一切法。皆从缘生。故梵网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众生惟是四大合成。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既四大无二。故慈心所缘。亦无有二。作此观时。怨亲一相。乃至证得慈心三昧与拔之力。较前更胜也。无缘慈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法界一相。真实平等。不住法相。及众生相。观菩提即烦恼。涅槃即生死。起无作誓。欲拔性德之苦。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起无作誓。欲与性德之乐。此慈即悲。此悲即慈。称性圆修。熏成三昧。随法界众生。有可化机宜。关于同体法性者。无谋无虑。任运应之。如此大慈。不可思议。普门示现。神力无边。刹尘含灵。无不徧度。生我重德。宁不超升也。此三种慈。生缘乃三乘之所共修。但二乘本无利他宏誓。故为力微。菩萨修之。力用 广大。次法缘慈。二乘亦能少分修习。正是菩萨所修。三无缘慈。则中道佛法。不共二乘。今就目连释者。须约本迹。本则诸大声闻。皆法身示现。久修久证无缘大慈。迹则示同小果。仅成生缘慈力。故佛简云。非汝一人。力所奈何。众圣之道。具三种慈。故云。当须十方众僧之力也。何故约三慈成孝。以经中云。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当知不修慈力。莫成孝道。儒者亦云。无故而伤一昆虫。非孝也。无故而损一草木。非孝也。况佛道乎。又慈即是顺。顺法性故。顺即是孝。孝即是一切佛法宗要。欲孝父母。须顺三宝。欲孝顺三宝。须修孝慈。报父母恩。又三宝。即是父母。如骂意经云。佛为父。法为母等。又父母。亦即是三宝。如云。有二活佛。在汝家中。谓父与母。故梵网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今经以孝慈为宗也。次观心明宗者。现前一念。三宝具足。随顺观察。名之为孝。一名法供。迷惑流浪。名之为逆。亦名罪根。一念与观慧相应。则十界俱悟。何况父母。一念与法性相背。则十界俱迷。又何止父母。又悟则智度母。方便父。同得解脱。迷则无明父。贪爱母。同归苦轮。如此观心。是念念中。常修孝慈也。四就事明用者。拔苦与乐。以为力用。拔饿鬼苦。与生天乐。此则就近略明耳。实则拔生死苦。与涅槃乐。拔滞寂苦。与游戏神通乐。拔二边苦。与中道乐。生方便土。名为净天。生果报土。名为义天。生寂光土。名天中天。大涅槃天。如此与拔。方是今经之大力用也。次观心明用者。但观现前一念。具足三宝体性。则能圆拔自性十界苦集。圆与自性十界道灭也。五就事判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摄。二藏名义。菩萨藏收。旧云。属人天乘。在小乘藏。但泥得脱饿鬼。入天华光之文耳。小乘藏中。安得明十地大人。权现比丘等事耶。或曰。目连始得六通。正在十二年内时。本阿含教。奚方等。答曰。汝但知别五时。不知有通五时也。须约义理。定其部味。方无过耳。次观心教相者。心具诸乘。心即是教。心名大乘。无不运载。一念观成。转教余念诸心心所。是名观心教相也。若不就事解释。不知如来教道所关。若不观心解释。不能一切时中。常修法供。经云。应念念中。常忆父母等。是教令观心。又云。年年七月十五日。为作盂兰盆。是教修事供。又云。一切佛弟子。当奉持是法。是双劝受持。良以众生。无始至今。既各有迷事迷理二种无明。各具恶业烦恼二种重障。故须事理并修。方能究竟拔苦与乐。愿佛弟子。思之修之。
入文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别序。今初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通序。亦名证信序。一切经首。同安此语。故名通序。以六种成就。证是佛说。令物生信。故名证信序。闻如是。或云。如是我闻。西域多用倒文。译人各随其便。实无异义也。闻者。阿难亲从佛闻。顺世流布。称假名我。顺无我法。则但称闻。义亦无在也。不异名如。无非曰是。机感相扣。法席周圆。曰一时。一切智人。觉行圆满。曰佛。以四种住。应迹人间。示同起居。曰在。四种住者。天住梵住圣住佛住。天住者。施戒善心。六天之因。梵住者。慈悲喜舍。色无色界之因。圣住者。三解脱门。三乘圣果之因。佛住者。首楞严定。力无畏不共等。佛自受用之法。天住梵住。以应凡夫。圣住应渐机。佛住应顿机。佛为能住人。