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通过禅修认识自己

发布时间:2023-11-30 11:27:30作者:真言

通过禅修认识自己

  你来这里参加禅修肯定想对禅有所了解,那禅在你们心目中是个什么呢,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零一种表述。我们佛教里把禅叫做静虑,何谓静虑?——将内心的浮躁不断地过滤。过滤到越清净、单一、纯粹、无染、宁静、喜乐,越好。“静虑”这两个字概括起来就是“独一静处,专精思维”。当一个人独处时,不玩电脑不看手机不看电视,静静坐在那里,思想便非常活跃,正如身体在剧烈运动时脑子基本一片空白,这二者是反向的。一个人静处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想法不断冒出来,仿佛喷泉止都止不住,还有内心的不平衡、压抑、气恼、冲撞、得意、自恋等等各种状态都浮现出来,此时你对自己的认识愈来愈多,仿佛由冰山一角而豁然升成新大陆。

  所以人生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比认识身外的世界更重要。哪一天我们认识了自己,自己的优长和缺陷,未来要往哪里走,我能做什么,我与周边人以及这个世界的复杂关系,这些,都属于认识自己的范畴。好比西方哲学说的“我思故我在”,如此去思考自己。其实西方哲学很大的一部分即是认识自己。

  真正认识自己之后就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同时也明白自己要往哪里走。比如我们去读大学,读什么专业,读完之后做什么,是就业还是创业,这一生要实现什么,你的远景和近期规划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生的至高追求是什么?……我们要形成这样一种思考习惯,慢慢地你就能发现自己。当你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和方向时,一定是盲目地活着。

  而我们只有静下来,才能慢慢地发现这些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禅: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往哪里去?不要认为禅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把禅当做出家修行人的专利,不能这样看待。我们要把参禅跟我们的学习,跟我们的为人处世,跟我们的身体、心灵,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佛教讲参禅,参,是发现自己的问题,充分地认识自我。大家都不是圣人,我们来到这个世间肯定带着无始的业障习气,这些业障和习气需要我们一生一世修行,尽可能多地去掉一点。所以荀子讲“人之初,性本恶”是有道理的,只要是“人”,都有“恶”,无恶何以成人身?但佛法告诉我们的是“人之初,性无记”, 性无记就是非善恶,不善也不恶。不过佛教里的人之初和我们说的人之初非同一概念,我们讲的“人之初”是从婴儿开始,其实婴儿来到这个世间,就带了烦恼习气和五欲的业障。

  参禅就是观照自己,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觉察自己。我们需要随时随地自我观照,形成习惯和条件反射。一个人,倘若能时刻地观照自己,他就不会做出盲目和愚昧的举动。以前我们香海寺盖了一个大殿,占地六亩,42米高,这是我们耗费数年的大工程。有一天,一个农民雄赳赳气昂昂地跑来跟我说,你们的大殿遮住了我家的风水,我的家就在大殿后面,搞的这几年我很不顺利,我以前当过兵,是炮兵出身,精通各种爆炸之术,我要把你们的大殿炸掉,除非你们给我赔偿。

  我跟他讲,你要炸大殿我不阻拦,但你在炸掉之前要做好两个准备:第一,买一口棺材,万一不小心把自己给炸了呢?第二,收拾好衣服和被子,准备过另一种生活。因为你把大殿炸掉了,这个大殿是公共产物,不是我个人的,到时候警察会找到你,把你关到监狱去,也许十年、二十年,所以你做好这个准备再来炸。

  佛法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有相的东西早晚会坏灭,大殿亦然,把它盖起来的一刹那,就是其不断走向坏灭的过程,你今天不炸掉,最多一百年、两百年、一千年之后,它还是会坏掉。所以你把它炸掉,不过是快速地走向衰败而已,对我们来说还是逃不掉这个结局,是一个过程。但是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就要想想后果。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找到我。

  这就告诉我们,当你能客观、理智、全方位地看待自己以及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时,你永远不会犯大错误。这几年,我经常给企业家讲课,说一句老话:欲令其灭亡,先令其疯狂。当一个人要走向毁灭其标志就是发狂,当一个人发狂,忘乎所以,不可一世,歇斯底里,这个人就非常危险了,离灭亡常常是一步之遥。所以我们不能理智地去思考各种问题时,就会做出冲动的行为。

\

  我们举办夏令营,也是要在这个过程里做到自我超越——降伏自己的心,增强自我掌控能力,磨砺自己的性情。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训练我们的内心,“心内求法是佛,心外求法是魔”。佛教修行都是从修这颗心开始的,外界的一切只是训练我们心的场所,所有的物事不过为道具。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若想屹立不倒,最终比拼的不是产品,不是人才,不是文化,比拼的是企业掌舵人内心之强大,是心的能量。

