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法门净界法师礼谢法师,不为礼。请坐。忏悔法门,各位法师,各位居士,阿弥陀佛。好,大家请放掌。今天,学人跟大家共同学习的主题是佛教的忏悔法门。在讲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的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修习忏悔法门。佛法对我们生命的现象,说是生命就像无止境的水流,换句话说,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这个水流是从过去流到了现在,也从现在会流到未来。这个水流的背后事实上不是上帝来主导的。是由于过去我们所造的业力在引导这个水流在三界六道里面去作用种种的果报。既然我们生命的水流是受着业力的影响,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就会出现两种的情况。第一个情况就是假设我们内心当中是善良的业力生起的作用,就是我们过去曾经持戒修福,这样一个善良的业力表现出来,我们感到我们的色身特别的健康,事情也特别的如意。这种情况,我们修习佛法就特别的顺畅。但是,有时候我们的生命是由罪业表现出来的。我们曾经在过去生当中由于一时的糊涂,就造了杀盗淫妄的罪业,这种罪业表现出来的时候,就使令我们的色身有种种的病痛。即使我们吃了很多的药都不见好转。这是色身的病痛,色身的障碍。内心当中也会因为罪业的干扰,使令我们内心感到昏昧暗钝。你修学佛法总是觉得心力提不起来。当这种罪业开始干扰我们的生命,这个罪业开始引导我们趋向于障碍,趋向于痛苦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修忏悔,来破除这种罪业的障碍,使令我们身心能够恢复一种顺畅的阶段,继续的修学佛法。所以,忏悔 法门在佛教当中是被判做道前基础。你不管是修学什么样的圣道,你念佛,止观,或者是修种种的密法,在修道之前,你都必须要透过忏悔来破障。就好像说你今天开车,虽然你有一个非常坚固的车子,但是你要上路之前,你必须用推土机把路上的石头,这些障碍都把它清理干净。你的车子上路以后才能够顺畅的达到你的目的。所以,忏悔法门就是在你上路之前,欲先把道路上的石头搬开来。它就是扮演一个破除障碍的角色。我们今天是从一个佛法的教理,来探讨忏悔的内涵。好,我们看讲义。将述此义,大分为四。我们要解释忏悔的修习法门,总共有四大科,甲一是解释名义,首先我们把忏悔的名称和意义从一个佛教的角度,当然我们一般人说我做错了事,我向你忏悔,但是这样的忏悔都是非常肤浅的。佛法的忏悔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义理。我们先从佛法的角度解释忏悔的意义。第二个,甲二,忏悔的方法。假设我们已经不幸造了很多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那么我们应该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消灭这些来障碍我,会引导我们很多很多痛苦的这些罪障。这个是一个正式的修学方法。第三,罪除之相。我们通过如法的忏悔,我们怎么知道这个罪业是消失了呢?有什么样的判断方法表示我们这个忏悔的法门已经修学圆满。第三个,就是一个忏悔的判断方法。甲四,结示劝修。这一科,我们把前面的忏悔方法做一个总结。现在我们看第一科。解释名义。解释名义是在第二面,分成两科:先解释名称,再说明它的义理。先看忏悔名称的由来。忏悔在佛教界的名称是任何成立的。我们看论文。大家请合掌。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意义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诫,义虽通得,华梵须分。这段是出自于律藏。在律藏里面,讲到忏悔有三段。先看第一段。我们先解释忏悔名称的由来。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忏悔这两个字在原始的印度佛教,它本来的名称叫做忏摩。忏摩这两个字把它翻成中文,它的意思叫做悔往。悔往就是说你过去已经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在就是自己已经造做了。那么,现在你去回忆你过去的罪业,你感到深深的后悔。这叫做悔往。这个往就是往昔你已经做了,表示后悔。这样子的一个忏摩和悔往到了后代的佛教,就把它衍变成忏悔,就是把印度文字的第一个字跟中文的第一个字和起来,就叫做忏悔,就叫做梵华双举,是中文和梵文的和合。事实上,忏悔最初的字叫做忏摩。是这个意思。好,我们再看第二段。这一段就正式的解释了忏悔的一个内涵。准《业疏》云:取其意义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忏悔的意义,简单的讲,就是不造新。就是过去已经造做的,那就不提了,从现在开始,你不再造做新的罪业。这样子叫做忏悔。你能够不造新的罪业,这当中有两个条件要记住。我们先看这个悔。悔是耻心于往犯。就是你现在的生命,你开始去回忆过去所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你表示你的羞耻。表示羞耻的意思就是说假设你的生命再给你从来一次,你绝对不会造这个罪业了。就是你对于你已经造的这件事情表示深深的后悔,或者说深深的厌恶。这是第一个条件。就是对过去的罪业表示追悔。第二个忏是止断未来非。前面的悔字是观察过去,那么这个忏是发愿未来。在你未来生命当中,你在佛前发愿,那么你宁舍生命,你不会再造作这样的罪业了。你内心当中生起一个坚定的誓愿,你绝对不在造作了。当你能够对过去的追悔,的未来的发愿,这样子两个内容的和合,就是成立了忏悔的意义。我们看第三段的总结。有将忏字训首训诫,义虽通得,华梵须分。古德把忏悔,有的解释成"首",就是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过去的生命譬如过去死,现在的生命是从新开始的。或者是把它解释做"诫",这个"诫"就是一种观照。你内心当中能够去观照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开始改过修善。当然,义理是相通了,但是这当中有中国和印度的文字的差别,应该把它分清楚。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佛法当然在修学上是一个心地法门,不管你今天修密教,修止观,修念佛,比如说你念佛,念佛是谁,你不是嘴巴能够念佛,你也不是身体能够念佛,一定是你那个明了的心能够念佛。那么在我们明了心的用中呢,心地法门当中,佛法的修学基本上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破坏的法门,一个是建设的法门。破坏的法门,它的所对境呢,是罪业,就是你已经在内心当中累计很多的罪业,这件事情要加以破坏。建设的法门,是对善法,是对菠萝蜜的法门来说的。诸佛菩萨有种种的善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种戒定慧的善根,我们本来没有的,我们把它建设,把它加强。所以,我们在佛法的修学,简单的讲就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忏悔法门在我们修学当中,它扮演的角色是一种破坏的角色。