四为所住法。又四为能住法。国城园林。为所住处也。舍卫者。西域大国之名。此翻闻物。亦翻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本是祇陀太子之园。须达多长者。侧布金钱买之。余有少地未布。太子即发心。以此奉施。故双标二人名也。须达多。好行惠施。拯济孤独。时人号之为给孤独。以事诣王舍城。初闻佛名。身毛为竖。思惟不寐。昏夜大明。发心往见。巨关自辟。闻法证果。请佛化度舍卫国人。故布金买园。造僧伽蓝也。是中闻字。即闻成就。如是。即信成就。一时。即时成就。佛。即主成就。舍卫祇园。即处成就。不列众成就者。但知文略。准后文云。四辈弟子。欢喜奉行。当知必有同闻众也。又闻约四义。乃至处论四土。又观心明闻等。兹不具出。可以意得。
二别序。亦名发起序。经经各自不同。故名别序。以此因缘。启发圣教。故名发起。文分为六。初目连道满。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
尊者名尼拘律陀。乃西域树名。父母祷此树而得生。因以为名。大者。梵语摩诃。此翻大多胜。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徧解内外经书。故言多。超出九十五种外道。故 言胜。今略称大。摄于多胜也。目犍连。此翻辨菽氏。尊者之姓。此姓尊贵。故人多以姓称之。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言六通者。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足。六漏尽。天眼彻见障内外色。天耳具闻人非人声。他心了知众心差别。宿命忆识往昔劫时。神足示现种种变化。漏尽实知苦集灭道。六皆称神通者。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照彻无碍也。言始得者。六通之性。虽皆本具迷不现前。须假修显。今尊者与舍利弗。初闻因缘深义。顿破见惑。证须陀洹。寻来见佛。善来得戒。即如先所见。重复观察。便于有漏心。得解脱无漏。解脱智生。先所未得而今得之。故名始得。即是依于性共缘三种四念处力。发起慧俱无疑三种解脱果证。故六通力。超过其余一切声闻也。六通之性。皆本具者。如昔有人。专精读书。不觉日暮。直至黄昏。朗然阅诵。他人从户外入。语云。天已昏黑。如何暗中。犹读诵耶。彼闻此语。分别心生。即昏无所见。当知天眼之性。人皆本具。妄想分别。致令不现前耳。又如有人患聪。闻床下蚁行。谓是车马战斗。即天耳性具。迷失慧性。反以为病。父母于幼子。虽未能言。体知其意。即他心性具。昨日已去。今犹忆知。以近例远。定可还忆。即宿命性具。李广射石而没羽。葛女投冶而作金。举铁鉢而非重。生心即复不胜。忘香盒于殿中。再往始知固扃。即神足性具。呕髑髅之清泉。不堪再饮。闻索债之鬼语。岂更思儿。即无漏性具。但繇积迷不返。埋没性灵。致使见不超色。闻不越声。亦以不达性德。纡曲修持。致使神通。成多差别。天龙神鬼。报得五通。境狭用短。凡夫外道。修得五通。亦无胜用。既未漏尽。禅退通亡。慧解脱人。但尽诸漏。五用不彰。俱解脱人。六通乃具。乃至方便道中。犹存作意。无记化化。始属真因。然虽邪正攸分。大小区别。总承性德威神之力。若非性具。修岂得成。昧性而修。为邪为小。如盲人不见日轮。亦蒙其照。达修在性。为正为大。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今目犍连所得六通。迹同权小。本实难思。有经说言。目连入八千三昧。能知八千世界中事。乃至震动八千世界。舍利弗入一万三昧。迦叶能入一万二千三昧。除二人外。余大声闻。皆不及目连。十地菩萨。则展转倍胜。不可思议。无非性具之德。故称性修之。妙用斯大耳。
二。知恩欲酬。
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
父生母鞠。恩重无量。取要而言。且云乳哺。不念报恩。便非人类。不令度脱。非真报恩。然始虽念念知恩。欲报无力。今已得道。必须先度其亲。
三。攀慕徧寻。
即以道眼。观视世间。
圣果初成。即观父母所生之处。酬本愿而急先务也。天眼从证道得。故名道眼。世间者。三界为器世间。六道四生。为众生世间也。
四。得见所在。
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
