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北京云居寺舍利的简介

发布时间:2019-10-08 09:27:58作者:地藏经真言网
北京云居寺舍利的简介 \

  北京云居寺

  简介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我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作为世界上保存石刻经版最多的寺庙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同年云居寺塔及石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1997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区,同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荣获京郊环境建设示范景区和北京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2001年荣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2004年11月15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寺院坐西朝东,环山面水,形制宏伟,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1942年云居寺被日军炮火夷为废墟。1985年成立云居寺修复绿化委员会,进行了一期修复工程和周边绿化。1998年后,进行了石经回藏及二期修复工程。目前,云居寺已恢复了昔日的庄严。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北塔是辽代砖砌舍利塔,又称罗汉塔,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1111~1120年),高30多米,塔身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形式为一体,造型极为特殊。塔的下部为八角形须弥座,上面建楼阁式砖塔两层,再上置覆钵和十三天塔刹。这种造型的辽塔,十分少见。

  四座唐塔都有明确的纪年,塔的平面呈正方形,七层,分单檐和密檐式两种,而造型大致相同。塔身上雕刻着各种佛像,其中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所建的石塔,内壁雕刻有一个供养人,此人深目高鼻,推断应为外国人形象,这与当时唐代与中西亚交流广泛、大量任用外族为官有直接关系。雕刻的服饰十分华丽,线条细腻流畅,反映了盛唐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

  纸经现藏22000多卷,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和单刻佛经等。而其中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妙莲寺比丘祖慧刺破舌尖血写成,被誉为舌血真经,尤为珍贵。

  《龙藏》木经始刻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现存77000多块,内容极为丰富,是集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来译著之大成。堪称我国木板经书之最。世界上现存两部汉文大藏经,一部为云居寺现存的《龙藏》,另一部是韩国海印寺的《高丽藏》。

  石经山海拔450公尺,山腰有9个藏经洞,其中雷音洞为开放式,洞内宽广如殿,四壁镶嵌经板大都是静琬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佛像1056尊,故称千佛柱,九洞共藏经4196块。石经山现存唐塔两座,还有石凿古井、隋唐碑刻等大批历史遗存。为了便于游客上山观光揽胜,云居寺于1999年10月24日开通了全长830米的石经山索道,在乘坐途中可一览云居寺全貌及石经山四周优美的自然风光。

  云居寺不仅藏有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而且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舍利(佛教名词)意为尸体或身骨。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1981年11月27日在雷音洞发掘赤色肉舍利两颗,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内而不是供奉在塔内的舍利,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为千年古刹增添一份祥光瑞气。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云居寺给予高度重视。50年代末,利用三年时间对石经进行发掘整理,并组织专家对房山石经进行研究。出版了《房山石经影印本》和《房山石经题纪汇编》等一批研究著作。1974年房山区政府建立云居寺文管所,1988年扩编成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主抓云居寺文物保护、研究和利用工作。1987年10月,云居寺作为社会历史类专题遗址博物馆对国内外游人开放。1995年12月正式注册登记为云居寺石经陈列馆。

  现在的云居寺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寺院,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云居寺特有的幽静地理环境,奇特迷人的秀丽风光,蕴涵着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是藏经纳宝之地、祈福迎祥之所。

  历史沿革

  云居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至辽圣宗时期(公元9831011年) 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金、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1942年遭到日本侵略军轰炸毁环。

  寺的南北有两座辽塔对峙,南塔又称藏经塔,地下有藏经穴,塔已无存。北塔原名舍利塔,又叫罗汉塔,高三十米。下部为楼阁式,中间空,有磴道可登;上部是覆钵形,有相轮、宝顶。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具特色。

\

  塔的四面各建有一座三米多高的小唐塔,为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至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间所建。五塔形成一个整体,为中国金刚宝座塔(五塔)的早期实例。寺内 及周围山上还有唐、辽、明各代建造的砖、石塔十余座,其中以石刻大藏经创始人静琬的墓塔琬公塔和为纪念唐代金仙公主捐助刻经事业而建的金仙公主塔最为著名。