就是你本来已经有的东西,要把它消灭。当然,它所破坏的是罪业。这个地方有一个重点,你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这个罪业才会消失掉呢?所谓一切法姻缘生,你今天没有掌控正确的姻缘,你虽然修忏,但是这个姻缘不能消失。所以,不管你今天拜什么忏法,你内心当中要具足两个心态。第一个,耻心于往犯。你对于过去已经造做的罪业表示你的追悔。 第二个,止断未来非。你对于未来的生命你发愿永不再造作。这个对未来的发愿很重要。有些人忏悔只是对过去的追悔,但是他并没有明白的表示他以后不再造做。换句话说,他可能以后遇到这个姻缘,他可能还会再造做。那么,这样子的情况就不能构成忏悔了。这意思就是说,当然我们身为一个生死凡夫,我们遇到了染污的环境的刺激,你以后有可能还会再造做。有可能,不是说你忏悔一次就OK了。你这个罪业造了以后,你以后还可能会造,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在忏悔的当下,你要发愿你不再造做。当下你要有这种心情。你先不管你以后做得到,做不到。就是说,你在忏悔的当下,你要很坚定的告诉你自己,你不再造做了。假设你这个心念不能够生起,那么这个罪业是不能够消失的。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所以,忏悔的心情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对过去的呵责,第二个是对未来的期待,发愿期待。当你不管修什么忏法,修大悲忏,修八十八佛,你只要内心当中具足了对过去罪业的呵责,对未来生命的发愿,那么你就能够念念之间去消灭你已经累计的罪业了。因为你已经掌控一个灭罪的姻缘。这个地方我们先简单的把忏悔的名称,案例啊做一个说明。看下一段。乙二的述义。把忏悔所对治的,所破除的什么的姻缘是什么,把它详细的说明。我们把律藏的文念一遍。大家请合掌。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特生厌贱,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洗心忏悔。好,我们再解释,在第四面。前面的一段,我们把忏悔的意义说明,这个地方我们说,我们忏悔,到底我们想要忏悔什么。先看第一段: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你想忏悔,当然忏悔主要是罪障,佛法的修行都要掌控一个生起和幻灭的姻缘,就是你要消灭这个东西,你要先找到它是怎么生起的。它生起的姻缘在哪里。所以,我们应该先明白罪业生起的姻缘,“既识起因”,佛法说一个人会造罪啊,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在我意识,为什么佛陀他不造罪呢?你不能说因为有这个环境的刺激,我才造罪的。这样讲是不对的了。阿罗汉和佛陀在染污的环境,他也不造罪。所以,佛法的意思是莫向外求。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在一个平等的心中捏造一个自我的意识,有这个自我意识呢,就跟所有的众生产生对立了。有我相,就有人相,相互的对立就产生一个保护自我的心态,叫做私欲。保护自我以后,就开始造业。我爱执就造成了当这个环境满你的愿,你就生起贪欲,当环境不满你的愿,你就生起嗔心。这所有贪嗔的烦恼的生起,都是因为你捏造了一个自我意识才会出现的。所以,罪业的生起基本上是我们内心的颠倒。这个罪业生起以后,它会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两个重要的影响。第一个,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先看第二,当我们今天造了一个罪业,或者杀生,或者偷盗,或者邪淫,或者打妄语。那么这样的罪业你造了以后,在生命当中会产生两个负面的影响。第一个,招苦报生后当受。你这个罪业累计到一定的程度,你就要到三恶道去受痛苦的果报。这个叫做异熟果。它的成熟的时间是在以后。所以,它是属于异熟。第二个就是当下成就的。感种类相续而起。你造了杀盗淫妄以后,你这一部分的烦恼会增加。这叫等流果。假如你今天造一个杀生,你杀了一只鸡,当然杀鸡这是一个罪业了。你把罪业造好以后,你生命当中产生两种对你有伤害的力量。第一个你的杀生的行为产生一个召感三恶道的一个业力。第二个你造了杀生以后,你产生的嗔心加强了。你以后会更容易杀生。所以,我们在造业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诶,反正我就做这一次就好了。其实,你这个想法是错的。你造了一次,你就很可能会造第二次。你造了第二次,你就更可能会造第三次。就是所谓的感种类相续而起。就象滚雪球一样,除非你能够忏悔对治,否则你造做了一个罪业,除了召感未来的果报,你又增加了你这一部分的烦恼。所以,你以后就更容易去造这方面的罪业。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在忏悔之前,我们先知道今天我们造的罪业所产生的一个负面的力量。这两种力量都是可以通过忏悔来消除的。我们再看第二个,消灭的方法。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这段的解释,就是道前基础讲到我们如何来消灭我们已经造的罪业跟增加的烦恼。第一个,你要忏悔之前,你必须有观照力。就是你必须听闻正法,如理思维。能够对生命有一个正确的观照。你要知道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一个佛弟子,你在修学佛法当中,你最重要的是正知见。一个非佛弟子和佛弟子在生命当中都有可能会造罪业。但这当中的差别在哪里?你如果是非佛弟子,你没有正见,你造了罪业以后你没办法踩撒车了。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叫做错。所以你的生命没有改造的,没有调整的可能性。你只有一次一次的造做,直到这个罪业的力量成熟为止了。那么佛弟子他能够明白道理,他有可能会一时的糊涂而造罪。但是,他造了罪以后,他内心颠倒的情绪过去以后,他心平气和,他听闻佛法的正见就会现前。他马上就会知道自己做了错事。所以,他就能够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他就能够发起忏悔的心情。所以,佛弟子他在造罪的差别就是他有调整自己的功能。他有观照力,当然有观照力是不够的。第二个,要有行动力。从缘生灭,斯苦世法。当你在不断的回光返照你的身口意以后,诶,发现自己有过错了,怎么办呢,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你要修习佛教的忏悔法门。或者你拜八十八佛,或者你拜大悲忏。假借这种修学法门的姻缘来消灭这种痛苦的果报。就是说,诸法姻缘生,诸法姻缘灭。你过去由于一念的颠倒,造的罪业,你现在也应该依止你一念的惭愧心,来消除。所以从缘生灭,斯苦世法。第三段做个总结。于彼恶业,特生厌贱,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洗心忏悔。当然忏悔的关键是罪业了。所以你在拜忏之前,你必须要思维你的罪业。