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八

发布时间:2019-06-26 04:05:17作者:地藏经真言网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八   禄八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释随智置于世人心所见者独明圣人所见二谛自为一番于中为五初立相次如眼下举譬三又如下引事四毗昙下重以譬显二谛深胜五故经下引教结名佛居极位故举极位以证智胜以结得名。

  随智者圣人悟理非但见真亦能了俗。

  初文中悟理是见真复能了俗谛故知随智具有二谛。

  (△次举譬)。

  如眼除瞙见色见空。

  譬中色空即譬二谛。

  (△三引事)。

  又如入禅者出观之时身心虚豁似轻云蔼空已不同散心何况悟真而不了俗。

  引事中引近事以况远理入事禅如悟真身虚心豁如了俗。

  (△四重以譬显二谛深胜)。

  毗昙云小云发障大云发障无漏逾深世智转净。

  譬显中见惑如小云思惑如大云无漏谓见真世智谓了俗。

  (△五引教结名)。

  故经言凡人行世间不知世间相如来行世间明了世间相此是随智二谛也。

  结名中举凡失以显圣得故知圣人二谛具也。

  (△四结)。

  若解此三意将寻经论虽说种种于一一谛皆备三意也。

  第四结文可见。

  ○次正明二谛者于中为四先明来意次明功能三所言下广释四问答下问答料简。

  二正明二谛者取意存略但点法性为真谛无明十二因缘为俗谛于义即足但人心粗浅不觉其深妙更须开拓则论七种二谛一一二谛更开三种合二十一二谛也。

  初文者凡诸释义或从广之略或先略后广从略即预用跨节从广则教门当分故略言之唯一法性以对无明无明是迷真之始法性则全指无明无始时来奚尝非真未发心前无真不俗秪点一法二谛宛然俗即百界千如真即同居一念仍显相异义理虽足其如粗浅闻之堕苦故佛于一代曲开七重二十一重以赴物情使佛本怀畅使物宿种遂故以下二门判之开之意如前说。

  ○次功能中二先出初番次以后况初初又二法譬。

  若用初番二谛破一切邪谓执着皆尽。

  初法者如止观中始自迦罗终至圆着无不并为初教所破况复列后各三番耶。

  (△次譬)。

  如劫火烧不留遗芥。

  (△次以后况初)。

  况铺后诸谛迥出文外非复世情图度。

  ○三正释中二先列次释。

  所言七种二谛者一者实有为俗实有灭为真二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为真三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为真四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

  初意者一藏二通三别接通四圆接通五别六圆接别七圆若止观中为成理观但以界外理以接界内理故藏通两教明界内理别圆二教明界外理通别两教是明两理之交际是故但明别接通耳今前六重仍存教道于法华前逗彼权机故有圆接通别二义实道秪应圆理接权故释今文应顺教道复以圆中接于但中又此七名虽立二谛后之五意义已含三幻有即俗空即是真不空是中但观名中空合在何谛若合在俗谛即如别教名含真入俗二谛若合入真谛如别圆入通名含中入真二谛藏通即名单俗单真圆教即名不思议真俗细得此意寻名释义不失毫微。

  ○次解释中文自为七若欲凭教者然此七文散在诸经无一处具出唯大经十二四谛文后列八二谛章安作七二谛销之初一是总余七是别初云如出世人心所见者名第一义谛世人心所见者名为世谛?云总冠诸谛世情多种束为世谛圣智多知束为第一义谛即是诸教随情智也经云五阴和合称名某甲是名世谛解阴无阴亦无名字离阴亦无是名第一义谛阴是实法某甲是假名即实有俗谛也无阴无名即假实空若离阴者名太虚空是故离阴亦无某甲及二谛名?云名无名二谛也世谛有名真谛无名即生灭二谛也经云或有法有名有实是名第一义谛或有法有名无实是名世谛幻化假名即空故实即真谛也秪指幻化但有假名故名世谛故?云实不实二谛也真实幻化不实也即无生二谛也经云如我人众生寿命知见乃至如龟毛兔角等阴界入是名世谛苦集灭道是名真谛兔角之俗与前不殊故成单俗四谛义含共为真谛即是舍中真谛也故?云定不定二谛也即单俗复真俗是不定中道名定经云世法有五种谓名世句世缚世法世执着世是名世谛(经文广解)于此五法心无颠倒名第一义谛五种世法名与前异大意不别亦是单俗于世无倒谓见实相教道但中虽未究竟此中究竟望前故实故?云法不法二谛也法谓实相不法谓俗亦是含中二谛也经云烧割死坏是名世谛无烧割死等是名第一义谛地前方便皆属无常故云可烧登地见常故无烧等故?云烧不烧二谛也无常可烧常不可烧复俗单中二谛也经云有八种苦是名世谛无八种苦故是第一义八苦无常同前烧义无八苦真即是实相故?云苦不苦二谛亦是复俗单中教道有苦圆中无苦经云譬如一人有多名字依父母生是名世谛依十二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谛依父母生即十二缘而分二者以大经中明十二缘即佛性故且据显说即以佛性而为真谛依父母生即是无明名为世谛故?云和合二谛真俗不二故名和合复俗复中二谛也后乃结云今七二谛来销此文佛旨难知且用一师意耳初释三藏实有二谛者但标总名以解释直销不复列别名于中为二初正释二谛次示三意初文又四初释相次引证三述意四结名。

