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清晰程度的确定 奉心居士 下面这句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当行者在‘如’或者缘与‘诸法实相’相似的所缘时,心行上的开展与药师一致,虽未证得药师的全部功德,然对此法在深度和广度上皆无疑异,必然彻证佛果,可以称之为如实。” 心之所缘的确定,是修行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菩提心的所缘,就是如来的所有悲心、智慧和功德。我等初学佛时,对如来的一切功德不可能有彻底清晰的了解,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这就是如来有圆满利益众生的能力,获得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目标。此时,我们心中的目标虽然有明确的方向性,但显然不够清晰,这时种种修行方便和助道之法便不可缺少。(上师瑜伽便是一种殊胜的修行方便,当行人对上师的信心圆满坚固时,自心与上师之心完全融合,这正是上师瑜伽的心要。) 有一类众生,其根性喜欢在初发菩提心时就尽量将目标“清晰化”。但这种“清晰化”面临着一个困难,因为“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对我等凡夫乃至大菩萨来说,绝对“清晰化”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是否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对“清晰化”?如来慈悲,在《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给出了答案。在这里,发心的所缘比通常发心的所缘要“清晰”(同时也复杂)得多。发心清晰化虽然增加了发心这一环节的困难,却减少了对发心后修持方便和种种助道法的依赖,对适宜根性者乃至仅依靠此发心一法,才发心时便可成等正觉。 由此可以看出,发心的清晰程度与对修持方便的依赖似乎存在着“反比例”关系。 西园寺《人世间》杂志总第七期:认识菩提心
编辑:乐平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