佛法的修学,我刚刚讲过,有些法门是要修皈依的比如你念佛,你念佛的心情是我要跟佛陀学习,那是个善法。你对善法是好耀随顺。但是你现在的忏悔法门是破坏法门,你说我今天拿了一个推土机,那你要破坏什么东西,你也不知道,你进到佛堂就一直拜佛。你到佛堂一直拜佛,那么你就不可能忏悔罪障的。因为你没有把罪障现出来,那你怎么忏悔呢?所以,忏悔之前先要思维自己的罪业。思维罪业以后,要做三件事情。特生厌贱,对于我们造的罪业表示我们的厌恶和呵责。第二个发重惭愧,我们在佛前许下誓愿。我从今天开始宁舍生命,我绝对不再造做了。 第三个,立对治过。正式修习忏法。依止这样的一个呵责,发愿,修忏,来洗除我们心中的污垢,达到真实忏悔灭罪的功德。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地方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忏悔就是罪从心起,从心忏。你刚开始的罪业不是别人给你的,也不是上帝送给你的,是我们一念颠倒的心生起,造的杀盗淫妄。这个罪业造好以后呢,它跑到你内心的深处,所谓的潜意识,或者第八识里面保存下来。这叫罪从心起,那怎么办呢?将心忏,既然这个罪业是你生起的,别人不能帮你消除了,你要假借你自己的观照,由观照以后产生忏悔的心态,假借拜忏的方法再把你心中的罪业消失掉。罪从心起,将心忏。在明朝,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讲到一个公案。他说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寺庙叫高明寺,大陆的高明寺,这个高明寺有一个沙弥叫做?弘沙弥。?是??的?,弘是弘一大师的弘。业弘沙弥。这个沙弥平常是非常守规矩的,但是他在工作上被调到做库房。库房就是掌管整个寺庙的所有的饮食,所有的资具。因为这个沙弥出家不久,所以戒定慧的功力比较单薄。所以,遇到饮食的诱惑,就经常去偷吃常住的食物。当然,这个偷吃一定有心有境,依止贪欲的烦恼,去偷取物品。那么心境和合,罪业成就。他偷取常住的物品,偷取了一年。正正一年的时间。到了除夕的时候,就是农历年除夕的时候,他就生了一场重病。在重病当中,在睡梦当中,他梦到了佛教的护法关公现前。关公他看到这个沙弥就呵责他,说你一再一再,一次又一次的,偷取常住的罪业,你以后到三恶道去。关公呵责他以后,拿棒子,手杖,打这个沙弥,这个沙弥从被关公打了以后,从梦中惊醒,惊醒以后,身体非常的疼痛。而且,嘴巴也不能讲话了。当然,如果你不是佛弟子,你就怨天尤人了。你生命就没有办法调整。所以,佛弟子的差别,他有观照力。他能知道这件事是怎么回事。这个?弘沙弥只是一时的糊涂,他的正见没有失掉。所以他自我反省,他觉得自己造了罪业。开始就修忏。他从大年初一开始修,修到大年初四,到第四天,他整个的病痛就完全消失了。嘴巴也恢复讲话了,这是一个罪灭之相。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是说,罪从心起,将心忏。这个沙弥本来没有罪,因为一时的烦恼,糊涂,产生罪了。那么,也必须假借他的忏悔心来消除。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不怕你造罪业,就怕你不知忏悔。所以我们对于过去所造的罪业,应该做三件事情,于彼恶业,特生厌贱,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所以才能够洗心忏悔。这个地方是讲到我们忏悔的内涵。好,我们看第二科的甲二。这一科呢,前面是把忏悔的意义我们做了一个说明,这一下我们就正式的说明忏悔的方法。这当中有三科,初,思维业果,二,生起忏心,三,正修忏法。这三科当中,思维业果,生起忏心,都是属于道前基础,就是你拜忏之前你必须具足的业果的正见跟忏悔的心情。就是你要进入佛堂拜佛之前,这两个都要具足的。第三个,正修忏法是你到佛堂以后正式的修法。看第一科:思维业果。思维业果当中,有两科,先看业果的理论。我们今天要具足生起惭愧心。惭愧心的生起是依止正见生起的。正见的基础来自于对业果的观察。宗喀巴大师他提出我们应该如何来观察业果呢。有三个角度。第一个,业果决定,第二个,业果不失,第三个,增长广大。你通过这三个角度,你就能够正确的观察业果。我们先看第一个。业果决定就是说业力去召感果报是不会有任何差错的。所谓,你造了善业,决定召感安乐的果报。你造了罪业,业决定召感痛苦的果报。这样的姻缘是绝对不会有差错的。说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果报啊,有很多很多的差别。比如说,诶,我的眼睛很健康,可是我的眼睛很健康不是我父母亲给我的,是我前生在眼睛这方面的业是比较善良的。但是,我的鼻子不太好。那么这件事情,我以前在这方面,在鼻根方面造的罪业。就是说,你可以从你现在的果报,可以去推知你以前在某一个方面的业,哪一方面是善,哪一方面是恶。这是第一个判断。第二个呢,预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身为佛弟子,我们就会相信有来世。你有时候也会想想,我来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其实你现在也可以大致的做一个推断。你怎么推断呢,就是今生作者是。我今生有持某一部分的戒,某一部分的戒没有持,我今生有修某一部分的善,某一部分的善没有修。那么,你把今生所造的行为都加起来,你就能够简单的描绘出你来生的果报。说是,预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你今天在修忏之前,你要相信生命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是由业决定的。说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是我们在业果方面的第一个思考。快乐和痛苦,完全是由于我们自己的业力所决定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业果不失。就是说,你造了业,这个业,它是不会自动消失掉的。说是,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观念很重要,一个人要忏悔,你要知道,业果是不会失掉的。过去在台湾,有一个女居士。这个女居士前生有强大的善业力,所以她福报很广大。当然,福报大的人就比较怕死亡了。但是,不幸的是,她虽然造了善业,她前生也造了罪业了。所以,她今生就得了癌症。中年了,还不是年纪很大就得了癌症。所有的医生都看不好了。有人建议说那你干脆到喜马拉雅山上找那个大修行者。请他帮你加持。这个时候,这个女居士就经过一翻的波折,就找到了喜马拉雅山上修行的上师。当然,这个上师他有禅定了,他就入定给她观察。他说你的癌症的确是有罪障。他说我现在可以用我的禅定力,三昧力把你的罪障暂时挪到后面去。你的病痛马上就会好。但是,你来世还会得一次癌症。看你要不要。这个女居士听了以后就放弃了。我觉得这个西藏上师还是有点良心啊,讲真话了。就是说呢,业果不失就是说,我们身为佛弟子的基本观念呢,诸法姻缘生,诸法姻缘灭。如果你不认同这个观念那,你已经不是个佛弟子了。就是说一切法的生起,不管是善法,恶法,有它的姻缘,消失也有它的姻缘。那么,你今天造罪的时候,你的姻缘是从你的内心生起的。这个东西是从你内心生起的,别人就不能够帮你消灭。如果说,你这个罪业是外来给你的,是外来的,是他生的,那么你本来没有这个业,是别人给你的。