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六(之二)

发布时间:2019-06-26 02:18:37作者:地藏经真言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六(之二)

  海印弟子 蒙叟钱谦益钞

  【科】([○@│]四佛敕文殊料拣三)。

  (CB17561一佛敕文殊二)。

  (卍一指说显同)。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疏】修行之要。入实为期。今皆获证。成无优劣。然有日劫相倍。故成前后差别。(此明但约所至。圆通无二。所入之门。不无迟速。无优劣而有前后也)或可就彼各各得所。亦无前后之差别耳(此则若约佛语。判无优劣。所入之门。亦各平等。即无前后差别也)。

  (△[补遗云]无学有小乘四果菩萨之异。今证圆通。皆菩萨无学耳)。

  (卍二应根令拣)。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疏】若以三科七大。专门独善。随根各入。此皆方便。若于此界。现在未来。设教通方。上中下机。咸得悟入。永为众生成道方便者。于二十五。何门为胜。由先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三摩提。最初方便。故今令选。通途法门。令其成就([吴兴云]前从证性。会同圆通。今为选根。令简方便。性如华屋。根如入门。若得其门。方受其赐)。

  (CB17561二说偈料简二)。

  (卍一奉旨伸敬)。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疏】文殊智德之主。言用莫测。断割无疑。与夺众心。谁不缄默。故承佛旨。敬而说偈([李长者曰]普贤为智相。主万行。观音为大悲。治凶危。为上将。文殊为觉蒙之首。常为接信之师。互体交参。以持佛家之法)。

  (△[私谓]承佛威神者。以文殊奉佛慈旨。选择当根。乃是承佛威神加被。非敢以己意。差别诸圣也)。

  (卍二正说偈辞四)。

  【科】([○@│]一颂真妄双源二)。

  (CB17567一略明真妄二)。

  ([○@卍]一惟一真源)。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明妙。

  (【疏】先合释略明真妄科。次离释本偈)将拣行门。先明真妄者。若无迷悟。岂有修行。盖迷一真。遂成诸妄。物不终否。故有悟期。悟逐根门。遂分迟速。悟所极处。名大涅槃。故下文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由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菩提涅槃二转依号。故先明也([吴兴云]欲简圆通。先明觉性。次辨迷妄。后示归元)。

  △此显一真性海。离名绝相。非真。非妄。不悟不迷。惟一圆常。余无所得。即下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也。觉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下句重叹。不可思议。绝诸对待。故曰妙也([吴兴云]真觉之性。譬如大海。澄湛圆融。此喻寂而常照也。复牒圆澄所喻之觉。示其本来。照而常寂。故曰元妙。此类前文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但法喻相参耳)。

  (△[温陵云]觉湛性海。本自圆澄。此标圆体。圆澄之觉。妙乎万物。此标圆用。此人人本来圆通也)。

  (△[宗镜云]如来藏心。湛然常住。即是六七识灭。建立八识。经云。一念无明风。鼓动真如海。无明风尽。识浪不生。则觉海性澄圆。圆澄觉明妙)。

  (△[圆觉云]众生国土。同一法性。钞引此释曰。众生国土。既本从觉海中起。即知全同觉海。觉海即法性也)。

  (CB17567二因迷起妄二)。

  ([○@卍]一正明起妄)。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疏】圆澄觉体。本来明照。妄觉不了。认为所相。所既妄立。而生妄能。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故名生所。非谓从真而生也。暗相既现。明性即隐。隐故曰亡([真际云]于彼元明性上。妄生照用。而形所相。有相当情无相则隐。故照性亡)。

  (△[标指]元明照者。所谓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众生不了寂照于绝待本觉上。立所明强觉。觉既强立。观慧照用即隐。因此迷真起妄也)。

  (△[吴兴云]照即能见相。所即境界相照字义通真妄。犹明觉二义也)。

  (△[定林云]亡者。入亡而已)。

  (△[无尽云]所不自所因照而生。照不归元遂亡本性)。

  (△[东溟管氏曰]无始妄想由因。只在元明照生所中。种种法界。起于一照照则起于元明。起信言不觉心动。而有其念。则念又从不觉中起也。照处即是动处。元明不能无照。即此便是最初一念矣。照必生所。此大觉之所乎。众生之所乎。曰有所非觉。照性本从大觉中来。有所便入众生界上。众生依世界。世界依虚空。所之立。自虚空界也。空界既立。性还照不。曰。经言所立照性亡也。照性之亡。亡于何所。曰。亡在藏识海中。第八阿赖耶。是为无明业识。此识本从觉性中来。引出见分之识浪。相分之境风。以自覆其本性。照性安得不亡。亦有不随照而亡者乎。曰言照性亡。不言寂性亡也。寂本无所照乃生所。所既生时。此照性即散入众生界中。各成众生自性。大觉不复收既散之性以为性矣。是以权谓之亡。照性亡。寂性不亡。喻如父母之生子生孙。元精虽亏。而觉性自若也)。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智觉乃众生。

  【疏】世界初起。顽空先现。从妄想生。故云迷妄有也。如下文云。乃至虚空。皆是妄想之所生起。([海印云]由无明力。覆蔽灵明之虚空。变为顽然无知之虚空。所谓晦昧为空也)依空立世界者。世界之体。即是四轮。皆依空有。如前文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等。(依此顽空。结成四大幻色。即空晦味中。结暗成色也)妄想凝结。成外国土。妄心知觉。成内众生。依正既彰。总成世界[永明]经云。一切国土。惟想持之。华严颂云。一切诸国土。想网之所现。幻网方便故。一念悉能入([吴兴云]身器二种。情与无情。皆妄想所成。如天亲说。有分别。及无分别。皆名为识。有分别。名识识。无分别。名似尘识。想澄成国土。即似尘识也。知觉乃众生。即识识也。宗惟识者。但谓此识不与真如同以一心为源。故说真如。无觉无知。凝然不变。不许随缘。惟谈八识。生起诸法。与法性宗。义同水火。若晓今家破四性已。随宜而说。情通妙契。诤计成失)。

  (○二贴喻释成)。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疏】虚空惛钝。体是不觉。不觉生觉。如海一沤。起信云。即依觉故而有不觉。下文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海印云]虚空广大。于大觉心中。如海一沤。况依妄所生之世界。不益眇乎小哉)。

  (△[圆觉疏]如来随顺圆觉。湛然真常。是虚空之体性。觉为空体者。佛顶云。空生大觉中。又云寂照含虚空)。

  ([○@卍]三反妄归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疏】下文云。汝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震裂。良以妄元无本。毕竟不生。故虚空如沤。不灭而灭。三有如幻。不无而无([熏闻云]三有兼情器。婆沙以苦集灭谛。为三有体)。

  (△[无尽云]顽空不觉而迷生。三有元无而妄起。一沤还海。海自非沤。三有归元。真元非有)。

  (△[温陵云]大觉海中。本绝空有。由迷风飘鼓。妄发空沤。而诸有生焉。迷风既息。则空沤亦灭。所依诸有。遂不可得。空觉圆融。复归元妙矣)。

  (○[合释][私谓]古今诸师。诠释此偈。咸谓妙德仰承佛旨。俯拣群机。义别长行。文从孤起。蒙翻閦良久。触卷心开。顿了斯文。长偈行布。此中对[改-己+易]敕命。全是开演长行。自满慈妨难山河。洎庆喜广明根结。迨诸圣各标观境。尽观音独转圆轮。糅合三卷之经文。参求五对之法例。宣剔微妙。拣择精严。广略兼资贯散无在。信矣哉。伽陀祗夜。精莹杂糅。赞叹歌咏。叶彼天音。清净教体。焕兹声论矣。不揆捣昧。敬荷冥加。用敢成立义门。疏通宗趣。务俾长行应颂。钩钻分明。名句文身。科段络释。后有智者。抚卷豁然。庶亦心目开明。得未曾有云耳)。

  (○此偈初首。先颂富楼那问如来藏。及世尊答释一段经文。觉海性澄圆。圆澄觉明妙。颂长行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二句。此中体用迭举。法喻一齐。法性空明。谄之为觉海。二觉明妙。赞之以圆澄。不待诠解。而宗趣了然。盖长隐而偈显也)。

