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什么水果供佛好

发布时间:2023-08-24 11:24:11作者:真言

  什么水果供佛好

  --正如法师讲于费城如来寺

  诸位大德善信:

  阿弥陀佛!有人问起“什么水果供佛好?”经常有人提这个问题。用水果供佛,这是许多佛徒常有的一种供佛方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供养,具有普遍性。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其中的意义,于是行仪不当,造成了食物浪费,污染环境,更有甚者给人于非正信的联想。好端端的一盘迷人的芒果被带上了迷信的黑帽,无语问青天,帅呆地坐在盘里。清洁家里佛坛,发现供果木瓜成了烂泥,成了苍蝇战场,苍蝇在木瓜上演春秋战国,自然将它捉拿丢进垃圾袋,这就是浪费食物。供养成浪费,献供成污染,供果受指责,修福变损福。看来,这个普通的问题是个重要的话题。

  任何水果可供佛

  有的地方说梨,谐音“离”,让人联想到分离,好不容易团圆又要分离,这个时候吃梨不吉祥。因此,梨子不能招待亲朋好友,特别是不能招待不想分离的好友。于是,梨也就不能供佛,太不吉利。尤其是我想常住世间,供佛以梨,要离,这种情况不能供梨。我说那是“离苦得乐”,供佛用梨好。有的地方,说香蕉也不能供佛。吃蕉,那是骂人,不礼貌,当然也不能供佛。我说“蕉”,是“招财进宝”,想发财的朋友就供香蕉。在粤语中,“蕉”与“招”谐音。成语中有天之骄子,上天的宠儿。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贵人相助,这得供香蕉。

  又有人说,花生也不能供佛,因为它生在地下,又浇粪来又浇尿,出生地有问题,有不净之嫌疑。生在地下的“花生”不能供佛,那么大家说说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不可以供佛?当然,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以供佛,那么花生自然也可以供佛了。念佛同修一见花生,就联想到莲花化生,有人联想到花开见佛那都是有可能。此乃上妙供品。有人又说,番石榴不能供佛,原因是听老人讲番石榴的种子是从人粪中捡来的。那是旧时代的个案。现在的番石榴种子就直接从番石榴中取得的。

  如上种种,不胜举例。其实,任何水果都可以供佛,重要的是在于心诚恭敬。

  水果供佛表感恩

  水果供佛,是佛徒对诸佛菩萨先圣贤哲表达的一种恭敬心和感恩心,又是庄严道场营造神圣氛围的一种供物,属于修供养法门。我们现在的一切所有所得,虽然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的,但是,做为佛教徒,我们不这么想。我们信奉我们的一切所有都是诸佛菩萨赐与的、都是上天赐与的、都是国家赐与的、都是众生赐与的,因此时刻保持着感恩心。现在,我们生活好了,有水果吃了,当然也想起了诸佛菩萨、法师僧众,于是献几个水果供佛,表达感恩。

  又,果是表法,有象征意义,象征果报。我们现在的处境,这便是我们的果报。果,又让人想起因,有果必有因,因果是佛教的根本理论。佛教强调信众深信因果,离开因果信仰,则没有佛教。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这是佛教因果论的主轴。果,又表菩提果。菩提果是佛徒的毕生追求,佛徒一生起早摸黑千辛万苦修行就是为了找到这个果。

  水果供佛,恭敬圣贤,心有圣贤,敬畏神明,自然就会注意个人的善恶行为,以物促行,见物检行,起到教育作用。所以,水果供佛,实在也是一种教育。家里佛坛水果供佛,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教育”。

  果为十供养之一

  向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以饮食、物品等,这都是供养。这里我们讲供养,主要对象是三宝。供养,是佛教中的重要行事,许多佛经中都有提到。早期供养以身体行为为多,叫身分供养;后来也有纯属精神方面的供养,称心分供养。供养的种类很多,有什么法供养、财供养、观行供养、三业供养、千僧供养等等。但大家一般比较熟悉的就是《增一阿含经》里所讲到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事供养。现在,我们举行的大型法会在佛前供养香、花、灯、水、果,合称五供养。如果再加上供养茶、食、宝、珠、衣,那就称十供养。十供养,我的理解是,香象征戒香,花象征美好,灯象征光明,水象征清净,果象征佛果,茶象征清醒,食象征饱满,宝象征财富,珠象征希有,衣象征庇护。

  供养,就是修福。一个人没有福,日子不好过,日子过得辛苦奔命。这个人生活富裕快乐幸福,这就是修布施修供养得来的果报。供养在菩萨六度中也称布施度,不过供养更显得谦卑真诚而广大。福德与智慧,是成佛的两大要素,是走向成佛的两条必不可少的腿。可见,修福之重要。普贤菩萨修行成佛有十大重要行门,名普贤十大願。“广修供养願”是普贤菩萨十大願中的第三项,布施在菩萨六度中是第一位,可想布施供养功德之殊胜无比!