别人给你的,别人当然也可以把它拿走。问题是你的罪业是你的虚妄心生起的,那么你没有办法消灭,就像佛陀在经典上讲说一个比喻:说你今天在那个地方睡觉做梦,你在梦中出现很多的梦境,看到很多快乐的梦境,也遇到很多痛苦的梦境。这个梦境是怎么来的呢,是你那个做梦的心现起的,佛陀不能够到你的梦境里面把你的梦消灭掉。佛陀只能到你的梦境,把方法告诉你,说你现在是在做梦了。我告诉你,把这个梦消灭的方法。好,那么你这个时候依照佛法的方法操作,你觉悟了,光明出现了。这个梦境就消失了。这个叫做罪从心起,将心忏。所以,当我们造了业以后,诸位要知道,你要把这个业消失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忏悔,没有其它的方法。有些人他造了罪业以后,他不去忏悔,他去布施。把这个拿钱来赎罪。你拿钱出来布施叫做修善,你积集一个福报。你以前造的杀盗淫妄叫做罪业。这是两件事情。你那个造罪的心不生起惭愧,忏悔的心,你那个罪业还在。你来生得果报的时候,非常的富贵。但是你这个罪业表现出来的时候,你也是短命多病。所以,这个业是不能互相抵消的了。所以,你在忏悔之前你要知道业果是不失的。它每一个业有它召感的一个相对的果报。布施召感富贵。持戒召感庄严,那么你造的某一方面的罪业,它有某一方面的果报。所以,我们在忏悔之前,我们就要知道你不去忏悔,这个业是永远存在的。 第三,增长广大。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前面是讲到业是不失的,第三个是比较可怕了。就是它不但是不失啊,它还增长广大。就是说你春天的时候,播种一个小种子,但是你秋天收获的时候,是一万颗的果实。我们造善造恶也是一样,你不能够说,诶,我造恶的时候才花十分钟了,我得果报的时候应该只有十分钟的痛苦了。不是这个意思了。以前有一个禅师了,他在打坐的禅定当中呢,产生了障碍,他本来心中是跟空假中三观很相应的。忽然间呢,他的心和他的法宝的所缘境当中出现一个山,由这个盐巴组成的山,把他障住了。当然,他今天是佛弟子,就会去反省自己,原来我以前刚出家的时候,曾经跟寺庙的厨房偷了盐巴。但是,我们想他偷盐巴也不会很多了,怎么会到最后变成一个山呢。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一个观念,你造了业以后,当然这个业是诸行无常,你在造的时候,它刹那刹那生灭,你可能造了五分钟或者十分钟,这个业消失了,已经作完了。但作完以后,你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功能。就是罪业的种子在里面。这个种子它在你的心中,在唯识学上说,它的种子是刹那刹那生灭,什么叫生灭呢,就是它不断的变化。我们的心是有为法,是流动的。只有佛的心是不变化的。你看到佛陀的心,昨天和今天是一样的。那么,所谓的变化就是说,它有两种情况,它要么不是增加,要么不是减少。它不可能停止不动。变化就是它有增有减。你不忏悔,就表示你认同这个业的存在,就表示随喜。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戒律上说,你犯了罪业,你不能搁到隔天晚上,你要当天晚上就把它忏悔。因为你不忏悔,诸位要知道,你不忏悔的意思就表示你自己对这个罪业的一个随喜认同。你随喜认同,这个业就会随着你一天一天的过去而不断的增长广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造罪,花了十分钟,但是我们来世去地狱的时候,是好几百年。因为它,由于你的随喜,它的种子不断的辗转增生,辗转增生。所以,我们发现罪业以后,即时忏悔很重要,因为它是增长广大的。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在正式的进入佛堂修忏之前,你必须把因果召感的道理加以观察。观察业果决定,这个业的确有召感果报的功能。第二个,业果不失,你造的罪业,你不可能有侥幸的,你逃不掉的。它在你的心中,它绝对不会消失掉。第三个,它不但不消失,它还会随着你一天一天的过去,而增长广大。所以,我们今天对罪业采取的是逃避,对我们只有伤害更大。所以我们今天造的罪业,我们唯一的挽救之道就是面对它,消灭它。这个是在我们忏悔之前你应该要作的一个心里的准备。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后面再继续的说明。请起,礼谢法师三问询。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面。我们这一科讲到甲二,正式说明忏悔的方法。忏悔的方法有三个主题。第一个是思维业果的道理。思维业果当中,有理论的思维,跟一种事相的观察。理论的思维是说今天当我们造了一个业,这个业就有召感果报的功能。假设它是一个善业,它一定会召感安乐的果报,如果它是一个罪业,它一定会召感痛苦的果报。虽然这个业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我们就应该有这样的认识。这个业有召感性。第二个,业果不失,这个业除了你忏悔以外,你没有办法让它消失掉了。连佛陀都不能让你的业消失掉,不可能。第三个,增长广大,它不但不消失,还会在你的糊里糊涂的一天一天过去当中,它不断不断的增长广大。所以,我们今天对于所造的罪业啊,我们应该要加以面对。加以消灭。这件事情是非常急迫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在忏悔之前你应该有的一个正确的观察。再看第二科,丙二,罪业之相。前面的一科是从理论的推论,第二科是从我们一种身心的相貌,或者色身,或者内心所表现的相貌,来判断罪业的存在。这个是从事相的观察。好,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大家请合掌。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赫然消沮,或问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好,我们从生命当中,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累积了罪业呢。我们看这段的说明。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佛法说是相由心生。我们外表的相状是由内心的业力所表现出来的。所以,你从相状的情况就知道你内心是所累积的是罪业比较多或者善业比较多。这以下有六种情况都是表示你的罪业已经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了。就有这六种相貌出现了。所以,我们从相貌也可以判定他罪业的势利。看第一个,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就是说,我们这个明了的心,已经昏昧暗墩,它的明了的功能几乎完全要失掉了。你刚才讲什么事情,它一听就忘掉了。念佛一坐就打瞌睡。就是说他的心已经没有堪能性,没有去照作善法,没有去修习菠萝蜜的力量了。就是说他的心已经被罪业所遮障,盖住了。比如我去念佛,我的明了的心跟念佛中间有一段墙壁遮住了。这个墙壁就是罪障。心跟佛号中间有罪障挡在中间了。所以,你今天要忆念佛号变的很困难。这个地方就是说心神昏散。第二个,或无事而常烦恼。烦恼就是一种烦躁恼动,名之为烦恼。在天台小止观说,罪业的体性是躁动性。