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闽僧与台湾佛教的中国化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当时的国民党当局面临的一大问题,即是铲除日本殖民文化体系及其影响,因此积极实施中国化政策,如设立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推动国语教育运动;成立台湾省编译馆,出版《光复文库》……在台湾佛教界,诚如时人所言“台湾佛教受日本神教影响,已是僧俗不分”,同样面临消除日本化影响,使台湾佛教重回中国佛教体系的重大使命。在台湾佛教重建运动中,福建高僧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慈航法师和广钦大师贡献巨大。
慈航法师对光复后台湾佛教的中国化贡献良多,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以清除日式佛教影响和重建中国佛教正统性为志业,在《台湾佛学院宣言》一文中明确表述了自己提倡佛学教育的理念:“我台湾沦陷于异族之手,50年来固堪疾首,然民众信仰佛教向未后人。虽一时曾为帝国主义者所利用,纯洁无瑕之佛教,致蒙不白之冤,然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提倡佛学教育,实不可缓。同人等本此意旨,为国家计,为民族计,故有创办台湾佛学院之举。”
慈航法师,俗姓艾,号继荣,字彦才,建宁艾阳人,生于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父亲炳元公是清国子监生,以私塾教育为业。慈航法师曾回忆说,由于父母早逝,一切无人照顾,衣食均须自谋。在家时,只读《三字经》《六言杂字》《论语》未终卷,“因家庭不幸,读书过少,故出家十余年,犹不能看懂佛经”。年十三,从人习缝纫,因常于寺院中缝僧衣,羡慕“出家者之清高伟大”,自己既孑然无所依罣,因此引起出家之念。年十七,投邻县泰宁峨眉峰礼自忠上人为剃度师而出家,法名慈航。
18岁时,慈航到江西九江能仁寺受具足戒,之后遍访名山大寺,广参高僧大德。1927年入学闽南佛学院,结缘太虚大师,受其“人间佛教”思想熏陶,自此致力于佛教改革和僧伽教育。1948年秋,54岁的慈航法师应邀渡海赴台弘法,与台湾佛教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如在环岛弘法活动中,为社会大众通俗讲解佛法义理,传播“教育、慈善、文化是中国佛教的三大救命圈”思想,与光复初期台湾文化重建运动相呼应。
1948年10月至1949年6月,慈航等高僧在台湾中坜圆光禅寺创立台湾佛学院,由其主持院务。此后,又在基隆月眉山灵泉寺、新竹青草湖灵隐寺等地,相继开办佛学院或讲习会,其中以台北汐止秀峰山“弥勒内院”最为兴盛,大陆来台青年僧人及当地社会居士纷纷聚集受学,一时成为台湾的佛学教学中心,为台湾佛教复兴培养了一大批重要人才。当时亲近慈航法师的青年僧人,后来都成为台湾佛教的精英,成为当今中华佛教的重要力量。
慈航法师精研中国佛学,勤于著述,1954年5月6日圆寂后,弟子们搜集其文稿,编印成《慈航法师全集》。其著述以弘传“人间佛教”与唯识思想为中心,推进了汉传佛教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总而言之,福建高僧慈航法师,自觉继承和弘扬太虚大师佛教革新传统和“人间佛教”路线,为光复后的台湾佛教中国化重建作出了杰出贡献,其意义显然远远不止于续写当代闽台佛教亲缘史,更在于续写了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史的重要一章。
对光复后台湾佛教的中国化重建影响深远的福建高僧还有广钦大师。广钦大师,俗姓黄,俗名文来,法名照敬,字广钦,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惠安县涂寨镇人。幼时,家境贫寒,体弱多病,7岁起随养母礼佛茹素;11岁时养父母过世,便随乡亲到南洋谋生。1926年重返泉州承天寺学习佛法,皈依承天寺方丈转尘老和尚,并得宏仁法师指点。曾在泉州北麓清源深山洞中坐禅念佛,米尽粮绝,即以木薯、野菜充饥,苦修历时十三载。1945返承天寺,次年挂搭于厦门南普陀,住后山石洞礼佛。
福建永春人林觉非居士游承天寺时,与广钦大师相谈甚欢,师告之曰:“你到台湾教书,务要与我来信,台湾佛教受日本神教影响,已是僧俗不分。我与台湾有缘,将渡台兴建道场,度化众生。
” 1947年,经林觉非的安排,广钦大师在台湾基隆籍普观法师(在闽南佛学院求学)的陪同下,由厦门乘英航号轮渡海赴台弘法。广钦大师独特的“以修行弘法”方式,扩大了中国传统佛教尤其是净土宗与禅宗在台湾地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现今两岸佛学界一般认为,与其他同期赴台的大陆佛教法师不同,广钦大师并不识字,他以极其独特的苦修挂单的身教方式弘法,成为台湾唯一公认的苦修证悟者或“开悟的圣人”。他不谈教理,仅要求信众:“念佛!不要吃肉!”至今,广钦大师这种不必苦读经文、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及素食主义的简单汉传佛教法门,在台湾佛教信众中仍具深刻影响。广钦大师平时的训诫由其弟子记录出版行世,如《广钦老和尚开示法语录》《广公上人事迹初编》等,印刷数量大且版次多,迄今还在不断扩大广钦大师佛教思想在台湾社会的影响。
广钦大师对光复后台湾佛教中国化建设,还有一大贡献——建造佛教庙宇,培养佛门弟子,传播闽南佛教文化。自1948年赴台到1984年间,广钦大师在台湾各地共建8座佛寺,“和尚门徒二十余万人,披剃弟子百余人”,为台湾佛教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门下弟子及再传弟子在台湾颇有成就和影响。
(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