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开始试着要修持悲心的时候,可能抱持着深切纯正的动机;但是,当我们真正观察自己的内心时,很可能发现自己的行为动机,其实已经受到了自我中心的影响。我们在帮助别人时,或许已经隐藏了对某个状况或某人的特定期望。我们心想,因为我们释出了悲心,应该会得到一些回报吧!为什么我们会这么想呢?因为我们仍有“我见”,因此我们的行为都带有执着——执着珍爱的自我、意见和价值观。
因此,许多大乘的大师们会先教导空性,继而教导慈悲,或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等波罗蜜多。有人会认为这样的教学次第有点奇怪,因为空性是非常难以了解的。 弟子们常问:为什么先教导无我?为什么不先教导悲心?这个世界多么需要真正的慈悲,而且学习布施和所有的善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那是纪律和戒律生活的基础。 答案是:如果我们无法了解空性的见地,也没有一些真正的体会时,我们是无法将慈悲或六度等这些美好有益的事,真正的放入实修。我们会认为:如果先锻炼悲心的话,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我们也会以为:修持空性并不是实际在帮助别人,甚至会认为修持空性是自私的行为,以为这个修持只专注在自心和自我的体验。然而,如果你真正看到这个修持的成果时,你会发觉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在没有“无我”或空性的见地下,所修持的悲心,经常都不是真正的利他──因为我们自身是迷惑的,没有一颗清明的心,这样的利他只会制造更多的迷惑。假使我们认为有某个方法可以帮助某人,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对方的需要,其实这通常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诠释上,并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替他想。我们所给予的是“我们”认为他们所需要的,而不是“他们”真正所需要的。这二者是不同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带着价值判断,认为对方应该以某种方式接纳我们的帮助,所以,我们的“帮助”还强加了条件和准则。 慈悲的心髓,是“没有我执”。因此,我们可以从对方的立场了解他们的痛苦。我们可以看到超越自己想法和信念的事物。我们可以从对方的立场,看到他们的需要,同时也运用上自己的智慧。当我们以更宽广、清晰的见地来观察,我们会更真实的了解什么样的帮助,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而且对他们有真正的利益。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