  (○偈云。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此颂长行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六句。长广而偈略也。曰照生所。则搜及大觉起迷。无始和合之根抵处。曰照性亡。则指出无明业相。藏海盖覆之种子处。是为能所通举。影略隐显。长偈互有也)。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此颂长行。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乃至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四句。亦长广而偈略也。此中迷妄依空。追穷无量劫来。世界安立之根元。则长广而隐。偈略而显。亦互相影略也)。

  (○想澄成国土一句。总颂长行。世界相续一章。以长行觉明空昧。相待成摇乃至有四轮保持世界等。正是安立国土义。知觉乃众生一句。总颂长行。众生相续一章。以长行见色明发。明见想成等。正是建立众生义。长离而广。偈合而略也。业果相续。长有偈无。以偈文窄故。亦影略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因空所生。此颂长行。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九句。长行牒结妄相。偈文标释觉性。亦隐显[牙-(必-心)+?]见也。偈文首标觉海次牒海沤。是中迷妄依空等。正显觉海中。境风识浪无状忽生之因。沤灭空无等。正显觉海中。真如法海。妙空明觉之相。偈中法喻映望。自相影略。亦是长无偈有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此颂长行。此迷无本。性毕竟空。空元无华。妄见生灭。乃至何当更出山河大地等。长显而离。偈隐而合也。此偈先后。符顺长行。次下离出。不复伦次。对文委释。观者详之)。

  (○今按清凉明长行偈颂。通重颂及与孤起。有十例五对。谓有无广略。离合。先后为八。九或超间。十或颂已重颂。圆觉疏于有无八例外。加隐显为十。清凉别明孤起。于十例中。会释为六对。一因果。二体用。三影略。四难易。五法喻。六能所。然此六对。亦不出于十例。今依圭峰所开十例。仍依清凉经离颂合。经有颂无等例。二文相映。约而明之)。

  (CB17567二修证异同二)。

  ([○@卍]一理同行异)。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疏】同归一理。理则无殊。行有偏圆。迟速不等。圆觉云。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

  ([○@卍]二圣同凡异)。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疏】若圣人根性。或是已证圣性。若顺若逆。俱得入觉。更无浅深。初心入道。故须拣选。令其速进。([温陵云]二十五圣。同一圆通。所谓无二。所谓多门。在乎圣性。顺逆皆便。不容料简。其如初心迟速异宜。日劫相倍。故须选择)[宗镜]法无迟速。见有浅深。遮障之门。各任轻重。故文殊颂(云云)。此自心之性。遍一切处。随处得入。非独见闻。或意销香界而入圆通。或心开尘境而证法忍。或入水观而悟性。或审风力而悟空。或刺足疼痛而纯觉遗身。或了心无际而入佛知见。或观暖触而成火光三昧。或闻法音而降伏妄想。当此大悟之时。终不见有一境可生。一言可执。

  (○[合释][私谓]偈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此颂长行。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及后云。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等。长离而偈合也)。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此颂长行。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等七句。长广而偈略也。迟速不同伦。亦颂长行。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三句。前后差别。即明迟速之义。长后而偈先也。此中长先偈后。长后偈先。广有多文。以类例之。不能悉举)。

  (○已下二十四偈。文殊承佛圣旨。各依诸圣所说长行。而拣别颂之也。其作颂为拣别。则皆长无偈有。虽云重颂。实则孤起。此清凉十例中。所谓超间颂也。间有杂颂长行者至文别指)。

  【科】([○@│]二颂料拣诸圣四)。

  ([○@卍]一依尘显悟门六)。

  (CB17565一色境)。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疏】优波尼沙陀。因观不净白骨微尘。析色明空。尘色既尽。妙色密圆。今此拣云。色由妄想所结。染污真性。其体本粗。性是质碍。不能明彻。如何以此不明彻法。而取圆通([吴与云]色由妄想。结成诸尘。尘质留碍。故于精明了别之性。不能通彻)。

  (△[温陵云]色能起想结尘。使精性不彻。此等各因六尘悟圆。而皆拣去者。彼所谓圣性无不通。此所谓初心不同伦。则凡所不取。皆以不宜初心。意取耳根独宜也)。

  (△[补遗云]下文并将十八界七大法。相对此土凡夫根境拣选。以诸圣人虽因是而悟圆通。若以声色。对今初心。只成尘碍杂相。不能入圆通也)。

  (CB17565二声境)。

  音声杂语言 但伊(有本作依)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疏】陈如悟四谛声。妙音密圆。于是得道。今此拣云。音声不离诸杂语言。语言即是名句文耳。([孤山云]杂谓种种语言。而此语言但惟名句味耳。新翻皆云名句文)名句诠显。各有分限。以名诠自性。句诠差分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四句是唯识论文[释要云]名诠自性。如云火秖诠得火。更不含水风等。并是何火等。句诠差别。即言炭火艾火等。文即是字。为二所依。古以文为味者。字能显二如味能显食中之咸淡也)故非一能含一切也。伊犹是也([融室云]言有方分。一非含多。一多既殊。圆通何得)。

  (△[孤山云]此与观音耳根相类。而被拣者。声是佛语。根乃自身。认尘则著他语言。观根则了己心性)。

  (○[引证][仁王云]是名句昧。诸佛所说[瑜伽云]佛菩萨等是能说者。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婆沙云]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安布联合。为名句文。此名句师也[慈恩云]文身者。为名句依。而显所表。显有四义。一扇。二相好。三根形。次盐。如次能显风凉大人男女昧故。故名为显。即喻此文身。能显于理。若依古释。翻文为昧。但是所显。非能显也)。

  (△[长庆说文云]昧身。或曰文身。或曰字身)。

  (○[释文]但伊名句昧。长水训伊为是。温陵云。伊犹惟也。乾道绍兴二本作依。或曰。语业但名句昧三。作依为正。伊字。语转而讹也)。

  (CB17565三香境)。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疏】香严童子。宴晦清斋。闻香入鼻。观此无生。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尘气既灭。妙香密圆。今此拣云。香之一法。合有离无。既非其常。未为圆观([熏闻云]香味触尘。皆合中知。离则不觉。简意大同)。

  (CB17565四味境)。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疏】药王药上。因尝众味。了味无生。非即身心。非离身心。由味觉明。位登菩萨。今云。味性本无。待根方觉。无根无味。故非圆通。味时者。尝时也。

  (CB17565五触境)。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疏】跋陀婆罗。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妙触宣明。由是证果。今明此触。因所触身。而得显发。无所不显。性非常定。故不圆通([融室云]今拣其触。由所触明。无所触处。则不明触。合时成触。离无所成。或合或离。性则无定)。

  (CB17565六法境)。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疏】摩诃迦叶。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惟以空寂。修于灭尽。妙法宣明。销灭诸漏。今拣。虽称妙法。乃是内尘。凭仗此修。岂越能所。([融室云]凭尘作观。必分能所。分能分所。性非遍涉)觉非能所。故非圆通(遍圆。涉通也[真际云]独散遍缘。不依五根所取。称为内尘。[如说云]法尘非外五尘之实质。乃五尘影子。意中独缘。故称内尘)。

  (△[补遗云]法尘为所缘。意为能缘。心无并虑。如缘善心数。则不能缘恶。故非遍涉)。

  ([○@卍]二依根证入门五)。

  (CB17565一眼根)。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疏】阿那律陀。因修乐见照明三昧。旋见循元。由斯得证。今云。见性虽有洞然照了之义。而又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傍观三分之二。故云四维亏一半([证真云]纵其见性。虽云洞然。夺其见相。故不见后)。

  (○[私谓]偈云。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此颂长行。如眼观见。后暗前明。乃至眼唯八百功德等。长云。前方全明。后方全暗。故偈言明前不明后也。长云。左右旁观。三分之二。故偈言四维亏一半也。长但约四方而说。偈委约四维以明。则长略而偈广。隐显影略。亦互见也。亦清凉十例中。第四难易云。不见颂本。难为解释者也)。

  (CB17565二鼻根)。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护圆通。

  【疏】周利槃特。因作数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返息循空。因是得道。今云。鼻息虽通出入。出入各据而不相交。支分既离。岂成圆观([冥枢云]入则为支。支身而已。出则为离。离身而已。有出无入。有入无出。故匪涉入)。

  (○[私谓]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此颂长行。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四句。长偈广略。亦互见也)。

  (CB17565三舌根)。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疏】憍梵钵提。观味之知。非体非物。还味旋知。成无学果。今云。舌入非是无端自有。由味境合。方有觉知。境灭知亡。未为通贯([吴兴云]舌根为舌所依。亦名舌入。今文语倒。但是舌入非无端耳[补遗拣之曰]由甜与苦。显此舌根。舌非味入。则舌无知。言舌非味入。则无端者。由知为舌根也)。