  水果供佛后可享用

  家庭佛坛供果,可以每天上午供上,中餐晚餐时取下来家人一起享用。旧的吃了,新的再供,常保新鲜,青春永驻。还没来得及买,可以不供。水果买来先放在冰箱,分一批一批地供,一批一批地吃,养我色身。善哉佛子!供品供佛,我吃供品,启我智慧,予我力量,可保安康!

  有许多人,供佛的水果供到烂泥了,只好扔掉,这样很可惜也很糜费。现在,许多人没有吃水果的习惯,因此,我们推广通过“供佛的水果,中餐晚餐时取来大家享用”这个倡议,养成全家人每天吃水果的良好习惯,这多好。关于供果问题,我经常这样建议大家。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应该摄取一定数量的来自水果的营养成份。所以,号召大家,将清理好的水果同菜肴一起摆放在餐桌上供就餐者享用,作为正餐,而不是饭后可吃可不吃。再者,正餐时饭菜已吃得饱饱的,再往肚子里硬塞水果,饱过头不利健康。

  最好的水果供佛

  “吃水果!宝贝孩子!” 妈妈呼唤小孩。 “妈!供佛的水果我不吃!”“为什么?”原因十分简单,只因供果不是好果,不是孩子想吃的水果,不是菩提果,是坏果。一些人,给自己吃的水果,就买好水果。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我们称之为好水果。供佛的水果,就买不好的,买市场上最便宜的水果。这那有恭敬心?这那是在感恩?这岂是修供养?这明摆着是骗菩萨,骗自己。

  张大妈半年没到寺院拜佛了,今天想起明天是观音圣诞,应该去寺院拜拜观音菩萨。第二天,他一早就去寺院拜观音菩萨,到市场他想买点水果去供菩萨,一到市场他眼睛就直盯着那些便宜的水果,问价一摊又一摊,问了六个摊位,最后买了三个又小又黑的低价苹果,三个不能吃的小苹果,你说这是恭敬心?骗三岁孩童都不该这样。佛殿要清洁了,殿主将你供的三个小苹果分给他人,没人要,因为不能吃,一看便知道,三个小苹果只好唉呀呀到垃圾桶睡觉,你罪过啊!

  佛菩萨在信徒的心目中那是最崇高最伟大,比岳母岳父都要大,我们信徒理应献最好的水果供佛菩萨才对。供佛水果不在多,供一个水果也可以,买多不如买好,关键在供佛以诚,诚才是供养。然后,这供过佛的水果,人人都喜欢吃,“供佛及僧”及众,广修供养,功德利益。这样,也不造成浪费。家里佛坛供果,最好也买家人都喜欢吃的水果,这样,全家人也都喜欢吃佛坛上的供果。中餐晚餐时全家人都翘首企待享用佛坛供果。真所谓一举多得。经济情况不允许,可以不用供水果。但你总有吃水果的时候吧,有水果就修供养。

  供佛不是向佛行贿

  供佛是修供养,不是向佛行贿,这个要清楚明白。佛是大觉悟者,怎有世间受贿之事?万万不受贿,救护众生完全是出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完全是义务无条件的工作。你献几个水果在佛前,嘴上求一求,佛菩萨便保佑你,那佛菩萨岂不成了人间贪官污吏。有些人,拿几个水果在佛前供一供,向佛菩萨提了一大堆要求,我说这不是好佛子。好佛子应该向佛要任务,代佛宣法,替佛度生。“佛啊!有什么需要?您就安排我去作吧!”这是真正佛子,一定得到佛的感应,因心与佛心相应故。我们法师就是这样同佛请求。我能力小,可以作小事,这不打紧。

  还有一些人,拿几个水果在佛前晃一晃,5分钟后就拿回家了,舍不得留在佛殿,可能是好吃的水果,根本不懂得“供佛及僧”的道理,毫无福田可言。大家要知道供佛功德,实际是在供僧。佛是不吃饭不吃水果,不食人间烟火,佛的代言人僧,有色身需要吃饭吃水果资养肉体,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明白,这个状况不能不清楚。

