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以智败魔

发布时间:2023-08-17 10:30:54作者:真言

  以智败魔

  圣喜尊者 讲德雄比丘 译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

  Kumbhupamam kayam’imam viditva,

  nagarupamam cittam’idam thapetva,

  yodhetha Maram pabbavudhena,

  jitab ca rakkhe, anivesano siya’ti. ─Dhammapada verse 40

  诸位尊者,世尊为五百位比丘说这首偈颂,使他们证得阿罗汉果,断尽烦恼,解脱世间的众苦。这首偈颂的大意如下:

  了知这个身体犹如瓦罐,保护这个心犹如城市,

  以智慧剑打败烦恼魔,且守护、胜利而不执著。--《法句经》第40偈

  在佛陀的时代,有成千上万的人包括国王、富翁、智者在内来见佛陀,他们听闻佛法之后,就在佛陀的座下出家,并且透过层层增上的成就而达到安乐的境界。有一次,五百位有智慧的人听闻佛法而了知通向涅槃的道路。为了证悟涅槃,他们跟随佛陀出家。他们学习比丘的所有戒律及学习一些佛法,但是还不能获得增上的智慧。于是这五百位比丘来到佛陀的地方顶礼佛陀之后,坐在一边。佛陀问他们为什么来见他。他们回答说:“世尊,我们出家的目的是为了要证得更高的智慧,但是现在我们还无法证得。请世尊允许我们到森林里去修行。”佛陀以神通力观察他们的波罗蜜,知道那五百位比丘都会在那次雨季安居期间证果,因此就教导他们禅修的方法,并且允许他们离开,前往森林。

  那五百位比丘走了很远的路,找到一个理想的森林,在那里,村落距离森林不远;村子里的人对修行人有信心,愿意帮助他们,所以他们决定在那个森林里住下来。不久,那个森林里无形的众生使许多比丘生病。于是他们又回来见佛陀,报告佛陀说:“世尊,我们找到一个很好的地方,但是无法禅修。请世尊指示我们一个有利于禅修的森林。”佛陀说:“比丘们,你们找到的那个森林就是适合你们禅修的地方,只是之前你们没有带著武器去,现在你们将武器带去,这样你们就不会有任何困扰了。”他们问佛陀说:“世尊,所谓的‘武器\’是指什么呢?”佛陀回答说:“就是慈心。你们先修慈心观,然后念诵《应行慈爱经》(Karaniyametta Sutta)。”他们就学习《应行慈爱经》与慈心观,然后回去同样那个森林。走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修行慈心观及念诵《应行慈爱经》。那个森林里的无形众生感受到那些比丘慈心的力量,就变成在家居士的模样来迎接他们,帮他们拿衣钵,然后领著他们到他们的住屋(kuti)。那五百位比丘继续修行慈心观,并且不久都证得慈心禅那(metta jhana)。到了一个时候,佛陀再观察那些比丘的情况,见到他们全部证得慈心禅那,正是教他们转修观禅(vipassana毗婆舍那)的适当时机。于是佛陀放光而出现在那五百位比丘面前,为他们说上面提到的那首偈颂,并且讲说佛法。那五百位比丘在听法的时候,就透视世间的有为法,了知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苦、无我。他们全部证得四道、四果,并且具备神通。

  关于这首偈颂

  在这首偈颂里,佛陀指示比丘们观察自己的身体犹如瓦罐或瓦钵一样,大家都知道用陶器质料做成的瓦罐或瓦钵是很脆弱的。现在我们有了铁钵与不锈钢钵,这些质料远比瓦器坚固、耐久多了,即使掉在地上也不会摔破;瓦器就不同了,很容易破裂与毁坏。有时候,正当我们在使用、清洗或收藏时,瓦器就破裂了。佛陀教导我们观照自己的身体犹如瓦罐。我们知道身体不是用铁、金、不锈钢做成的,而是由来自蔬菜、水果、水、空气的柔软微粒构成的。当我们吃了蔬菜,消化、吸收之后,它们的微小粒子能支持我们活一天或几天。我们吃了水果之后,水果的微粒组成我们的身体。我们喝水之后,水的微粒组成我们的身体。我们呼吸空气之后,空气的微粒形成我们的能量。如此,我们可以了解身体依靠蔬菜、水果、空气等这些质料而造成。这些质料不是坚固的,很容易毁坏;我们的身体也是同样地很容易毁坏,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我们观察身体犹如瓦罐的理由。

  许多烦恼是依靠身体而生起的,例如我们执著自己的身体长久、美丽,执著别人的身体长久、美丽。然而,如果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我们就会知道,就像脆弱的瓦罐一样,我们的身体很容易因为得癌症及许多疾病而毁坏,因此身体是无常。我们应当培育这种智慧,一直到能斩断对自己身体及他人身体的常见。然后我们很容易就能培育定力及达到更高的成就。佛陀教导我们要防卫自己的心犹如城市。大家知道城市里有许多贵重的物品,例如黄金…等。国王或统治者会建造城墙,指派警卫看守城门来保卫这个城市。他们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保护那些贵重物品,以免被盗贼夺走。

  我们应当以同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心。我们的心有好的成份与坏的成份。智者将心的成份分成这两种。应当像保护城市里的贵重物品那样来保护好的成份。什么是好的成份呢?对佛、法、僧的信心,尊敬长老、服事长老、帮助他人、尽到对佛陀的义务、禅修、尽可能将出家戒持守到最清净的程度,这些称为好的成份。至于欲念、贪念、执取、忿怒、愚痴、散乱,这些称为坏的成份。

  有智慧的人以正念来保护好的成份,而不去接触坏的成份,就像守门人守卫城市与贵重物品一样。如果能理智地培育心中好的成份,就能证得所有增上的成就。

  佛陀说:“以智慧剑打败烦恼魔”。在我们禅修当中,有时候心里坏的成份会出现,这时必须用智慧来将它们送走。例如有时我们认为自己的身体是长久的,有时认为身体是美丽的。当这种心念来到时,必须以智慧力观察身体的三十二个组成部份是丑陋的,或观察身体是微小粒子构成的,是无常、苦、无我的。当心力够强时,就能时时刻刻守护得很好,那么心里就时常都有安乐,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专注,因此我们应当培育这种智慧力,直到证得增上智慧。

  不执著(anivesano)

  在这个阶段,禅修者有很好的智慧力,所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专注。有些人会因此而执著这种定力,于是无法达到更高的成就,因此佛陀说即使在这个时候也不应容许心里坏的成份生起,而应持续培育这种智慧,使它进一步提升。如此你将能使心提升到寂灭的境界。

  现在大家已经清楚地了解佛陀所教导的修行方法,就应当观身体为无常、保护心、打败烦恼、即使有好的境界也不执著,如此修行就能达到真正的安乐。

  以此佛法的力量,以我们波罗蜜的力量,以我们福德的力量,愿我们都能修行到证悟涅槃。愿大家超越一切障碍,经由禅修而达到真正的安乐。(2001.10.14讲于斯里兰卡Na Uyana)(作者简介:Ven. Ariyananda圣喜法师生于1964年,现任斯里兰卡Na Uyana Aranya Senasana住持,兼禅修老师。) (《嘉义新雨杂志》第37期)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