  (△初释三藏中初正释二谛初释相)。

  实有二谛者阴入界等皆是实法实法所成森罗万品故名为俗方便修道灭此俗已乃得会真。

  初文中言森罗者须指三界依正相也。

  (△次引证)。

  大品云空色色空以灭俗故谓为空色不灭色故谓为色空。

  次引证中言大品云色空空色等者此引大品以证三藏既不云即故且证藏俗秪是色析灭色故名为空色谓色实有名为不灭虽不可灭以无常故名为色空。

  (△三述意)。

  病中无药文字中无菩提皆是此意。

  次述意中以能治所治俱实有故是故互无。

  (△四结名)。

  是为实有二谛相也。

  (△次示三意)。

  约此亦有随情情智智等三义推之可知。

  次约此下总释随情等三历下六重意应可见故诸文下但略点而已故云推之可知虽诸教不同但约教异说即是随情约入理说即是随智二义相对即随情智皆以当教定之使无杂乱其意可显。

  ○次释即空二谛者亦二初释二谛次明三意初文为五初立名次斥前三正释相四引证五结名。

  幻有空二谛者斥前意也何者实有时无真灭有时无俗二谛义不成若明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大品云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空色相即二谛义成是名幻有无二谛也。

  并可见。

  ○次三意中二先列。

  约此亦有随情情智智等三义(云云)。

  ○次分别此教三乘所入真谛不殊三藏然所照俗二教不同故须更此分别释疑于中为二先标次释。

  随智小当分别。

  标中云小当者未暇广及且略辨异故云小耳。

  ○次何者下释中四先出同异次释同异三如百川下举譬四秪就下引例。

  何者实有随智照真与此不异随智照俗不同。

  何者通人入观巧复局照俗亦巧。

  前二可知。

  ○譬中二先譬次合。

  如百川会海其味不别复局还源江河则异。

  初譬中言复局还源江河则异者会海如真同江河如俗异由观俗故契真如由众水故成海会海虽同却寻本源江河则异如会真不异却寻本俗俗则不同。

  ○俗是下合譬释疑。

  俗是事法照异非疑真是理法不可不同。

  秪就通人出假亦人人不同可以意得例三藏出假亦应如是(云云)。

  次秪就下将藏通出假不同以例藏通两俗二人出假是一而三根不同何妨二教真同而所观俗各异。

  ○次释接义者即含中入真也于中为三初以一法标。

  幻有空不空二谛者。

  ○次俗不下略以三法示。

  俗不异前真则三种不同一俗随三真即成三种二谛。

  ○三其相下辨相通寄三法以辨其相漏无漏本是通法为成接义故立双非空不空本是别法一切法趣本是圆法于一一法各有三人取解不同者良由机发故所闻不同又通教菩萨由根利钝发习不同故钝同二乘直至法华方乃被会利者尔前接入中道故使同观幻有之俗而契真各异所以别圆机发对钝住空致成三别是以释后二接须对通钝共成三人同闻异听故约漏等以示解源若得此意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于中为四初正释三相次无量下明三意三何故下释疑四大品下引证三人初文又二初正释次是故下结初文自有三别初文者三人俱作双非之名而取解不等于中为三初依教立次初人下明行相三何者下重释。

  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无漏。

  (△次明行相)。

  初人谓非漏是非俗非无漏是遣着。

  非无漏是遣著者无漏无著由行者着心缘之今破其着心故名为非故云非无漏也。

  (△三重释)。

  何者行人缘无漏生着如缘灭生使破其着心还入无漏此是一番二谛也次人闻非漏非无漏谓非二边别显中理中理为真又是一番二谛又人闻非有漏非无漏即知双非正显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广大与虚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无漏又是一番二谛也。

  如缘下引例释成复宗真谛离着云非还归无漏此初人意也即通钝根次人又人即利根二人也圆人亦云双非者带通方便是故尔耳。

  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即是此意二乘谓着此空破着空故故言不空空着若破但是见空不见不空也利人谓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闻不空谓是如来藏一切法趣如来藏还约空不空即有三种二谛也。

  次引大经空不空例漏无漏可以意知。

  复次约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显三种异者初人闻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者谓诸法不离空周行十方界还是瓶处如又人闻趣知此中理须一切行来趣发之又人闻一切趣即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也。

  次言三人闻趣者初人云诸法不离空义当一切法趣空故引例云如瓶如等如即空也如瓶是空十方界空不异瓶空故十方空皆趣瓶空即通人也次人闻趣知此但中须修地前一切诸行来趣向后以发初地中道之理即别人也第三人闻即具一切名之为趣。

