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大唐内典录全文 第十卷

发布时间:2019-06-26 04:00:05作者:地藏经真言网

大唐内典录全文 第十卷第十卷 大唐内典录

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第五 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第六 历代诸经支流陈化录第七 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第八 历代众经录目终始序第九 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第十。

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第五

序曰。自佛经之流东夏也。六百余载。三被诛除。值弘护者观机而作。先隐岩穴固守至真。云雾沾渍又被淹烂。及后兴法方事拾遗。百不存一。且存纲领。赖值江表五代奉信无亏。遂使传度法本周流寰宇。而西晋之末天下分崩。译人遭难寄死无地焉。使经本独得安全。又汉灵栖遑东西临幸。佛经俗典于此沦亡。故致目本俱遗其数不少。今总会群录鸠聚结之。勘本则无。挍目便有。恐后获者据现录无。便委弃之同于疑伪。是以寻阅古今诸录。挍定经本有无。有则依而入藏。无则题目拟访。庶有同舟之士。怀斯而广集云。

寻群录阙本其类繁多。试以现经挍阅定录。居然显异。今欲列名广示。且已备在前篇。纸墨易繁终为词费。故略而不叙。必搜访获本真伪莫分。或人代未明。可依录捡历。则名目显然是非斯决。故不劳备载。又随代后录皆连写之。又可易见。

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第六

大智度论明十二部经中。乃至后代凡圣解释佛语。斯即是第十二部优波提舍经。据唐言译云论议也。深有所以名之为议。义取慧解通敏能之。非彼庸疏而得陈迹。故佛经东渐。自汉至唐。年过六百代经偏正道俗归信森若繁云。毗赞正理弘扬大化。世高创述于缘理。斖斖惟良。释安甄解于持心。超然孤迥。沿斯以降代有人焉。约准卷收将二千卷。今人浇薄多不镜寻。致令前录同所轻削。所以通法不能开俗。如不编次则相从埋没。昔齐末梁初。有钟山定林寺僧祐律师。弘护在怀。综拾遗逸。缵述经诰。不负来寄。今叙其所缀为始。余则附录列之。

释僧祐撰三藏集十有二卷。其杂录序曰。夫灵源启润则万流脉散。玄根毓萌则千条云结。何者。本大而末盛。基远而绪长也。自尊经神运秀出俗典。由汉届梁世历明哲。虽复缁服索饰。然并异迹同归。至于讲议赞析代代弥精。注述陶练人人竞密。所以记论之富。盈阁以[牣-刀+ㄉ]房。书序之繁。充车而被轸矣。宋明皇帝。摽心净境载餐玄味。乃敕中书侍郎陆澄。撰录法集。陆博识洽闻包举群籍。铨品名例随义区分。凡十有六帙。百有三卷。名为续法论。其阅古今亦已备矣。虽非正经。而毗赞道化。可谓圣典之羽仪。法门之警卫。足以辉显前绪照进后学。是以寄于三藏集末以广支叶之览焉。宋明帝。敕中书侍郎陆澄撰续法论。目录序。

论。或列篇立第兼明众义者。今总其宗致。不复摘分。合之则体全。别之则文乱。

置难形神援譬薪火。庾阐发其议。谢瞻广其意。然桓谭未及闻经。先着此言。有足奇者。宜其掇附。

牟子不入教门而入缘。序以特载。汉明之时像法初传故也。

魏祖答孔。是知英人开尊道之情。习生贻安。则见令主弘信法之心。所以有取二书指存两事。又支遁敷翰远公等江南僧业故兼录之 即色游玄论(支道林王敬和问支答) 辩者论(支道林) 释即色本无义(支道林王幼恭问支答) 不真空论(释僧肇) 本无难问(郄嘉宾竺法汰难郄答往返四首) 郄与法浚书 郄与开法师书 郄与支法师书 心无义(桓敬道王稚远难桓答) 释心无义(刘遗民) 法性论上下(释慧远) 实相义(释道安) 问实相(王稚远外国法师答) 问如法性实际(释慧远什法师答) 问实法有(释慧远什法师答) 问分破空(释慧远什法师答) 实相论(释昙无成) 实相通塞论(释道含) 会通论(支昙谛) 支书与郄嘉宾 会通论上下(释慧义) 始元论(释僧宗) 略论诸经 胜鬘经序(释慧观) 百论序(释僧睿) 百论序(释僧肇)

右续法论第一帙(法性集一十五卷) 涅槃无名论(释僧肇) 佛性论上下(释僧琮) 问涅槃有神不(王稚远什法师答) 问灭度权实(王稚远什法师答) 问清净国(王稚远什法师答) 涅槃三十六问(竺道生) 释八住初心欲取泥洹义(竺道生) 与诸道人论大涅槃义(苑伯伦) 论经目 大涅槃经序 辩佛性义(竺道生王稚远问竺答) 佛性集(释惠静) 佛性论。

右续法论第二帙(觉生集七卷) 道行指归(支道林何敬问支答) 道行指归(亡是公述相传云) 般若无名论(释僧肇刘遗民难肇答) 问佛成道时何用(王稚远什法师答) 问般若法(王稚远什法师答) 问般若称(王稚远什法师答) 问般若知(王稚远什师答) 问般若是实相智非(王稚远什答) 问般若萨婆若同异(王稚远什师答) 问无生法忍般若同异(王稚远什师答) 问礼事般若(王稚远什师答) 问佛慧(王问什师答) 问权智同异(王问什答) 问菩萨发意成佛(王问什法师答) 般若析疑略序(释道安) 大品经序(释道安) 大品经序(释僧睿) 大智释论序(释僧睿) 般若经问论序(释慧远) 中论序(释僧睿) 小品经序(释僧睿) 合维摩诘经序(支敏度) 道行品注序 维摩诘经注序(释僧肇) 毗摩罗诘经义疏序(释僧睿) 自在王经后序(释僧睿) 思益经义疏序(释僧睿) 与释慧远书论真人至极(苟问慧远答) 与诸道人论般若义(范伯伦)

右续法论第三帙(般若集六卷) 问法身(王稚远什答) 问法身(释慧远什答) 重问法身(释慧远什答) 问真法身像类(释慧远什答) 问真法身寿(释慧远什答) 问法身应感(释慧远什答) 问法身非色(释慧远什答) 问修三十二相(释慧远什答) 问法身二一义(竺僧弼问释惠严答) 丈六即真论(释僧肇) 通佛影迹(颜延年) 通佛顶齿爪(颜延年) 通佛衣钵(颜延年) 通佛二氎不然(颜延年)

右续法论第四帙(法身集四卷) 问法身佛尽本习(释慧远什答) 佛成佛时断何累(王稚远什答)

右续法论第五帙(解脱集一卷) 法华经后序(释僧睿) 妙法莲华经序(释慧远) 妙法莲华经宗要序(释惠观) 与竺道生书(刘遗民) 法华经论 辩三乘论(支道林) 无三乘统论(释慧远) 问释道安三乘并书(竺法汰) 问三乘一乘(什答) 问得三乘(王稚远什师答) 问三归(王稚远什师答) 问辟支佛(王稚远什师答) 四阿含慕抄序 长阿含经序(僧肇) 三法度经序(释慧远) 正诬论 了本生死经注序 法句经序 明佛论(宗少文) 譬道论(孙兴公) 坐右铭(支道林) 道学诫(支道林) 切悟章(支道林) 支道林答谢长遐书 离识观(颜延年) 张景胤与从弟景玄书(论西方并答) 奉法要(郄嘉宾) 七众法 通神祝(郄嘉宾) 明感论(郄嘉宾) 问菩萨生五道中(王稚远什师答) 明七佛(王稚远什答) 问不见弥勒不见千佛(王稚远什答)