  云居寺虽然被炮火所毁,但闻名于世的石刻大藏经埋藏地下,保存完好。

  云居寺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当时高僧静琬继承其师北齐南岳慧思遗愿,在石经山刻石造经。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静琬逝后其弟子玄导、仪么、慧暹、玄法又相继主持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诸朝,延续千载,至明末。经版藏于石经山九个山洞中,其中藏经最早也最重要的是第五洞穴,称雷音洞。

  琬最初所刻的一百四十六块石经镶嵌于洞内四壁之上。洞中央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每根柱上均有浮雕佛像,共一千多尊,称千佛柱。由于山洞藏经贮满,辽金时代续刻的经版就没再运上山,而藏于云居寺南塔下地穴中。

  佛教经籍荟萃之地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北塔是辽代砖砌舍利塔,又称罗汉塔,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1111~1120年),高30多米,塔身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形式为一体,造型极为特殊。塔的下部为八角形须弥座,上面建楼阁式砖塔两层,再上置覆钵和十三天塔刹。这种造型的辽塔,十分少见。

  四座唐塔都有明确的纪年,塔的平面呈正方形,七层,分单檐和密檐式两种,而造型大致相同。塔身上雕刻着各种佛像,其中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所建的石塔,内壁雕刻有一个供养人,此人深目高鼻,推断应为外国人形象,这与当时唐代与中西亚交流广泛、大量任用外族为官有直接关系。雕刻的服饰十分华丽,线条细腻流畅,反映了盛唐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

  纸经现藏22000多卷,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和单刻佛经等。而其中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妙莲寺比丘祖慧刺破舌尖血写成,被誉为舌血真经,尤为珍贵。

  《龙藏》木经始刻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现存77000多块,内容极为丰富,是集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来译著之大成。堪称我国木板经书之最。世界上现存两部汉文大藏经,一部为云居寺现存的《龙藏》,另一部是韩国海印寺的《高丽藏》。

  石经山海拔450公尺,山腰有9个藏经洞,其中雷音洞为开放式, 洞内宽广如殿,四壁镶嵌经板大都是静琬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佛像1056尊,故称千佛柱,九洞共藏经4196块。石经山现存唐塔两座,还有石凿古井、隋唐碑刻等大批历史遗存。为了便于游客上山观光揽胜,云居寺于1999年10月24日开通了全长830米的石经山索道,在乘坐途中可一览云居寺全貌及石经山四周优美的自然风光。

  党和政府对云居寺给予高度重视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云居寺给予高度 重视。50年代末,利用三年时间对石经进行发掘整理,并组织专家对房山石经进行研究。出版了《房山石经影印本》和《房山石经题纪汇编》等一批研究著作。1974年房山区政府建立云居寺文管所,1988年扩编成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主抓云居寺文物保护、研究和利用工作。1987年10月,云居寺作为社会历史类专题遗址博物馆对国内外游人开放。1995年12月正式注册登记为云居寺石经陈列馆。

  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

  云居寺不仅藏有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而且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舍利(佛教名词)意为尸体或身骨。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1981年11月27日在雷音洞发掘赤色肉舍利两颗,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内而不是供奉在塔内的舍利,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为千年古刹增添一份祥光瑞气。