所以,你一个人累积了杀盗淫妄罪业太多的时候,即使这个业还没有正式的表现出来,你的心也会比别人躁动。反过来,你今天造的善业,这个善业的体性是寂静。这个寂静,它有帮助你念佛或者修止观的功能。所以,我们不管是念佛,修止观啊,都应该广修善业当助行。因为善业它是寂静。那么寂静的心中,你要修止,修观那,它是随顺,相随顺。如果你经常感到今天也没有发生什么事,但是你非常躁动不安那,就表示你内心当中就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罪业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山雨还没有来就有征兆了,这个风已经出现了。第三个,或见君子而赫然消沮。当然这个君子有戒定慧的功德,我们看到君子内心应该感到欢喜,就像一个人看到光明,太阳一样的好耀。但是,你今天看到有功德的君子,你感到羞愧不安,那表示我们的德行有亏了。当然,这当中也表示了一个征兆,就是你在内心当中也累积了部分的罪业。或问正论而不乐。你听闻到佛法的真理,佛法的真理就像世间的光明,能够引导我们离苦得乐。本来应该随顺欢喜,但是你变成嗔恚排斥了。这也表示一个人有障碍了。这个障碍,它不喜欢你听闻佛法。烦恼本身是厌恶光明的。或施惠而人反怨。我们今天施给众生恩惠,别人应该对我们欢喜的回报。结果我们施给对方恩惠,别人对我们反而是一种嗔恨。那表示我们过去曾经对他造了罪业。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你这个修行者,你经常要检查你的梦境是很重要的。在唯识学上说,你从你的梦境也可以多少知道你最近的修行情况。你这几天梦到的都是杀盗淫妄,颠倒的梦,你很久没有梦到佛法僧的功德,甚至你从梦中醒过来讲话也是语无伦次的,这些都是罪孽之相。所以,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好。当然,前面的征兆都还是一个因地。这个业都还没有表现。但是你发觉以后,你要赶快的发奋图强。赶快通过忏悔,不要耽误了这个美好的时机了。 我们修学佛法,一个人会成功失败啊,就是你要掌控这个非常适当的时机。什么叫适当的时机呢?如果你的罪业已经转成果报了。这个就非常难忏悔了。比如说,你这个罪业已经使你变成一条狗了,这个罪业已经成熟了。那你根本没有办法忏悔了。忏悔的时机就是这个罪业还没有表现出来。它只是一个征兆。这个时候,它在因地的时候,它是很好忏悔的。你甚至只要七天,甚至三七,就可以把它消灭掉了。就是说,你生命还在的时候,你一口气还在的时候,你还有能力把这个罪业消失掉。但是,等到你死亡的时候,死亡到来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腊月三十算总帐,当这个罪业表现出来的时候,你要忏悔,来不及了。那个时候,你完全没有自主力了,你完全没有讲话的余地了。业力在引导你了。引满能招业力牵。就是说,当这个业还在保持当中,你要消灭它非常容易,只要你掌握正确的方法,你一定可以把它消灭掉。你一口气还在的时候,你还有机会。但是你丧失了这个美好的时机啊,等到业表现出来的时候,你只有去承担它,没有其它的方法了。这个地方,古德告诉我们,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你千万不要错失了这个忏悔的良好的时机了。这个就是我们在忏悔之前,你应该要先通过理论或者事相的判定,去观察到业力的存在。当这个业力存在以后,我们通过理论的观察,或者通过身心世界相貌的观察,我们确定的确我们有这个罪业。没关系,佛法讲一切法姻缘生,它姻缘生,佛法多的是法宝,佛法就有让它随顺一个清净的姻缘,让它消失掉。怎么消失呢?看第二段,生起忏心。当我们确定这个罪业已经在内心当中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了,我们面对这个罪业的第二个态度呢,生起忏悔之心。什么叫忏悔之心呢?在古德当中,提出了三种心。第一个是畏惧心。第二个是羞耻心。第三个是勇猛心。这三种心具足了叫做忏悔心。先看第一个。畏惧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当然,这是儒家的思想了。说是在天地之间,有赏善罚恶的天地鬼神,虽然我们造罪的时候是在隐藏之处,没有人知道,但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它会把你的过失全部的记录下来。或者我们说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潜意识,有一个第八识,第八识它会把你所造的业都保存下来。这个业,重则降之百殃,种种的灾难,轻则损其现福,应该感到畏惧了。所有的忏悔心,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个畏惧心最重要。你在修忏的时候,你对罪业没有畏惧的心,对当来的果报没有畏惧心啊,你不会怖畏当来的果报啊,你根本不构成忏悔。在台湾,大概是三年前还是五年前,有一个杀人犯。这个杀人犯他以前还是学佛的,是个佛教徒。当然,佛教徒也会去颠倒,造罪业。杀人犯后来他被抓到以后,他是要被枪毙的,判死刑了,因为他杀了很多人。在临命终之前,哎,他改信基督教了。记者就问他,那你以前是信佛教的,现在怎么信基督教呢?他说佛教的因果观念,让我感到害怕。我信基督教,我信上帝就得永生啊。我内心不感到害怕。所以,我信基督教。所以,一个人要起颠倒的时候,谁也救不了他的。你造了罪业,你本来就应该感到害怕。结果你不知道怕,不知道怕,你的业更加坚固了。诸位要知道,今天不是说你不知道怕就没事了。今天,我们对于善业,我们应该随喜赞叹。但是,你今天所造的是个罪业。那你要消灭它的因素就是畏惧。当然,也有人问我说,那这样子的话,我们思维罪业的时候,那么你这么不断的思维罪业,在修忏的时候思维罪业,那是不是在加强这个罪业的实力,因为你忆念它。诸位要知道,罪业造了以后,它是印藏在内心的深处,如果你不去想它,那么你就一天过一天了。当然,你今天要把它消灭,你当然要把这个资料调出来。就是忆念,叫它现前。如果你今天回忆你过去的罪业,你是用随喜赞叹的心情,哎呀,我做的真好,我下次还要继续作,你这种忆念一定是增加它的实力。如果你今天把这个资料调出来以后,你是一种呵责,于彼恶业,特生厌贱。你是一种厌恶的,呵责的心,那么你这个罪业是折损的。所以,你把资料调出来,不是说一定会增加,也可能会减少,看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但是,现在佛弟子有一种情况了。我们讲修观了,我们昨天讲到观察生命有空假中三观,有些人他经常内心当中,安住空性,他就会忽略他内心的深处,有很多很多的业力没有处理。他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没有畏惧的心情。这也是一个危机了。所以,智者大师讲,你修了空观,要修假观。空观按照真谛理解,你入的是一种清净,平等的法界,那是离相的法界。但是你修假观的时候,你回归到因缘,因缘当然有清净的因缘,有杂染的因缘,你就必须要善知取舍。你有所厌恶,有所追求。所以,假设你对罪业已经不感到畏惧,这个不是好事情。正常的修行者应该要畏惧罪业,好耀善法。就是说,当你把罪业引申出来的时候,你在思维罪业的时候,第一个我们对罪业的心态是畏惧的。因为他会带给你来生痛苦的果报。看第二个。第二个是羞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於禽兽而不自知矣。