右续法论第六帙(教门集十二卷) 优婆塞五学迹略论上下(三藏法师) 法社节度序(释慧远) 外寺僧节度序(释慧远) 节度序(释慧远) 般若台众僧集议节度序(支道林) 比丘尼节度序(释慧远) 咸康六年门下议并诏及何次道议(二首) 晋成帝诏及何次道议四首(诏是庾季昭作) 桓敬道书与八座论人敬王者(八座答) 桓敬道与王稚远书往反九首 桓敬道与释慧远书往反三首 桓敬道伪诏沙门不须敬天子并卞嗣之答往反十首 桓敬道沙汰沙门教 释慧远答桓敬道书论科简沙门事 宋武作相沙汰道人教 沙门不敬王者论(释慧远) 问佛法不老(王稚远什答) 与释慧远书论沙门袒服(郑道子) 沙门袒服论(释慧远何无忌难远答) 与禅师书论踞食(郑道子) 与王司徒诸人书论据食(范伯伦释慧远答范重答) 与道生慧观二法师书(范伯伦) 论据食表并诏四首(范伯伦)

右续法论第七帙(戒藏集八卷) 本起四禅序并注(支道林) 安般守意经注序(康会) 十二门经注序(释道安) 十二门注序 阴持入经序 人本欲生经注序 禅经序(释僧睿) 禅经序(释慧远) 释神足(释慧远) 问念佛三昧(释慧远什答) 妄书禅慧宣诸弘信(颜延年) 问慧思修禅定义在家习定法。

右续法论第八帙(定藏集四卷) 阿毗昙心序(释慧远) 阿毗昙序 阿毗昙五法行义(谢庆绪) 阿毗昙心略解数 阿毗昙心杂数林 问竺道生诸道人佛义(范伯伦) 众僧述范问 范重问道生往反三首 傅季友答范伯伦书 辩宗论(谢灵运) 法勖问往返六首 僧维问往返六首 慧驎述僧维问往返(六首) 驎维问往返六首 竺法网释慧林问往返十一首 王休元问往返(十四首) 竺道生答王问一首 渐悟论(释慧观) 竺道生执顿悟论 谢康乐灵运辩宗述顿悟 释慧观执渐悟 明渐论(释昙无成)

右续法论第九帙(慧藏集七卷) 问遍学(外国法师答) 问遍学(释慧远什答) 重问遍学(释慧远什答) 问罗汉受(释慧远什答) 论三行上(郄嘉宾) 叙通三行(郄嘉宾) 郄与谢庆绪书往返(五首) 论三行下(郄嘉宾) 郄与傅叔玉书往返三首 答英郎与书一首(并答) 王季琰书往返(四首) 与仰法师书(并答二首) 道地经注序 略解三十七品次第(什法师) 本业略例(支道林) 本业经注序(支道林) 论十住上下(傅叔玉) 书与谢庆绪论十住往返四首(二首今为下卷) 傅叔玉重书并谢答 四十二字十住义(释昙遇) 实相摽格论 问住寿(释慧远什答) 问释道安六通(竺法汰)

右续法论第十帙(杂行集十卷) 神本论(支昙谛) 命源论(释慧静) 识三本论(谢庆绪) 支道人书与谢论(三论并答) 戴安道书与谢论三识(并答往反三首) 四执论 问精神心意识(王稚远什答) 问十数论(王稚远什答) 辩心意识(释慧远) 释神名(释慧远) 验寄名(释慧远) 问论神(释慧远) 问释道安神(竺法汰) 问神识(王稚远什答) 五阴三达释(郄嘉宾) 问后识追忆前识(释慧远什答) 神不更受形论(庾仲初) 更生论(罗君章孙安国难罗答) 习凿齿难 神不灭论(郑道子) 桓君山新论论形神书与何彦德论感果生灭五往返(颜延年) 山伯源问 挚元礼咨 颜答山挚二难。

右续法论第十二帙(色心集九卷) 问四相(释慧远) 物不迁论(释僧肇) 申无生论(释昙无成)

右续法论第十三帙(物理集三卷) 牟子(一云苍梧太守牟子博传) 旧首楞严经后序 支法护像赞(支道林) 答孔文举书(魏武帝) 与释道安书(习凿齿) 与释道安书(伏玄度) 与高句骊国道人书(支道林)

右续法论第十四帙(缘序集二卷) 难沙门于法龙(释道彦龙答) 答谢宣明难佛理(范伯伦) 论捡(颜延年) 答或人问(颜延年) 关中法渗道人与凉州同学书 达性论(何承天) 颜延年释何五往返(延问何答) 均善论(释慧琳) 何承天与宗少文书五往返(演均善论) 断家养论(何彦德) 释慧琳难广何(颜延年) 颜重与何书。

右续法论第十五帙(杂论集六卷) 辩教论(桓敬道) 婚农无伤论(释慧琳) 昭拯明化论(顾长康) 问难(释慧琳)

右续法论第十六帙(雅论集三卷)

