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信佛法为救治今日社会所必需
今日社会,无论中外,都遭受到一股物欲洪流的冲击,人在高度科学发明的物质享受中迷失了自己。家庭伦理、道德观念被根本地动摇了。于是国际间有毁灭人类的核子武器大竞赛;有似厉鬼、如野兽的披头、嬉皮;有贪官污吏;有奸杀抢盗。人人争名夺利,个个昏头胀脑,人们不知道自己在何处,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表面上豪饮狂欢,内心却空虚苦闷。
于是,夜阑人静的时候,理智稍微清醒的时候,有些人会怀疑地自问:“人生是为何而来?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生活的目的又在哪里呢?” 更有些人会对社会秩序的瘫痪、道德的破产、人性的堕落而感到忧心如焚。人类如果不找出自救之道,便只有自我毁灭一途。
而自救之道在什么地方呢?“解铃还得系铃人”,是在人类自己本身呀!
只有透过人类理性的觉醒,才能够重整道德,重建秩序,人类的未来才有幸福的曙光。
我确信二千年前释迦牟尼的遗教,对于今日的世道人心正有补偏救弊、对症下药之效。
佛法的广大无边,平等圆融,通上彻下是最有用的。它提出的药方是:人人要平心静虑,快乐不在外界,幸福在自我心中, 唯有透过静思熟虑,少欲知足,舍己为人,自己才能快乐,一切苦恼才会熄灭。
不是吗?先要风平浪静,水波方才不兴;水波不起,就明澄如镜,能够映照山光树影,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从迷失中找回自己。
哈!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原无忧,因风皱面。
人本来就是自由自在、无忧无愁的,哪来的烦恼呢?啊!为的是“雪”,为的是“风”呀!
然而,雪融而无痕,雪在哪儿?风吹而无影,风在何处?人却偏偏作茧自缚,自寻烦恼。是可笑呢?还是可悲?
佛教可以指导这一代的人们努力的方向
无论是流氓、阿飞,还是嬉皮、披头,他们都是心理的缺陷者,不是自大就是自卑,或兼而有之。
他们风驰电掣地骑着飞车闹街,为的是引起别人的注目,只因为他们的内心彷徨;他们狂饮酒、穷跳舞、日夜赌博,为的是逃避现实的困扰,只因为他们的内心苦闷;而生长在这个时代的青年们,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奋斗方向,谁能不愤世嫉俗?谁能不消极悲观呢?
而佛教,佛教就是要人先坐下来,先静下来省察自己,认识自己,磨炼自己。只有省察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狂妄、嚣张、幼稚和无知;也惟有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自大和自卑;更先要磨炼自已,才能有坚强的意志、聪明的智慧、充沛的勇气去面对一切困难,披荆斩棘,完成伟大的事业和人格。
佛教的道理浩瀚而无垠、精深而博大,可以满足各类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佛教的宇宙观广大而壮阔,可以扩展人们的胸襟,激发人们海阔天空的豪情,探讨大自然奥秘的雄心。佛教的人生观,民胞而物与,积极而奋发,可以鼓舞青年服务的热忱、救世的悲心。佛教的终极理想,就是使人人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真正的净化和解脱。那时,人不再饱受忧患的煎熬,不再是谁的奴仆,不再是谁的羔羊;而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主宰。每一个人未来的前途操纵在自己手中(这才是最妥当保险的,仰人鼻息总是痛苦的。);而幸福和快乐全是人们自己努力获得的。(这才显出它的难能和可贵,才显出人性的庄严和神圣。)
看哪!滚滚江水,波涛壮阔,分不清哪儿是波,何处是水。水就是波,波就是水呀!众生是未来佛,佛是过去的众生呀!(意即: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
这启示人们:人类虽有阶级、语言、肤色、风俗、信仰的不同,但在人格和佛性上——一种未来可以成佛的潜能,基本上是平等的。就像一颗被保存在宝盒内,玲珑透剔、晶莹光洁的钻石,和另一颗暂被污泥染垢、黯淡无光彩的钻石,它们的价值不是相同吗?
波和水不可分,佛与众生不可分。波、水是一体,佛、众生是一家。啊!人类原是休戚与共、苦乐同当的。人不能舍弃同类而自我享乐(波不能离水而自生)。因此,要抱着服务心、同情心、平等心,以自己的聪明才能为人类造福。
人们的努力途径就是这一条“自利利他”、“人我互惠”的康庄大道;人们奋斗的方向就是这一个“先忧后乐”、“世界大同”的理想目标。
这就是佛教的启示!释迦牟尼的教导!(信息来源:摘自《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