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与苏州寒山寺有着殊胜的因缘。1986年重建的寒拾大殿供奉的是木雕金身寒山、拾得雕像,一人手持一荷,另一人手棒净瓶,童子脸,刘海发,袒胸赤足,相视嬉笑,造型古朴,栩栩如生。寒山寺的大雄宝殿后壁,嵌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罗聘所绘寒山、拾得写意画像的石刻,画像上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蓬头垢面、笑颜、散发、袒胸,古拙若愚。还有罗聘手书的《寒山拾得降乩诗》。大雄宝殿南侧墙壁上,还嵌一张寒山子石刻像,为郑文焯在光绪六年(1880)乘船游寒山寺时以手指蘸墨信手画就,画上亦有题词。北京故宫博物馆也藏有“和合”图画。一直以来,寒山寺被公认为是中华和合文化象征之地。
在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时,皇帝册封寒山为“妙觉普渡和圣寒山大士”、拾得为“妙觉普渡合圣拾得大士”,似寒山、拾得即“和合二圣”。道教崇拜得道成仙将和合又称二仙,成为主管人间家庭和睦,团结友爱,爱情美满的喜神和爱神。于是,寒山、拾得这“和合二圣”又作“和合二仙”。旧时常有悬挂和合二仙图于中堂者,取和谐合好吉利之意;又常于婚时悬挂,象征夫妻相爱。人们公认,这“和合二圣”发祥于天台山,成就于苏州寒山寺。
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伟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闻,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为我所用。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认为西方文化似乎冲突性更大,而中国文化则调和力量更强,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节,互相适应。和合成了中国人的良好愿意与崇高理想,这是渗透到中国人血液中的精神追求。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生命之所在,是寒山寺文化的核心。
我们尝试着从中华传统文化环境,用寒山拾得遗迹来分析和合精神,为什么以寒山拾得的形象为象征?就寒山寺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文化挖掘内涵、特色、现实价值,探讨丰富苏州融合的城市人文精神,确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强弘扬和合文化精神现实意义的深刻认识。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和合文化”发展传承的历史文化环境
中华和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历史上的诸子百家的论述、民间的优美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滋润分不开的。
第一,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对“和” “合” “和合”论述,是中华和合文化发祥的基础。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构成和合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就是“和睦”“和谐”。“和”是指和易、和善、和平、和衷、祥和;“合”是符合、结合、合作、合力、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融洽状态。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而不和”,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
《兵法》篇,将和合并举,指出:“旗物尚白,兵尚剑,刑则绍昧断绝。始乎无端,卒乎无穷。始乎无端,道也;卒乎无穷,德也。道不可量,德不可数。不可量,则众强不能图;不可数,则为轴不敢乡。两者备施,动静有功。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此居于图西方方外。”(《管子集校》第八)认为畜养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谐,和谐所以团聚,和谐团聚,就不会受到伤害,给和合以高度重视。与《管子》之《幼官》仅在后三句子稍有差别。这里更无疑已为我们明确界定了所谓“和”、“合”与“和合”的最准确、也最完整的释义。
《易传》提出十分重要的太和观念,讲“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集解》卷一)。重视合与和的价值,认为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
因此在先秦时期,和合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概而言之,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合作、融合。和合连起来讲,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在此和合精神的指导下,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由此可见,和合文化并不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是把矛盾、差异和斗争限定在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防止因过度的矛盾斗争而破坏了不同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使得事物的发展停滞不前。