自汉末晋初。军国竞接乍分乍统。教明未融虽有命篇。已备代录既并约文。故不重出。东晋迄今词什繁富。如不历显将何陈迹。故沿时随出。如后备之。然续法论中间题英作。试阅群录不无遗漏。故从次缵集。又本文罕具难具见之。正获题目着于此录。惜乎尘委斯文坠诸 东晋元帝杨都瓦官寺沙门竺僧敷撰神无形论一卷 东晋成帝沙门康法畅撰人物始义论一卷 晋哀帝会稽沃州沙门支道林撰论六首(别集十卷) 即色游玄论 辩三乘论 圣不辩知论 释蒙论 辩著论 道行指归 本业本起等诸序 晋哀帝沙门竺僧度撰毗昙指归一卷 晋孝武世九江庐山沙门释慧远撰论三十余卷(别集十卷) 大智论要略(二十卷) 问什师大乘深义(三卷) 法性论 明报应论(为晋太尉桓玄作) 释三报论 辩心识论 沙门不敬王者论 问袒服论 诸经论序 晋孝武世剡东仰山沙门竺法济撰高逸沙门传一卷 晋孝武世荆州上明寺沙门释昙微撰论二卷 立本论九篇 六识指归十二首 晋孝武世庐山东林寺沙门释昙诜撰六卷 注维摩诘经(五卷) 穷通论(一卷) 前秦符氏当晋孝武太元中长安沙门释道安撰注三十许卷 般若析疑略(二卷) 大十二门注解(二卷) 阴持入注解(二卷) 答法汰难(二卷) 光赞折中解(一卷) 光赞抄解(一卷) 般若折疑准起重解 道行集异注 小十二门注解 了本生死注解 密迹持心二经甄解 贤劫诸度无极解 人本欲生注撮解 安般守意解 大道地注解 众经十法连杂注解 义指注解 九十八结连约通解 三十二相解 三界混然诸杂录 答法将难 西域志 后秦姚氏晋安帝世天竺沙门鸠摩罗什注维摩经撰实相论 后秦京兆沙门释僧肇撰论注经如左 注维摩经 撰般若无知论 不真空论 物不迁论 涅槃无名九折十演论无名子(今有其论云是肇作然词力浮薄寄名乌有) 后秦隐逸沙门释道恒撰驳论百行箴 宋朝杨都龙光寺沙门竺道生着。善不受报顿悟成佛等论诸卷。又着应有缘论。佛无净土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二谛论 前齐朝武帝世沙门释王宗撰 佛制名数经五卷(旧录为伪今捡依经名教) 前齐太宰竟陵王箫子良撰注经史义等二十余部将三百卷(余有二十余部单卷文繁不载) 注遗教经(一卷) 注优婆塞戒(三卷) 抄妙法莲华经(五十九卷) 抄阿毗昙毗婆沙(五十九卷) 抄百喻经(三十八卷一云法句譬经) 抄维摩诘经(二十六卷) 抄方等大集经(十二卷) 抄华严经(一十四卷) 抄地持(一十二卷) 抄菩萨决定要行(十卷亦名净行优婆塞经) 抄成实论(九卷王请僧柔等二十法师出之) 抄胜鬘经(七卷) 抄阿差末经(四卷) 抄摩诃摩耶经(三卷) 抄净土三昧经(四卷) 抄胎经(三卷) 抄方便报恩经(二卷) 抄央掘摩罗经(二卷) 抄义足经(二卷) 抄头陀事经(二卷) 抄律中事 三宝记(十卷亦云佛史法传僧录) 净住子上下(二十卷) 杂义记(二十卷) 齐武帝世永明中沙门释超度撰律例七卷 齐杨都灵根寺沙门释法瑗注解胜鬘经三卷 齐会稽法华山沙门释慧基注解遗教经一卷 齐杨都沙门释弘充注文殊问菩提及首楞严二经 齐司徒文宣府记室王巾撰僧史一十卷 齐南郡武当山隐士刘虬注法华无量义二经并序一十一卷 齐代有人抄撮众经以类相从号法苑经合一百九十卷(出僧祐录) 梁朝武帝天监年钟山定林寺律师释僧祐撰述十一部一百八十余卷 出三藏集记(一十六卷) 法苑集(一十五卷) 众僧行仪(三十卷) 弘明集(一十四卷) 世界记(十卷) 集诸寺碑文(四十六卷) 集诸僧名行记(三十九卷) 释迦谱(一十卷) 萨婆多师资传(五卷) 十诵义记(十卷) 诸法集杂记传铭(七卷) 梁高祖武皇帝注摩诃般若经一百卷(或成五十卷者) 梁太宗简文帝撰法宝联璧二百二十卷(一名法集) 梁钟山开善寺沙门释智藏奉敕撰义林八十一卷 梁杨都大庄严寺沙门释僧旻奉敕撰众经要八十八卷 梁杨都建初寺沙门释僧朗奉敕注大涅槃经七十二卷 梁杨都庄严寺沙门释宝唱奉敕撰诸经律相合一百余卷 经律异相并目(五十五卷) 出要律仪(二十卷并翻梵言三卷) 名僧传并序目(三十一卷) 饭圣僧法(五卷) 众经目录(四卷) 众经护国神录(三卷) 众经护国龙录(三卷) 众经灭罪法(三卷) 梁杨都灵根寺沙门释慧令奉敕撰般若抄一十二卷 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高僧传一十四卷 梁著作中书监裴子野撰沙门传三十卷(其十卷刘璆续) 梁外兵郎刘璆奉敕撰杨都寺记一十卷 梁中宗元帝文学虞孝敬撰内典博要三十卷 魏期城太守杨炫之撰洛阳伽蓝记五卷 后齐邺下定国寺沙门释法上撰增数法门四十卷(一名内法数林) 撰佛性论等(十卷) 后周沙门释昙显奉魏丞相宇文泰撰大乘众经要二十二卷 后周新州愿果寺沙门释僧僶释老子化胡传难道十八条 后周长安崇华寺沙门释慧善撰散花论八卷 后周武帝世沙门释亡名著论一十一卷别集十卷 至德论 淳德论 遣执论 不杀论 去是非论 修空论 影喻论 法界宝人铭 厌食观 验善知识记 后周武帝世终南山沙门释静蔼撰三宝集一十卷 后周武帝世长安沙门释道安撰二教论一十二篇 陈朝西域三藏真谛制众经通序二卷翻梵言七卷 陈朝南岳大明寺沙门释慧思撰观门等十一卷 四十二字门二卷无诤门二卷随自意三昧 次第禅要 释论玄门 三智观门 隋朝相州大慈寺沙门释灵裕撰论记三十卷(别集八卷) 安民论(一十二卷) 陶神论(十卷) 因果论(二卷) 圣迹记(二卷) 塔寺记(一卷并寺诰) 经法东流记 昭玄十德记 僧尼制 隋朝天台山修禅寺沙门释智顗撰观论传等八十七卷 圆顿止观(十卷) 禅波罗蜜门(十卷) 维摩经疏(三十卷) 法华玄(十卷) 法华疏(十卷) 小止观(两卷) 六妙门 觉意三昧 法华三昧 观心论 三观义 四教义 四悉檀义 如来寿量义 法界次第章(三卷) 大方等行法 般舟证相行法 请观音行法 南岳思禅师传 隋朝真寂寺沙门释信行撰三阶集录将四十卷 对根起行杂录集(三十五卷) 三阶位别录集(四卷) 隋朝京师大兴善寺沙门释僧粲撰十种大乘论一卷 隋朝大兴善寺沙门释僧琨撰论场一部三十卷 隋朝沧州逸沙门释道正撰凡圣行法六部五十许卷 凡圣六行一部(二十卷) 六行法一部(十卷) 六行门一部(七卷) 六行要一部(五卷) 六行略一部(三卷) 六行录一部一卷(谓罪行福行小乘人行小菩萨行大菩萨行佛果证行) 隋朝日严寺沙门释彦琮撰诸论传二十许卷别集十卷 通学论 辩教论 辩正论 通极论 福田论 僧官论 善财录 诸新经序 笈多传四卷 西域志十卷 隋朝舍卫寺沙门释慧影撰论解二十七卷 述智论解二十四卷 伤学论 存废论 厌修论 隋朝相州秀才儒林郎侯君素撰旌异传二十卷 隋朝晋王府祭酒徐同卿撰通命论两卷 隋朝翻经学士刘凭撰外内傍通比挍数法一卷 隋朝翻经学士费长房撰开皇三宝录一十五卷 隋高祖文皇帝敕有司撰众经法式一部十卷 隋著作王邵撰灵异志一部二十卷(隋运者) 隋天台山国清寺沙门释灌陌撰观法传一十三卷 四念观处 天台山国清寺百录(五卷) 金光明行法 修禅证相口决 天台智者别传 杭州真观法师别传 隋炀帝东都雒滨上林园翻经馆沙门释明则撰翻经法式十卷(别集十卷) 隋炀帝东都翻经馆沙门释行矩撰法训二卷 皇朝京师延兴寺沙门释玄琬撰论门一十二卷 三德论 入道方便门(二卷) 镜喻论 无碍缘起 十种读经仪 无尽藏仪 发戒缘起(二卷) 法界像图 忏悔罪法 皇朝西明寺沙门释玄恽论观记律仪一百七十四余卷(本名道世) 敬福论十卷(略论二卷) 大小乘观门十卷 释门灵感记(五十卷) 法苑珠林一百卷 四分律僧尼讨要(各五卷) 皇朝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应撰众经音二十五卷 皇朝终南山龙田寺沙门释法琳撰论十卷别集二十卷 破邪论一部三卷 辩正论一部八卷 皇朝纪国寺沙门释慧净撰论注序十有余卷别集三卷 注金刚般若经 释疑论 诸经讲序 内诗英华一部十卷 皇朝门下典仪李师政撰内德论一卷三篇 皇朝西明寺沙门释法云撰论二部一十三卷 辩量三教论一部三卷 十王正业论一部十卷 皇朝终南山沙门释道宣撰传录等合一百余卷 释门忏悔仪一部(三卷) 释迦方志一部(二卷) 古今佛道论衡一部三卷 大唐内典录一部十卷 续高僧传一部(三十卷) 后集续高僧传(十卷) 广弘明集一部三十卷 东夏三宝感通记一部三卷 删补律相杂仪合二十卷 皇朝坊州玉华宫寺沙门释玄奘撰大唐西域传一部一十二卷 皇朝弘福寺沙门释彦悰撰大唐京寺录一部一十卷。