  福建省连江县东岱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福建省连江县东岱镇山堂村云居山之巅,又名上庵寺,云居山位于闽江与鳌江之间,距县城七点五公里。唐代即建寺于此,宋元屡修,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重建,到民国年间,年久失修,损坏严重,部分倒塌。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圆庆上人和明性法师驻锡于此,着手修缮寺宇,开荒种地,初创业基。 一九八一年年明性法师圆寂后,由理通法师继任住持,扩建大雄宝殿,修七星井和生活用房。一九八八年理通法师圆寂后,由比丘尼理顺法师任住持,理实法师任监院,一九九三年年开始对总体布局进行全面调整,将原有殿宇全部拆除,重新设计仿古结构,屋顶有琉璃瓦面,殿内一九八九年重塑的释迦牟尼第三尊佛像,高三.四米,肩宽一.二米,全面用金粉装饰,鲜艶夺目。塔井浮雕九龙八凤心,工艺精巧。大雄宝殿廊前换上九根浮雕青石龙柱,殿堂高度从原来八.三米加高为十三.八米,深度增加四.三米。建筑面积六百八十平方米。大雄宝殿前方留有一块五百七十五平方米方形广场,内建七星井和千佛塔。广场前面是天王殿,建筑面积一百三十五平方米,殿前为月丬池。在大雄宝殿和广场两旁建有齐堂、祖师殿、伽蓝殿、西归堂及生活用房等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六十二平方米。大雄宝殿后座为法堂、藏经楼、僧房等,建筑面积四百四十一平方米,殿宇围墙长三百米,高二.八米。近数年来的修缮总计耗资五百多万元,全部都是信徒捐献,其中胡雪金家族一百六十多万元,郑玉英家族五十多万元。现拥有殿堂五座,大小厅室五十六间,总建筑面积两千八百一十八平方米。 云居山是连江县内四大名山之一,青山堆翠,碧岫绕云,兀峦幽谷,奇岩怪石,松树萧森,绿茵馥郁,正如云居寺前崖刻有所言「天上云居,人间仙境」。西北向有仙人迹,传说仙人曾到云居山,岩壁尚留一尺多长的脚印。北面有金猫戏鼠、尼姑洗脸、和尚貌台诸胜。云居寺左边有大字「彤云碧海」的刻石。附近有流米岩。寺侧有一小冈,首尾昂起,形好马鞍,叫马鞍山。每届秋日,游者多宿云居寺,以待翌晨登普光塔以观日出。普光塔又称云居塔,在云居山顶,游人在此极目东海,气象万千。海筏法师有联云:「海自混茫能蓄日,山无古今独居云」,生动概括了「云居观日」的独特景色。「云居观日」是鳌江十二景之首。塔旁有一巨石,呈半笏状,底部附着贝壳,上刻「海上飞来」四字,称飞来石,对考察云居山地形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满山怪石,知名者还有「美女梳妆」、「莲花台」、「杜鹃岩」等诸胜。 云居寺虽处群山峻岭之中,现有一条石面公路接通连晓公路而进入一○四国道,交通十分方便。 寺址:福建省连江县东岱镇山堂村云居山

  西安云居寺

  云居寺原名安庆寺。因该寺上空常见祥云环绕久聚不散如菩萨显圣,故改称云居寺。

  西五台,原名安庆寺。位於西安市玉祥门莲湖路西段南侧,东邻洒金桥,西靠明代城墙,东西长约一华里。此地原为长安城内太极官,城南墙旧基。

  历史沿革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笃信佛教,每年数次前往终南山南五台朝山拜佛,旅途十分劳素,世民为母尽孝,便仿照南五台在宫城广运门以西,太极宫城南墙上沿起伏地势,筑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共有五个高台,又与终南山南五台遥相呼应,故称西五台。又因该寺上空常见祥云环绕久聚不散,如菩萨显圣,欲又称云居寺。

  据《西安府志》记载其台基於唐,创於宋,屡葺於明。现残存的西五台殿宇系采用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建造。由於年代久远,战火频繁,屡毁屡建,究系何代建造,众说不一。

  建筑风格独特

  西五台的建筑风格与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它坐西向东,由山门拾级而上,一台高于一台。第一台名为降龙观音殿,台前建有韦驮殿。第二台称五大菩萨殿。第三台为地藏菩萨殿。第四台为弥勒殿,殿前有老母殿。第五台为十二臂观音殿。另外有大雄宝殿、观音大士殿、卧佛殿三殿分别插建于二、三、五高台之前,系明代燕王朱棣所建。卧佛殿内卧佛塑像及侍立两假的十大罗汉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堪称明代塑像珍品,据《关中图志》记载由三天门拾级而上,层台绀阁,环列左右,最高处为大士殿,登殿四望,可收一郡之胜。各台两侧均有寮房,历来为尼僧居住。昔日的西五台是开期放戒的道场,其规模之大由此可见。 第一台与第四台毁於民国战事时期,其余各台尚且完整。所余三台分别称为前台、中台、后台,三台均尼僧主持。1920年能修比丘尼仰慕长安为唐代佛教胜地,由广东省移居此地。西五台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九日举行法会,会期善男信女前来朝拜许愿,求神礼佛者无数。