这表明,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五教和合、五行和合等等。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对天地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和合现象作大量观察和探索,从而提出了和合的概念,对和合现象作本质的概括,由此促进事物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中华和合文化得以产生、流传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而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较能够反映和合文化的本质,而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天人)之间,都可以用“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来加以概括。
秦汉以来,和合概念被普遍运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保留各家的鲜明特色和个性。不仅世俗文化各家各派讲和合,而且宗教文化也讲和合。宗教文化与世俗儒家文化之间也讲和合,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相互融合,相互吸取,由此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合思想自产生以来,作为对普遍的文化现象本质的概括,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各个时代、各家各派之中,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
第二,民间关于和合精神的优美传说,是“和合文化”历久传承强大的生命力。
民间关于“和合之神”的传说。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三云:“宋时,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著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万里外,亦能回家,故曰万回。今其祀绝矣”。按北宋李昉等的《太平广记》异僧类曰:“有弘农人,其兄戌役安西,父母遣其问讯,朝往夕返,日行万里有余,因号万回。”万回哥哥能使一家和合,所以故宋时祀以为和合之神,后祭祀他的人称之为和合之神。
这“万回”哥哥,乃唐朝武则天时一位与寒山子事迹相似但更具有神奇色彩的“奇僧”。《传僧录》和《历代佛祖通载》分别说他享寿八十或七十有四。特别是寒山子诗竟然还提到他的事迹:“自闻梁武帝,四依诸贤士。宝志成回师,四仙四大士。显扬一代教,作时如来使。”
又因《周礼·地宫·媒氏》疏云:“使媒求妇,和合二姓。” 认为这是对“和合”之义之正解。所以和合之神愿主家人和合,逐渐演变为婚姻和合之神;并由原来蓬头笑面、擎鼓执棒的一位神,衍变为一持荷、一捧盒的二神。持荷由于“荷”、“和”谐音,棒盒也出于此故。
“和合”二字,就变成了婚姻祝福之词,江浙一带民间画家多画之。旧时一般在婚礼时悬挂厅堂,以示吉利,取其“和谐合好”之意。山东省博物馆所还藏有和合二仙的木雕,其取意大意于此,它是作为礼物祝福新婚夫妇“和谐合好”的。
故在民间传说中,此家人和合之神遂逐渐演变为婚姻和合之神,原作蓬头笑面擎鼓执棒之一神图像者,遂化身为一持荷、一捧盒之二图像
古时和合之神有不同的含意,又和合二圣,实由万回哥哥神衍化而来。《事物原会》云:“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与拾得也。”清翟灏《通俗编》(无不宣斋本)卷十九“和合二圣”条云:“今和合以二神并祀,而万回仅一人,不可以当之。国朝雍正十一年封天台寒山大土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似寒山、拾得即和合二圣者。然和合又称二仙,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云:“说话间,四灵大仙过去,只见福、禄、寿、财、喜五位星君,同著木公、老君、彭祖、张仙、月老、刘海蟾、和合二仙,也远远而来”。旧时画像常绘作蓬头笑面之二人,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荷)揩合(盒)好之意,于婚礼时陈列悬挂。或常年悬挂于中堂,取谐好吉利之意,以图吉利。
和合神亦改称为和合二圣或和合二仙。《民间文学》一九七九年第八期所载《“和合二仙”传友情》,则仍以和合二仙为寒山、拾得。其故事略云:寒山、拾得同居北方某远村,虽异姓而亲如弟兄。寒山年略长,与拾得共爱一女而寒山不知,临婚始知,乃弃家去江南苏州何山枫桥,削发为僧,结庵修行。拾得亦舍女往觅寒山。探知寒山住地,乃折一盛开荷花而前往礼之;寒山见拾得来,亦急持一盛斋饭之盒出迎。二人喜极,相向而舞。遂俱为僧,开山立寺院曰寒山寺。”直到现在,(苏州)寒山寺里还存着一块青山碑,碑上刻着见兄弟俩的形象,上面写着寒山、拾得的名字。但是老百姓不识字,历代来只知道一个拿‘荷’,一个‘盒’,因此称之为‘和合二仙’”。按照此说,人们雕刻和合二仙或二圣是取其敬重友情之意。清代的雍正皇帝正式册封为“和圣”和“合圣”,成为主管人间家庭和睦,团结友爱,爱情美满的喜神和爱神。意为“和谐合好”。
在我国传统的婚礼喜庆仪式上,常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轴。但见面轴之上两位活泼可爱,长发披肩的孩童,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圆盒,盒中飞出五只蝙蝠,他们相亲相爱,笑容满面,十分惹人喜爱。他们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有讲究的。那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盒子是象征"好合"的意思,意为“和(荷)谐合(盒)好”。而五只蝙蝠,则寓意着五福临门,真是大吉大利,人们借此来祝贺新婚夫妇恩爱、白头偕老 ,永结同心之意。