右略列诸代道俗所传捡阮氏七录僧祐统叙更有缀缉(但有空名阙本故略)

历代诸经支流陈化录第七

序曰。所言支流出生经者。谓于本部敷时救弊而陈异卷也。今就文寻捡括其大抵。都非极言。何者。大圣垂教发悟在心。不以事相而诠教体。故集众托处。为成信之阶基。放光动地。开蒙情之兆域。然后资其故习因而陶化。统其解网之要。扬其决目之方。知烦恼非趣圣之由。识解悟为出凡之径。一闻决绝。若瓦裂而天分。再寻根力。便入位而登住。今则单品别卷曲写时心。未曰绍隆抑惟离本。故淳味流变。明于涅槃极诫。抄略非具。固涉邪求之缘。然本其启化之辰非无其理。以经教初传译人创列。梵本雕落全部者希。华严涅槃尚三分获一。况余群部。宁不品卷。支离。故安法师云。得略翻略得广翻广。斯言是也。一四句颂闻之而启惑。一四谛言闻之而生天。况乎全品离词。而非悟俗之要。即言明达岂乖圣心之旨哉。由斯以言则发智之通鉴也。复何论于本末叙其浇薄之竞乎。固当不以曲滞之心而光其所出耳。

依捡群录斯缘备列详之。今复连写则致弊于纸墨。然恐乱于疑伪。或有涉于缉修。故两录列名。定非别生之位。自余不显。便是支分之经。又代代分张卷部渐广。故且约指大数求名。故目出之。

大乘别生经二百二十一部二百六十三卷。

小乘别生经三百四十一部三百四十六卷。

余捡定其所出小乘别生。二十五经出增一。四十经出中含。一百二十八经出杂含。四经出长含。五十经出生经。五经出贤愚。十二经出道地。八经出义足。余则本起普曜等经。斯并具录本部别品流化至于入藏。见录具引出于四含者。此乃本译殊品文义俱异。不同出生之经也。恐有迷于两经。故重铨显分其名体也。

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第八

序曰。古人云。正道远而难希。邪径捷而易明。斯言得矣。夫真经体趣融然深远。假托之文词意浅杂。玉石朱紫迷者混之。至于通鉴逃形无所。固当定名伪妄。何得隶在迟疑。故晋弥天释道安着疑录云。外国法学皆跪而口受。同师所受。若十二十转以授后学。若有一字异者共相推核得便摈之。僧法无纵也。经至晋土其年未远。而喜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而无括正。何以别真伪乎。农者禾草俱存。后稷为之叹息。金匮玉石同缄。卞和为之怀耻。安敢豫学次。见泾渭杂流龙蛇并进。岂不耻之。今列非佛经以示将来学士。共知鄙倍焉。安序如此。妄作者凶终。归愚者沿至代代其滥不无。或致妖讹相接。或因饰伪邪命。斯徒众矣。务须纠除其中名目相同与正不别。如提谓法句之流。若不亲寻则迷名法愚斯及矣。可不诫哉。自法流中原三被除屏及后开显未阅正经。好事狂生。我闻兴于户牖。流俗蒙叟。印可出于胸怀。并趋耳目之事情。故非经通之意。致诖误后学。良足寒心。悲哉。末法遂及此乎。昔隋祖开皇创定经录挍阅伪滥。卷将五百。已总焚除。今人中流传犹未铨叙。既是法秽不可略之。故隋代显明。庶知博观之弘益也 宝如来经(南海胡作一加三昧字) 定行三昧经(或云佛遗定行摩目连所问经) 真谛比丘慧明经(或云惠明比丘经或云清净真谛经) 尼吒国王经(或云尼吒黄罗国王经或云黄罗王经) 匈有万字经(或云匈现万字经) 萨和菩经(旧录云国王萨恕菩萨) 善信女经二卷(或云善信经) 护身十二妙经(一云度世护世经) 度护经(一云度护法经) 毗罗三昧经二卷 善王皇帝经二卷(一云善王皇帝功德经或为一卷) 惟务三昧经(一作惟无三昧) 阿罗诃公经(一云相国阿罗呵公经) 慧定普遍神通菩萨经(一加国土字) 阴马藏经(一加光明字) 大育王经(一云佛在波罗奈者) 四事解脱经(一云四事八解度人经) 大阿那律经(非八念者) 贫女人经(一云难陀者旧录云贫女难陀经) 铸金像经 四身经 普慧三昧经 阿秋那经(旧录加三昧字) 两部独证经 法本齐经(西凉州来) 觅历所传大尼戒。

右二十六部三十卷出安法师伪疑经(从大阿那律经后九经僧祐录云阙本) 比丘应供法行经(题云罗什出僧祐录云捡无罗什译) 居士请僧福田经(题云昙无谶出祐录注云捡无) 灌顶度星招魂断复连经 决定罪福经 无为道经二卷 情离有罪经 烧香咒愿经(一云咒愿经) 安墓咒经 观月光菩萨记 佛钵记(或云佛钵记甲申年大水及月光菩萨出事) 弥勒下教经(在钵记后) 九十六种道经(已前十二部并文义乖正词偈浅鄙故入疑中) 灌顶药师经(宋孝武世惠简出之今勘隋唐二录具重翻正非疑) 提谓波利经二卷(宋武时北国昙靖撰) 宝车经(或加妙好字淮周昙辩撰青州沙门道侍改治) 菩萨福藏法花三昧经(齐武时僧导备撰备后改名道欢) 佛法六义第一应知 六通无碍六根净业义门(上二部齐武时比丘法愿抄集) 佛所制名义经五卷(齐释王宗抄经撰以经名乱故列) 众经要览法偈(二十一首梁天监二年比丘道欢撰)

右二十部二十六卷捡梁沙门僧祐录有目(其中药师六义六根名数要览等未可涉疑) 大法尊王经三十一卷 十方佛决狐疑经 八方根本八十六佛名经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弥勒成佛本起经一十七卷 弥勒下生观世音施珠宝经 弥勒成佛伏魔经(一云救度众生经) 妙法莲华度量天地经 观世音咏托生经 灭七部庄严成佛经 空寂菩萨所问经(一名法灭尽经伪妄非护所出) 照明菩萨经(一加头陀字) 照明菩萨方便譬喻治病经 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 阿难现变经 般若玄记经 幽深玄记经 大契经四卷 玄记经二卷 发菩提心经 菩萨求五眼经 般泥洹后诸比丘经 小般泥洹经(一名大法灭经) 佛说法灭尽经 五浊恶世经 妙法莲华天地变异经 华严十恶经 观世楼炭经 小楼炭经 正化内外经二卷(一名老子化胡经传录云晋时祭酒王浮作) 须弥四域经。

