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佛教在中国佛教浩瀚长卷中地位显著。早在东晋时期,一代宗师道安就提出了“佛教中国化”,使当时的湖北襄阳成了佛学重镇。陈隋之际的“玉泉立宗”是湖北佛教的弘扬并与中华文化相互交融的又一硕果。智顗大师创立的“五时八教”和“一心三观”的天台教义,完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自成一家的佛学体系,并弘扬于江浙、远播于朝鲜、日本。七世纪中叶,四祖道信大师将般若性空的思想和参禅念诵融为一体,给后来弘忍大师的“东山法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弘忍示寂之后的慧能大师,又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心地法门,演绎了中国佛教史上“南能北秀、一统天下”的佛教禅宗精彩神韵和千古绝唱。当时轮运转到近代中国门槛的时候,荆楚大地更是高僧辈出,其代表有太虚、持松、来果、慈舟等。特别是太虚,是一位继道安、慧能之后倡导近现代佛教思想的大师,他的人间佛教思想和佛学理论建构,则源于佛法的根本,鲜明地体现近现代佛教发展的趋势,更印证了佛陀真理之伟大,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由太虚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佛学院——武昌佛学院,为新中国的佛教培养出了一批大德高僧。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湖北走出的高僧灿若星辰,其中被誉为中国禅教泰斗的本焕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中国佛协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老法师等,都长期活跃在中国佛教的大舞台上。
一部湖北佛教史,浓缩了佛教在中国演变、与中华民族文化融汇的精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无数瑰宝。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作出这样的判断:如同不熟悉中国佛教就不懂得中华文化和历史那样,不懂得湖北佛教史,同样也不懂得湖北佛教在中国佛教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应时契机、大力弘扬具有丰富厚重文化底蕴的湖北佛教,造福于当代,造福于未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大事。在这方面我们应做的事情实在是很多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挥自身的优势、多设法门、利乐有情,饶益众生;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佛法真谛遍播世间,发挥湖北佛教的优势,打造湖北佛教的“精气神”。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北宗教政策得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湖北佛教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全国来看,尤其是与沿海省份相比,湖北佛教也呈现出明显的落后与不足,与曾经几度辉煌的历史极不相称。面对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对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和进步,面对当今社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提出的问题和挑战,面对千百万需要用慈云法雨慰藉和解读的心灵,重建和巩固湖北佛教中心地位,应成为我省佛教界新世纪的一项系统工程,湖北佛教理应成为中国佛教事业振兴乃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一面重要旗帜!
湖北佛教是否大有作为,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机遇的把握和自身对当代社会的适应。佛教最讲“因缘”,最讲究契理契机的,如果我们认不清、抓不住历史赋予佛教的又一次发展机遇,甚至还陶醉在佛教“祖庭”中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就可能一蹶不振,更加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在困境中奋起,实现湖北佛教创新和发展;必须整合开发湖北佛教文化资源,吸取历代祖师弘扬佛法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及成果,为今所用,为我受益;必须充分发挥各级佛教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带领全省佛教四众弟子爱国爱教团结进步,践行人间佛教积极进取思想,做到行成于思、知行统一,让湖北佛教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值此省佛协会刊《正信》复刊之际,我们殷切希望全省佛教四众弟子和一切关心、爱护湖北佛教事业的人们,满腔热忱地支持湖北佛教事业的发展,呵护《正信》的茁壮成长。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