《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即善终)。现在流行的六福指的是寿,富,康,德,和,孝。
第三,中华传统文化,是和合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肥沃土地。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华传统精神?和合文化即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精神即是中华传统精神!这是与现代文化相对而言的。那么,怎样才能寻找到中华和合文化、中华集大成精神?那就是通过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一切圣贤的下手处;一切圣贤的入口处;一切圣贤安身立命、待人处世之道。尤为胜者,从儒学的中庸到道学的中和、到佛学的中观形成了一条拾阶而上、登堂入室的璀璨之路,沿着这一道路我们可以去轻叩那辉煌圣殿的真理之门。
中国的传统文化定义应是儒学、道学、佛学集合,是相互融合的集大成。
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或“和合”的论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随着“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两大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地接纳了由印度原创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因缘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现在看来,礼治就是用文化修养进行内部约束,这比用法治进行外部的强制管制更显得不可或缺的,把内心规范突显出来更为重要。
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说到底就“性善”与“性恶”区别。无论是儒家、道教,还是中国化了的汉传佛教主张“性善”,提倡修身养性,“人之初,性本善。”已经是家喻户晓;而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忏悔。这也能够找到中华和合文化的根子,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二、寒山拾得与和合文化的因缘际会
清朝雍正年间,寒山、拾得被追封为“和合二圣”,与丰干合称为“国清三隐”。从此,寒山拾得“和合二圣”名扬天下。
和合二仙相传为寒山、拾得二人。寒山于贞观(公元627—649)隐居始丰(今浙江天台)天台山翠屏峰寒岩,又名寒山子。拾得本孤儿,为天台山国清寺老僧丰干路过赤城(今属天台)收养,固名“拾得”。
“和合文化”促成天台山“三教”兼融。我国诸多名山,历史上或偏于佛,或偏于道。唯独天台山儒道释 “三教”兼融,和睦相处。如赤城山,既是天台宗九祖湛然讲经说法之地,又是道家高道葛洪、魏夫人修炼的第六洞天玉京洞所在,同时还是儒师学子教读之处。“三教”兼融,展现出“人的精神自我和谐”。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者互学依存,互相融摄,相辅相成,充分呈现睦居“和合”的情景。
天台山三教兼容特点,成为文人学士、僧侣高道云集之地。儒道释三教修持者主张兼收圆融,相互研学,取别人之长,丰富自己。因此,天台山出了很多精通三教且倡导三教“和合”的高僧名道儒师。如南朝儒官、儒师兼道教学者顾欢提出:“道即佛也,佛即道也”的道释同源论。曾在天台山修炼多年的南朝陶弘景,首倡“三教合一”,大力提倡“佛道双修”,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是为一代道教宗师。又如唐代高道司马承祯,隐居天台山30余年,扬弃了道教炼丹服药方术,提倡“佛道双修”、“神仙即人”的道学主旨理论,欲以道教文化会通儒、佛二教,融佛、道、儒于一炉。
而寒山子本身由儒入道,再由道入佛,集中儒道释三教于一身的“寒山现象”,更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和合性。即天台山道教文化的“形神合一,性命双修”的道性论;天台山佛教文化的“一心三观、性具善恶”的佛性论和天台山和合二圣“安身乐道、自我湛然”的心性论。无论是道性论、佛性论,还是心性论,其实质都是“以人为本”的人性论,主要探究“人的自我和合”。这一现象,被清朝雍正皇帝所领悟,他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满、汉一家出发,大力提倡“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治国方略,而寒山、拾得的“和合二圣”由此应运而生。
寒山、拾得的故事在宋《高僧传》卷十九中有记载,此书谓寒山、拾得二人非常要好,拾得常用竹简盛斋饭给寒山。
寒山子,又名贫子,经常栖身在天台山始丰县西的寒岩幽窟中,因此被称为寒山子。由于身居寒岩,饮食无着落,所以常到国清寺,向厨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饭吃。拾得的身世不详,据说他年幼时被人遗弃在赤城道侧,恰巧被正在经行的丰干禅师发现,带回国清寺中,因此名为拾得。拾得原来担任斋堂的行堂工作,一日忽然兀自登座,与诸佛像对坐而食,口中嚷着:“憍陈如!你这声闻小果啊!”旁若无人地比划着筷子,呵呵大笑,因而被改派到厨房洗碗碟,正因为如此的因缘,他才有机会把剩下的菜肴装在竹筒里,给寒山来取用。寒山是一位儒释道三教思想兼融的隐逸诗人,他启发和感染拾得,使拾得也写了52首参禅诗存世。俩人结缘以诚相待,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寒山来天台山国清寺时,所穿衣衫褴褛,面容枯瘁,头上经常戴着桦树皮做成的帽子,脚下则穿着木屐,特别喜欢和寺僧开玩笑,或在廊下踱步,或者对空谩骂。然而在他的怪异言行之中,似乎蕴藏着许多佛理。有时候,他的荒诞行径惹得寺僧不耐烦,拿杖棍逐赶他,他也不以为意,他却回头抚掌大笑,呵呵大笑而去。