  (△次结)。

  是故说此一俗随三真转或对单真或对复真或对不思议真。

  次结中言或对者三真是能对一俗是所对。

  ○次明三意中二初立次释。

  无量形势婉转赴机出没利物一一皆有随情情智智等三义。

  初文云无量等者相接已成赴机形势于中复各情等逗缘去取在他故云出没利物。

  ○次释中二先释入真次释照俗。

  若随智证俗随智转智证偏真即成通二谛智证不空真即成别入通二谛智证一切趣不空真即成圆入通二谛。

  初入真中云若随智证俗随智转等者若随智证一俗随三真转也以此随智观幻有之俗由随智转证真不同故成三种二谛之别并以智证字为句头二谛字为句末。

  (△次释照俗)。

  三人入智不同复局照俗亦异(云云)。

  从三人入智下却释随智证真已后重以证智更照前俗故使三俗相局不同若成偏真局照幻俗成不空真局照恒沙佛法之俗成实相真局照界外不思议俗。

  ○三释疑中二先立疑。

  何故三人同闻二谛而取解各异者。

  ○次释。

  此是不共般若与二乘共说则浅深之殊耳。

  释中云此是不共般若与二乘共说者诸部般若以但不但二种中道不共之法与二乘共说如云四谛清净故真如清净等例方等部非无此义以方等经多顺弹诃共义稍疏故判在般若般若于菩萨则成共说故至下文判粗妙中云方等有说通别入通圆入通。

  (△四引证三人)。

  ○四大品云去引证三人所见不同。

  大品云有菩萨初发心与萨婆若相应有菩萨初发心如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有菩萨初发心即坐道场为佛即此意也。

  初人元在通教乃至干慧亦得义云与萨婆若相应若成别圆纵入初地初住亦得通为初发心也以望本人是初得故况未入位而非初耶今文别教为游戏神通者以存教道让证属圆故也若入圆教借使住前亦得通名坐道场也即是相似观行为如佛也为异别教故在初住引文同异具如止观第七记。

  ○次明别二谛中二初正释次明三意初文又二初正释相。

  幻有无为俗不有不无为真者有无二故为俗中道不有不无不二为真。

  ○次二乘下斥小又二先斥次引证。

  二乘闻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哑如聋。

  初文者二乘在彼顿教闻别尚自如聋哑等故今斥小得引彼文。

  (△次引证)。

  大经云我与弥勒共论世谛五百声闻谓说真谛即此意也。

  次引证中言五百声闻谓说真谛者大经三十三云我虽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众生不解佛自意语善男子如是语者后身菩萨尚不能解况复二乘其余菩萨我于一时在耆阇崛山与弥勒共论世谛舍利弗等五百声闻于是事中都无识者何况出世第一义谛?云问何处为五百说答一云华严中如聋如哑又云西方经何量又云天台师云多有所关又大经十五云复次如来说于世谛众生谓为第一义谛有时说第一义谛众生谓为世谛是则诸佛境界非二乘所知二乘既以菩萨之俗为真当知菩萨真俗并非二乘所测。

  (△次明三意)。

  约此亦有随情情智智等(云云)。

  ○次圆接别又二先正释次明三意初文又二先略立。

  圆入别二谛者俗与别同真谛则异。

  ○次别人下斥别释相。

  别人谓不空但理而已欲显此理须缘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圆人闻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无有缺减故言一切法趣不空也一(次明三意)。

  约此亦有随情等(云云)。

  ○圆二谛者又二先释二谛次明三意初文中又四一立二释相三譬四明谛意。

  圆教二谛者直说不思议二谛也。

  初文但以二谛俱不思议以辨别前列名中以略有其相如云三谛各言趣故。

  (△二释相)。

  真即是俗俗即是真。

  次释相中但云相即言滥于通应从意说意以一切趣中为真与百界千如及千如本空为俗而相即故知今即即彼别教次第三谛次第即已方成今即何者彼若未即犹同小空及随事假对中论即今若即已三俱圆极不即而即即而不即故有理即乃至究竟良由于此故知别二谛乃至通藏本妙本即情谓自殊故得汝行是菩萨道。

  ○次譬中先譬次合。

  如如意珠。

  譬中如如意珠如止观第五记彼文具以三譬方显此譬俱譬初立及第二释相。

  (△次合)。

  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

  ○四明谛意。

  不二而二分真俗耳。

  可见用初意以释之大途自显。

  ○次明三意中又二先释。

  约此亦有随情智等(云云)。

  ○次引证。

  身子云佛以种种缘譬喻巧言说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即其义焉。

  种种缘即随情也即指法华已前心安疑断即是法华中意即是随智若情智相对即第三意也。

  (△四问答料简)。

  问真俗应相对云何不同耶。

  四料简中初问真俗应相对者应如三藏俗有真无或如通教幻有幻空云何别接已去真俗不同。

  ○答中先列四句。

  答此应四句俗异真同真异俗同真俗异相对真俗同相对。

  ○次释四句。

  三藏与通真同而俗异二入通真异而俗同别真俗皆异而相对圆入别俗同真异圆真俗不异而相对不同而同若不相入当分真俗即相对(云云)七种二谛广说如前略说者界内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种二谛也别接通五也圆接通六也圆接别七也。