  布施供养,自然有福报。福报是你自己修得,不是佛给你。布施供养的回向也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布施供养的果报。基本上供养之因之果它有一定的规律,比如修财布施得财富报、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果报这样的定律,但是,通过回向也可以将这个供养功德结成另外一种善果。这个回向,就是你们献供后那嘴上念念有词的话语。

  布施供养,有求,有贪,有执著,这功德就小很多。你给功德画了个圈,先设了个限度,当然,功德就被设限,无法产生无限功德。如果,布施供养,是无求、无贪、无执著,那么功德就不可思议。还是《金刚经》中那句法语说出了无相布施功德的真相。佛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水果有话说

  水果,什么时候供佛比较好?一般习惯是上午献供。如果上午不方便供,那么下午乃至晚上也可以供。供果能供多久?最好不要供太久,供太久水果坏了很浪费。供果要供几个,这没有数目规定。塑料等材料制造的水果也可以供佛,这是庄严道场。供果清洗一下就可以供上。有些水果不能清洗,或看起来也蛮干净那就不用清洗就可以摆上。

  摆放供果必须整齐庄严,还要充分展现它的艺术性,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这个时候,水果大哥讲话了:“一定要把我们水果的好形象展示出来哦!”水果大哥还说:“朋友们!买我的时候,先看准了那一个才下手,不要将我们水果粗暴地上下翻动、左右滚动、捏来捏去,要选下面的水果也要轻轻地移走上面的水果,温柔一点,手下留情,不要把我们折腾过来折腾过去,弄得我们好痛,我们有些水果弟兄就这样被你们折腾得皮破肉飞,请爱护我们,这样供佛功德大。”

  还有,我补充一点,大家挑选好水果后,要将水果摊上的水果摆好,人才离去。对水果要有爱心和恭敬,爱物敬物,这也是修福培德,这也是修供养。买其他蔬菜等也是这样。《普贤行願品》中有“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小小的一件事,你也是为教争光,“啊!你是佛教徒,佛教徒真好!”小小的一件事,你也是为国争光。你是中国人,“啊!中国人真棒!” 所有中国人都因你有了荣光。

  供养的故事两则

  第一个故事,我们要讲的是“一把小白石供僧得九十一劫衣食自然”的故事。有能力供养三宝功德当然大,这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多说。很想供养三宝,有这个发心,但没有能力供养,怎么办呢?下面这则故事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

  根据《贤愚因缘经》记载,舍卫国有位知识渊博的年轻人,家里钱很多,金银财宝很多,那是相当的富有,名字叫勒那提婆。他“闻佛神圣”,前来祇树给孤独园拜见佛陀,要求出家。佛陀同意,“佛为说法,即得罗汉”。大家称他“宝天比丘”。在旁的阿难,就趁这个机会请教佛:“宝天比丘作何福德?怎么出生那天家里便发大财了?一辈子衣食无缺,钞票用不完。”

  佛告诉阿难:“过去毗婆尸佛的时候,他是个贫苦穷人,一日以一把白石圆珠散在众僧前以为供养,并发大誓愿。就是这个因缘,而获得九十一劫,做大财主,衣食自然,所用无缺。”

  供养不在多或少,供物不在优与劣,关键在于至诚恭敬,发自虔诚之心。供养的同时,发大誓愿也非常重要,许多经典都有这个提法。

  第二个故事,我们要说的是“供养一勺饭汁胜过七车珍宝功德”。许多人常常有这疑虑:作这么一点供养,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功德果实?还是听听我们的佛陀是怎么说吧!

  我们读大藏经,会读到一本佛经名曰《佛說心明經》。经中记录,一日,佛陀出外弘法,来到一位梵志的馆舍,梵志夫人供养佛一勺饭汁,佛言:“设以七宝车,载满诸珍琦,杓饭汁施佛,其福过于彼;若施白象百,明珠璎珞饰,供佛一杓汁,其福超彼上……。”

  梵志听到,说:“这一勺饭汁不值一分钱,有什么值得你如此称赞?”

  佛说:“我说的是实话!现在,我问你,你也实答。” 接着说:“舍卫罗阅有颗尼拘类树,树枝覆盖五百辆车。”

\

  梵志对曰:“我有见过。”

  佛问梵志:“尼拘类树,它的种子有多大?”

  梵志答:“如芥子。”

  佛说:“你打妄语,种子如芥子,怎么会长成那么大的巨树?”

  梵志说:“我不敢骗人。”

  佛说:“一勺饭汁之所以功德如此广大,如同芥子般小的树种子能长成巨树一样。这是因为如来无上正等正觉,是无量福德智慧所成。因此,供佛功德自然不可思议。”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