一天寒山在国清寺偶遇台州太守闾丘胤,闾丘胤一见即礼拜,合寺皆惊。原来是国清寺高僧丰干外出云游时曾对闾丘胤说过,寒山为文殊菩萨,拾得为普贤菩萨,所以闾丘胤一见寒山即拜。当时的台州太守闾丘胤,受到丰干指引,慕名来访寒山文殊、拾得普贤二人,寺里大众正纳闷着,“何以一位大官却来礼拜这等疯狂的人?”这时,寒山、拾得突然喝道:“丰干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为何?”两人挽臂笑傲,跨出寺门,走向寒岩,从此再也不曾出现在国清寺。闾丘胤于是带着医药、衣物前往寒岩拜谒,只听到远处传来寒山的喝喊:“贼!贼!”便缩身回岩缝中,又大喊:“奉劝诸君,大家好好努力吧!”说完,岩缝自行封合,二人从此杳无踪迹。
闾丘胤在哀慕之余,请寺僧道路捡寻他们的遗物,只于林间抄捡得寒山诗三百余首、拾得诗及偈语,后闾丘胤加上丰干诗若干部,为他们出了专集《三隐集》。
寒山、拾得遁入寒岩石缝之后,杳无踪迹,一直是存在于人们心中之迷。现在才明白,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据说寒山在天台生活了70多年后,他与拾得俩竟然携手来到了姑苏城外的妙利普明塔院继续结庐修行,诗歌唱偈,慈悲济世,弘法利生,和合人间,享年150多岁,在苏州寿终正寝,终于修成正果。寒山拾得精诚相处的情感,互敬互让的情义,携手共事的情怀,生动地展现了朋友间的“和合”的情谊。至今苏州寒山寺还有《寒山拾得图》石刻传世。编录为《寒山诗》,拾得写在国清寺内的诗偈,也收进《寒山诗》中。
三、寒山拾得“和合”思想具体表现
寒山元代因陀罗有《寒山拾得图》,其中有楚石梵琦的题赞,赞曰:“寒山拾得两头陀,或赋新诗或唱歌。试问丰干何处去,无言无语笑呵呵。”
事实上,寒山与拾得的问答、诗歌唱偈,体现出和合精神,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寒山生性洒脱,不为世俗所羁,其诗清奇雅致又明白如话,展现心灵世界的宽广与自在。在《全唐诗》,寒山诗被列为释家诗之首,共收入303首,编在23卷中。五四运动的新文化健将胡适先生极为推崇寒山的诗,他在公元一九二八年所着的《白话文学史》中,寒山被认为是唐代早期的三位白话诗人之一。这和五四的新思潮白话文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寒拾问答”是和合精神的智慧体现——个人内心和合
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
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用现代的话来解释是,往昔寒山禅师,曾经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样做才好呢?”
拾得禅师回答他:“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又问:“此外还有什么处世的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就告诉他:“我曾经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来,偈子是这样说的: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
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
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
曰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
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辦,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
马上放下手,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辦,
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问着如哑汉,
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
几年儿女债,抛开不再见。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
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段;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
悟得真常理,曰月为邻伴。”
寒山拾得两位高僧之间的玄妙对谈,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领受的。于是,你且再看看他又是什么样的一副面目呢?在厦门看到此诗,还多了两字,“倒了”。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第一个问答比较常见,可对于后面的问答,却是比较少见,也可能是后人牵强附会之作。
这个绝妙的问答,蕴含了面对人我是非的处世之道,因此虽经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寒山、拾得的《忍耐歌》是和合精神具体化——与社会和合
寒山,拾得的《忍耐歌》:忍饶耐退
寒山、拾得笑呵呵,我劝世人要象我。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饶一著。切莫与人争强弱。
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
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
任他嗔。任他怒。只管宽心大著肚。
终日被人欺。神明天地知。若还存心忍。步步得便宜。
世人欺我。害我打我骂我骗我。如何处之。
禅师答曰:
只管任他。凭他远他莫要理他。再过几年看他。