  初二句可解别真俗异者俗则有无不同真则唯一中道圆教二谛真俗既融二谛名同同异相对故成四句从七种下寄此料简略撮前七种使文现可览。

  问何不接三藏。

  次问何不接三藏者问三藏二乘永入灭者。

  答三藏是界内不相即小乘取证根败之士故不论接余六是摩诃衍门若欲前进亦可得去是故被接问若不接亦不会答接义非会义未会之前不论被接。

  答中云界内小乘根败取证故是昔教二乘人也余六是摩诃衍等者此置二乘约通菩萨等于法华前得有接义故云余六三藏菩萨非但教拙以未断惑接义不成故一教俱废所言废者二乘之人于法华前生灭度想菩萨复转成衍中人又通教二乘于法华前得二味益亦名前进三藏二乘据生灭度想者纵未入灭以根败故菩提心死此并据于法华会前挫言根败若至法华根败复生故云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纵已入灭于彼亦闻故云虽生灭度之想而于彼土得闻是经无性宗家不见此意问若不接等者既不接二乘何故皆会答意者二义不同二乘之人于法华前不论被接法华被会复非是接具如止观第三记问但云余六得去那简通教二乘答通是衍教初门观境俱巧堪入不空故云得去小人寄此是故不论余如向说问此是法华灭化之文小人正应得去答接义本在法华经前于中仍是菩萨今借得去之语以证菩萨回心据教而论不必皆去。

  ○三判中二先约七重即是约教次约五味前文又二先单约七重次约三意初文者自有七重七重展转前粗后妙未穷圆极故虽妙犹粗初三藏中二初立次二谛去斥。

  三判粗妙者实有二谛半字法门引钝根人蠲除戏论之粪二谛义不成此法为粗。

  然前立中还用后教立之乃可得云半字引钝及蠲除等论谓界内爱论见论涉此二者唐丧其功义之如戏复更斥云二谛不成意如前说。

  (△次通教)。

  如幻二谛满字法门为教利根诸法实相三人共得比前为妙同见但空方后则粗。

  次通教中言满字者若对四教即后三为满今对七重故后六为满。

  (△三别入通)。

  以别入通能见不空是则为妙教谭理不融是故为粗。

  别教谈理不融如判四谛中说。

  (△四圆入通)。

  以圆入通为妙妙不异后带通方便是故为粗。

  (△五别)。

  别二谛不带通方便是故为妙教谭理不融是故为粗。

  (△六圆入别)。

  圆入别理融为妙带别方便为粗。

  (△七圆)。

  唯圆二谛正直无上道是故为妙。

  ○次约三意者文为二初离判次又束下束判初中先标。

  次约随情智判粗妙者。

  ○次判判中教教之中皆先自约情等三意以判粗妙次入后教展转渐益故借五味义以显益相故渐废前浅以兴后深初三藏又三先立次判三譬初立中四初立随情。

  且约三藏初闻随情二谛。

  ○次执实下斥情立智。

  执实语为虚语起语见故生死浩然无佛法气分。

  教语本实凡情未悟执之成见见即烦恼为因故果浩然不息。

  ○若能下正明情智。

  若能勤修念处发四善根是时随情二谛皆名为俗发得无漏所照二谛皆名为真。

  贤位二谛合为俗圣位二谛合为真。

  ○次从四果去正明随智。

  从四果人以无漏智所照真俗皆名随智二谛。

  ○次随情下判。

  随情则粗随智则妙。

  即当此教中智妙情粗若尔情智则是亦妙亦粗真妙俗粗故也。

  (△三譬)。

  譬如转乳始得成酪。

  三譬如下即鹿苑时意也。

  ○次既成下明下六重中二先释次结。

  既成酪已心相体信入出无难即得随情情智智等说通别入通圆入通令其耻小慕大自悲败种渴仰上乘是时如转酪为生酥心渐通泰即为随情情智智等说别圆入别明不共般若命领家业金银珍宝出入取与皆使令知既知是已即如转生酥为熟酥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随情情智智等说圆二谛如转熟酥为醍醐。

  六中各有情智不细各明者由用情等于诸部中次第调熟令钝根菩萨及二乘人堪入法华随智故也故寄生熟二酥通总而说初言既成者得罗汉已闻大不谤故云体信入闻于大出犹住小不同畏惧王等之时故云无难即用情等三意说通等三者鹿苑以成藏人于其不复须藏故但说通即于此座复以别圆而接通者并对而说弹斥而说即当相入意也令其下即明说意意欲令其转成生酥谓受弹斥令叹大自鄙即其益相通教利根及别圆人自于一边得益无妨是时下亦举譬次心渐等者至般若中不复同前悲泣之时故云通泰即为三意说别等者前于方等中义已成通故至般若唯须此二明不共等者说部意也意虽不共犹有方等新受小者至此须通亦有衍门傍得小者是故兼用上智加被故云命领长者之宅为大乘家诸珍宝物为不思议业业即金等付与诸子化他为出自行为入又化功为入皆使令知即熟酥益相得此益已义成别人即于此座以圆入之令堪入法华既知下譬故两味中即是衍中五重之相诸佛下即是第六法华意也虽纯醍醐亦用情等如三周中各有异名即其事也。

  ○是则下总结六重。

  是则六种二谛调熟众生虽成四味是故为粗醍醐一味是则为妙。

  ○次束判中离谓别约情等诸味不同束谓总束一代为随情等三如前两教虽有情等三意今束为一随情故云一向别入通去有中道故智带方便故情圆虽三意对前诸味今但成智说则成语准智可知。

