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无门直指 第二十四节 一色正位

发布时间:2023-10-16 10:33:54作者:真言

第二十四节 一色正位

维摩诘告弥勒菩萨言:『无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维摩诘告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众香国饭)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後乃消。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後乃消。』

《宗镜录》:释是法住法位曰:『所知之法,所以常无性者,由住真如正位故。由缘无性,缘起即真。由即真,故云:无性。言法信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论》说: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异名。』又载:『《华严经》颂云:知诸世间悉平等,莫非心语一切业,众生幻化无有实,所有果报从兹起。』又颂云:『诸法寂灭非寂灭,远离此二分别心,知诸分别是世见,入於正位分别尽。』

《不思议佛境界经》云:『尔时须菩提又问言:大士!汝决定住於何地?为住声闻地?为住辟支佛地?为住佛地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汝应知我决定住於一切诸地。须菩提言:大士!汝亦可决定住於凡夫地耶?答曰:如是。何以故?一切诸法及以众生,其性即是决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决定住於凡夫地也。须菩提又问言:若一切法及以众生即是决定正位者,云何建立诸地差别?而言此是凡夫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佛地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譬如世间以言说故,於虚空中建立十方,所谓:此是东方,此是南方,乃至此是上方,此是下方。虽虚空无差别,而诸方有如是如是种种差别。此(正位)亦如是。如来於一切决定正位中,以善方便立於诸地。所谓:此是凡夫地,此是声闻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菩萨地,此是佛地。虽正位无差别,而诸地有别耳。』性外无相,则何法不融。理中立事,则无门不入。可谓:触目菩提,一念圆证。所以《无量义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古人云:此是出生义。《法华经》云:究竟至於一切智地。此是收入之法,则三乘万化从实相生,究竟还归一实相。则初後不离一心,本末咸居正位。』

《洞上古辙》载:石霜诸五位王子。诞生。谓:最初知有,即能顿入一色。全不借功勋。末生。谓:用功久而後成。此(末生王子)子远谢一切,专事内绍,得入一色。比之诞生王子,则顿渐有异,及其所到一也。

《古辙》又载:洞山五位。正中偏,只是最初知有,未能得入一色。入一色,乃正中来事。又:正中偏,就初悟此理时立。偏中正,就见道後用功时立。正中来,即是得法身。亦即是正位。

天童觉三种一色曰:『一色者,转功就位,一片清虚境界。乃法身初立也。此中分三。大功一色者,由功力成。犹存功力也。正位一色者,理境之空寂也。今时一色者,事境之洁白也。』

又:古德三种功勋颂:(一)正位一色颂:无影林中鸟不栖,空阶密密向边啼,寒岩荒草何曾绿,正坐当堂失路迷。(二)大功一色颂:白牛雪里觅无踪,功尽超然体浩融,月影芦花天未晓,灵苗任运剪春风。(三)今时一色颂:骷髅识尽勿多般,狗口才开落二三,日用光中须急荐,青山只在白云间。

僧问曹山寂:『五位君臣旨诀。』山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着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

陆亘大夫问南泉:『姓甚麽?』泉曰:『姓王。』问曰:『王还有眷属也无?』泉曰:『四臣不昧。』问:『王居何位?』曰:『玉殿苔生後。』僧举问曹山:『玉殿苔生後,意旨如何?』山曰:『不居正位。』问:『八方来朝时如何?』山曰:『他不受礼。』问:『何用来朝?』曰:『违则斩。』问曰:『违是臣分上事,未审君意如何?』山曰:『枢密不得旨。』曰:『恁麽则燮理之功。全归臣相也。』山曰:『你还知君意么?』曰:『外方不敢论量。』山曰:『如是如是。』

投子青《五位颂》序曰:『夫长天一色,星月何分。大地无偏,荣枯自异。是以法无异法,何迷悟而可及?心不自心,假言象而提唱。其言也,偏圆正到,兼带叶通。其法也,不落是非,岂关万象。幽旨既融於水月,孤踪泒浑於金河。不坠虚凝,回途复妙。』

九峰虔为石霜诸侍者。泊石霜归寂,众请首座继住持,峰白众曰:『须明得先师意始可。』座曰:『先师有甚么意?』峰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余则不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座曰:『这个只是明一色边事。』峰曰:『原来未会先师意在。』座曰:『你不肯那?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烟未断,座已脱去。峰拊座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後来南堂静曰:『要识虔侍者麽?只是急杀人的汉子。要识首座麽?也只是孟春犹寒,仲春渐暖,季春渐暄。忽有人唤和尚,和尚哑,赖他唤一声。念到腊月三十日,也未了在!』

\

《古辙》又曰:『最初知有的人,於尊贵一路,只在影像之间,直须一色消尽,方能亲证。』有问灌溪闲:『如何是一色?』闲曰:『不随。』问:『一色後如何?』曰:『有阇黎承当分也无?』

《楞严正脉疏》略载:『忘尘功夫在起行因中。但是观想,亦唯达界室本空。顿息执持,非更想空。纵观纯熟,心地豁然,泯身空廓,不见界室,始是似无碍,非真也。然此处最难透过,若取着之,以为极致,堕一色边不复更开矣。直待观行功极,色阴消尽,十方洞开,无复幽暗,身界内外,影相方明,如见掌果,方是真无碍。然亦但是体无碍。必至身心圆明,不动道场,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国土。「广狭自在,事事无碍。」方成妙用无碍。见性之妙。无以加矣。』(解脱长者:临济说:识得抽牵,还尚自救不了。石霜五位王子。除诞生王子外,其余於初悟时,均不能顿入一色,而且一色若消,方名尊贵。近来学佛的人,若是禅宗,好像已经很了不起。倘能识得本来面目,更似可以骄傲了。口裏常说:『见过性的人,如何如何。』若问:『为什麽只说:「明心见性,」没有说:「见心明性?」就无词答对了。』至於怎样是『光影门头。』什么叫『一色。』则更莫明其妙。病叟(解脱长者自称)有一次到某大名山,与有些普通和尚闲谈,竟有一僧反问病叟:『我们究竟应该怎样修法?』而当时情况,决不是宗师勘学人。确是反而请教的样子。宗门至此,佛法至此,怎么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