身穿破衲袄。淡饭随时饱。涕唾在脸上,不弃自乾了。
有人来骂我。我也只说好。有人来打我。我自先睡倒。
他也省气力。我也无烦脑。这个波罗蜜。就是无价宝。
能依这忍字。一生过到老。
听天由命。
听听听。堂前父母须当敬。兄弟同胞要一心。枕边谗言休要听。
天天天。天意与人无两般。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青天。
由由由。也有欢喜也有愁。世间苦乐不均事。万物从天不自由。
命命命。五行八字皆前定。切莫算计他人有。富贵贫穷都是命。
安分守己。
安安安。夜间一宿日三餐。非干己事休招惹。身得安时梦也安。
分分分。今生衣禄前生定。休将巧计害他人。儿孙自有儿孙福。
守守守。命理有时终须有。莫恨贫苦怨爹娘。儿孙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别人闲事不要理。休言长短去笑人。何不将心谅自己。
这就是有名的《忍耐歌》,对其高深莫测的文化底蕴和大智慧,的确耐人寻味。
寒山诗体现个人与大自然的玄妙意境——与自然和合
寒山的诗,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高高顶峰上,四顾极无边。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千云万水间,中有一闲士。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自羡幽居乐,是为象外人。”“倏尔过春秋,寂然无尘累。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他的这些抒发自己参禅的心得体会的诗句,空灵飘逸,剔透晶莹,把人带到一种毫无烟火气的玄妙境界——与自然和合的精神境界昭然若揭。
在寒山寺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像背后壁上嵌有寒山和拾得的石刻画像,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花之寺僧罗聘所作,并书记的《寒山拾得二圣降乩》诗:“呵、呵、呵!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为人烦恼终无济,大道还生欢喜间。国能欢喜君臣合,欢喜庭中父子联。手足多欢荆树茂,夫妻能喜琴瑟贤。主宾何在堪无喜,上下情欢分愈严。呵,呵,呵。”郑文焯指画寒山子石刻像题词:“登岳采五芝,涉涧将六草。散发荡元缁,终年不华皓。”
寒山拾得以其绝妙的问答、诗歌以及唱偈,后代人的题写内容,为其奠定了和合祖师的崇高地位,这已经成为大家所公认的事实。那么,寒山寺就是和合文化的祖庭。
四、和合文化研究进展及其影响深远
近年来,对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可以说掀起了一个新高湖,影响深远。
在国内确立了和合学概念。正因为和合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故引起了当代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海内外人士均对中华和合文化作了研究,以图揭示其内涵、本质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并探讨其影响和现代意义。
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华和合文化的研究,在海内外演讲、介绍中华和合文化,共发表研究和合文化的学术论文十数篇。在此基础上,于近期出版了78万字的研究专著《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下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一书,标志着他和合学正式确立。张立文先生在演讲中,多次提及和合的象征以苏州寒山寺“和合二圣”是为形象鲜明。
当代国内著名学者张立文先生所明确提出的所谓“和合学”理论,时至今日,已超过20年的时间了。其影响所及,非限三教九家、更在政界,甚至还流播到了异域。他认为,“和合”乃是中华文化的首要价值,更是中华人文精神之精髓,只有“和合”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同时,他还明确指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亦即五大中心价值,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原理和最高的价值。
存在不同争议的主要表现。究竟什么叫“和合学”? “和”与“合”的因果关系是什么?“和合”如何能够实现?对于“和”“合”本质与核心的问题,也是存在不同的看到。
和合为其所共同企盼达致的一种目的、结果和归宿。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古代汉语的传统视野里,“合”、“和”二者并举,或“和”、“合”二字连用,似乎并不多见,即使其中存在着这样的语词,但亦似乎并没有“和合学”所表达之意。粗略统计,所谓“和合”者,在经、子、史、集中,凡228篇、322见;而且其中可见之于经部者,仅1篇1处,即《韩诗外传卷三》之所谓“阴阳和合”。
此外,在史籍中,我们还注意到,除有“阴阳和合”外,还有所谓“天地和合”、“上下和合”、“夫妇和合”、“远近和合”等,诸如此类,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而“阴阳”无疑又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理念,它完全可以指代其他所有两两对举、正相反对的东西。于是乎,这里便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能够谈到“和合”者必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最基本方面,而且此二者同时又必须是既相对而又相反的;二是所谓“和合”者,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关结点究竟在于“和”还是“合”?