前面的心态是比较消极的,是对罪业的畏惧,这个地方是比较积极的。一种自我期许,或者说是自我增上。我希望能够希圣希贤的一种希望,目标。那么,你应该思维,世间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圣贤,一种是我们这些造恶凡夫。当然,圣贤他的内心当中累积很多的功德庄严,我们凡夫一生当中累积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当然,这样子只是假观来观察因缘。但是,当我们把这些所谓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些因缘所生法,它的功德,庄严啊,这些如梦如幻的功德庄严,把它剖开来,发现它的内心是一个如,是一个明了心存在。我们凡夫,因为颠倒,造了杀盗淫妄的罪业,把这些如梦如幻的罪业,把它剖开来,我们也发现我们现前明了的心性也是如,一如,无二如,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就产生一个感觉。为什么我们生命的原点是相同的,都是现前一念清净明了的心性。那么圣贤能够由这个心性,依止这个生命来记功累德,成就种种的功德庄严,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心甘情愿糟蹋我们的心性,去造杀盗淫妄,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痛苦。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开始反省,调整你的心态,你应该要向圣贤学习,因为你也做的到。就是说,圣贤做的到的东西,我们也做的到,因为我们本身是一样的。一个修行者,他对自己没有任何的期许,目标,他很难抗拒他的欲望。你无所谓。到三恶道去也无所谓。我来生做一个卑贱的人,做一只蚂蚁也无所谓。那么,你这样子,佛法对你就没有什么帮助,因为你根本没想要追求美好的生活,因为你不想要离苦得乐。所以,一个人能够远离过失,消除他的罪障,你内心当中有一种自我期许,对未来的生命想要追求安乐,离开痛苦的希望。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这是第二点。因为这个希望是你做得到的。假设这个成就功德我们没有办法做的到,那我们没话讲。这段经文就是说,古代的圣贤,他的现前一念心性跟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性完全一样的,那么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印光大师,藕益大师,他做得到,我们也做得到。只要我们肯努力。这样子就给我们一种希望。 第三个,勇猛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那么,当我们对于罪业产生了畏惧,对诸佛的功德产生想要成就的好耀,那么第三个你所要具足的心态就要是勇猛。我们看内容。当一个人他已经发现了过失。但是他为什么不改过呢?他就是犹豫不决,懈怠。假如说,他明天再来忏悔了。那么,这种明日复明日的思想,就很可能你今生就没有机会忏悔了。就是一天,一天的这样空过了。所以,我们应该思维这个罪业啊,小者如芒刺在肉,就是这个罪业在心中啊,就像你一根针刺在肉里面,你越晚拔出来,这个针对你的伤害就越大。这个针刺上去,你马上拔出来,你可能擦个红药水,一两天就好了。这个针刺了一个礼拜,拔起来以后啊,你可能半个月才会好。就是你拖的越久,我们要处理这个罪业就越困难。那么大者如毒蛇啮指,你这个手指头被毒蛇咬到了,你不把这个手指砍断那,毒液跑到心脏。你就死亡了。这就是我们应该要把握当下的意思了。这个就是勇猛心。我们在前面的忏悔意义也讲过,罪从心起将心忏。就是,我们的心,它能够造业,既然这个业是由心造的,当然也由这个心来转业。心能造业,心也能转业。但是,你这个心要能转变这个业,你必须具足三种心。畏惧心,羞耻心,勇猛心。你这三种心具足了,你才能够转业。这就是说,我们在进入佛堂开始修忏之前,你应该具足对业果的正确观照,第二个,生起一个坚定不移的忏悔心。当你这两个资粮都准备好以后,你就有资格修忏了。看第三段。正修忏法。首先我们讲到忏悔的种类。忏悔的种类的种类有两种,一个是事忏,一个是理忏。先看事忏。一般,佛教的忏悔有三种忏法。第一个是责心忏,第二个是做法忏,第三个是取相忏。所有的忏悔法门不离开这三种。先看第一个,责心忏是自责己心,令生厌离。这种责心忏都是比较轻微的过失。在戒律上说是下品的罪业。就是说你很想去造做一个罪业。或者杀生,或者偷盗,或者邪淫,或者妄语等等,但是你还没有付诸行动。在你还没有付诸行动的时候,就被你的观照力发现了。这个时候这个罪业还没有正式的成熟。只是起心动念,还没有付诸行动。这个时候的忏悔方法叫责心忏。就是呵责自己的心。我不能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会给我生命带来无穷的痛苦。这个时候,转念念佛,把你的佛号提起来。不能念,要它念。烦恼不能断,要它断。用佛号的力量来取代妄想的力量。就是呵责自己,使令这个恶念经过你的呵责,而在你的心中消失掉。这种大部分是对下品忏。就是只是起心动念,还没有付诸行动的罪。第二个是中品罪,叫做法忏。向清净的大小乘僧,发露忏悔。这种叫中品罪,就是你不但起心动念,而且付诸行动。这种就必须要发露了。发露在历史上讲到两种,一种是向一个人,一个大乘的法师或者小乘的法师,我在菩萨戒也开缘说,你受了菩萨戒,你犯了罪以后,你也可以向佛菩萨忏悔,也可以。你没有适当的人可以发露,以可以向佛菩萨白告。第三个是取相忏。这个取相忏是忏除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都是比较重的罪。我们看,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见好相为期。此须至诚恳切,外假坛仪,内资理观,凡《法华》、《方等》、《大悲》、《占察》、《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皆属取相忏摄。能灭根本重罪,令净戒复生,亦能消七逆罪,使重罪轻受。前面的做法忏,它只能够真对某一个罪业来忏悔。就是你曾经在某一个时间,空间,所造的某一个罪,向佛菩萨发露,表示你的追悔,表示你从新的发愿。但是,取相忏,它的对象可以统摄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罪。它不是一定要针对某一个罪,它可以针对所有你过去所造的罪,同时来忏悔。当然,这样子的话,是通忏三世,所以它的时间比较久了。它的时间或者二七,或者三七,或者一年,要以见好相为期。取相忏的成功,你必须在梦中见到种种的瑞相,看到佛菩萨,看到光明等等。它的方法呢,你要至诚恳切,就是前面说的要具足忏悔的心态。畏惧心,羞耻心,勇猛心。内心当中有忏悔的心,外假坛仪,内资理观。这个外指得是我们的身业和口业要遵守忏悔的仪轨,应该礼拜就礼拜,应该发露就发露,内心当中不断的思维罪业的过失,来生起呵责厌恶之心。这样子讲,或者是法华忏,或者方等忏,大悲忏,占察业报忏,或者八十八佛,都是取相忏摄。它的功能能够灭除我们无始所做的杀盗淫妄的重罪,使令我们清净的戒体,再一次的复生。也能够消除这种杀父,杀母,杀圣人的七逆的重罪,使令我们重报轻受。所以,忏悔当中,力量最大的就是取相忏。当然,取相忏,你可以选择你要的,或者大悲忏,或者八十八佛,或者法华三昧忏,都可以。