  (CB17565四身根)。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疏】毕陵伽婆蹉。因观痛觉。觉清净心。无觉无痛。遗身纯觉。获无学果。今云。能觉身根。与所觉触。互相假有。各无自性。义例相类。俱非圆观。知无知异。各有涯量。互不相冥。故为所拣。([补遗云]涯量。犹言边畔)。

  (△[雪浪云]物不触知。身知有触。能所相合。方成觉观。在能非所。在所非能。既有边涯限量。不能冥合一体也)。

  (CB17565五意根)。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疏】须菩提旷劫已来。心得无碍。由是观察十方成空。空性圆明。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今谓意根杂乱思念。若以寂定湛旋。毕竟无有知见。依此修行。想念何逃。([讲录云]乱思想念。俱指第六识。六以七为根。故名意根。意想无体。由杂念思量显故。湛是澄湛。了是明了。意中湛了。想念圆脱。则意根终无见矣)亦可。若望湛觉真明。必无知见。即无知觉明也。应知有知见者。未脱妄想。

  (△[吴兴云]湛了终无见。如前精了不能彻也。以杂乱念。于湛了性。终不能见。按湛了终无见。长水二解。吴兴又一解。今师多宗吴兴)。

  ([○@卍]三依识修断门六)。

  (CB17565一眼识)。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疏】舍利弗旷劫已来。心见清净。由遇佛故。见觉明圆。光极知见。今拣眼识。杂在三和之内。穷其本性。无相可得。自体不常。如何圆遍([证真云]论云。二和生识谓根境和合。识生其中。今言三和者。能所合说也。根境乖时。识自无体。故云无定)。

  (△[温陵云]三缘和合。四性无生。穷之本自无体。故云非相)。

  (CB17565二耳识)。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疏】普贤菩萨。本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得大自在。今拣太高收机不尽。既法界为体。心闻为用。故洞十方。此由普贤因修大行之所感故。中下之机。于斯绝分。故云不能入。以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方现其身。非同观音。触物随现。

  (△[孤山云]唯以心闻。不以根听。斯是分真所得。故非初心能入)。

  (△[温陵云]普贤用心闻故。能知他方沙界外事。此由修法界行。大因所生。非初心能入也)。

  (○[私谓]初偈云。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此偈正与相应。即清凉十义中。所谓增明前说也。初心被拣。通十八界。而独发于此颂者。以普贤行弥法界。是佛长子故。疏云收机不尽。不同观音随现。亦指初心言之耳)。

  (CB17565三鼻识)。

  鼻想本权机 秖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疏】孙陀罗难陀。观鼻端白。见出入息。化为光明。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空净。今拣观鼻。非为究竟。故曰权机。([孤山云]数息乃调心方便。是权机也)若令摄心。必成所住。真元无住。所住便非[资中]经云。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有所住。著也。非观也。真则无住。

  (CB17565四舌识)。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疏】富楼那辨才无碍。秘密法门。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今拣说法。不离声名句文。所开悟人。须先成熟。不由无种。便能入道。若散心说。但成有漏。非曰圆通([融室云]有名句身。非无漏道)。

  (△[雪浪云]说法弄音文。谓说法但弄音声文句而已)。

  (CB17565五身识)。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疏】优波离因持清禁。由是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无碍。今拣持犯细行。唯检于身。身若不生。将何检束。故于法法。不能圆遍([吴兴云]波离次第执心。今但言身者。声闻执身。亦防六聚七支之非。况今言身。识在其中矣)。

  (○[宗镜云]一切众生。皆本具自性之律。首楞严云云。傅大士云。持戒本为制生心。我今无心过戒律。如是之教。岂须戒耶。已自知具佛性戒故。然于初心凡夫。及出假菩萨。亦不坏于事相。遮性二戒。悉皆等持。又出曜经云。身被戒铠。心无慧剑。则不能坏结使元首。故知若不观心。妙慧成就。则不能断无明根本。所以首楞偈云云)。

  (CB17565六意识)。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疏】大目犍连因于修定。旋湛意识。心光发宣。得大神用。今拣神通。乃是夙因本有。由加行力之所显发。何关修定。轨则意识。然后得生。法者。轨则义。分别者。意识也。意识念缘分别。一切不离根境。故非圆通([熏闻云]漏尽通。是意识内证。前五通。是意识外用。目连神通。夙因成熟。从三迦叶边。闻法而发。非关于法分别而现。小乘神通祗是作意。谓一心秖能作一。不同大乘无记。化化通也。缘物则有。离物则亡)。

  ([○@卍]四依大归性门七)。

  (CB17565一地大)。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疏】持地菩萨。因平心地。见内外尘。本无自性。不相触摩。皆如来藏。今拣地性。坚碍有为。体非通达。不成圣性。故非圆通([补遗云]此全以地大法相。对初心以拣。如温陵言。持地平填。初心尚涉有为。非实圣性。此则明是拣圣。非拣根矣)。

  (CB17565二水大)。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疏】月光童子。因作水观。见身中水。与外香水。性合真空。一味流通。得无生忍。今谓此观。不离寻伺想念岂是真实。如如之性。([温陵云]未离想念。难契如如)觉观。即寻伺也([补遗云]初心欲用寻伺心。想念水性能所不合。故难契如如也)。

  (CB17565三火大)。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疏】火头金刚。观多淫心。成智慧火。身心暖触。无碍流通。生大宝焰。今谓此由多淫。生厌离故。观成性火。此即厌求之心。岂称圆照。(闻说欲火而生厌离。是厌有也)非是真实离念之门。初机不合。故须拣也([补遗云]初心治欲。自有方便。如五停心不净是也)。

  (CB17565四风大)。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疏】琉璃光菩萨。因观身心世界。皆是妄缘风力所动。风力无依。本无所有。于动见不动。即证实相。今谓风性是动。由动有寂。动寂相对。对即非真。(观风性动。即与寂对。有对非觉)岂同圆观。入流亡所(第十无畏云。根境圆融。无对所对)。

  (CB17565五空大)。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疏】虚空藏菩萨。由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得无生忍。今谓虚空昏闇。无明所生。(晦味为空故云昏钝)非是觉明。异于本觉。故须拣也([补遗云]从迷空是无明。故为昏钝。望今妄心。故先非觉)。

  (△[融室云]空由迷妄所成。昏闇顽钝。初非是觉。觉是菩提。不觉则与菩提成异。良恐初心。不观真空。但执无记。沈空昏钝。先无觉慧。故此拣也)。

  (CB17565六识大)。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疏】弥勒菩萨。修唯识观。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今谓识性念念生灭。攀缘不息。体非常住。若但亡境。不亡其心。还成虚妄。岂是圆通([孤山云]心本无心。存之即妄)。

  (△[熏闻云]初心以识为境。则念念流动。入道良难。以就初心观识。不能即阴是真故)。

  (△[融室云]拣有识性可观。所观识性生灭。非常住无生灭心。存心观识。乃为虚妄)。

  (CB17565七根大)。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疏】大势至菩萨。由念佛三昧。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无生忍。今谓凡是有为。皆属行阴迁变。念性生灭。正是无常。如何以无常因。获常住果。故非圆通([补遗云]初心动念。即属行阴无常。此念性既在凡位。元是生灭。如何以生灭因。克圆通果耶)然念佛法门。此方最要。虽云生灭。要因想念。专注在怀。兼佛愿力。且生净土。生彼国已。进行弥速。取证有期。今显圆根。观音为上。抑扬之道。故须拣也。