观视世间。非但寻母。而父已受乐。故不须述。母生饿鬼。苦切倒悬。救济良法。因斯发起。饿鬼是异熟果。酬于引业。不见饮食等。是等流果。酬于满业。以鬼趣虽同。受报有别。或无财。或少财。或有财。三种各三。便成九种。今目连母。积悭贪之重业。招无财之剧报。皮骨连立。自取其殃。孝子慈亲。岂能相代。果报之征。犹如影响。惟心所造。事不由他。
五。悲哀往救。
目连悲哀。即以鉢盛饭。往饷其母。
悲哀者。所谓感伤彻于骨髓。号叫动于天地也。母既不见饮食。故先以鉢饭往饷。救饥渴之极苦。
六。恶习难转。
母得鉢饭。便以左手障鉢。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本以悭贪。堕兹剧苦。习性难革。终不回心。障鉢恐余鬼之侵夺。抟食图一身之饱足。谁知万法惟心。业力甚大。美食顿成火炭。倘其时。能发慈悲平等之心。念同类苦不忍独餐。必当甘露充溢。自他俱脱苦轮。奈何恶因不除。恶报斯剧。虽神通大孝。亦无如之何矣。
二。正宗分三。初目连悲泣陈情。二如来广示法要。三当机获益脱苦。今初。
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目连称为神通第一。可以化刀杖为天华。翻大地而取地肥。震动世界。回转日月。皆不为难。今尽其神力孝思。竟无救于母难。所以大叫悲哀。急驰白佛。此则已为弹斥而作弄引。故知是大乘教门。
二。如来广示法要二。初简示。二正示。
初简示又五。初彰母罪深。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
身口所起恶业名罪。意地造业之本名根。长时积集名深。习性坚固。未易改革名结。如左手障鉢,右手揣食。即其征也。
二。明子力弱。
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声闻之人。但得心自在。未得法自在。故其神力。不能挽母定业。此正密寓弹斥之意也。
三。斥邪无用。
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
未入正位。总名为邪。虽并合三界中。一切神通之力。犹不及目连一人之力。今先简目连。次简天神等者。一往约多少简之。正欲显众僧之力大也。
四。显正有能。
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
十方。则不同目连之惟一人。众僧。则不同天神等之。非圣侣。所以威神。不可思议。能令深结之罪根。从此可解脱也。僧者梵语。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和合有二义。 一者理合谓同证择灭无为。二者事和。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四人乃至无数。名之为僧。今言众僧。即是华梵合举。亦是以众表数。以僧表德也。具理事二和。名真实僧。但具事和。名清净僧。真实僧宝。能令胜义正法。久住不灭。清净僧宝。能令世俗正法。久住不灭。故律藏云。下至有五人持律者。和合同住在世间。是名正法不灭。当知佛灭度后。佛法命脉。全寄于僧。供僧即为普供三宝。所以威神特尊也。又略由四义。当须众僧。一者佛法圣众。举世乐闻故。二者依戒修持。堪为福田。生物善故。三者正治饿鬼悭业。普供十方。转恶习故。四者佛法。由僧建立。最可显于一体三宝。又十方同聚。凡圣交参。最可显于同体法性故。
五。许以救方。
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已知僧有威神。未审如何感格。故须说上合之法。以成悲仰。则感应道交。方获济度。一切者。约人则徧利尘沙。不独目连之母。约法则永拔二死。不但饿鬼之殃。忧苦者。意受名忧。身受名苦。惧于后果名忧。婴于现报名苦。济拔无术名忧。痛若切肤名苦。法门一唱。当使皆得远离。
二。正示二。初教孝子献供之法。二教众僧受供之仪。
初。教孝子献供之法又五。一定胜时。
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
七月十五者。前三月夏安居。从四月十六受。今九旬期满。将事游行。故众僧和合。同受自恣。言自恣者。梵语鉢刺婆刺拏。译为随意。即是随他。于三事之中。任意举发。说罪除愆之义。旧云自恣。乃义翻耳。其辞曰。大德众僧。今日自恣。我某甲比丘亦自恣。若见闻疑罪。大德长老哀愍故语我。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各各次第如此三说。受自恣已。名为安居事讫。从此各任东西。今此日中。乃大众和合。互相勉励。遵崇道业。改过迁善之日。故名胜时。
二。发胜意。