当然,重点是你在忏悔之前的资粮,你对业果的思维,对罪业的畏惧,跟羞耻,这都必须具足的。第三个,理忏。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为,恒观无性。这个理忏也是非常重要的。智者大师说,假设你忏悔的人,你只是修事忏,这样子,随修忏法,终不清净。就是你只是在表象上思维业果,生起畏惧,来修忏,你这样子修忏,不管你怎么忏,只能让罪业暂时的减少。那个罪根没有拔掉。随修忏法,终不清净。就是你这个罪根在啊,就像病源还在啊,春风吹又生。所以,你在事忏的时候要间带理观。什么理观呢,恒观无性。就是无生观了。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刚开始我们观察这个心的时候,我们所观察的内心是比较表层的内心。所谓的假观,就是因缘的熏习,因缘的造作所产生的善恶的功能。我们会发现到我们内心当中累积很多的善业,持戒修福的善业,但是可也累积很多的杀盗淫妄的罪业。我们刚开始观心是观这种表层的假观。但是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这个地方,你也会畏惧恶法,好耀善法。也是不错。但是,你这样子的修行,终究是不究竟的。你应该进一步来观察我们这个善恶的功能,说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说,我们所累积的罪业啊,它是因缘所生法。那么,因缘所生法就是如梦如幻的,你把罪业剖开来,善业也剖开来的时候,你看到你内心的本来面目啊,原来我们的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一句话,对我们忏悔业障非常重要。它会告诉你说,原来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这个罪业是后来才有的,就是后来才有的。那么后来才有的,它可以消除啊。所以,我们在忏悔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除了你是不是畏惧以外啊,你对你内心的本质,你的本来面目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认为说我这个人本来就有罪障啊,没办法了。那你再怎么忏都忏不干净的,因为你认为你有罪障。你应该认为说,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应该认为说,你的心原来是清净的,本来是清净的,你是后来才有罪障。你不应该说,你本来就有罪障。你要本来就有罪障,你根本不可能忏悔的,忏悔不干净的。你应该说,你本来的心是清净的,那是后来一时的颠倒才有这些如梦如幻的罪障。我现在假借如梦如幻的忏法,来消灭如梦如幻的罪障,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的思考应该是这样的思考才正确。你有这种思考,对你的忏悔有很大的加持力。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忏法,超过人家修一劫。你不修理观那,你要持大亏的。 所以,我们在观察内心的时候,你可以先观表层的内心,观察到罪业,生起畏惧,这当然第一个。你再观进去,你把罪业剖开来,再观进去,你观察到你的本来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相信罪业是可以消灭的。这个时候,你修忏法所产生的灭恶的功能啊,那就不可思议了。那么我们也听说,一个人能够修理观来修忏那,灭业障如翻大地。他从大地上,他从根本上扭转罪业。所以,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不管你今天是修什么样的法门,你修净土,禅宗,密宗,在修忏的时候,都要具足事忏,理忏,缺一不可。你只是说修理忏,我的自性本自清净,我本来是清净。你本来是清净没错,但是你现在已经不清净了。所以,你只有理忏而不去做事修,执理费事,说事数宝,那么你只有事忏而不理忏,你这样子执事昧理,只知道在因缘上打转,不知道你本性清净,入道多辛苦。就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该要事理并行的。这个地方是讲到忏悔的方法。有事忏跟理观。我们再看丙二的具足五缘。当然,忏悔最重要的就是取相忏。其实在忏悔当中,我们希望把不但是把某一个业,而是把所有的业都忏悔。这个取相忏有两个,第一个,你要修取相忏,要请圣明证。每一个忏法都有他的忏悔主,都有他的本尊。你修大悲忏,它的本尊是观世音菩萨。你看,你修大悲忏,你刚开始的时候都要礼请观世音菩萨的降临。你拜八十八佛,它的忏悔主是普贤菩萨。所以,你刚开始在修忏之前,要知道你的忏法的本尊是哪一位,要至诚的,在内心当中,要心念口诵,来迎请忏悔主的降临。第二个说己罪名。忏悔的人,你最好写一个发愿文。你看藕益大师的忏悔,他都写一个发愿文。那么,你在当中表明你在什么时候做过什么罪业,对这个罪业表示你的后悔之意。说出你的罪名。第三个,立定誓愿。说出罪名是针对过去的,立定誓愿就是你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许。你在佛菩萨面前正式的发愿。从今以后宁舍生命,你绝对不再造做了。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断除恶念的相续。不能再有想要造作的心情。第四个,读诵礼拜。就是正式的修忏法。或者是嘴巴读诵,身业礼拜。你遵循种种的忏法。第五个,如教明证。你根据梦中所见到的好相,你就知道你这个忏悔是不是清净了。如教明证,就是你从见好相与否来判定你的罪障是不是消除了。这一科是讲到忏悔的方法。我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忏悔的过程。在清朝,有一个姓张的居士。这个张居士,他家里面很贫穷。在古时候,封建制度啊,你生长在边界种姓啊,你除了读书以外,你就没有出头的日子了。这个张居士,他人穷志不穷。发奋读书,十年的寒窗,终于在15岁的时候考上秀才。当然,秀才还不是正式的功名了。所以,他继续的进步,在20岁的时候,他准备去考举人。他辛辛苦苦筹了一点钱,跟他的同学就到南京去参加会考。到南京的时候,离考试的时间还有两个礼拜。大家就提议说到南京的街道上去走一走吧。到街道的时候,看到一个寺庙。这个寺庙前面有一个算命先生,一个老先生。他们就去算命,听说这个算命很准。这个老先生就一一的为他们算命了,你今年考到第58名,你考到第12名。那么,看到张居士的时候,这个老先生突然间楞住了。他详细一看,他就问张先生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他说我从北方来的。他说那你从北方来啊,来到了南京那,那么你花了多少时间呢?他说我花了差不多有7天的时间。他说那你现在正好,你不要考试了。你马上回去还来得及。那么说怎么回事呢?他说你的相貌啊,死相现前。你赶快回去家乡啊,落叶归根。中国人的个性啊,回到家乡死亡。他说这样子有没有什么补救方法。他说这个没办法,你这个死相啊,非常的坚固,非常的明显,没有改变的办法。这个张先生他兴冲冲来考功名啊,对人生充满了希望啊,结果被算命先生说7天必死。就很沮丧了。没办法,就收拾行礼,带着最后的钱回家乡去了,一个人很落寞回到家乡去。在回家的途中,到了第三天的时候,这个船到黄昏的时候就要休息,补充商品,就靠在岸边。