  哪一天你的内心足够强大了,不管把你放到什么位置上,都能做出不俗的成绩,你的适应能力之强,让别人望尘莫及。作为年轻人,首先要训练自己的内心,这跟物质没有关系,跟社会没有关系,跟亲戚朋友没有关系。有人经常找到我,说师父啊,你帮我进到移动去,或者说师父啊,你把我介绍到银行去!当然我也认识这方面的人,也可以帮助他,但是最终我对他的父母讲,你现在认为好的,以后未必就好,不要看现在一窝蜂进去,说不定待不了多长时间又灰溜溜出来。很多东西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们小时候大家都争着进供销社、粮站、邮局,削尖脑袋往这些铁饭碗单位钻,现在看看,供销社和粮站还有吗?邮局也要死不活了。那时候进去让人羡慕的人,都死翘翘了。

  一个人有足够力量,他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创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来,正如一颗强悍的种子,即便落在贫瘠之地也能长出大树。看看华山松、黄山松,不都生在悬崖绝壁之上吗?“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可见提高自身的素质,才是立事之本。

  我不跟大家吹牛,我刚来到嘉兴的时候,一个人都不认识,唯一认识的就是桐乡的民宗局局长。当时我在普陀山教书,就是被他忽悠来的。他说,我们桐乡濮院富的流油,千家富翁有百家,百家富翁有千家,到处就是金元宝,你来到这里,别人随便给一点钱就把庙盖起来了。到目前为止我来这里十年,濮院的老板真正捐助给我们的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最终事情要做起来,谁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现在很多女孩子嫁人,说我一定要找个安全的,我一定要找个给我依靠的。我说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安全的,也没有靠得住的。他们觉得我太悲观了,其实从佛法的角度讲万事万物莫不如此,都是在无常生灭中变化,何曾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婚姻亦然,真正可靠的还是自己。

  今后你们去选择事业,计划自己的未来,应当有个标杆做尺度,这个标杆就是你要把自己跟世界、跟国家、跟人民、跟时代结合起来考量。我们经常讲,如何让一滴水永不干涸?答案是放到大海中。那如何让一个人做出他永不淘汰的价值来?也要放入大海中,这个“海”就是芸芸众生。把你的人生使命、追求、未来的一切,融入到无量众生中,这是我跟大家讲掏心窝子的话,你能不能理解,要看你的福报了。你福报不够,觉得我的话大而无当,空洞无边;你有这个福报,便觉得在自己脑子里敲了一榔头一样深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有次我到上海,住在全上海最高的大楼,80几层,看到整个上海的夜景,无数的高楼、灯光、车和建筑,我想这些都因什么而存在呢?都因人而存在的,都是围绕着人转的。

  人生的价值表现,归根结底为我的存在能利益到别人。这种思想在佛教里称菩萨道,菩萨道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思想理念最终可以促使你成佛,假若你秉持自私自利的念头去做事,则永远不可能成佛,不说成佛,就是成阿罗汉,出三界六道都不可能。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常常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打不开、思维打不开造成的。儒家说,求之不得,反求诸己。反观自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智慧,拥有这种智慧,你就不会犯大错,你不犯大错,一生便顺遂。实际上修行是内观的学问,要永远找自身的毛病。佛法讲,世界只是我们心的投影,当心改变了,世界就改变了,心物原本不二,因为这个世界是心衍生出来的。

  我经常跟学生讲,你到学校去读书,应该想尽办法当上学生会主席。为什么呢,这不是培养你的官本位意识,而是学会服务大家。官,最初的本意乃服务大家、管理大家。你服务的人越多,生命的价值越大。所以服务大家对我们的锻炼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提升非常快。人内心的强大,精神的独立,处事的智慧,这种力量都来自于你服务别人所得。时刻想着我要服务身边的人,当你把自己定位成“从现在开始我要想尽办法去服务别人”的时候,你的形象,言谈、举止、思想,一脉相承,会跟着改变,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反过来说,我们为什么要去服务别人,因为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当所有人念念不忘自己的利益得失,你和别人就没有两样了,落入了“小我”的圈子作茧自缚,所以做事也做不到理想的状态。看历史上那些伟人,他们被后人缅怀也是因为利益了大众,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自私是我们人的天性,当我们反自私而行之的时候,这个人立刻就凸显出来,这个人也是最有力量的,因为他无私,故能心无牵挂,因为他无私,故能打开胸襟,开发自己的智慧。

  在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想想自己每年做过几件有利于别人的事,包括我们的父母、同学、身边的每一个人,或者与我们不认识的每一个同胞、众生,都是我们利益的对象。你回家帮妈妈洗碗,往小里说是孝顺妈妈,往大里说是利益众生。当你利益的人越来越多,你会发现,你的气场,你的能量,你的高度,就与众不同。有一次我在党校跟那些官员讲课时,我跟他们说,每个人要形成这样一种思考:比如我是嘉兴的领导,我能不能站在浙江的高度去思考嘉兴?然后站在中国的角度去思考嘉兴,再站在世界的角度去思考嘉兴,站在宇宙万有的角度去思考嘉兴,站在外太空的角度去思考嘉兴……有了这种高卓拔萃的思考之后,你就发现,你跟这个世界是一不是二,当你是“一”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人生使命跟万事万物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去规划自己,定位自己,推动自己,那时候你的思维跟现在就有本质的不同。