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
所为之人。不止一生。厄难之苦。通于存没。发心等济。故名胜意。然七世之言。且就凡夫心量羸劣。略言之耳。若深信胜田。广修胜供。发于增上最胜之心。当知尘点劫前。生身父母。六亲眷属。皆可同出苦轮。方名一切难。皆离忧苦也。
三。设胜供。
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具饭二字。总标设供也。百味。极言其味之多。谓饭饼麨酥酪醍醐等。五果。谓根茎叶华果。汲灌盆器。谓澡手洗足沐浴之具。皆须清净。香可焚熏。油可涂足。锭即灯也。有足曰锭。无足曰镫。镫与灯同。故然灯佛。或翻为锭光佛。以义同故。尽世甘美。以著盆中者。重申奉盆设供之意。甘美。止是百味五果。言尽世者。富则罗天下之珍奇。贫乃竭一人之力量。惟诚惟恳。无惜无悭。盆者。即种种如法清净碗鉢。或百或千。乃至无数。罗列供养。总名为盆。是所谓盂兰盆也。于四事中。略不言医药。于五尘中。略不言音乐。及散名华。准寄归传。亦应有之。供养十方大德众僧者。教以运想之方。法界无遮。微尘不隔。清净海众。咸集此中。现前供具。徧同尘刹。无碍庄严。重重无尽。具如香华观想偈文。应细知之。
四。赞胜田。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鉢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当此之日者。正明七月十五。上善聚会之胜时也。一切圣众。德本汪洋。但此日之前。各自安居。此日之后。游行无定。惟兹嘉会。海会云集。倍觉殊胜也。山间树下。略举其所依。足显头陀胜处。禅定经行。略明其修相。足显精进胜功。得四道果者。断 分别烦恼。证须陀洹。名见道。断欲界俱生烦恼六品。证斯陀含。更断下三品尽。证阿那含。名修道。断色无色界。七十二品俱生烦恼皆尽。证阿罗汉。名无学道。自利成就也。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者。统理大众。教其弟子。修行四谛十二因缘观。依声闻缘觉乘而得出离。利他成就也。十地菩萨大人者。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分证法身。破无明。得中道。应本同流九界。广度众生。虽六道四生。无不示现。以比丘是住持僧宝。关系佛法。每权现之。如地藏菩萨以声闻像。入大集会。世尊广叹功德胜利。超过一切诸大菩萨。不可称计。既赞叹已。说十轮经。遗诫末世。不得于出家人。轻贱毁辱。以剃发染衣。即是圣贤幢相。虽破戒乃至无戒。舍身决堕地狱。犹为人天福田。况复具戒。况复证果。故菩萨大人。为护正法。往往示作比丘。混入庸侣。逆顺纵横。随机设化。俾增上慢人。及无信之辈。了知圣凡难测。不敢以牛羊眼。观视出家弟子。而取重愆。以此方便。令僧宝种性不断。佛法赖以久存也。在大众中者。通指山间树下之贤。禅定经行之侣。自利利他之士。若权若实之俦。总集于自恣大会之中也。皆同一心。受鉢和罗饭者。怜愍施主。无著无贪。美食恶食。不生增减。故名一心。梵语鉢和罗。自誓经言鉢和兰。只是梵音轻重。此翻自恣食。谓七月十五日。设食供佛及僧。名鉢和罗饭。即前文所列胜供也。具清净戒等者。结赞胜田之相。圣众虽权实不等。总以戒为其体。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依戒而住。禅定经行。四果六通。固自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内秘菩萨。外现声闻。尤必执持禁戒。严护威仪。倘戒不清净。名曰无惭。受此信心胜供。不啻铜汁铁丸。若戒根清净。虽未证果。亦称圣众。以登坛时所得。如法清净律仪。即是无漏戒身。直至成道。无别体故。如此圣德。如云普集。谁能测其涯涘哉。
五。护胜益。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胜益者。与拔两益。出三涂。得解脱。拔苦益也。衣食自然。福乐百年。入天华光与乐 益也。现世。谓现生。对下文七世而言。六亲。谓父母兄弟姊妹。又父党六亲。谓伯叔兄弟子孙。母党六亲。谓姑姨姊妹女孙。眷属。谓夫妻婢妾。及一切表里姻戚等。衣食自然。略举人天乐事。若充其致。则有惭愧衣。如来衣。禅悦法喜食。第一义食。皆悉自然。自在化生者。诸天不由胞胎故。若充其致。则三种意生身。皆悉自在。人天华光者。妙华光明。诸天快乐之相。若充其致。则万行为华。般若为光。第一义为天。三德秘藏。以为安宅。是名入天华光。据此一文。不惟度于父母。并及六亲眷属。不惟拔济饿鬼。悉使永离三涂。不惟荐度亡人。亦能利益现在。功德宏深。不可思议。故曰。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二。教众僧受供之仪。