  (△[吴兴云]势至念佛。都摄六根。所念之境。必通三身。然子母相忆之喻。多就应身而说。是故同无常生灭也)。

  (○[私谓]应知文殊此偈。非拣念佛法门。正拣念佛不了之人。为此土众生。开示真实念佛法门也。念佛三昧。是真常行。非行阴无常之诸行。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是不生灭之念性。非生灭之念性。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念佛之真因。念佛现前。必定见佛。是念佛之正果。心佛众生。因果无二。何殊感之有哉。若以无常行念佛。以无常心念佛。欣厌炽然。系缚宛尔。口净而心不净。事净而理不净。一念净而多念不净。多念净而少念不净。不护心城。空希净土。既植虚妄之因。定招纡曲之果。佛言。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故知净念相继。其行为真常。是为以不生灭心。求不生灭果。若净念不相继。其行为无常。是为以生灭心。求不生灭果。心土相应。生佛历然。斯所谓因果殊感。决定不谬者也。起信开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圆通实性也。心生灭门。即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也。论言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又言以无念故。本来平等。既云心体离念。则应无佛可念。既云本来平等。则亦何土可生。向后示专心方便。劝修净土。则曰专意念佛因缘。发愿往生他方佛土。又曰。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彼佛真如法身。毕竟得生。住正定故。是则以离念之心念佛。乃为念佛以无念之念见佛。乃为往生。今谓此中料拣念佛。是生灭无常之法。则论中初标真如法身。已克指不生灭之果。而后劝专意念佛。乃别修生灭之因。自语矫乱。宁有是哉。吴兴岳师。谓势至喻子母相忆。但是念应身佛是故指同无常生灭。若指念应身佛。是生灭法。亦应指应身佛。是生灭身。如来广明念佛法门。但言专念一佛。未闻分别三身。既应化不是法身。即名号有何实相。且如凡夫下品。乘华往生。带业出缠。猛利回向。彼所念是何身之佛。彼所应是何佛之机。未知岳师作何科判也。若言此中独显圆根。抑扬宜尔。则弥陀为慈父。观音势至为二子。何以耳根一门。为大为圆。念佛一门。为偏为小。既知三身一身。即知三圣一圣。抑扬之道。吾不知其可也。云栖。净土师也。怵于岳师之言。而未能奋笔。不辞狂瞽。僭为疏通。敢云解围。聊以送难云耳)。

  【科】([○@│]三颂观音圆通三)。

  (CB17567一广显圆门三)。

  ([○@卍]一标指教体)。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疏】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故用音声。以为佛事。由从耳根发识闻声。引生第六识中闻慧。缘名句文。熏成解心种子。纳为教体。故云。教体在音闻也。教体既成。然后思惟修习。入三摩提。成大解脱(偈文离苦得解脱一句。今依温陵。截置下偈之首)。

  (○[温陵云]圣人设教。随方不同。加净名经中佛言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树而作佛事。乃或以园林台观。或以虚空。或以寂无说示。如香积佛国。无文可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而此方教体。必藉音闻。欲取正定。必由闻入者。盖彼诸佛土。无非利智。故机缘默契。出乎言象。堪忍众生。迷本循声。昏惑障重。必藉闻熏闻修。以销尘除障。然后可入。然以闻为入者。特得其门而已。必期于遗闻。反闻。则佛光明。菩提树。乃至寂无说示处。皆可入矣)。

  (△[标指]此界以音声为佛事。真教相也。诠显一真清净。即真教体也)。

  (△[吴兴云]教体应具声名句文。今言音闻者。以声是实法。余三是假。摄假从实。故但云音)。

  (△[荆溪云]此土入者不假余尘。虽有灭后色经。净名香饭。及以法行思惟悟等。并以金口声教为本)。

  (○[合释][私谓]已下诸偈。承佛威神。拣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二十四圣修行。一门圆照。开示阿难大众。令未来学人。当依如是修习也。我今白世尊已下。乃承敕报命之词。阿难汝谛听已下。则奉敕宣告之文也。此中伽陀祇夜。展转相生。其广略隐显。随文参互。与夫长先偈后。长后偈先者。皆祇夜也。其长无偈有者。皆伽陀也。上来料简十八界修行方便已觉。偈文自我今白世尊。乃至实以闻中入。凡六句。乃结上起下之辞。正明音声教体。克示二十五圣。修证圆通。取三摩地。总相法门。以会通十八界。料简方便之法。以证明如来彼等修行。实无优劣之文。上半颂。孤起也。下二句。则重颂也。初颂云。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者。标世尊为法王。立娑婆为化土。取音闻为教体。以摄集一颂之根本。以生起应颂讽颂多颂之节段。审此一颂。为孤起也。次颂云。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此颂长行。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乃至观世音自叙。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等。长广而偈略也。偈只两句。而观音之耳门。与二十四圣之根门。含摄映望。观网交罗。此即集施颂。以少言摄多义者也。长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偈云。实以闻中入。闻中二字。长偈互显也)。

  (○[通曰]楞严会上。文殊亲奉佛敕。选择圆通法门。进退拣收。迄今未有定义。良以实无优劣。如来之慈旨圆融。承佛威神。文殊之选择谛审。单言拣。即优劣之相历然。单言收。则选择之文何据。孤山圆师。横分别钝。克定胜劣。吴兴岳师非之。谓诸圣所得圆通本根。非此土当根。乃为所拣。山家竹庵观师扶其义曰。实无优劣。会同诸圣。彰通义也。谁当其根。从土顺机。彰别义也。既云入道皆通。则根土一切融通。复云何别。若云顺土各别。则人土一向违背。复云何通。今置通义。且明顺土。谓观音独顺此土之机。而诸圣咸不顺者。此义何居。诸圣所居之土。在娑婆耶。不在娑婆耶。如不顺此方之土。则此方诸圣。有言尝娑婆世界草木金石者。有言于此界中有佛出世者。此委属何方之土。诸圣所顺之根。在此土耶。抑在他土耶。如不顺此土之根。则他方世界。有以佛光明。菩提树作佛事者。乃至有以香饭作佛事者。将别顺何方之根。此观自在。乃他方来游之菩萨。不应此方诸圣偏违教体。如诸圣所承事。威音王日月灯等佛是往昔娑婆之教主。不应多生修习重舍宿因。是则顺土一解。牒而责之。有无穷过也。诵文之师。依语生解。颟顸笼统。义居两楹。此拣彼收。那有明文。即拣即收。都无诚证。斯所谓张网贮风。织空为缕者矣。窃谓选择正义。不出拣收二法。直须对决分明。然后遮表无惑。偈文自初心入三昧。乃至云何获圆通等。此全拣也。我今白世尊已下。偈有六句。此全收也。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二句。此正拣正收也。何言乎全拣也。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故拣。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故拣。众生迷本明。循声故流转。故拣。何言乎全收也。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故收。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故收。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故收。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故收。观音固独顺此方之根。诸圣亦未尝不顺此方之土。以言乎一门圆照。即十八界齐收。以言乎迷本循声。则耳门亦拣。今谓此之所拣。即彼之所收。一法界中。谁拣谁收。作此差别耶。何言乎正拣正收也。偈云。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以一娑婆世界。是释迦一佛国土住此说法度生故。以此世界众生。乐小法。刚强难化。又耳根偏利。佛用柔软刚强杂说三语。以清净音闻而调伏故。故曰。声论独宣明。所谓以声音语言文字而作佛事也。偈云。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此娑婆国土。释迦为法王。观音为净圣。二十四圣为眷属。同居忍土。并领金言。无一门不宣声论。无一法不归教体。此二句文势。紧蹑上十八界中。云何获圆通而来。故曰正拣。克而论之。正在观音。傍参余圣。凡取三摩提未有不以闻中入者。故曰正收也。以从尘入言之。陈如于佛音声。悟明四谛此以音声为教体也。最初得解。声彻梵天空神传唱。此其证也。若优波尼沙陀。若香严童子。若药王药上。皆言如来教我。亦言如来印我。此亦闻中入也。跋陀婆罗于威音佛。闻法出家。大迦叶于日月灯佛。闻法修学。此亦闻中入也。以从根入言之。阿那律陀。闻诃失明。佛示照明三昧。得半头天眼。非关眼观也。周利槃特半偈遗忘。诵帚开悟。豁然漏尽非关鼻观也。骄梵钵提牛呞异舌。如来示一味心地法门。灭心入定。非关舌观也。毕陵伽婆蹉纯觉遗身。因于数闻如来说苦空法门。非但由观身也。须菩提入宝明空海。因于如来发性觉真空。非但观意也。此六人者。亦皆以闻中人也。以从识入。言之。舍利弗闻迦叶波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口生。非闻中入而何。普贤菩萨用心闻。分别众生知见。我说本因。心闻发明。非闻中入而何。孙陀罗难陀心常散乱。如来教我。观鼻端白。非闻中入而何。富楼那辨才无碍。宣说苦空实相。以音声轮。助佛转论。非闻中入而何优波离闻佛教戒。广说戒法。结集律藏。非闻中入而何。大目连亦闻三迦叶宣说因缘。心得通达。神通第一。非闻中入而何。以从大性入言之。持地菩萨。初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今闻诸如来宣妙莲华我先证明。此于闻中。证地性圆通也。月光童子。闻水天佛教。修习水观。得无生忍。此于闻中。入水观三昧也。火头金刚。承事空王。说多淫猛火。教以遍观。诸佛呼召。名为火头。此于闻中。入火光三昧也。琉璃光菩萨。遇无量声佛。开示本觉妙明。大千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此于闻中。证性空真风也虚空藏菩萨。于定光如来。得无边身。纯现虚空相。以音声答问说法。此于闻中。证性觉真空也。弥勒菩萨。蒙日月灯明佛。教修习唯心识定。单传十方唯识之宗。娑婆国之声论。莫深于此。大势至菩萨。蒙无量光佛。教念佛三昧。广摄此土念佛之人。娑婆国之教体莫弘于此。如上诸圣。与观世音菩萨。同发闻慧齐证圆通。一行三昧。无二无别。然而不能无拣者。诸圣自以多根入道。而观音正以耳根入道。诸圣各以多根。分证耳门。而观音独以一根。圆证耳门。浅深迟速由此旁分。偏圆秘现因而侧出。所以示有一多。各成方便也。今此会上。经文殊一番选择。于观音则叹大褒圆。于诸圣。则开权显实。一色一香。总归三昧。尘尘法法。圆照一门。以一根接诸根也亦以诸根接一根也。以一机抽诸机也。亦以诸机抽一机也。以一圣显诸圣也。亦以诸圣显一圣也。十八界各启一门而观音为一总门。总门一启。则门门通达。不以一门闭多门也。十八界各悬一镜。而观音为大圆镜。圆镜一照。则镜镜交光。不以一镜遮多镜也。净名中诸菩萨。广说不二法门。苏子瞻颂之曰。忽见默然无语处。三十二说皆光焰。蒙所谓全拣全收。亦复如是。古师以圆通拣法设楞严三关。若拣根顺土之解。妨难盘互。此关之揵闭。终不可得而破也。不有曲说。孰资哢引。山家诸师。实唯良导矣次下赞叹观音。指陈修证拣收之法。次第委释。世之君子。忽厌繁文)。