  又束判粗妙前二教虽有随智等一向是随情说他意语故故名为粗别入通去虽有随情等一向束为情智说自他意语故亦粗亦妙圆二谛虽有随情等一向是随智说佛自意语故故称为妙。

  问前二二谛一向是随情应非见谛亦不得道答不得中道故称随情诸佛如来不空说法虽非中道第一义悉檀不失三悉檀益大概判之皆属随情为粗耳。

  次料简中问前二二谛一向是随情等者问此中问文判前两教俱属随情与止观中判三假文及此文前第二卷中但以三藏而为随情余并随理同异云何答此有三别一者彼以小衍相对是故三藏独属随情此以权实二理相对是故前二俱属随情二者彼为通申观门且斥三藏以为随事此为申于法华经意须以中道而为随理三者彼明三假三假是俗藏通二俗即不即异故彼文判事理不同此判二谛二谛俱权不会中理是故此判俱属随情答中以第一义对三悉者前二无中故。

  ○次约五味。

  若以七种二谛历五味教者乳教有别圆入别圆三种二谛二粗一妙酪教但实有二谛纯粗生酥具七种二谛六粗一妙熟酥六种五粗一妙法华但有一圆二谛无六方便唯妙不粗题标为妙意在于此是为相待判粗妙也。

  如文。

  ○四开权中二先标。

  四开粗显妙者。

  ○次释释中三初总举三世佛出世意次举论以证佛意三始见下正明开相。

  三世如来本令众生开佛知见得无生忍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初文意者非止释尊三世佛化皆然故知三世如来凡出世处皆悉为开佛知见故。

  (△次举论以证佛意)。

  ○次文者又二先引论。

  法华论云莲华出水义不可尽出离小乘泥浊水故入如来大众中坐如诸菩萨坐莲华上闻说无上清净智慧者。

  ○次必非下释论意。

  必非坐华叶也乃是诸菩萨闻说一圆道证一圆果处华王界同舍那佛坐莲华台耳佛意如此。

  秪以入实名为华台以内心同佛入实故故使外器同佛处台。

  (△三正明开相)。

  ○三正开中三初略明今日入实施权次有人下明久远施权入实三其未入下正明今经开权显实初文又二初正明入实开权次明机感之相初文又二初明入实次为未入下明施权。

  始见我身初闻一实已入华台。

  初谓华严利根菩萨已入实竟其别菩萨且置不论以此菩萨犹易开故其难开者更以小起故。

  (△次明施权)。

  为未入者从顿开渐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说诸二谛或单或复或不可思议种种不同皆为华台而作方便。

  次为施鹿苑等教故名为诸前三藏单次五重中如前七重中文意亦可见。

  ○次感应。

  但如来常寂而化周法界实不分别先谋后动施此汲引慈善根力令诸众生从此得入。

  可见。

  (△次明久远施权入实)。

  ○次明久远中二初出旧。

  有人言始自鹿苑皆是法华弄引。

  ○次今言下正解也弄引秪是方便耳如止观记于中又二先明久远施权次明入实初又二先重叙寂场为况次展转明久。

  今言不尔且近说寂灭道场已来悉为法华弄引所以光照他土现佛悉为顿开渐。

  初文者除已入者及中间入者尽是法华方便所以光照他土至为顿开渐者初他土者从又睹诸佛下四行说顿也从若人遭苦下三行渐初也即是鹿苑从文殊师利我住于此下三十二行半方等般若此他土渐顿也寂场兼权顿后为一独而施三渐以一渐兼顿取机不得故至鹿苑及余二味。

  ○次文殊下正展转明久于中又三初正明次文云下引证三当知下结。

  文殊引先佛亦为顿开渐如此弄引犹恨其近从大通智胜已来而为众生作法华方便当知不止近在寂场又此犹近从本成佛已来而为众生作华台方便又复犹近从本行菩萨道时而为众生作华台方便。

  是则本迹两文中施化未入实者并为今日法华弄引故知菩萨本初发心已后所化众生乃至成道已后经于如许尘界劫数处处成熟今方入实当知实道何易可阶况复今世犹自未入尚在未来远远方得岂非烦恼厚重根性难回不蒙如来善巧之力何有入期故睹斯妙旨应勤思勤听重之重之。

  (△次引证)。

  文云我本立誓愿普令一切众亦同得此道。

  (△三结)。

  当知弄引岂止今耶。

  证结可知。

  ○次本来下明入实中又二初明久远入实次明今世入实。

  本来所化入华台者自是一边其未入者如上方便不息中间亦如是。

  以今昔施化节节实益岂待今耶。

  (△次明今世入实)。

  若从华严方等般若等经或别入通圆入通圆入别等入华台者与本入者无异复自是一边。

  今世文云与本入者不异者事有本迹今古理齐故今入本入理无差别。

  (△三正明今经开权显实)。

  ○三今经入中二先正明开次若如下叹教偏初文又五先竖约四味论开次诸教下约诸味中诸教横开三三藏下举难况易四文云下引证五此即下总结。

  其未入者四味调熟皆于此经得入华台。

  初如文。

  (△次约诸味中诸教横开)。

  诸教之中或住三味二味一味或全生者皆决粗令妙悉入华台。

  次文中云诸教之中或住三二一味及全生者者通指四味名为诸教且如方等般若初证二乘名为一味若鹿苑已证得弹斥益名为二味得洮汰益名为三味若诸菩萨于前诸教能断见思名住二味能断无知名住三味能伏无明名住四味若住四味已成妙行故此不论全未伏通惑名为全生华严鹿苑应论显密思之可见此约横论不关竖入若竖入者钝根菩萨及二乘人依次历教不论增减。