时佛勅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施主设供。本为父母。故将受食。先须咒愿。并行禅定。咒愿者。愿其父母。离苦得乐。今文略也。行禅定意者。摄心观想。凝虑澄神。令咒愿成就也。佛前者。随是何等佛像。塔寺中佛前者。浮图及殿堂中佛像。供佛然后及僧。加以咒愿禅定。三宝具足。令施福圆满也。
三。当机获益脱苦又二。初孝子获法喜益。脱忧愁苦。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法喜之益。大众同欣。以各怀报恩之心故。忧愁之苦。目连顿释。以慈母必能度脱故。
二。慈母获济度益。脱果报苦。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积罪重殃。寿同造化。法音方演。果报消亡。亦如韦提。创闻十六观门。顿悟无生法忍。慈母既脱苦轮。孝子仍修胜供。增上与乐。于理何妨。旧云。应至七月十五。供自 恣僧。母方脱苦。恐为未达。只据今文。益显法门之胜。
三。流通分三。初申请。二赞答。三奉行。今初。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君子爱其亲。以及人之亲。况出世大孝乎。前以母婴重苦。痛切肝肠。驰告如来。且求悲救。今母蒙解脱。为众重咨。既云。得蒙三宝之力。又云。众僧威神之力者。虽称三宝。已摄僧伽。为显僧宝所存。佛法攸寄。故别表之也。
二。赞答又二。初赞许。二正答。今初。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
下契群机故大善。上契圣心故称快。正欲说而复问。正所谓快问也。
二。正答又四。一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无论出家在家。富贵贫贱。各有生身重恩。安得不修孝慈之行。不修孝慈。不但非佛弟子。亦复非人类也。皆应先为者。不必父母去世。然后为之。佛欢喜日者。如来应世。本为度生。今自恣日。众僧如法相教相谏。展转相成。能令正法久住。又檀越。得因此修供作福。广行孝慈。畅佛本怀。故名佛欢喜日也。
二。教发愿。
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一切行门愿为前导。既修胜供。须以胜愿期之。自得存亡均利。充七世以及尘劫。是在修愿行者。自拓其心量也。
三。教常作。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念念常忆父母等。正是教修孝慈。孝慈之道。正是观心。若不心观为法供者。徒存空想。纵令昼夜悲号。究竟何益。若漠然忘念。则非佛弟子。忤逆不孝。进退推之。必须约观心。释此文义也。观心之义。具如元文。年年七月十五等。教修事供。不得执理废事。又不得一年修供之后。遂谓父母已度。不复更修。须知父母。恩重无极。须是念念观理。年年举事。未度脱者。令得度脱。已度脱者。令增胜乐。方名孝子。始是报恩。
四。劝受持。
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信受名奉。专念名持。即是双劝。修于事理二供也。应当者。诫勖之辞。若不奉持。非佛弟子。以应反显不应。不应即是律中罪名。旧所谓制令必行。不行即是违制。亦可属律藏者是也。即经是律。益显其为大乘矣。
三。奉行。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四辈。即四众。一发起众。二当机众。三影响众。四结缘众。欢喜者。三义故喜。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所得利益清净。今文利益。虽不明于果证。而圆音一唱。密益何穷。如初为提。谓说三归五戒。便有无量诸天。发大道心。无量诸天。得无生忍。况今殊胜法门。方弹诃于六通圣果。岂仅仅为人天浅津。经文自略。义必有秘密不定二种深益也。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终)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