这个张居士心情不快乐,就走到岸边去散步。他走走走,就离开岸边一段距离了。远处呢,看到一个妇人走过来,这个妇人左边牵着一个小孩,右边也牵着一个小孩。肚子又怀了一个小孩。这个妇人就哭哭啼啼的往这个岸边走过去了。张先生一看,事情不对劲,没准是要去自杀的。这个张先生就问这个妇人说,你是什么事这么伤心那。这个妇人说,我家是卖猪的。我今天早上跟我先生卖猪的时候,我们带着四头猪出去,早上卖了两头,那么到中午的时候,我先生的酒肉朋友来找他,就带他去喝酒。我先生临走之前告诉我说,这两头猪,一头猪最少要卖五两银子。少一两都不能卖,两头猪十两银子。他交待完了就去喝酒了。那么我在看管的时候,有两个人来买猪,经过讨价还价,十两成交了。这两个人把猪买走以后啊,我看他的银子比一般的银两还轻。结果嘴巴一咬,原来是假的。这下糟糕了。我先生平常脾气就暴躁,现在损失十两银子,他肯定会把我打死。与其这样,我不如去自杀算了。一时想不开了。那么这时,张先生说你咱们是同病相连。那么,你的十两银子可不可以给我看看。他一看,果然是假的。这个时候,张先生起了一个非常坚定的善念。我是必死之人,虽然我的十两银子是买棺木的,买棺木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干脆我来救她好了。就把他自己实际的银两和对方假的银两对调过来。他就跟这个妇人说,这个是真的,你怎么说是假的呢?这个妇人一咬,果然是真的。她说,哎呀,你真是我的贵人那。我差一点就丧失了四条生命。这个时候,这个妇人就欢喜的把这个十两银子就带走了。张先生作了这件事情以后,天色已经黑了,没有办法回到船上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他一看旁边有一个土地公庙,就跑到里面去睡觉。看这个意思,这个土地公庙是非常破旧了,没有人看管的,一个荒废的土地公庙。他睡到快天亮的时候,这个土地公庙晚上就出现一个神。放大光明。那个书上写的是个很高大的神。他说你赶快起来,赶快起来。当张先生一起来的时候,还搞不清楚状况的时候,这个神就把他往外一推。他一到外面的时候,这个土地公庙整个的震动,就垮下来了。他逃过一劫。但是在土地公庙垮下来的当下啊,他马上感到他的心情起来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闷闷不乐,突然间豁然开朗。他知道他的罪改变了。他这个时候赶快回去,对船夫说现在不回去了,到南京考试去。到了南京的时候,他第一件事找那个算命先生,那个算命先生说你不用讲,我知道你做了一个大阴德的事情。他说你这次去,一定有大功名。你这次考试有大功名。你整个的死相完全的扭转过来了。后来,他去考试,考了第三名,活到八十几岁。这件事是什么意思啊。罪从心起将心忏。张先生怎么有这个短命的罪呢。不是上帝给他的,是他今生或者前生曾经一时的糊涂累积的罪业。这个罪业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在这个罪业还没有表现之前,我们说过,也还没有成熟之前,一定可以忏悔。所以,他由于一念的善心生起,把这个业扭转。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业的改变的相貌。比如说你踢足球,你把球往东边踢一脚,如果你中间不做任何改变,这个球肯定是往东边去的。如果这个球还没有到达目的之前,你又补了一脚,往西边补了一脚,这个球的方向就改变了。忏悔就是这样。就是只要这个罪业还没有正式的成熟,你就又有希望消灭它。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必须在忏悔之前你应该有这样的信心。罪从心起,还从心灭。 好,我们看第三科,罪除之相。我们经过前面的思维业果,生起忏心,如法的来修习取相忏,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这个罪业消除了呢?在以下说出了判断的方法。好,我们把它念一遍。大家请合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灭之象也。好,我们加以解释。这以下有八种情况。你只要具足了一种就表示你的忏悔达到了效果。第一个,或觉心神恬旷;你在修忏之前你的内心是闷闷不乐的,经过你的修忏以后,你觉得你的心情突然开朗,轻松了,这就是判定你的罪已经消除了。看你的心情从沉闷而变成恬旷。第二个,或觉智慧顿开。你以前听经啊,你怎么听你就是听不懂。你的内心跟法当中就有一层隔碍障住。你现在经过忏悔,你听到法师说法,你法喜充满,这个智慧顿开也是罪业消灭之相。(第三个),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你在整个繁忙的人事当中,你是左右逢源,什么事情,事事顺利,没有障碍,自然间很顺利。(第四个),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这个人本来是你的怨家了,但是因为你的忏悔,他看到你不但不生气,反而对你产生欢喜了。(第五个),或梦吐黑物;你在梦中梦到你吐出脏东西,或者你在梦中看见你在洗澡。这个都是罪灭之相。(第六个),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你在梦中能够看到这些古德圣贤,这个都是罪灭之相。你能看到古德,那表示你跟古德心心相应那,感应道交了,如果你的心是罪状,古德的心是清净,你根本不可能梦到他的。你能够梦到他,表示你们两个的心的水平是很接近了。所以说,这都是好事情。(第七个),或梦飞步太虚;就是感到轻飘。我们前面说过,善业的体性是轻飘的,所以你在梦中是往上跳是好事情,如果你在梦中梦到从石头上掉下来,这个就不是好事情。(第八个),或梦幢幡宝盖,看到三宝清净的庄严,那么种种胜事,皆过消灭之象。说是相由心生,那么你可以从你的身心世界的相貌来判定你的罪业是不是消灭了,总之,这个罪消失相就是安乐的,就是轻飘。跟前面的苦恼躁动是有所不同的。我们看最后一段。甲四,结示劝修。忏悔法门,简单的讲,就是一个事相的忏悔,一个是理观的忏悔。先看事相的忏悔。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我们第一个在观察时,先看到罪业,当然这是表层了,看到罪业,有从产生的罪业产生呵责,从新发愿要改过。所以,事忏的关键是观这个业,是比较表层的。理忏是观到心的。看理忏,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当我们在观察这个业,说是我们看到了这个罪业,这个罪业是依止在哪一个地方呢?其实业是由心所做,也是由心来消失。就是本性是清净。那么,我们本来清净的心性当中,一念的糊涂,罪从心起,造了罪业。既然罪业是从内心生起的,我们也可以假借我们忏悔的心来把它消灭掉。那么,到最后,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罪业也不可得,这种烦恼的心也不可得。这样子就是真实的忏悔。把这种恶念的相续的功能也破坏。所以,事忏是忏悔罪的表相,理忏是拔除罪根。这两者忏法都是需要来修行的。总之,我们佛法的修习有正行和助行。正行就是你念佛,修止观,或者持咒。但是,这样子的一个车乘在运转的时候,忏悔的目的就是把这个车乘要走过的路中间的石头,都预先的把它拨开来,叫破除障碍。这就是我们修忏的意义。它是所有法门的一个共同的基础。好,我们今天跟大家学习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