  (△三举难况易)。

  ○三况。

  三藏保果难破已破难开已开况易破易开悉随情仍本当门显实即入华台。

  可见不改本位即粗成妙故云当门。

  (△四引证)。

  文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各赐诸子(云云)。

  引证中云七宝大车者各称本习而入圆乘本习不同圆乘非一。

  ○五结。

  此即开权显实诸粗皆妙绝待妙也。

  如文。

  ○次叹斥中二先总叹次人不见下得失初又三初约化仪。

  若如上说法华总括众经而事极于此。

  ○次佛意。

  佛出世之本意。

  ○三教旨。

  诸教法之指归。

  ○次得失又二先失次得。

  人不见此理谓是因缘事相轻慢不止舌烂口中。

  初文云轻慢不止舌烂口中者不了法华宗极之旨谓记声闻事相而已不如华严般若融通无碍如此说者谏晓不止舌烂何疑如彭城寺嵩法师云佛智流动至无常时舌烂口中犹不易志又如大经第五云我今为诸声闻诸弟子等说毗伽罗论所谓如来常存不变若有说言如来无常云何是人舌不堕落又云若有说言如来许畜奴婢仆使舌则卷缩如是乘戒两门谤皆舌坏故知若言事相者不见一代独显之妙不见般若付财之能般若融通与法华何异二乘于昔自无悕取至今方云不求自得已今当妙于兹固迷舌烂不止犹为华报谤法之罪苦流长劫具如止观第四逆流十心中说。

  ○次若得下明得中又二先正明得次摄大乘下重破教道初文又四初约法以明得次约三世佛以明得三举涅槃以释疑四结劝。

  若得其旨深见七种二十一种无量教门意气博远更相间入绣淡精微横周竖穷悉归会法华。

  初文者有一毫之善咸至菩提穿凿权实牢笼本迹故云意气博远大小互入故云更相越教相接故云间入从浅至深故云绣淡取机显秘故云精微味味益遍故云横周俱至法华故云竖穷。

  (△次约三世佛以明得)。

  二万灯明迦叶等古佛设教妙极于此有经云弥勒当来亦妙极于此释迦仰同三世亦妙极于此。

  次二万下约佛者应具如五佛章门今略指灯明弥勒等耳承上曰仰虽佛无优劣我既施权同彼显实高尚实理故云仰同。

  (△三举涅槃以释疑)。

  涅槃赎命重宝重抵掌耳。

  三释疑者疑云法华既已显实涅槃何复施权故即释之释言赎命重宝者涅槃十四云如人七宝不出外用名之为藏是人所以藏积此宝为未来故所谓谷贵贼来侵国值遇恶王为用赎命财难得时乃当出用诸佛秘藏亦复如是为未来世诸恶比丘畜不净物为四众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读诵外典不教佛经如是等恶出现世时为灭诸恶为说是经是经若灭佛法则灭今家引意指大经部以为重宝若消此文应有单复两义所言复者谓乘及戒若言不许畜八不净此是戒门事门若说如来毕竟涅槃及遮外典此是乘门理门以彼经部前后诸文皆扶事说常若末代中诸恶比丘破戒说于如来无常及读诵外典则并无乘戒失常住命赖由此经扶律说常则乘戒具足故号此经为赎常住命之重宝也所言单者唯约戒门彼经扶律律是赎常住命之重宝也所以法华明常已足更说赎命者为护圆常郑重殷勤如人抵掌重叮咛耳说文云抵掌者侧手击也。

  (△四结劝)。

  观此妙旨宏壮包笼寻者须旷其意莫以人情局彼太虚也。

  四结劝中云观此等者且如诸法实相即云百界千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乃至本因为今弄引岂以劣见称此经王莫以人情局彼太虚者勿以世情偏取如来赴机之说局彼法华博远意气太虚之量。

  (△次重破教道)。

  ○次斥教道中二初举论师谬谓次今试下明今家斥失。

  摄大乘明十胜相义咸谓深极使地论翻宗。

  初云摄大乘十胜相者彼论始终秪明十种胜相之义分为十品论初云菩萨欲显大乘功德依大乘教说如是言诸佛世尊有胜相义所说无等过于余教言胜相者有十一依止二应知三入应知四因果五入因果修差别六于差别依于戒学七于中依心学八于中依慧学九学果寂灭十智差别论文先列次生起释初胜相明第八识生十二因缘义言依止者谓所依也真谛所译则依庵摩罗后代诸译并依黎耶如其各计成自他性一论二译尚生二计况诸部耶论师以黎耶依持破于地论故云翻宗翻者改也令地论宗破归我摄宗。