  你到一个单位去,只想着如何加工资,怎样争位子,想着让你的同学羡慕,把自己所谓的成功跟物质、名望、地位结合在一起,你就是一个短见之人,绝对难以有大成就。当我们没有远见,就在目前的状态里卡着拔不出来,什么我要升官发财,我要买车买房,我要享受人生……就卡在那里不动;然后自己如果没有成功,看到别人开好车自己骑自行车,会非常羡慕,觉得自己很丢面子。那种失落和内心的不平衡,其实来自于你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方向,被眼前事物的表相迷在那里。我很欣赏周恩来那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周恩来成了世界伟人。

  一个人的生命存在跟一个民族的兴旺有机结合在一起,他就不会为眼前小小的利益迷失掉自己。我们没有那种大格局去思考问题时,肯定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佛法要求我们利益无量众生,六道的一切众生,这个心量是最大了。

  我最近一直跟身边的朋友讲,我们这一代人是有大福报的一代,很幸运。西方的文明已经走到了极点,开始下落,而我们古老的东方文明到了谷底就触底反弹,正在崛起,我们刚好处在这两种交接的时候。身为中国人,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和智慧,完全可以乘风再起,做一番伟业。

  我们的寺院每天吃饭前都要念传统文化,什么《了凡四训》、《道德经》、《论语》、《素书》等等。每天吃饭前念十分钟,开始可能看不懂,念了几百遍后你突然发现古人讲的这些道理全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其实非常值得珍惜,它是世界宝贵的遗产。

  我看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一共11本,花了三个月时间才看完。他从商鞅变法,秦王朝的崛起写起,一直到诸子百家登场,陆续在舞台上出现,每个有思想有主张的人发挥自己的言说,治国政策,吼出自己的声音。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最辉煌的时期就是春秋战国,那是我们文化的巅峰。作者用他的风云之笔,带领我们去游览一番,穿越回去,体验另一段时空。前一阵在西安兵马俑,发现了秦始皇坐的一个车,其机械的制作,令现代人都为之赞叹。所以我有时候想,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到底好不好,因为从秦始皇之后中央集权制就谋杀了人的创造力,再也没有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我们来到这里禅修,通过禅修改变内在思维,打破固有框架,破除我执,让自己的思维无尽地遨游,不受任何限制地发挥创造,让你的人生不受外在的褒贬,去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中国禅其最大的魅力也在于此,它是追求思想无尽地释放,破除各种“相”,获得真我。现在的教育把你们的思想禁锢了、僵化了,但是禅修,可以纠这个之偏。

  人只要活着,每天都会碰到无数问题,你有没有发现,问题有多少答案就有多少,这就告诉我们,只要你想解决问题,会有无穷无尽的方法,关键是你的思维是否打开,禅修,就是打开我们思维的一个最好方式。

  人常有太多的担心、挂碍、放不下,没有办法释放自己的潜能,禅修可以修炼我们的心,我们打坐,第一步就是让自己的心臣服下来,让心听话,安于当下。这样才可能解决其他问题。

  一个奥运会冠军,他们的教练,平时必要训练运动员内心的淡定,这也是禅修。比如你是田径运动员,跑步,不要总想着我要得第一名,我要为国争光,你把什么都忘掉的时候才是最轻松的,只管跑下去,方可发挥到极致。同样的,跳水、打乒乓、射击,这些你要发挥的好,也要卸去心头的负担。

  不能把禅修跟我们的生活隔离开,相反,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平时去参自己,看自己有什么担忧、恐惧、纠结,有什么不能解决。甚至你觉得自己笑的不够灿烂,也要问为什么,然后努力笑的灿烂。当妈妈给你打电话,一天到晚操心,婆婆妈妈的时候,此时要训练自己的耐心,觉知当下。看你是不是对父母真孝顺,如果真孝顺,就不会觉得不耐烦。假如某天你莫名其妙被抓到监狱去了,这种最倒霉的事一般人碰上就垮了,但是你经过禅修之后,可以坦然受之,心想,我正好可以借此闭关打坐,还有人送饭,何乐不为。因为你把什么都放下了,所以一个馒头、一碗稀饭都可以接受,也不在乎睡在什么地方。对外在的需求少之又少,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倘若坐牢出来后你就开悟了,解脱了,禅定功夫甚深了,这不能说是一件坏事。

  连监狱都奈何不了你,生死也奈何不了你,你就绝对不是一般人物。如果一个人能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世间所执着的一切,对于别人趋之若鹜的东西能淡然处之,他就达到了人生的一种大境界,拥有无限的力量和可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