右三十一部。八十四卷。捡隋费长房录。摄入伪妄中 抄为法舍身经(六卷) 抄法华药王经 抄维摩经二卷(方便佛国问疾三品) 抄菩萨本业愿行经 抄法律三昧经 抄照明三昧不思议事经 抄诸佛要集经 抄大乘方便要慧经 抄乐璎珞庄严方便经 抄未曾有因缘经 抄诸法无行经 抄无为道经 抄德光太子经 抄安般守意经 抄菩萨本业愿行品 抄四谛经要数 抄普贤观忏悔法 抄阿毗昙五法行经 抄分别经 抄魔化比丘经 抄优婆塞受戒品 抄优婆塞受戒法 抄贪女为国王夫人经。

右二十三部。二十九卷。并齐竟陵王所抄。既异本经。题抄显别。令后寻者知有所因。然风味弘通义理惬附。接蒙俗之繁博。考性欲之殊途。有道存焉。义非疑妄。而僧祐长房诸录。并注疑经。莫不恐涉浇浮余波失本。然情取会解事取简要。前后翻传备本无一。犹能开明像正诱训尘蒙。半偈全颂宝璧之喻显然。四字八言静倒之方攸托。据此而述。何得雷同。玉石不有甄解者乎 萨婆若陀眷属庄严经。

右一经。捡僧祐录云。梁天监九年。郢州僧妙光所出。朝法摈讫 梁朝博士江泌女比丘尼僧法所诵出净土经等三十五卷(已备代录捡不从译群录并入疑中) 梵天神策经 天皇梵摩经 安墓经 安冢经 安宅经 危脆经 安宅神咒经 天公经 度生死海神船经 度法护经 救蚁沙弥经 北方礼佛咒愿经 敬福经 阿罗呵条国王经 五百梵志经(一名亦有亦无经) 修行方便经 偈令经 度世不死经 斋法清净经 佛说正齐经 佛说法社经(披寻古录更别正本) 咒魅经 尸陀林经 招魂魄经 太子赞经 比丘法藏见地狱变经 人民求愿经 阎罗王东太山经 七宝经 字论经 救护众生恶疾经 救护身命经 五果譬喻经 国一切度经(一名萨利萨经) 孤儿女经 度人王并民受戒正信除邪经。

右二十八部。单经。捡隋经法师录。入伪妄分 诸佛下生大法王经六十卷(余于汾部亲见此文) 方广灭罪成佛经三卷 占察经两卷(上卷一百八十事卜占) 法句经两卷(下卷宝明菩萨) 金棺嘱累经 罪福决疑经 五辛经 初教经 罪报经(与正经罪报轻重全异) 日轮供养经 乳光经(其文全异于正经云不得服乳获罪) 福田报应经 宝印经 究竟大悲经三卷 独觉论 毗尼决正经 优波离论 普决论(一本加惟识字) 阿难请戒律论 迦葉问论 大威仪请问论 宝鬘论 遗教论 沙弥论 文殊请问要行论。

右诸伪经论。人间经藏往往有之。其本尚多。待见更录。

历代所出众经录目第九

序曰。名教设位戡济沦亡。将使真伪分流邪正异辙。所以历代道俗崇重教门。皆敦编次沿时无替。考挍存没三十余家。铨定人代皆遵安录。然弥天亚圣道洽幽明。感神僧而示慈天。蒙印定而明注解。故能征核教旨。轻斲凿而重淳风。商度句义。宗质文而排鄙野。致使遗文余行。经累代而逾新。其德孔明固略标拟。自余后作皆号命家。词什繁略难为通简。然相乘置位代出新经。法俗赞述无时不有。比多惰学无暇博观。竞撮本经少有通赡。所以传述义解斯文盖阙。然夫开信适道权谋率先。导达化源理兼俗典。故慧远释桓玄之疑。道林开郄超之信。僧会启吴王之惑。次道弘宋主之心。沿彼迄今代有其事。莫不雅引三际。陈报应如指掌。综袭六经。明殃咎之倚伏。傍括子史统详譬喻。以近征远用俗悟道。知几其神在斯一举。岂得埋名削迹而不列挺者乎。今所撰录该括众氏勘阅正伪研访遗逸伪无所取。非目无以定名遗篇。所求列卷以彰可录。敢叙由来用陈有寄。想诸来鉴复织组焉 古经录一卷。

右寻诸旧录。多称为古录。则似秦时释利防等所赍经录 旧录一卷。

右捡。似是前汉刘向挍书天阁。往往多见佛经。斯即往古藏经录。谓孔壁所藏。或秦政焚书人中所藏者 汉时佛经目录一卷。

右捡。似是迦葉摩腾所译四十二章经等。因即撰录 魏时沙门朱士行汉录一卷。

右依捡。元是颖川沙门。于洛阳讲道行经。因着其录 西晋沙门竺法护众经录一卷。

右依捡。是晋武帝长安青门外大寺沙门也。翻经极广因出其录 西晋清信士聂道真众经录一卷。

右依捡。晋惠帝永嘉中。禀受护公之笔匠也。后自翻经。因出录云 二赵经录一卷。

右依捡。似是二石赵时诸录遥注。未知姓氏 前秦沙门释道安综理众经目录一卷。

右依捡。东晋孝武太元中。前秦沙门也。自前诸录。但列经名品位大小。区别人代盖无所纪。后生追寻莫测由绪。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世。铨品新旧定其制作。众经有据自此而明。在后群录资而增广。是知命世嘉运睿哲卓兴。可不镜诸。其文见僧祐录 后秦沙门释僧睿二秦录一卷。

右依捡。后秦姚兴弘始年。长安沙门也。即前道安之弟子。神用通朗思力摽举。参译什门多有撰缉 东晋沙门竺道祖众经录四部 魏世经录目一卷 吴世经录目一卷 晋世杂录一卷 河西经录目一卷。

右四录。依捡东晋庐山东林寺远公弟子释道流创撰。未就而卒。同学道祖为成之 东晋沙门支敏度经论都录一卷。

右依捡。晋成帝豫章山沙门也。其人总挍古今群经。故撰都录。敏度又撰别录一部 前齐沙门释王宗录二卷。

右依捡。齐武帝时沙门也。所出此录。见梁三藏集记 前齐沙门释道慧宋齐录 后魏沙门菩提流支录 后齐沙门释道凭录 始兴录(未详作者) 庐山录(未详作者) 释正度录 王车骑录 岑号录 释弘充录(南齐杨都人) 华林佛殿录四卷(梁天监年敕沙门僧绍撰) 隋沙门释灵裕译经录 众经都录八卷(捡名似总合群家而未详作者)

已前诸录。二十四家。捡纪传有之。未见其本。故列名而已 众经别录二卷(未详作者言似宋时) 上卷三录 大乘经录第一 三乘通教录第二 三乘中大乘录第三 下卷七录 小乘经录第四 篇目阙本录第五 大小乘不判录第六 疑经录第七 律录第八 数录第九 论录第十。