  ○次明今家斥中为八初总举迹中十妙次别以初妙比破三四悉下以逗机比决四彼直下斥偏五因缘下展转比决六当知下结叹七天竺下举胜况劣八思自下结。

  今试以十妙比之彼有所漏。

  初如文。

  (△次以初妙比破)。

  且用理妙比依止胜相明不思议因缘四句破执岂留黎耶庵摩罗为依止耶。

  次文者且以迹中十妙之初境妙少分比彼十胜相之初相全分于少分中尚有所漏四句之中但得自他一句而已故上斥云有所漏也况破则俱破立则俱立不同彼论唯计一句故今文云不思议因缘岂同论文黎耶摩罗自他因缘耶文虽双举计必偏执如新旧两译亦如地论南北二道还成性过各计不同今不思议离四性计岂同彼论各计不同耶。

  (△三以逗机比决)。

  四悉檀施设不止立无明他生一句。

  三逗机中四悉俱立不同彼论唯立一句。

  彼直是一道明义不见开合众经顿渐为物约教约行随情随智大包佛化深括始终。

  四斥偏中彼计一句为一道不见下举今得显彼失四味增减为开合顿渐可知由教行别故情智等不同。

  (△五展转比决)。

  因缘一境已广于依止更用四四谛七二谛五三谛一谛等比者彼无准拟迹中十妙已有所漏本中十妙群经所无何况彼论又观心十妙即得行用不如贫人数果头宝。

  第五意者境妙有六其但得一少分故也况复余耶。

  (△六结叹)。

  当知十妙法门鳞沓重积可胜言哉。

  六当知下结鳞沓重积等者十妙生起如鳞皆具诸法如沓于一一妙若鳞若沓亦复如是。

  (△七举胜况劣)。

  天竺大论尚非其类真丹人师何劳及语此非夸耀法相然耳。

  第七意中真丹义如止观第二记。

  (△八结)。

  思自见之无俟辞费也。

  八结文可知。

  ○次明三谛中又二初依他教以立名义次正开章解释初文中又三初依他经立名次依今经例立三问答料简。

  五明三谛者众经备有其义而名出璎珞仁王谓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

  今经亦有其义寿量云非如非异即中道如即真异即俗。

  初二如文。

  ○三料简中先问。

  问若此经无四种因缘等名那用其义。

  ○次答答中三初举胜鬘以例涅槃用斥来问次重举楞伽以例余经用酬来难三结初文二先总斥。

  答五住二死名出胜鬘涅槃不应用其义。

  ○次释。

  若不用五住则不破无明若不用二死则非常住。

  (△次重举楞伽以例余经用酬来难)。

  ○次例。

  又三佛名出楞伽余经应无三佛义。

  ○三结。

  众经皆是佛说名乃不同义不可壅(云云)。

  可知。

  (△次正开章解释)。

  ○次正明三谛中自三。

  今明三谛为三一明三谛二判粗妙三开粗显妙。

  ○初又二先明去取即是来意。

  却前两种二谛以不明中道故就五种二谛得论中道即有五种三谛。

  ○次正释五文。

  约别入通点非有漏非无漏三谛义成有漏是俗无漏是真非有漏非无漏是中当教论中但异空而已中无功用不备诸法圆入通三谛者二谛不异前点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与前中异也别三谛者开彼俗为两谛对真为中中理而已(云云)圆入别三谛者二谛不异前点真中道具足佛法也圆三谛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谛圆融一三三一如止观中说(云云)。

  初文中约别入通点非漏非无漏者于真谛中点示中道故云双非当教论中既异于空故有双非也一三三一如止观者如第三卷显体中及第七卷破横竖中。

  ○判中亦二约教约味。

  二判粗妙者别圆入通带通方便故为粗别不带通为妙圆入别带别方便为粗圆不带方便最妙。

  约五味教者乳教说三种三谛二粗一妙酪教但粗无妙生酥熟酥皆具五种三谛四粗一妙此经唯一种三谛即相待妙也。

  三开粗显妙决前诸粗入一妙三谛无所可待是为绝待妙也。

  开如文。

  ○六明一谛又为三初分别次判三开初又二初法。

  六明一谛者大经云所言二谛其实是一方便说二。

  ○次譬。

  如醉未吐见日月转谓有转日及不转日醒人但见不转不见于转。

  譬中但通云转不转相对以明一谛即一实谛是不转故也所言如醉未吐见日月转等者第二云诸比丘白佛言世尊譬如醉人其心眩乱视诸山川城郭宫殿日月星辰皆悉回转若有不修苦无常想无我等想不名为圣佛便回此醉人之譬反斥比丘云汝向所引醉人譬者但知文字而不知义何等为义如彼醉人见上日月实非回转生转想众生亦尔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等当知比丘无明未吐谓有二谛本日如一谛转日如世谛此带实二谛也若二乘人于转日上复生转想故二乘人以菩萨俗谓为真谛故下文云三藏全是转二即二乘二谛也是故大经十二七种二谛文末说一实谛文殊难言即是如来虚空佛性无差别耶此难意者若唯一实如来佛性应同虚空佛言有苦有谛有实三亦如是如来非苦非谛是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是则唯一实谛。