  文革对它的影响

  文革前,前台尚有五大菩萨殿像,大雄宝殿三间,内塑像释迦牟尼佛一尊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各一尊。灵应台,台上有观音殿一间,内塑观音像一尊。台下背后有韦驮像一尊,台前有观音殿一间。内塑观音像一尊。后台菩萨殿五间,供大悲观音菩萨像三尊。大殿三间,塑地藏王像、卧佛像及十大弟子像,外有弥勒殿三间。以上三台文革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革中寺内被工厂占用,寺内尼僧住地多被居民占住或插建,加之年久失修,整个寺院已破旧不堪,急待重修。

\

  建筑风格独特

  西五台的建筑风格与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它坐西向东,由山门拾级而上,一台高于一台。第一台名为降龙观音殿,台前建有韦驮殿。第二台称五大菩萨殿。第三台为地藏菩萨殿。第四台为弥勒殿,殿前有老母殿。第五台为十二臂观音殿。另外有大雄宝殿、观音大士殿、卧佛殿三殿分别插建于二、三、五高台之前,系明代燕王朱棣所建。卧佛殿内卧佛塑像及侍立两假的十大罗汉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堪称明代塑像珍品,据《关中图志》记载由三天门拾级而上,层台绀阁,环列左右,最高处为大士殿,登殿四望,可收一郡之胜。各台两侧均有寮房,历来为尼僧居住。昔日的西五台是开期放戒的道场,其规模之大由此可见。 第一台与第四台毁於民国战事时期,其余各台尚且完整。所余三台分别称为前台、中台、后台,三台均尼僧主持。1920年能修比丘尼仰慕长安为唐代佛教胜地,由广东省移居此地。西五台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九日举行法会,会期善男信女前来朝拜许愿,求神礼佛者无数。

  文革对它的影响

  文革前,前台尚有五大菩萨殿像,大雄宝殿三间,内塑像释迦牟尼佛一尊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各一尊。灵应台,台上有观音殿一间,内塑观音像一尊。台下背后有韦驮像一尊,台前有观音殿一间。内塑观音像一尊。后台菩萨殿五间,供大悲观音菩萨像三尊。大殿三间,塑地藏王像、卧佛像及十大弟子像,外有弥勒殿三间。以上三台文革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革中寺内被工厂占用,寺内尼僧住地多被居民占住或插建,加之年久失修,整个寺院已破旧不堪,急待重修。

  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在省,市人民政府和宗教主管部门的关怀下,西五台重新恢复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并被政府确定为西安市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大信教群众又能自由地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在省佛协的积极支持下,由佛学院毕业不久即担任西五台前台住持的吉祥法师,立志重现昔日皇家寺院之辉惺,讨划分期实施恢复重建五台原貌,以实现广大佛教徒的夙愿。她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带领广大僧尼和信众落实教产,护持道场,制定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大大加快了西五台的恢复重建工程。

  西五台修复开放

  西五台的修复开放既是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的体现,又是十方善信的迫切愿望,然而,要全面整修,所需经费较多,还有赖于国内外各大寺院高僧大德们及四众弟子的大力支持,同发慈悲,随缘捐助。 在国内外广大佛教徒和居士大德们的支持帮助下,一定能够使西五台早日恢复昔日盛况,成为全国最大的比丘尼道场之一。 据《西安府志》记载其台基於唐,创於宋,屡葺於明。现残存的西五台殿宇系采用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建造。由於年代久远,战火频繁,屡毁屡建,究系何代建造,众说不一。

  李世民的故事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笃信佛教,每年数次前往终南山南五台朝山拜佛,旅途十分劳顿。李世民为母尽孝,便仿照南五台在长安城的宫城南墙附近建筑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五座佛殿坐落在五个高台之上,又与终南山南五台遥相呼应,俗称西五台。云居寺历来为尼僧道场。据《西安府志》记载其台基于唐,创于宋,屡葺于明。现残存的云居寺殿宇保持着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尤其是卧佛殿内卧佛塑像堪称明代塑像珍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