都一千八十九部二千五百九十三卷 梁出三藏集记(齐末梁初沙门释僧祐撰) 新集撰出经论录一 新集异出经论录二 新集序四部律录三 新集安公古异经录四 新集安公失译经录五 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六 新集安公关中异经录七 新集续撰失译经录八 新集抄经录九 新集安公疑经录十 新集疑经伪撰录十一 新集安公注及杂志录十二。

右都合一十二件二千一百六十二部四千三百二十八卷 元魏众经录目(永熙年敕舍人李廓撰) 大乘经目录一 大乘论目录二 大乘经注目录三 大乘未译经论目录四 小乘经律目录五 小乘论目录六 有目阙本目录七 非真经目录八 非真论目录九 全非经愚者作目录十。

右都合十件四百二十七部二千五十三卷 梁代众经目录(天监十七年敕沙门宝唱撰) 第一卷(大乘) 第二卷(小乘) 第三卷(先异译经禅经戒律疑经注经数论义记) 第四卷(随事别名随事失名譬喻佛名神咒)

右四卷二十件凡一千四百三十三部三千七百四十一卷 齐代众经目录(武平年沙门法上撰) 杂藏录 修多罗录 毗尼录 阿毗昙录别录 众经抄录集录 人撰作录。

右八件经律论真伪凡七百八十七部二千三百三十四卷 大隋众经目录七卷(开皇十四年敕翻经所沙门法经等二十大德撰)

依捡。其录位为九条。区别品类为四十二分。初六分略示经律三藏大小之殊。粗显传译是非真伪之目。后之三录。并是集传记注。此名道俗所修。虽非西域所制。莫非光赞正经发明宗教开进后学。

右九录凡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卷 开皇三宝录(开皇十七年大兴善寺翻经学士费长房撰)

合一十五卷(一卷总目两卷入藏三卷帝年九卷代录)

右所出经律戒论传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 隋仁寿年内典录五卷(京师延兴寺释玄琬传云文帝敕大兴善寺大德与翻经沙门学士披捡法藏详定此录) 单本一 重翻二 贤圣集传三 别生四 疑伪五。

右五件。即今京辇通写盛行。直列经名仍铨传译。所略过半未足寻之。其序略云。别生疑伪不须抄写。已外三分入藏所收。至如法宝集之流。净住子之类。还同略抄。例入别生。余有僧传等。词集文史。体非淳正。事谁可寻。义无在录。云云。已如上纪 大唐京师西明寺所写王翻经律论集传等(显庆三年)

入藏正录合七百九十九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五万六千一百七十五纸) 大唐内典录一帙十卷 历代众经传译录五卷 历代翻经单重人代存亡录一卷 历代众经分乘入藏录二卷 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一卷 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 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 历代众经支流陈化录 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 历代众经录目所从序 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

下六录合成一卷。

右总合一十八代所出经教凡二千二百六十二部七千余卷(可自算定则知作者疲焉)

余少沐法流。五十余载。宗匠成教执范贤明。每值经诰德能无不目阅亲谒。至于经部大录欣悟良多。无论真伪思闻其异。自方朔睹昆明之灰。刘向挍佛经天阁。故知周汉久已闻之。非后显宗方流此地。故法兰创出章本。世高广译众经。余部相从无非通道。故魏晋之后腾译郁蒸。制录讨论居然非一。或以数列。或用名求。或凭时代。或寄参译。各纪一隅务存所见。斯并当时稽古识量修明。而缀撰笔削不至详密者。非为才不足而智不周也。直以宅身所遇天下分崩。疆场关艰莫阅经部。虽闻彼有终身不窥。今则九围静谧八表通同。尚绝追求诸何纂历上集群目取讯僧传等文勘阅详定。更参祐房等录祐录征据。文义可观。然大小雷同三藏糅杂。抄集参正传记乱经。考括始终莫能通决。房录后出该赡前闻。然三宝共部伪真淆乱。自余诸录胡可胜言。今余所撰望革前弊。然以七十之年独运神府。捡括漏落终陷前科。具述所怀示其量据。庶有同好复雅正之。可不同舟相从怀古。

大唐内典录全文 第十卷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第十

序曰。三宝弘护各有司存。佛僧两位。表师资之有从。声教一门。显化导之灵府。故佛僧随机。感见之缘出没。法为除恼。灭结之候常临。所以舍身偈句。恒列于玄崖。遗法文言。总会于龙殿。良是三圣敬重。藉顾复之劬劳。幽明荷恩。庆静倒之良术。所以受持读诵必降征祥。如说修行无不通感。天竺往事固显常谈。震旦见缘纷纶恒有。士行投经于火聚。焰灭而不焦。贼徒盗叶于客堂。既重而不举。或合藏腾于天府。或单部瑞于王臣。或七难由之获销。或二求因之果遂。斯徒众矣。不述难闻。敢随代录用程诸后。经不云乎。为信者施疑则不说。至如石开矢入。心决致然。水流冰度。情疑顿决。斯等尚为士俗常传。况慧拔重空道超群有。心量所指穷数极微。因缘之遘若影随形。祥瑞之徒有逾符契。义非隐默故述而集之。然寻阅前事多出传纪。志怪之异冥祥。旌异之与征应。此等众矣备可览之。恐难睹其文固疏其三数。并以即具所详示存感通之有数矣。

高僧传云。宋元初中有黄龙沙弥昙无竭者。诵观音经净修苦行。与诸徒属二十五人。往寻佛国。备经荒险贞志弥坚。既达天竺舍卫。路逢山象一群。竭赍经诵念称名归命。有师子从林中出。象惊奔走。复有野牛一群。鸣吼而来。将欲加害。竭又如初归命。有大鹫飞来。牛便惊散。遂得克免。

又昔东晋孝武之前。恒山沙门释道安者。经石赵之乱避地于襄阳。注般若道行密迹诸经。折疑甄解二十余卷。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说不违理者。当见瑞相。乃梦见胡道人头白眉毛长。语安曰。君所注经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弘通。可时时设食也。后十诵至。远公云。昔和上所梦乃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又感神僧现形说法云。

又蜀郡沙门释僧生者。出家以苦行致目为蜀三贤寺主。诵法华习定。尝山中诵经。虎蹲其前。竟部乃去。每至讽咏。辄见左右四人为侍。年虽衰老而翘勤弥励。遂终其业云。

又扶风释道冏者。为师入河南霍山采钟乳四人。入穴数里。三人溺死。炬火又亡。冏素诵法华。凭诚乞济。有顷见萤火。追遂得出穴。频作普贤行道。并见感应。或见胡僧入坐。或见骑马人至。未及言次倏忽不见。后游宋都。以般舟为业。中夜入禅。见四人御车呼冏上乘。不觉自身已在大路。见一人坐胡床侍卫数百人。见冏惊起曰。向令知处而已。何忽劳屈法师。遂拜别令送还寺。扣门方开。房门亦闭。众咸敬服。

又宋孝建中。释普明者。少出家。禀性清纯。蔬食布衣忏诵为业。诵法花维摩。若讽诵时。有别衣别座。未尝秽杂。每至劝发品。辄见普贤乘象立其前。诵维摩亦闻空中倡乐之声云。

又宋太始中。杨都瓦官寺释慧果者。少以蔬素自节。诵法花十地。尝于圊前一鬼致敬云。昔为众僧作维那。小不如法。堕在啖粪鬼中。法师慈悲愿助拔济。又昔有钱三千。埋在柿树下。愿取为福果。因告众掘钱为造法华设会。后梦见鬼云。已得改生。大胜昔日之苦报也。

