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发布时间:2024-01-26 11:59:19作者:真言

海仁老法师讲述

楞严经讲记序

楞严经十卷,古今版本多载:唐印度高僧,般剌密帝译(注一)。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注二)。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注三)。大概是:般剌密帝读梵文,弥伽释迦通梵文而善中文,由其译梵文而为华语。房融则执笔书记,以其中文程度高,故随写随加缮正,故文字优美,受古今人赞颂。民国以来,犹以欧阳渐居士一派学人,均疑为房融伪造;然房融文字虽好,幽深佛理,非其所长。

楞严经,起初在印度方面,以其为国宝,严禁外流。般剌密帝尊者,弘法愿深。以为佛法重在流通,两次冒险,思送中国,以求宏扬,不幸,皆为关卡查禁。尊者,费数年时间以蝇头小字,书于腊纸之上,剖开腿瓜,藏于肉中,方得混过关卡而至广东。访得房融是中国高官而被贬谪者,又精于文艺,乃剖出与之。然经适血渍包裹,凝聚坚固,日夜愁叹。其女问之,乃告以故。女曰:易耳,以人奶浸之,久而自溶。房融大喜,乃如法炮制,而经卷完整,乃请般剌密帝尊者主译,而自负笔受之责(注四)。

楞严经传至中国,注之者无虑数十百家。谤之者,虽众喙纷纭,而劫火烧须弥,未损其一尘耳!

\

佛经中甚少感情语,惟楞严经一再用之,此为他经所无。楞严经第一卷:‘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是以渴仰,从佛剃落。’又云:‘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下略)虽今出家,犹恃憍怜,可谓感情流露之极。

后此,受阿难请,释尊放光动地,十方所有世界,微尘国土,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此下,则击钟,握拳,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阿难又问:蕴、处、界,皆非因缘、非自然性,云何二俱排遣?佛云:‘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富楼那又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又疑:‘水火相违,空塞不通,云何皆遍?’

我读楞严,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自然性,是外道语,固是错误。因缘生法,大小乘经论无不言之。今佛此说,似富有革命性表达,深感疑惑。今请再读下文,便知之矣。佛告富楼那言:‘我今为汝大众,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前为声闻,权乘菩萨,亦曾数说因缘;今乃胜义谛中真胜义谛,故作是言。

胜义谛中真胜义谛者,乃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犹华严经中一真法界,事理圆融,于一微尘,含十方国土。此下绾巾成结,显六解一忘。二十五圆通。(五卷)文殊拣选圆通(六卷)戒定慧三决定义(六卷)。楞严神咒。干慧地等四十四心(七卷)。五十种阴魔(十卷)。读者依次读去,当得益匪浅也。

海仁老法师,久住香港,为民国以来,讲经大德。德行兼优,诲人无算。圆寂前将楞严经笔记交文珠整理出版,文珠亦忙人也,集众务于一身,未能兼顾;惟因海公迭次入梦,逼不获已,乃抽暇为之。今将完成付印,嘱余为之序。余老矣,久不握笔,仅条其内容,俾读者知其概略,序也云乎哉!

中华民国七十一年六月八三老衲南亭于台北市华严莲社

(注一)般刺密帝、华言极量,中印度人。唐神龙元年,在广州制止寺,译首楞严经。

(注二)弥伽释迦、译白云峰。高僧传二曰:乌苌国沙门。

(注三)房融、唐洛阳人、房玄龄孙,中宗时武氏揽权,被贬广州,尝与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首楞严经,见佛教名人录。

(注四)笔者闻此说,然未见其出处。今台南莫正熹居士,译楞严为语体文,中载此说,故敢附记之,以见古人弘法心之深切。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

香港大屿山海仁老法师主讲

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

今释此经,谨依贤首,十门释义:初、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浅深,四、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宗趣通局,七、修证阶差,八、部类品会,九、总释名题,十、别解经文。

一、教起因缘

大智度论云:‘如来以无量因缘,说摩诃般若。’然则,佛说本经,岂无因缘?今明教起因缘,有通有别;通则总括释尊一代时教,其说法因缘有五。别则局限本经;佛说本经因缘有十。现先释通因缘:

(一)法应尔故:谓法本如是,法华经云:‘诸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又‘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应同得此道。’此道,即生佛体同之佛性,惜众生迷而不觉,枉受轮转;诸佛出世,无非为说此法,令众生同悟共证,此法尔天然之理体而已。

(二)酬宿愿故:佛于因中修菩萨道,虽发宏愿,广度众生;但限于福慧,心有余而力不足。今既成佛,福慧具足,正是转法轮,酬宿愿之时。

(三)顺机感故:众生本具佛性虽同,但迷来已久,值遇各殊;烦恼固有厚薄之分,智慧亦有深浅之别。诸佛说法,无非随顺众生根机大小不一,故说顿说渐亦不等。

(四)利今后故:佛每会说法,当时听众,无不得益,谓之利今;佛灭度后,弟子结集流通,令末法众生,若见若闻,均沾法益,是谓利后。本经阿难大众,闻佛开示四科七大,无非藏性而大开圆解:‘各各自知、心遍十方。’‘悟知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及文殊菩萨,说圆通偈后,有十恒河沙众生,得法眼净,是名利今;流通分云:‘佛灭度后,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乃至如教行道,直至菩提,无诸乏少。’是名利后。

(五)治重病故:众生之病,或因父母所生之色身,四大不调而生;或因无明烦恼,障蔽法身而起。前者属于身病,世间药物可医;后者属于心病,非出世佛法莫能根治。佛为无上大医王,观众生苦恼——苦谛;为说苦因——集谛;示以离苦得乐之妙方——道谛;令依教修行,断烦恼,证涅槃——灭谛。进而开权显实,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令回小向大,直趣佛乘,断无明,证法身,五住尽,二死亡,是名治重病。

以上五种,为佛说一代时教之总因缘,至于佛说本经因缘,分别有十:

(一)迷真性:真性即众生本具之佛性,原无生灭去来,众生迷故,起惑作业,以致流转生死;佛愍其苦,秉同体大悲,倒驾慈航,随流九界,非生示生,非灭示灭,以启迷显真。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继,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轮转。’又‘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又:‘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此皆遣责阿难,迷惑真性,以是因缘,故说此经,破妄显真,会四科七大无非藏性。使阿难大众,及末法众生,得悟真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