  ([○@卍]二褒叹当根)。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长住。

  【疏】初一句。总标叹。([温陵云]初二句总叹。观世音言。拔苦与乐也)次二句。叹三十二应。次二句。叹十四无畏。兼四不思议。次二句。叹德号。妙音是体。观世音是用。亦是真俗二谛。亦是自利利他。梵是净义。释成体也。海潮要不失时。释成用也。救世下。结叹利益。初得世间安乐。终成究竟涅槃([孤山云]智冥妙理。故曰妙音。悲化群生。故观世音。智冥理故。无二边染污。如梵音清净。悲化生故。赴十界机感。如潮不过限。救世结潮音赴机。出世。结梵音冥理)。

  (△[四明疏记云]菩萨妙智观故。皆成妙境。三智照故。音成三境。双遮空有。即成妙音。双照空有。即成世音。梵是四等。慈悲喜舍四观照之。即成俗谛。故名梵音。称俗照机。若熟若脱。时节不差。名海潮音)。

  (○[私谓]上来既标显音闻教体。此偈乃别叹观世音当根胜妙。以发起圆通修证之文也。偈云。离苦得解脱。此颂长行。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四句。乃至后文。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等。长广而离偈略而合也。长行云。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文殊举扬昔记。同佛叹德。故曰良哉观世音也(书曰股肱良哉观音补处安养助化娑婆亦叶外典股肱之义也补遗文))。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此颂长行。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乃至是名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等。法华言游于娑婆。此言入微尘国。智者大师。用三土释彼经。未见此经。而理相符顺也)。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此颂长行。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乃至是名十四施畏力。福备众生等。皆长广偈略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此二句。长无偈有。孤起颂也。普门品颂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文殊盖重宣佛所说偈。极成已赞。以此信知持世菩萨。证明妙莲华。定指今佛所说经也)。

  (○救世悉安宁。此颂长行。故我能现众多妙音。能说无边秘密神咒。乃至八万四千宝目。救护众生。得大自在等。此四不思议之一也。其二能以无畏施诸众生者。经文与此偈互摄。故不累书也。出世获常住。此颂长行。供养十方如来。旁及法界六道众生。求三昧得三昧。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等。此四不思议之四也。第三舍身珍宝。略而不颂者。影在第四段中故。即六对中三影略也。于赞叹四音之后。颂四不思议者。谓三十二应。十四无畏。以是四无作妙德。为大总相法门。故于颂后牒结。以叹德也)。

  【科】([○@卍]三广辨圆根二)。

  (CB17565一正显闻性三)。

  (CB17563一圆真实)。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齐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疏】解脱德也。如前观音所陈三昧。所得殊胜。赴感不差。周遍皆应。十方者。十界也。击鼓者。机动也。一时闻者。应不失也。此则应身无量。无感不应。故云圆真实。

  △[宗镜]此是直说如今一切众生。日用现行。闻性三真实之体。即今闻性。具三真实。文殊简出。现证可知。观音入门。圆通立验。非从行得。不堕有为。岂假功成。本来如是。一圆真实者。以闻性遍一切处。十方声尘。应时无有前后。以同时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离水。以声性全闻。闻外无法。即是本闻。自具圆通之性。非待证圣。方有斯事。故法华偈云。父母所生耳。清净无瑕秽。以此常耳闻。十方世界声。又云。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CB17563二通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疏】般若德也。前四句。拣不通。口鼻下二句。经文语倒故。先举所例口鼻。后举能例身根。盖翻译者。略顺根次也。([孤山云]口鼻身皆合中知。当移身合句居上)隔垣下四句。正显耳根。不同前五。由是得名。通真实耳([标指]由眼观障内事。隔牕纸。不见外物。隔皮囊。不见五藏。口鼻身意。不及耳根。洞彻无碍。故曰五根所不齐)。

  △[宗镜]二通真实者。且眼根见性。虽即洞然。能观前而不观后。鼻舌身等三根。皆合中知。因能所而生起。若意知根。所缘不定。念念迁移。故五根所不齐。唯耳根圆通无碍。听响之际。任隔碍而远近俱闻。妙应之时。无拣择而大小咸备。高城和上歌曰。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十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斯则处凡身而不减。居圣体而不增。常现常通。尘劳不能匿其神彩。非闲非断。天魔不能挫其威光。不坏缘生之耳根。圆是一灵之妙性。

  (CB17563三常真实二)。

  (CB17566一正显)。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疏】法身德也。声于闻中。自有动静。说为有无。非谓闻性是有无也。若以不闻声时。号无闻者。闻性已灭。声尘更起。遣谁更闻。是知声有。闻性不生。声无。闻性不灭。生灭既而遍离。由是得名常真实也([真际云]如罗睺罗击钟)。

  △[宗镜]三常真实者。动静是音声之体性。于闻中似有似无。若无声时。号无闻。非实无闻性。以闻性常在。若闻性随声尘灭。则前声灭时。后声不合更闻。故知声尘自无。闻性非灭。声尘自有。闻性非生。又非唯闻性无生。返观声尘。亦无起灭。以从缘而起。自体全无。如华严论云。一切诸法。皆如谷响。

  (CB17566二释成)。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疏】如前重睡。心想不行。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此时岂忆静摇。应知闻性不断。故云不为不思无也。觉观出思惟者。此既不与念想相应。即出觉观思惟之表。([资中云]真闻。性。出觉观思惟之外)译人回文不尽。故令语倒。觉观。即寻伺也。思惟。即是遍行思也。俱是心所。皆不相应。故名为出。又觉是本觉。即闻性也。观即是照。此即文顺([无尽云]梦闻捣练之声。虽不思惟。闻性不灭。及乎觉观。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则身心岂能及乎。因粘上句。不为不思无。故言觉观出于思惟耳)。

  (△[温陵云]五根皆待意思。有无不常。惟耳在梦。能闻杵声。不为不思而无也。其为觉观。乃出乎思惟。胜余根矣)。

  (○[私谓]偈云我今启如来者。此颂长行。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乃至皆言修习真实圆通等。应选根之敕旨。而启告以报命也。如观音所说者。此颂长行。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乃至忽然超越世出世间等。一十五句。以观音所自说。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法门。正以入流亡所。一往寂灭。证合闻性三真实体。今于其所证。说圆。说通。说常。文殊代为宣说。即观音所自说函盖不差。伏请世尊为证明也)。