前齐永明中。杨都高座寺释慧进者。少雄勇游侠。年三十忽悟非常。因出家。蔬食布衣誓诵法华。用心劳苦执卷便病。乃发愿造百部以悔先障。始聚得一千六百文。贼来索物。进示经钱。贼惭而退。尔后遂成百部。故病亦损。诵经既度。情愿又满。回此诵业。愿生安养。闻空中告曰。汝愿已足。必得往生。因无病而卒。年八十余矣。

永明中。会稽释弘明者。止云门寺。诵法华礼忏为业。每旦水瓶自满。实诸天童子为给使也。又虎来入室伏床前。久之乃去。又见小儿来听经云。昔是此寺沙弥。盗僧厨食。今堕圊中。闻上人诵经。故力来听。愿助方便免斯累也。明为说法领解方隐。后山精来恼。明乃捉取腰绳系之。鬼谢遂放。因之永绝。

昔元魏天平年中。定州募士孙敬德。在防造观音像。年满将还在家礼事。后为贼所引。不堪栲楚。遂妄承罪。明日将决。其夜礼忏流泪。忽如睡梦。见一沙门教诵救生观世音经。经有诸佛名。令诵千遍得免苦难。敬觉如梦所缘了无参错。遂诵一百遍。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诵。临刑满千。刀下斫之折为三段。皮肉不伤易刀又斫。凡经三换刀折如初。监司问之。具陈本末。以状闻承相高欢。乃为表请免死。因此广行于世。所谓高王观世音也。敬还设斋迎像。乃见项上有三刀痕。见齐书。

梁天监末。富阳县泉林寺释道琳者。少出家有戒节。诵净名经。寺有鬼怪。自琳居之便歇。弟子为屋压头陷入胸。琳为祈请。夜见两胡僧拔出其头。旦遂平复。琳又设圣僧斋。铺新帛于床上。斋毕见帛上有人迹。皆长三尺。众咸服其征感。

后魏末。齐州释志湛者。住大山北人头山邃谷中衔草寺。省事少言人鸟不乱。读诵法花。人不测其素业。将终时神僧宝志谓梁武曰。北方衔草寺须陀洹圣僧今日灭度。湛之亡也无恼而化。两手各舒一指。有梵僧云。斯初果也。还葬此山。后发看之。唯舌如故。乃立塔表之。今塔存焉。鸟兽不敢陵践。

又茫阳五侯寺僧。失其名。诵法华为常业。初死权殓堤下。后改葬。骸骨并枯。唯舌不坏。雍州有僧。亦诵法华。隐白鹿山。感一童子供给。及死置尸岩下。余体并枯。唯舌如故。

齐武成世。并东看山人掘见土黄白。又见一物状如两唇。其中有舌鲜红赤色。以事闻奏。帝问道俗。沙门法上曰。此持法华者六根不坏也。诵满千遍其征验乎。乃集持法华者围绕诵经。才始发声。此灵唇舌一时鼓动。同见毛竖。以事奏闻。乃石函缄之。

又魏高祖大和中。代京阉官自慨刑余奏乞入山修道。敕许之。乃赍华严昼夜读诵。礼悔不息。一夏不满。至六月末髭须生得丈夫相。以状闻。帝大惊重之。于是国敬华严复尊恒日。并见侯君素旌异记。

隋开皇初。有杨州僧。忘其名。诵通涅槃。自矜为业。岐州东山下村中沙弥诵观音经。二俱暴死。心下俱暖。同至阎罗王所。乃处沙弥金高座。甚恭敬之。处涅槃僧银高座。敬心不重。事讫勘问。二俱余寿。皆放还。彼涅槃僧情大恨恨。恃所诵多。问沙弥住处。于是两辞各疏所在。彼从南来至岐访得具问所由。沙弥言。初诵观音。别衣别所烧香咒愿。然后乃诵。斯法不怠。更无他术。彼僧谢曰。吾罪深矣。所诵涅槃威仪不整。身口不净救忘而已。古人遗言。多恶不如少善。于今取验。悔往而返。

释道积。贞观初。住益州福成寺。诵通涅槃。净衣澡沐日为恒度。慈爱兼济固其深心。终于五月。炎气赫然。而尸不腐臭。百有余日跏坐如初。道俗莫不嘉赏。

时蜀川又有释宝琼者。绵竹人。出家贞素读诵大品。两日一遍。无他方术。唯劝信佛为先。本邑连比什邡。并是米族。初不奉佛。沙门不入其乡。故老人女妇不识者众。琼思拔济待其会众。便往赴之不礼而坐。道党咸曰。不礼天尊非沙门也。琼曰。邪正道殊所奉各异天尚礼我。我何得礼老君乎。众议纷纭。琼曰。吾若下礼必贻辱也。即礼一拜。道像连座动摇不安。又礼一拜。连座反倒狼籍在地。遂合众礼琼。一时回信。乃召成都大德。就而陶化。以贞观八年终于所住。

释空藏者。贞观时。住京师会昌寺。诵经三百余卷。说化为业。游浪川原。有缘斯赴。昔往蓝田负儿山诵经。赍面六斗拟为月调。乃经三周。日啖二升。犹不得尽。又感神鼎。不知何来。时至玉泉。以为终焉之地。时经亢旱泉竭。合寺将散。藏乃至心祈请。泉即应时涌溢。道俗动色惊嗟不已。贞观十六年终于京寺。还葬山所。

释遗俗者。不测所住。游行醴泉山原。诵法花为业。乃数千遍。贞观中因疾将终。告友人慧廓禅师曰。比虽诵经意望有验。若生善道舌根不朽。可埋之十年发出。若舌朽灭知诵无功。若舌如初。为起一塔生俗信敬。言讫而终。至十一年。依言发之。身肉都尽。唯舌不朽。一县士女咸共戴仰。乃函盛舌大起塔于甘谷岸上。

又郊南福水之阴有史村。史呵誓者。诵法华经。名充令史。往还徒步生不乘骑。以依经云哀愍一切故也。病终本邑。香气充村。并怪而莫测其缘。终后十年。其妻又殒。乃发冢合葬。见其舌本如生。余肉并朽。乃别收葬。斯徒众矣。余且略之。

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令令狐元轨者。信敬佛法。欲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等经。无由自捡。凭彼土抗禅师捡挍。抗乃为在寺如法洁净。写了下帙。还岐州庄所。经留在庄。并老子五千文同在一处。忽为外火延烧。堂是草覆。一时灰荡。轨于时任冯翊令。家人相命拨灰取金铜经轴。既拨外灰。其内诸经宛然如故。潢色不改。唯箱帙成炭。又觅老子。便从火化。乃收取诸经。乡村嗟异。其金刚般若一卷题字燋黑。访问所由。乃初题经时。有州官能书。其人行急。不护洁净直尔立题。由是被焚。其人见在瑞经亦存。京师西明寺主神察目验说之。

余曾于隰州有昙韵禅师。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丧乱隐于离石比干山。常诵法华。欲写其经。无人同志。如此积年。忽有书生无何而至云。所欲洁净并能行之。于即清旦食讫入浴着净衣。受八戒入净室。口含檀香。烧香悬旛寂然抄写。至暮方出。明又如初。曾不告倦。及经写了如法嚫奉。相送出门斯须不见。乃至装潢一如正法。韵受持读之。七重裹结。一重一度香水洗手。初无暂废。后遭胡贼。乃箱盛其经置高岩上。经年贼静方寻不见。周慞穷觅。乃于岩下获之。箱巾糜烂拨朽。见经如旧鲜好。余以贞观十一年亲自见之。