再就后一个问题而论,所谓“和合”者,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关结点究竟在于“和”还是“合”?或者说,在此二者之间,又哪一个更本质、更核心而且也更重要些呢?这也应当说是当下所有持“和合论”者首先必须予以深入省察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阴阳和合”之所谓“阴阳”,是两两既相对而又相反的煌煌宇宙间所有一切,万事万物。
和合之间有关因果关系。所谓“和合”者,今天看来,最早当完整见诸《管子》之《幼官》和《兵法》二篇,而且此二者在文字表述上仅后面三句稍有差异,但前提条件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这里更无疑已为我们明确界定了所谓“和”、“合”与“和合”的最准确、也最完整的释义:“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
所谓“和”、“合”二者,应当说是各有其基本前提的。前者之前提当是所谓“畜之以道”中的一个“道”字,而后者之前提则是所谓“养之以德”中的一个“德”字;换言之,只有“畜之以道”,才能使“民和”(即和睦、和谐);与此同时,也只有“养之以德”,才能使“民合”(即合作、协作)。因此这里之所谓“和合”,不过意味着和睦合作与和谐协作;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在《管子》作者看来,同时也还必须要从根本上做到同道同德,或者说是同心同德,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做到“能谐”、“能辑”、“莫之能伤”以及“此居于图西方方外”。
管子乃是孔子的前人;而且众所周知,从总体上说,后者则亦曾对前者其人其事推崇有加。因此上述两段话,盖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此外,《庄子·知北游》中则亦有言曰:“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道也。帝之所兴,王之所起也。” 《庄子集释》中又明确注云:“调偶,和合之谓也。” 由此可见,即使在庄子等人那里,所谓“调偶”或“和合”者,亦总是一个与“道”、“德”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理念。
常识却告诉我们,所谓本质与核心,一般地说,它是唯一的,不可能存在着两个;当然,更不可能为两个以上。
寒山诗承载和合文化在国际上影响深远,远播东邻日本,还传到美国及欧洲等地。
寒山诗传承的和合文化精神,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地位与声誉。公认对日本的俳句,短歌有深远的影响,甚至于以寒山诗为模式创作诗作。日本人之所以热衷寒山诗,一方面可能因为同属东方人种,在文化心理和文学渊源上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禅宗由中国渡海到东瀛后,成为日本僧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寒山诗中的寒山的诗中有不少禅宗的道理,宗教意味很浓,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尽管在影响也是很大的,但是我认为也不过是张扬了寒山诗或寒山寺的包括钟声在内的文化现象而矣。再者寒山的诗通俗浅显,简明流畅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日本僧人山田寒山(本名山田润,因仰慕寒山寺,故改名山田寒山),为寒山寺搜寻唐钟、或明钟,遍访日本列岛,终究没有找到。于是发心募化铸成2口铜钟,一口留在日本馆山寺,另一口赠送苏州寒山寺,并请当时(1905年4月)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撰铭:“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时钟声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转入我邦,今失所在,山田寒山搜索甚力,而遂不能得焉,乃将新铸一钟,赍往悬之,来请余铭。寒山有诗,次韵以代铭:姑苏非异域,有路传钟声,勿说盛衰迹,法灯灭又明。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大日本侯爵伊藤博文撰。子爵杉重华书。大工:小林诚羲,施主:十方檀那。”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撰铭也能够以寒山诗次韵,可见寒山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寒山诗随着日本铃木大拙对中国禅的介绍远渡美国,美国诗人史耐德根据日本画家所绘寒山、拾得的画像,翻译了二十四首寒山诗;克洛厄(Jack Kerouac)的自传式小说《法丐》,或译为《达摩浪人》(The Dharma Bums),将寒山与史耐德并列为嬉皮士的精神领袖;六十年代,布瑞士(Cyril Brich)所编的《中国文学选集》英文本,末收古诗十九首和辛弃疾的作品,却把史耐德翻译的二十四首寒山诗全部收入;这期间,寒山居然成为西方嬉皮士的精神领袖,其蓬头跣足、破鞋长发,在风尘中笑傲江湖的形象为嬉皮士仿效,认为这是能够摆脱世俗的纠缠,能够自给自足,表面疯癫,内心却无比理智的寒山精神,特别在美国,寒山诗风行一时,这却是始料未及的。
这有一段文学佳话。美国诗人史奈德在学习日本文化时,为寒山这个衣袍破烂,长发飞扬,在风中大笑的人,以及寒山诗中遗世而独立的精神,回归自然的意识而深深吸引,美国嬉皮风潮的代言人,“垮掉的一代”文学代表杰克凯鲁亚克与史奈德是至交,深受其影响,他在长篇小说《法丐》中讲述了自己与史奈德的友谊,以及后者在翻译寒山诗并逐步把自己引入禅境的故事。从而在美国掀起“寒山热”。近期放映的美国大片《冷山》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同名小说在扉页上有两句诗,出自寒山的诗,“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这富有禅味的诗,的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然又意味悠长,令人着迷。
寒山诗承载着包括和合文化精神在内的驳杂文化范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寒山诗虽然近代、当代在国际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寒山诗却有截然不同的待遇。由唐末至清初,寒山诗被以正统居的载道人士(儒家之道),以“过俗”(太过白活)为由扼杀。直到清代,官修的《全唐诗》(康熙朝)与《四库全书》(乾隆朝)开始收录寒山诗;眼界特高的雍正,在他的《雍正御选语录》中,除了收录寒山诗一百二十七首之外,在序言中并说:“朕以为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及古佛直心直语也。”雍正在作序之外,并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