  (○初一偈。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颂长行。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四句也。长举法。偈举喻。即六对中第五。法喻不同。隐显[牙-(必-心)+?]见。成圆义也)。

  (○次二偈。目非观障外。乃至五根所不齐。此颂长行。如眼观见。后暗前明。乃至如意。默容等。一十行文长拣优口意二根。而偈则并劣五根。二文相望。亦长无偈有也。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此颂长行。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此亦举观音所自说成通义也)。

  (○次三偈。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此颂长行。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等。一十三句。重颂长行。彼此映彻。最为明了。初偈取喻击鼓。此偈隐喻击钟。法喻隐显之妙也。又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重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重颂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覆举观音所说。极成常义。所谓颂已重颂。增明前说也)。

  (○后一偈云。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此颂长行。如重睡人。熟眠床枕。乃至此性云何为汝销灭等。二十九句。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其形虽寐闻性不昏。偈言不无。长言不昏。皆托梦想。显此闻性也。是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圆义也。自怪其声。为木石响。于时忽寤。往知杵音。即通义也。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即常义也。长行具有三义。偈文标释。亦离合互显也。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即迭举观音所说。空觉极圆。忽然超出等文牒。结圆通实三义也)。

  【科】(CB17565二正明观行五)。

  (CB17563一标示旋流)。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疏】前二句。通明此方。由声教入。声名句文。能诠法义。众生由此。闻而解了。故云宣明。([融室云]声即是教。此堪忍界。以音声为教而得宣明显了)次四句。正显过非。苟随声教。不能亡缘。入流返照。即迷本闻性。循声转也。故举阿难。虽得多闻。不能亡相。为声所转。生灭妄想。无由得免。后二句。结非显是。旋流者。返流也。斯则入流亡所。唯照闻性。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故云无妄([标指]声名句文。显诠其义。因义生解。因解起行。解行相应。旋根归性)。

  (△[温陵云]声论者。依声论明本闻自性。以觉迷本循声妄取沦替者)。

  (△[吴兴云]邪思。指摩登伽矣)。

  (○[引证][寄归传云]大圣一音。则贯三千而总摄。或随机五道。乃彰七九而弘济。时有意言法藏天帝领无说之经。或复顺体谈诠。支那悟本质之字。梵云摄施苾驮。摄施是声。苾驮是明。即五论之一明。大数有五。即神州之五经也)。

  (○[私谓]文殊奉敕拣根。十八界初心方便。料简已毕。遂乃安立教体。发明三昧。会通诸圣。圆归于观音耳根一门。复次说偈。自今此娑婆国已下。乃至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凡有三偈。复次汝闻微尘佛六句。正释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二句。闻非自然生。乃至圆通实如是。正释旋流获无妄句。皆正拣耳根一门。明旋机反闻之妙。克示修证。为一期拣法之宗要也。良以众生无始已来。盘洄五浊。多生身土。既偏结于娑婆。此土根机。又偏利于声教。是以三贤十圣不出同居。即彼下品钝根。亦知循响。谁不顺此方之土。谁不顺此土之根。但以结使弘多。习气浓厚。不认恒常之闻性。却狥生灭之声尘。本闻一失。即随闻相而钩牵。声教不真。翻依声论而颠倒。妄以逐妄。迷而积迷。过误滋深沦替何已。今欲开陈方便。疏沦根门。须直指倒闻之机。乃克示旋流之法。由循声流转者。即以声音解脱。则循声乃休复之因。以多闻畜悟者。仍以闻性蠲除。则多闻是返闻之路。斯则娑婆忍土。普现妙严。烦恼音闻。无非清净所以愍兹沦转。仗此捞拢欲证圆门。重须拣别者也。上来拣根。为拣十八界多根。故结文曰。云何入圆通。此中拣根。单拣耳门一根。故结文曰。圆通法如是。偈不牒云何。而但结如是。此互相隐显。影略之妙也。十八界遍拣多根。只为开显耳根。今耳门又加拣别。则娑婆国中。声论教体。清净宣明。无余法矣。故结示曰。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又曰。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言此门者。一路涅槃之门也。即耳根之一门。亦即十八界之多门也。此门中即收是拣。是故。十八界悉拣。即耳根亦拣此门中即拣是收。是故。知耳根亦拣。方知十八界齐收。经云。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此所谓全拣全收者也科经者不晓大涂。定指十八界全拣。耳门全收。遮表予夺。迄今都无正义。有由然矣)。

  (○[偈云]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应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之颂。长无偈有。此孤起也。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此颂长行。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等。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此颂长行。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等。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此颂长行。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等然此颂实承佛敕。加被当来。故重举娑婆声论。以彰教体。文多重颂。义实孤起也)。

  (CB17563二谛听返源二)。

  (CB17566一结指定门)。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疏】金刚如幻。已见上文。三世如来。一门超出。故曰佛母。又金刚。空也。如幻。假也。佛母。中也(孤山文)。

  (△[涅槃经云]佛性者。即首楞严三昧。是一切诸佛之母[标指]此即首楞严定。体上具摩诃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也)。

  (○[私谓]世尊重宣偈曰。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世尊宣说此偈。乃是不可思议威神之力。故文殊承佛威力。重为开演。而嘱阿难以谛听也。经云。承佛威神。说偈对佛。下偈云。皆承佛威神。皆此义也。以此文长行未说。则为孤起。以增明如来前说。则亦为重颂也。观音言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古佛所授。今佛所说。真三摩地。无二无别。故偈不重举。亦影略也)。

  (CB17566二斥责过误)。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疏】虽持法藏。不能舍闻而观自性。故成过矣。([宗镜云]以多闻强记。是识边际。本非实故。若因闻见性。则多闻有助显之功。若背性狥闻。则畜闻成邪思过误)若将世间随声闻相。持他佛法。不如返照自己闻性。成真三昧。故云闻闻([孤山云]上闻能观之智。下闻所观之理)。

  (△[温陵云]佛佛。谓佛之佛性。闻闻谓我之闻性)。

  (△[融庵云]佛佛。佛之佛法。闻闻。我之闻性)。

  (△[海印云]诸佛言教。文字般若。即法身所在。法亦名佛。故言佛佛)。

  (○[私谓]偈云。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此颂长行。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及何须持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爱河干枯。令汝解脱等。长广而偈略也。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此颂长行。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秪益戏论等。长显而偈隐也)。

  (CB17563三显示观相三)。

  (CB17566一顿证旋脱)。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疏】见闻觉知之闻。随声而有。非本然性。([私谓]非自然生。即四性非无因生也。因即声教。是因缘所生法)如上文云。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等。若能离缘观性。闻相不起。动静境亡。能所不拘。故名解脱。缚既无得。脱亦不名。一根既然。六根皆尔([宗镜云]今时多迷自性本闻。但随能所闻相。一向循他声流转。此声是对因缘所生法。非真实有。但因声而立名字。因名字而有诠表。若旋复本闻。则脱声尘之境。所脱之境既虚。能脱之名何立。则能脱所脱皆空。若耳根归本元。六根皆寂灭。以六根同一心故)。

  (△[吴兴云]当以三慧。旋此根境。俱令脱黏)。

  (○[私谓]偈云。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此颂长行。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汝尚颠倒。惑声为闻等。亦应前颂。音声杂语言。但依名句味等。亦是后来应更颂也。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此颂长行。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等。亦如观音所说。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乃至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等。此一颂证明耳根圆脱三昧。义该先后。长广而偈亦非略也。圭峰圆觉疏。引此偈释曰。此文是判观音菩萨。返闻于性。余即皆通。故得圆通也)。

  (CB17566二尘销觉显)。

  见闻三幻翳 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宗镜]在眼曰见。在耳曰闻。若摄用归根时。见闻如幻翳。若摄境归心时。三界若空华。则翳灭尘销。觉圆心净【疏】见闻觉知。迷成翳眼。三界有法。悉是空花。见闻体虚。本不可得。复如幻喻。故起信云。三界虚伪。唯心所作。上文云。见闻觉知。虚妄病缘。故有十方。诸有漏国。翳除华灭。闻复尘销。妙觉明心。显然圆净。此分证也([熏闻云]复其本闻。分破无明。故名为除。觉净。谓分真智。净极。谓真智究竟)。

