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最让人熟悉的佛菩萨像是弥勒佛像,因为,他的特征非常鲜明,大肚上有一坦荡胸怀,胸怀上有一极其喜庆的笑脸,笑脸上有一流溢着无穷快乐的纯真无欲的笑口,一见即令人不能忘,而生亲近,而至喜欢,而至不能自已,而终至要迎请于家中——不为求名求利,只为怡情养性,开窍开怀。
但是,这样的弥勒佛像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在传统、原味的寺院里,弥勒佛像完全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佛门弟子都知道,弥勒佛是未来佛,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将降生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下一个佛,不过时间在几十亿年后,目前还是菩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一万年,慢慢便消亡了,等待弥勒佛来人间传法。
弥勒,为梵文 Maitreya 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夷多,南天竺人。2500多年前,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颇受佛器重,但他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前便去世了。在弥勒去世之前,释迦牟尼佛为他授记,预言他命终之后,当上生到兜率天的内院(净土),在那里讲经说法。据佛经记载,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会呆四千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则是五十六亿年,之后,便下生人间成佛。据《阿含经》记载,弥勒佛降生人间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的寿命达到八万四千岁,女子五百岁才出嫁。弥勒佛降生时,父名修梵摩,为大臣,母名梵摩越,为公主。弥勒下生之后,在龙华树下坐禅成佛,又设三会度脱众生,初会度九十六亿(众生),第二会度九十四亿,第三会度九十二亿。
最初的弥勒像是原味的,多为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装,姿势基本上是跏趺坐式,自然没有大肚和笑脸。其后出现了弥勒佛的形象。中国的大佛有很多与弥勒有关,如浙江新昌大佛、南京栖霞山大佛、河南浚县大佛、四川乐山大佛、荣县大佛、宁须弥山圆光寺大佛等。形象多严格按照佛经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制作,依然不是大肚笑口型。
晋以后,相继有一些人自称弥勒降世(凡自称佛菩萨转世者几无例外都是假的,如果是真正的菩萨转世者,会在身份暴露后很快离开人间),既有农民起义,又有别有用心者迷惑群众、乘机叛乱,或者借此敛财骗色。之后,出现了白衣弥勒形像,但并未被人普遍接受。
现今大众广泛喜爱的弥勒形象,来自被称为布袋和尚的五代后梁僧人契此。
契此,俗姓张,号长汀子,奉化大桥镇长汀村人(今宁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本是游方僧人,四出化缘,随处坐卧。由于经常荷着一个布袋,又被称为布袋和尚。其形貌很有特征,“形裁腲脮,蹙頞皤腹”,皱鼻梁,体肥肚大。其行为也很奇特,天将旱时便穿高齿木屐,天将涝时穿湿草鞋,人们以此得知天气。他随处寝卧,冬卧雪中,身上却不沾雪。他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食,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后梁贞明三年(917),他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供奉在家中。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作为一个游方僧人,契此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他的形象和蔼可亲,虽然显现神通,却又只是暗示于人,不以此为己谋利,直到临终,才暗示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这与那些以此迷惑群众、煽动叛乱的白衣长发的假弥勒完全不同。
契此为人所重不仅因为其形象的奇特,更因为其思想的超脱。他留下的诗偈不多,却都富有特色。他有一偈: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青目一句用了稽康用青白眼对待知己与俗人的典故)
他还作有一歌,强调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是“十方世界最灵物”,出家人只须腾腾自在、闲闲无为,不用分别凡圣,不用执着经论,与禅宗的风格一致。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为一种宽厚、包容的象征。他有一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他强调要大度能容,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宽却肚皮”、“豁开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宽,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甚至还能由此悟道成佛,证得六度。
布袋和尚插秧偈: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道),后退原来是向前。
以契此为原型,后人又加上了笑口常开的特征,从而形成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弥勒佛的形象。大肚弥勒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成为了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
与弥勒菩萨相关的联: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