五、和合思想的应有的现实意义
今天,中国社会的一切乱象、弊端都是源于割断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关系。广大国民与青少年如水上之浮萍;人云亦云,人趋亦趋,为各种外来的文化思潮所左右,使中华精神日渐沦丧、日渐消亡。我们能够了解点和合思想,接受中华传统文化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渴望“致中和”,这是现实的需要。
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会集法国,并在发表的《巴黎宣言》中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是人类痛彻的感悟,也是科学的深刻反省。
1993年,世界各国的宗教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聚会美国芝加哥发表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一致推崇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认为这是全人类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法则,并赫然悬挂在联合国大厅。
这表明人类必须用文化的理性良知去解决社会矛盾与世界冲突。而文化的理性良知集中的体现是孔子的儒学思想,因为它指示了人类社会的和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儒道佛分别意味着:与社会的和合、自然的和合、时空的和合。它们组成了中华文化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今天,我们再不能割裂文化的完整性;割裂文化的原理与精义,而只停留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与载体上。
我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时,就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古今圣贤相往来;与宇宙规律相往来。”用无穷无尽的智慧,解决现实错综复杂的矛盾,追求和谐。
在诸多思想理念中,能够真正充当先秦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之本质与核心的,只能说是“道”、“中”、“中道”或者说是“中庸之道”与“中庸之德”。早在老子、管子、孔子等等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们那里,无疑已为我们找到了何以“致中和”的根本道路,而且其中的道理又是言简意赅、至平且易的。在从外国传来的佛教教义中,以“慈悲济世,弘法利生”的观点,广泛接爱,也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
向往人与自然的和合。寒山子遁形天台,以寒石山为其终隐之地,潜心宗教文化,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岩穴独居的生活方式。虽则清苦,但心境恬淡自在,与大自然更加和谐。寒山子在许多诗作中强调要呵护周围的环境,不过分攫取,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从而达到了人与各种生物和平相处、睦邻友好的境界。
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和合。拾得与寒山非亲非故,可是每当寒山子来寺,他与丰干总是要把供佛或僧众用餐剩余的饭菜让他带回去。三人经常来往于国清寺和寒石山之间,吟诗唱偈,笑傲林泉,虽非骨肉,却情逾手足,人们称之为“三贤”。相传寒山、拾得曾同时爱上一位姑娘,结果两人相互推让。寒山出走苏州,结庐修行。拾得获知实情,不远千里寻兄。两人相会时,拾得手持一枝荷花作为赠礼,寒山则捧着斋盒出迎。由于“荷”谐音为“和”,“盒”谐音为“合”,后人就称他们为“和合二仙”。
追求人的身心的和合。人与自然的和合、人与人之间的和合,都必须通过人的身心和合来实现。寒山子的物质生活是匮乏的,但天台山深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清幽寂静的大自然怀抱,让他充分体会到“天地人合一”的理趣,找到了个人与无限契合无间、生命与天地万物一体俱化的归宿。正是这种优美的环境、知己的师友、思想上的解脱和恰当的养生方法,不仅弥补了寒山子物质生活上的匮乏,而且充实了他的精神生活,强健了他的体魄,养成了他宁静、平和的心态,使他感到山林花木和飞禽走兽都是自已的至爱亲朋,身心无比康乐,寿至期颐。这也正是晚清以后,无论雕塑绘画,“和合二仙”像大多是人见人爱的稚童形象的原因。
苏州富有和合精神的深厚情结。除寒山寺“和合二圣”表达了苏州的和合精神外,苏州还有不少和合的情绪的象征。苏州民俗博物馆象征着天、地、人合一的雕塑,雕塑上为红色祥云,着地是黑色方形大理石,透过一团朝天的圆融望去,几千姑苏的“和合”情结便展现期间。伫立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的圆融雕塑,最能揭示苏州“和合”情结的文化本质,是苏州开放融合的真实写照。此雕塑外圆内方,进退有据,博采众长,自成体系,传承吴文化,创造新文明。这个千年古城边的现代新城,这个借鉴新加坡经验融合中国国情的典型例证,这个老苏州向往、新苏州聚集、洋苏州众多的地方注定了是一个融合多种文化的人间新天堂。
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苏州人的观莲节,便是借荷花的寓意,表达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意愿。苏州地处江南水乡,荷花甚多,过去苏州城乡植荷花的地方很多,从“莲花斗”“双荷花池”“瓣莲巷”“红莲桥”“馨莲桥”等街巷地名便可看出来,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二月十二的百花生日等。最近,城市建设还以莲花为路名,已经园区出现,还有“白莲公寓”等。
苏州桃花坞的木刻年画“一团和气”。过去苏州百姓过年喜欢买桃花坞的木刻年画贴在家中。便是将一团喜气,贴在墙上,是对生活美满的追求。
苏州两千五百年历史积淀了吴文化“和合”的传统,在农业文明中,经过世世代代的实践和总结,逐步形成的,它强调天人合一,推崇敬山乐水,追求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它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吴文化还造就了苏州人的性格和生活的方式,显露出温和、柔韧的特点,语言的柔和隽永,性格的温和含蓄,彰显了苏州人兼容并蓄、和谐为本的人文情怀。