  ○次判中亦先约教次约味。

  转二为粗不转为妙。

  文中亦且通以转不转对辨粗妙若历诸教教教如之。

  ○次三藏下约五味中二先正明次借地持以显一实。

  三藏全是转二同彼醉人诸大乘经带转二说不转一今经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不转一实是故为妙。

  初文略无华严教意者合在下文云诸大乘即其意也不烦文故合在下耳故知文意以证道明中为不转妙教道亦属带转故也。

  ○次借地持中二初借地持次寄此文后约行人破执初又二初引文次正明今意。

  地持明地相明义说相似法地实明义说真实法又教门方便即教道明义说所证法即证道明义今借用之。

  初有两番意者前文约行次文约教初言地持明地相等者地相谓地前回向位中道观双流地相现前登地已去明真实法称为地实初地即是初住故也次文言又教门等者依教道义以四悉檀说登地法名为教道故知初地已上仍存教道若说十地已证之法即证道也凡释别义多用此意具如止观第三记。

  (△次正明今意)。

  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地实义道场所得法即是证道明义是故妙也。

  次今意者借于此文证权实部法华已前如地相教道至法华经犹如地实及以证道说佛自证名为地实约佛自行故云证道。

  (△次寄此文后约行人破执)。

  执着此实实语是虚语生语见故故名为粗融通无著是故言妙。

  次寄此文后约于行人破执等者破末代执者谛虽是妙执故成粗破其执情不破所执所执本妙非关人情。

  (△三开)。

  开粗显妙可解(云云)。

  开粗如文。

  ○无谛者秪前诸谛理不可说故名为无若通论者大小皆有无谛通即别故别乃成通如婆沙云佛经中说一谛无谛问有四谛义云何但云一谛等耶尊者波奢说一谛者苦谛无第二苦乃至道谛无第二道复次一谛者谓灭谛为破外道种种解脱故复次一谛者谓道谛能尽恶道苦故又佛说二谛者谓世谛第一义谛或云世谛谓苦集第一义谛谓道灭前合四谛为二正用此意复有说者世谛谓苦集灭第一义谛谓道谛评者曰四谛亦是世谛亦是第一义谛如苦集是世谛苦空无常集因缘生是第一义灭是世谛者如佛说言如城园林是第一义谛者尽止妙离道是世谛者佛说道谛如筏如山如梯如楼是第一义谛者道如迹乘若四谛尽是第一义者世谛说阴界入第一义谛亦说阴界入彼小乘中尚开合四谛为世谛第一义等况复大乘于中先正明无谛次问答料简初文又二初别约极理以明无谛次通约诸教以明无谛前明一谛亦有通别二义不同故今亦尔理无二极故同归一无众生缘异故复历教初中三初正立无谛。

  诸谛不可说者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那得诸谛纷纭相碍一谛尚无诸谛安有。

  ○次一一下判粗妙。

  一一皆不可说可说为粗不可说为妙。

  ○三不可说亦不可说下明绝待即是开粗。

  不可说亦不可说是妙是妙亦妙言语道断故。

  ○次文又二初四教次五味初文二先列四教次明判开。

  若通作不可说者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

  初四教如文。

  ○次从前不可说去判。

  前不可说为粗不生不生不可说为妙。

  ○次若粗异妙下开准上下文例应在五味后开今随便各明于理无失。

  若粗异妙相待不融粗妙不二即绝待妙也(云云)。

  ○次约五味中初判。

  约五味教者乳教一粗无谛一妙无谛酪教一粗无谛生酥三粗无谛一妙无谛熟酥二粗无谛一妙无谛此经但一妙无谛。

  ○次从开粗如前者例前四教开。

  开粗如前(云云)。

  ○次料简中有三重问答。

  问何故大小通论无谛答释论云不破圣人心中所得涅槃为未得者执涅槃生戏论如缘无生使故破言无谛也。

  初问者通约诸教为问所言无谛者秪应如前历教明实别约极理理即一实如何诸教并论无谛答意者为破执理而生戏论是故云无大小乘教既并有理是故大小俱论无谛故引例云灭本无惑缘灭生惑如三界利钝一十九使但破能执不破所缘今意亦尔。

  问若尔小乘得与不得俱皆被破大乘得与不得亦俱应破答不例小乘犹有别惑可除别理可显故虽得须破中道不尔得云何破。

  次问者小乘未得执成戏论是故须破若实证得理仍是权是故亦破今以此意例难于大既得大小通论无谛亦应大小得否俱破答云不例者小乘得否俱皆有惑是故俱破大乘不得有惑须破得即无惑得何须破是故不例。

  问若尔中道唯应有一实谛不应言无谛也答为未得者执中生惑故须无谛实得者有戏论者无(云云)。

  次问意者小乘是权破权名无大乘是实实谛非无何故中道亦名无谛答意者实如所问于实得者不须云无今云无者为未得者。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八

  音释

  瞙

  (末各切音莫目翳不明曰瞙)。

  蔼

  (正作霭??亥切云集貌)。

  复

  (方六切重也)。

  婉

  (于阮切顺也)。

  赎

  (石欲切贸也)。

  沓

  (达合切重也)。

  夸

  (枯瓜切矜夸)。

  壅

  (委勇切塞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