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觉老和尚:佛法不离世间法,就生产事业而言,佛法讲正业与净业。所谓“正业”,是不违背政府法令、正正当当的职业;“净业”,则是指清净的职业,也就是不违背佛法所说的道德及因果的行业。如果每个人都能本着这两个原则来工作,自己的行为不但没有过失,而且还有功德。
一个人的福德有些是前世修的,有些是现在修的。如果前世修了善法,累积了福德,今生只要稍作努力,一定是水到渠成,无论是名或利,都能有所成就;如果前世没有修善法、没有修福报,就得靠现在精进努力。第一,要从事正业与净业;第二,要积极地修善法、修福报;第三,要知惭知愧。只要能从这三个方向去努力,就能改变不好的命运;否则,想要成就功名利禄,是不容易的。
佛陀曾经对在家弟子开示理财的四个原则:在家弟子应将所有收入的四分之一,作为日常所需;再拿四分之一,发展事业;第三个四分之一,准备急用;第四个四分之一,用来行善,布施、供养。如果大家都能本着佛陀的四分法来理财,我们的社会一定是充满菩萨行的安定社会。相反地,如果以贪婪为原则,处处都是欺诈、骗财,不但自己得不到好处,而且社会一定会不安定。古人有一首诗:“酒色财气四堵墙,当中埋的是英良;若能跳出墙门外,此是长生不老方。”这四句话,实在值得我们深思、检讨与警惕。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带了几位弟子在外面托钵行化。走在路上,看到路边的土沟里堆了几个麻袋。一位弟子打开麻袋,看到里面装了很多的黄金。阿难尊者告诉世尊:“这里有许多黄金。”释迦牟尼佛却说:“这不是黄金,而是毒蛇。”弟子们实在想不通,明明看到的是黄金,怎么世尊说它是毒蛇呢?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流浪汉经过,看到土沟里的黄金,高兴得不得了,就雇请了一群骆驼,把黄金运了回去。流浪汉一下子成了暴发户,不但买了很多的土地,而且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庄园。他的亲戚、朋友看他突然变得很有钱,纷纷跑来向他借钱。但是他是一个悭贪的吝啬鬼,一毛不拔,当然是一点也不借。有人起了烦恼,就到县府里检举他,说这个人的钱财是无中生有,不是偷来的、就是抢来的。
县府衙门马上把这个案件转呈到皇宫里。经过调查,皇宫国库的确掉了几十袋的黄金。于是皇帝下令,不仅将这个流浪汉的所有黄金、田地、家宅全部没收,还判他死刑,以示警众。这个消息传到精舍里,佛陀告诉大众:“黄金就像毒蛇一样,能毒害我们的心,这个人是被毒蛇害死的。”这就是贪心的结果。
惟觉老和尚 (1928年-), 四川省营山县人。于1963 年秋在基隆十方大觉寺 ,依灵泉长老座下披剃出家,字号知安,法名惟觉。在台北县万里乡山中,闭关茅棚十余年。后应大众恳请弘化利众,始出草寮,辟建灵泉寺。随着皈依的四众弟子人数骤增,为了安僧度众,乃创建中台禅寺 ,于2001年 9月1 日落成启用,以“佛法五化──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为弘扬佛法的方向;广传禅宗心法,积极推动禅修教育。创建灵泉寺、中台佛教学院、中台禅寺、 普台国民小学、 普台高级中学、 中台山博物馆,以及中台禅寺海内外一百零八家分院精舍。
贪心的人,什么糊涂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不贪心的人,自己有自己的主张,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这就是智慧。有了智慧,我们的心就能够净、能够定,一切行事都能够增长善根、福德。
人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这念心知足常乐才是重要的。一般人以为有钱就是富有,没钱就是贫穷,其实,很多有钱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匮乏的,就如同沙漠一般贫瘠。没有钱的人,假使能够知足常乐,心清净自在,就是最大的财富。
古德云:“人贫不是贫,心贫实是贫,人贫能养道,是为贫道人,心贫无智慧,堕入饿鬼身。”佛经里也说:“有财当布施,为善当及时;钱财五家有,不施悔恨迟。”有钱的时候不布施修福,等到遇到火灾、水灾、地震或遇盗贼,一切财富化为乌有,此时悔恨未能早积功德,就为时已晚了。
因此,自己的钱财要用在该用的地方,要用来修善积福。不是自己的钱财,就不要去强求。非份之财,尤其不能要。儒家云:“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如果每个人都能本着这个原则来做人做事,自然而然就能逢凶化吉,人生就会愈走愈光明。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