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分析四科(四科即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的思路。
1、佛教著名的《中论》中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那么,佛在《楞严经》经中,分析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虚妄性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逻辑。佛的种种逻辑推理,无非是要证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四科是: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亦非无因自生,所以四科的实质是无生,实际上没有四科产生(没有什么产生)。那么这四科纯熟虚妄。既然实际没什么产生,那么四科是什么,是虚妄的假象。
所以,《楞严经》中这四科的每一次分析,佛的结语都是:是故当知,某某虚妄(或二处虚妄、或三处都无),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2、那么如何将四科的本质、本元归于如来藏性呢?这个在分析七大虚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候,会有一个归总、总结,会有个合理的解释。四科其实不外乎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其实也是虚妄的,七大归于如来藏妙真如性,它们的本质、本元其实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既然七大虚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那么四科也顺理成章地:虚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四科七大于是包罗宇宙万法,所以:宇宙万法本无生,皆是虚妄,它们的本质、本元其实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3、那么,《楞严经》分析完四科七大之后,无非是要得出一个结论: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四科)以及七大,包括宇宙万法,其实本无生、都是虚妄,其本质本元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分析完四科七大之相妄性真之后,阿难和大众悟到了:“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里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
以上就是楞严经七大的组成有哪些了,我们修行的时候可以多看看这些讲解,这些东西是能够帮助我们很快的去理解和修行经文的,能够让我们知道楞严经主要讲什么,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修行的。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