如今,苏州人将“融合”作为城市精神,正是对几千年和合情结的传承和发展。苏州将刚与柔、雅与俗、古典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美融和在一起。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西方的对接,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和合”,被称为与全球化融合得最为彻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
六、结论
关于“和合”,从我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论述,到民间优美的传说;从对寒山诗只是寺院刊刻,至清代官方认可,对寒山拾得的册封,特别是到五四运动推崇的白话诗人;从东邻日本评价极高,并成为其文化渊源之一的诗僧,到美国嬉皮士的宗师,其因时空转换而对其形象及诗文的不同解读,真是大相径庭,不由不惊诧,扼腕而感叹。和合已经成为广泛认同的一种人文精神。我们以寒山寺文化为载体挖掘和合文化,对于丰富苏州城市精神——“融合”很有意义。
但是,在我为此自豪时,还有一种解读,是令人迷惑不解的。不知是借和合二仙的诗(应该是伪作)表达自己的懦弱胆怯,忍饶耐退,听天由命,安分守己,不当出头鸟,自扫门前雪;还是表达中国人的智慧,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无为就是有为,为唾面自干,指望对神明等靠要,白得馅饼的精神洋洋自得。这得有清醒的认识,还得保持对一切文化现象拥有扬弃的精神。
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消极避世是不可取,应该正视矛盾的普遍存在。我们提倡和合精神,但并不反对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面对现实的困难与矛盾,我们不能用精神鸦片来麻醉自己。我们认识到“和”“合”,也是同时存在的矛盾的两个方面,追求和合是我们最高精神境界,我们应该运用中华文化(包括中国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来丰富智慧,增长才干,解决我们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实现社会和谐。这才真正是我们探索寒山和合文化的要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寒山寺志》编写组编.重修寒山寺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9
[2]苏州寒山寺编,盖国梁配图.寒山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2006.6重印)
[3]苏州寒山寺编,寒山寺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
[4]林锡旦著.寒山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2
[5]张立文:《儒家文化的现代转换》《长白论丛》1994.3;《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1997.5;《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学习》1998.2
[6]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秘书处:《中华和合文化研究概述》,《光明日报》1997.2.6;程思远:《世代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精神——为“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而作》,《光明日报》1997.6.28
[7]《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字义疏证·卷下》
[8]《老子·二章》、《老子·十四章》、《老子·二十五章》、《老子·三十七章》、《老子·五十七章》
[9]郭齐勇:《近五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原道》六辑
[10]余敦康:《夏商周三代宗教——中国哲学思想发生的源头》《经学今诠三编》(《中国哲学》第二十四辑)1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1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1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2]《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中庸章句序》
[13]陈荣捷《西方对朱熹的研究》,《中国哲学》5辑,208页,三联书店,1981及其《朱子之创新》《朱子学新论》21-22页,三联书店(上海)1991
[14]《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是故东方生而西方成,东方和生,北方之所起;西方和成,南方之所养长……”
[15]《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6]《论语·述而》、《论语·阳货》、《论语·公冶长》、《论语·雍也》。
[17]《庄子集解内篇校正·德充符第五》、《庄子集释卷七下》
[18]《管子·幼官》、《管子·兵法》、《论语·宪问》:从总体上说,在孔子心目中,管仲无疑乃是一位“仁者”。
[19]《礼记·乐记》、《礼记·曲礼上》
[20]《汉书·董仲舒传》
[21]《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十《移府学诸生》,卷十九《宋城县夫子庙记》
[22]《周易·系辞下》
[23]李观:《通儒道说》,《全唐文》卷535,中华书局1983
[24]《日知录》卷七
[25]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四,《复礼上》《复礼中》
[26][美]阿兰·布鲁姆(Allen Bloom)著、秦露等译:《巨人与侏儒(Giants and Dwarfs)——布鲁姆文集》294页,华夏出版社2003
[27][美]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著、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13页,三联书店(北京)2003
[28][美]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著、张辉译:《诗与哲学之争(The Quarrel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oetry)——从柏拉图到尼采、海德格尔》34页,华夏出版社2004(文/汪祖民)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