  (○[私谓]偈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此颂世尊重宣偈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又颂长行。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狂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等。一十四句。长广而偈略也。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此颂长行。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等。又四不思议中。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亦是观音所说也)。

  (CB17566三觉后却观)。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宗镜]但以未觉悟前。于染净中。有一毫见闻取舍之处。皆在三界无明。长夜生死梦中。才得见性。便同觉后。自觉觉他。故名为佛【疏】净极。谓满净。解脱圆也。光通达。谓满觉。般若备也。寂照。谓真理。法身极也。三德既圆。三障永尽。如大梦寤。如莲华开。返观世间。欲谁留碍。此极证也([融室云]所含虚空。性虚空也。楞伽及释论。皆言性虚空故。迥无所有。唯性空耳)。

  (○[私谓]偈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此颂长行。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乃至不动道场。遍十方界。心含十方无尽虚空等。一十二句。亦即观音自说。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及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洞彻无碍也。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此颂长行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等。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此颂长行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及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等)。

  (CB17563四合喻根结二)。

  (CB17566一设喻六根息幻)。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疏】幻师。真性也。有随缘义。故名为幻。幻法。无明也。男女。六根也。一机即幻法。机息幻无。妄灭根复。([吴兴云]幻师喻真如。幻作喻随缘。真妄和合。变成六根。如幻作诸男女)或幻师。无明也。幻法。心识也。余同前配。所幻男女。必有所依。喻真性也([融室云]幻作诸男女。喻幻无明力。幻出诸众生)。

  (△[圆觉钞]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即论中一识应六根也。分离识者。依于六根。别取六尘故。即是一体成多用也[标指云]第八识成六根。虽见诸根动者。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

  (○[引证][列子云]周穆王西巡守。有献工人名偃师者。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抚其手。则舞应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伎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传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试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说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物者同功乎。张湛曰。此皆以机关相使。去其机关之主。则不能相制。智论曰。佛所说法。皆无有我。亦无我所。但诸法和合。假名众生。如机关木人。虽能动作。内无有主。亦同偃师之喻也)。

  (○[私谓]解此偈者靡不取喻幻巧。贴释六根。以长偈类例取之。长无偈有。应在孤起之科。蒙再三翻绎。窃谓此偈。当为应颂。乃颂长行。阿难请问舒结伦次。如来取华巾绾结。次第舒解。一分问答之文。文虽孤起。义实重颂也。何以明之。西国诸大幻师。作种种幻事。大者能幻化城邑楼阁。象马牛羊。伎乐男女。种种诸物。小者结手巾成免。结巾为兔头。又结出兔耳。皆所谓幻法也。如来绾迭华巾。与夫幻师幻作男女。皆是幻事。此颂取幻人幻作之男女六根。譬如来手中之解萦六结。正以幻事喻幻法也。于幻巾绾为六结。则以六结为六根。于幻人作为六根。则以六根为六结。根结无二。法喻一齐。不待比量也。偈云。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长行则曰。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巾体是同。因结有异。偈云。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长行则曰。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偈云。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长行则曰。当于结心。解即分散。若欲除结。当于结心。又曰。根结若除。尘相自灭。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六结之绾成。由于一结。六根之发动。由于一机。结之与根。曾无二幻。解结之与息机。亦无二法。以是中解结一门。自说第二决定义去。牒释多端。文长理变。撮略纲要。束归一颂之中。取六对之例。亦所谓法喻不同者也。复次。巧幻师。喻如来藏心。长行言。清净本然。妙觉明空者。是也。幻师幻法。喻由妄明而起能所三细六粗如以幻法。幻作男女。六根宛然。长行言。色香味触。六种成就。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是也。根动机抽。根息幻寂。喻于了妄达空。顿息妄明。离诸能所。故曰。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长行言。此迷无本。性毕竟空。觉迷迷灭。觉不生迷。又曰。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是也。复次。幻师作男女是幻。世间六根男女亦幻。庆喜登伽。岂非幻人男女乎。偈曰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机抽机息。机关在手。如来则巧幻之偃师也。重宣偈曰。非幻成幻法。即此偈幻作诸男女也。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即此偈诸幻成无性也。如幻三摩提。金刚王宝觉。佛与菩萨转相传授。同此如幻不思议。真三昧法门也。央掘罗经偈曰。如来所作幻。众幻中之主。又曰。当知佛世尊。一切幻中王。若我世尊。岂非十方十界。世出世间第一大幻师乎。是二经皆以文殊。为证明也)。

  (CB17566二合明六用返源)。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疏】初句总标。次句合幻师。次句合男女。后二句。合息机等。耳根无明若破。余根亦破。故皆不成([标指]一精明。合真性无明也。谓生灭依不生灭而起。名阿赖耶。成六根。耳根若破。余根清净)。

  (△[谷响云]休。善也。善复其性也。又歇也。歇脱黏合而复其性也)。

  (△[紫柏云]开眼与醒中色尘和合。合眼与梦中色尘和合。六根与六尘和合。若醒若梦。尘尘相受。自无始已来。无刹那顷。不和合者)。

  (○[私谓]偈云。六根亦如是。即同舒结中长行。则汝六根。亦复如是。及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等。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此颂长行。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沦替颠倒。故于圆湛。六一义生。乃至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等。文凡二十行。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此颂长行。今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及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皆长广而偈略也)。

  (CB17563五观成利益二)。

  (CB17566一略明观位)。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觉 明极即如来。

  【疏】一根若复。尘垢自销。上文云。想相为尘。乃至应时清明等。故云成圆明净妙。此则三德圆显。不纵横并列。故名为妙。后二句。结成位。前句。断德未圆。后句。智德备满。互现可知([标指]结成因果之位也。十地满心。尚居有学。盖有佛地障。观法身如隔罗谷观月。为断德未圆。下句约妙觉位。即究竟觉也)。

  (△[合论云]净心菩萨。以尽微细用。名受用身者。以有业识细相。谓之菩萨位中。故曰。余尘尚诸学。若离业识。则无可见。谓之如来法身。故曰明极即如来)。

  (△[温陵云]细惑未尽曰余尘。分证未满曰诸学)。

  (○[私谓]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此颂长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等。又云。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此颂长行。如澄浊水。贮于静器。器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CB17566二克示观门)。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疏】劝复颠倒闻根。返观闻性。闻性圆成。菩提可冀。([温陵云]能旋倒妄。反闻自性。必资此性。成无上道)后一句。结指印成。

  △[宗镜]无始已来。皆是执声为闻而生颠倒。如今以声为文。背心循境。岂不是倒闻之机。若能旋声尘之有流。复本性之无妄。则是返闻自性。得本归元。内灭翳根。外销尘境。能所既脱。本觉道成。寂照圆通。真实如是([标指]从闻思修而见性。印成观音也)。

  (△[补遗云]反闻。不循尘也。闻自性者。即以耳闻之性为所闻。能闻即观也。何不自闻闻亦然)。

  (○[私谓]此一颂。乃文殊奉佛慈旨。拣根已毕。宣告阿难大众。劝修策进之词。次下三颂。克示一门。广明加被。回环慑迭。以结成一颂之体也)。

  (○偈云。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此颂长行。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及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等。亦颂观音所说。知见旋复。观听旋复。观听返入。灭音圆闻。销尘旋明。融形复闻。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也。上云。要以一机抽。此云。旋汝倒闻机。抽机是喻。旋机是法。只此一机。偈中法喻[牙-(必-心)+?]显也。性成无上道。此颂长行。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及汝今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已上诸文。大率长广而偈略。亦长显而偈隐也。圆通实如是一句。古人判为结指印成。蒙谓结指者。结指十八界。云何获圆通之文。印成者。即印成耳门。是则圆真实之义。文殊承旨简根。其纲要实总萃于此)。

  【科】(○四颂敕拣告成三)。

  ([○@卍]一结显同证)。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诸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疏】前二句。总指一切诸佛。皆从此门得涅槃也。过去下。别列三世。并引文殊。皆同此证也([标指]此娑婆国。以闻思修三慧。证寂灭性。三世如来。一门超出。当来同证也)。

  ([○@卍]二报命成就)。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勤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疏】前四句。颂佛令拣。成就下二句。正指圆门。显是雅当。自余下五句。明二十四圣。各随所因事相而成观行。皆是佛之威神。方便令其得道。非是久长修学。浅深二机同入之法门也。反显观音。即是浅深二机。同说同入。久长修学之法门耳([温陵云]佛威神加被。令即己事而舍勤劳。非始终长修。浅深同说之法也。如那律失明旋见。毕陵触刺遗身。持地待佛销尘。皆己事而已)。

  (○[私谓]自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已下。凡有三颂。乃文殊奉旨拣根。选择事竣。义门成立。于是奉[改-己+易]佛敕。宣告阿难大众。以及未来。精详报答。郑重顶礼。结成皈命之明文。不定属重颂。亦不定属孤起。要是与长行相应者也。先是十方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使汝轮转。生死结根。惟汝六根。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唯此六根。世尊说偈。亲为证明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今文殊结劝。首引此偈。以明旋流闻性。圆通一门。是微尘诸佛。无上宝印。三世则过未同修。现在则从中齐证。佛说广演以度生。我亦重宣以报命也。偈云。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世出间人。以长行云。世尊怜愍阿难。及此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佛世尊询我方便。慈旨如是。故不敢不审谛以报命也。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所以报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之命也。自余诸方便。乃至浅深同说法五句。所以报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之命也。有人曰。佛言实无优劣。偈言观音为最。地位历然。云何符顺。答曰。以耳根方便。成就涅槃。故云观世音为最。非谓最于诸圣也。以因修言之。如圆觉二十五轮。观网交罗。指二十四圣为单复交络。指观音为如意圆修。其悟净圆觉一也。何名为最。以地上言之。普贤为长男。文殊为幼男。普贤为上相。观音为上相。什公有言。弥勒维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复何云最。即以比量言之。诸圣曰。如我为上。观音即上中之上也。诸圣曰。斯为第一。观音即一中之一也。十方如来。皆言重重主伴。法界善友莫不推胜他人。平等法会。有何优劣。文殊良恐世多目论。妄有低昂。遂乃结赞之余。重示拣收之法。故曰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以诸圣各成方便。各入圆通。皆是佛威神说法。令从闻中入三摩地故。又曰。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以诸圣发心悟十八界。圆通方便。即现前之事相。舍积劫之尘劳。不同偏人钝根。劬劳肯綮。久长修学故。是中因地有远近。则有浅深。习气有厚薄。则有浅深。本迹有高下。则有浅深。或久远多淫。或恒沙悟空。则有浅深。或半偈闇钝。或旷劫辨才。则有浅深。然而同悟本心。同取三昧。同入圆门。同宣妙法。则所谓龙象齐驱。牛羊并渡者也。今判自余诸方便已下。为别拣二十四圣之文。一则曰。除耳根圆通外。余根入圆通者。皆是佛威神方便。令其得道。独不曰。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乎。又不曰。虽佛发明。犹不能反乎。方便既应料简。何谓圆通。余根既入圆通。何当复拣。一则曰。就余根尘之事。能舍尘劳。非正逗此土机宜。非是久长修学。浅深同说之法门也。顺土之说。如上结弹广明。今谓余根能舍尘劳。何妨久长修学。娑婆正循流转。岂是不逗机宜。以彼拣根破其顺土。斯亦进退失据。敌对必穷者矣。此偈拣收。良非小法。期于此门无惑。非敢破斥古师。导瞽开蒙。敬须法匠)。

  ([○@卍]三请加宣劝)。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疏】如来藏。即一体三宝。是所入之理。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愿加下五句。正结愿。但以下二句。劝学。最后一句。文殊指已选圆通心。真实无妄。非挟情故([温陵云]真实心要。如是而已)。

  (△[海印云]请加。宜独请佛。今顶礼如来藏。乃指法也。如来藏。乃三德秘藏。三身圆证。三宝圆具。一体无漏云不思议。但礼其法。三身三宝皆具也)。

  (○[私谓]此偈末归请加之辞。体佛慈旨。欲令阿难开悟。兼被此界末劫众生也。偈云。顶礼如来藏。即同阿难所请。果位名目相应。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等。观音亦曰。立大圆镜。空如来藏也。归命顶礼。不言佛身而言如来藏。佛亦自言。须菩提先汝。礼我法身也。文殊此偈。元从第四卷。富楼那请问如来藏。如来答示真觉妙明发起。偈结赞云。顶礼如来藏者。即是重颂长行。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我以妙明。不生不灭。合如来藏。乃至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等。共二十五行文也。经之立颂。名蕴陀南者。即以少言摄多义故如一切有为法四句。即摄大般若八十余科。二十万偈。今此偈宣说将竟。结归如来藏义。即是将富那请问已去三卷经文。含摄于此。亦将阿难所请七名。标总于此。长行。偈颂。钩锁交罗。斯所谓少言摄多义者。不但长广而偈略也。由是下文云。阿难大众。明了所归道路。登伽顿起无学。海众同发大心。一期获益。莫大乎是。是则阿难余惑未亡。权为失路之旅客。文殊大智受敕。代为接引之导师。指彼群迷。唱兹一偈。应潮音之自说。合金口以同宣。所以加被无惑。料简超余。捞漉沉沦。叮咛末劫。兼我灭后之云。即同金河顾命。最后垂范也。此中长偈。脉络昭然。偶有枨触。怡然理顺。敢云识路。聊藉问津云尔)。

  【科】(CB17561三时众获益)。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丘。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一会之众。根器各异。大小不同。前文观音说竟。诸佛放光。互来灌顶。兼灌大菩萨及阿罗汉。受彼光者。一时俱获金刚三昧。此即显会二十四圣。诸别观门。一时圆入观音修证。今此阿难及诸初心。闻说偈已。随其位次。悟入有异。阿难等方悟圆通。从耳根入。犹未有证。故云明了其家所归道路。([吴兴云]阿难偈赞。已获法身。凡经五番。领悟彰灼。何总排未证乎。经家指妙觉菩提涅槃为家。真修耳根圆通为路。圆师判阿难增道。理必然矣[手鉴云]初明常住真心。洎乎七大圆融。解中之悟也。次请圆通本根。既承敕选。遂领云。是中修行。得无疑惑。行中之悟也。于解于行。坦然明白。故有了家归路之喻。未证明矣)其天龙众。及小有学。大乘地前。十恒河沙获法眼净。即人初地见道位也。([资中云]庄严论法眼净。初地见道也。若依圆教。即十住初心[补遗云]以小乘法眼净。乃初果见道。故别圆拟之初地初住也。若依天台。破尘沙为法眼净。当在圆家十信已上)。

  (△[私谓]准维摩诘经。佛国品文。叙国土严净后。正同今经获益。彼云。求声闻乘。三万二千诸天及人。诸天及人。可知。言求声闻乘者。即今经有学二乘。及一切新发心菩萨也。肇公注彼云。法眼净。即须陀道也。始见道迹。故得法眼名。尘垢。八十八结也。此言远离尘垢。获法眼净。当如肇公所解。资中谓初入见道。是也)性比丘尼。是三果人。今成无学。([吴兴云]四卷登伽方得三果。孤山准涅槃。依四依判位。恐升之太高。以第四依住十地故。祗应示作声闻。同除四住。证阿罗汉。如涅槃中。闻常取果之比也。涅槃解圆行渐。权用小乘苏息。即自入圆也。登伽以圆位配之。前得三果。圆七信已前。今云罗汉正入七信。所谓名偏义圆耳)。

  (△又按彼经云。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肇公云。无著之道。于法无受无染漏尽。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此中性比丘尼。成阿罗汉。即同彼经。漏尽解脱。孤山依四依判位。信太高也。什公解弟子问疾云。声闻法中。诸罗汉无漏智慧。胜菩萨世俗智慧。大乘法中。菩萨二事俱胜。今用声闻法明大小。故先命弟子。今经叙庆喜登伽得果。并从小说。二经同属方等。正如什公所云。用声闻法。不须广引天台圆教耳)未发心者。其数无量。皆发道心。即悟解大乘也。([吴与云]天台释分别功德品。发菩提心。初入十信也。仁王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

  (△[苑师云]阿云无。耨多罗翻上。三藐翻正。三遍也。等也。菩提觉也。肇曰。秦言无上正遍知)。

  (△[智论云]阿婆磨。翻云无等等。般若波罗蜜。利益众生。能与佛等。故名无等等)。

  (△[法华文句云]九法界心。不能等理。佛法界能等此理。故云无等而等。又究竟之理。是无等。初缘究竟理而发心。能等于理。故云无等等。又心之与理。俱不可得。将何物等何物。而言无等等耶。心之与理。俱不可说。不可说而说。说此心等。此理。故云无等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