降州南孤山陷泉僧彻禅师。曾行遇癞者在穴中。彻引至山中。为凿穴给食。令诵法华。素不识字。加又顽鄙。句句授之终不辞倦。诵经向半。梦有教者。自后稍聪。得五六卷。疮渐觉愈。一部既了。须眉平复肌肤如常。故经云。病之良药。斯诚验矣。

河东有练行尼。常读诵法华访工书者写之。价酬数倍。而洁净翘勤有甚余者。一起一浴然香熏衣。筒中出息通于壁外。七卷之功八年乃就。龙门寺僧法端。集众讲经。借此尼经以为揩定。尼固不与。端责之。事不获已。乃自送付端。端开读之。唯见黄纸了无文字。余卷亦尔。端愧悔还尼。尼悲泣受已。香水浇函顶戴绕佛。七日不休。开视文字如故。即贞观二年端自说之。

昔开皇初。有河东昙延法师。初造疏解涅槃经。恐不合圣心。乃陈经及疏于佛舍利塔前。启告灵圣。若所解合理。愿垂神应。言讫涅槃轴各放光明。舍利大塔亦放光明。上至空天傍照四远。诸有道俗谓寺遭火。崩腾惊赴。至乃知非。三日三夜腾焰不绝。隋祖重为戒师迎入京。为建延兴寺。门人见在。蒲州仁寿寺僧道逊者。即延之学士。讲涅槃将百遍。有弘护正法心。四方所归无问客主。将洽之富无有过者。贞观四年。崔义直为虞乡令。令人请逊讲经。及发愿讫。泣曰。去圣滋远微言隐绝。庸鄙所传不足师范。但以信心希向自发诚悟。今讲止于师子品。日时既促。愿存心听。既至其品。无疾而终。道俗哀恸。义直徒跣扶柩送之南山。于时隆冬十一月土地冰严。下尸于地。地生莲华。而小头及手足各一。义直奇之。令守不觉盗折。明旦视之。周身有华。总五百茎。七日乃萎。

幽州沙门释智苑者。有学识。思造石经缄于西南山岩。以备法灭之护也。隋大业中。初构石室。四面镌之。又取方石写诸藏经。每一室满以石锢之。铁锢其缝。远近公私无不送施。工匠既凑欲造佛堂食院。而山东无木可得。忽一夜暴雨雷震山崩。旦晴乃见大松柏数千株漂积道次。寻踪远自西山送来。此为神助。即依而构造。顷之毕成。所造石经已满七室。贞观十三年苑卒。弟子犹继其业云。

隋开皇中。蒋州人严恭者。于郭下造精舍写法华经。清净供给。书生欢喜。常有十人道俗送直。恭亲捡挍劳不告倦。尝有人从贷经钱一万。恭不获已与之。贷者得钱船载。中路倾覆钱失而人不溺。是日恭入钱库。见一万钱湿如水浇怪之。后见所贷钱人。方知其没溺。又商人至宫亭湖祭神上物。夜梦神云。倩君以所送物与严法华。令经用也。及觉所上之物在前。又恭至市买纸少钱。忽有人持三千钱授恭曰。助君买纸。言訧不见。又有渔人。夜见江中火焰焰浮来。以船迎之。乃是经函。及明寻视。乃是严家经。其后发愿。略云。无一字而不经眼。无一字而不用心。及大业末子孙犹传经业。群盗相约不入其里。里人赖之。至今故业犹尔。

右监门挍尉冯翊李山龙。以武德中暴亡心暖。七日乃苏云。初去至官庭前。有囚数千枷锁禁捡。见一大官坐厅高座问傍人。何官。彼曰。王也。因至阶问。生平何福业。龙云。乡人设会。恒施物同之。又曰。作何善业。龙曰。诵法华两卷。王曰。大善。可升阶就东北高座诵之。便举声曰。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王曰。请法师止。向法师诵经。非唯自利。乃令庭中诸囚皆以闻法丞免。诸囚寂亦不见。乃放还。备见他地狱五苦休息。亦由闻经故止。

太庙获赵郡李思一者。以贞观二十年正月八日失喑。至十三日死。经日乃苏。自言。备见冥官。云年十九时。尝害生命。思一悟之曰。所害之时。在黄州。旻法师下听涅槃。何缘于彼相害。官追旻师。有答云。旻生金粟界不可追。且放还家。家近清禅寺。寺僧玄通素与往来。家人请通读经追福。俄见其活。又说冥事。因为忏悔受戒。并劝转金刚般若五千遍。至日晚又死。明日还苏。自云。见大官遥便大喜曰。还家大作福德。复见二僧。证云。旻师遣来。官见惊惧迎之。僧曰。思一昔时听讲。又不杀害。何缘妄录耶。冥官曰。即放还。僧送至家。曰净心修善因遂活云云。

陈公太夫人豆卢氏。信福诵金刚般若。一纸未度。后一日昏时头痛四支不安。自念傥死经不终耶。即起强诵。而灯已灭。命婢然烛。厨中外院觅火俱绝。夫人深恨。忽见庭中有然火烛。上阶入堂至床前。三尺许。无人执。而光明若昼。夫人惊喜。所苦亦除。取经诵之。有顷家钻燧得火然灯入堂。堂中烛火即灭。便以此夜诵竟。因此日诵五遍为常云云。

中书令岑文本。少信佛。常念诵法华经普门品。尝乘船于吴江中。船坏人死。文本亦没。水闻有人言。但念佛必不死。如是三言。遂随波出没。须臾着岸云云。

武德年中。以都水使者苏长为巴州刺史。度嘉陵江。中流风起船没。男女六十余人皆溺死。唯有一妾。常读法华经。及水入船。妾头戴经函。誓与俱没。乃随波泛滥。顷之达岸。经函外湿内干。于今尚在。

贞观中。河东董雄为大理丞。少诚信。蔬食十数年。十四年中坐连李仙童事。上大怒使侍御韦悰鞫问甚急。因禁数十人。大理丞李敬玄司直王忻同连此坐。雄与同屋囚锁。专念普门品。日得三千遍。夜坐诵经。锁忽自解落地。雄惊告忻玄。忻玄共视锁坚全在地而钩锁相离数尺。即告守者。其夜监察御史张守一宿直。命吏开锁火烛照之。见锁不开而相离甚怪。又重锁纸封书上而去雄如常诵经。五更中锁又解落有声。雄又告忻玄等。至明告敬玄视之。封题如故而锁自相离。敬玄素不信佛法。其妻读经。常谓曰。何为胡神所媚而读此书耶。及见雄此事。乃深悟不信之咎。方知佛为大圣也。时忻亦诵八菩萨名。满三万遍。其锁解落。视之如雄不异。其事台中内外具皆闻见。不久俱脱。

益州西南新繁县西四十里许。有王李村。隋时有书生。姓荀氏。在此教学。大用工书而不显迹。人欲其书终不肯出。乃驱之亦不出。遂以笔于前村东空中四面书般若经。数日便了。云此经拟诸天读之。人初不觉其神也。后忽雷雨大注。牧牛小儿于书经处住而不浇湿。其地干燥可有丈许。自外流潦。及晴村人怪之。尔后每雨小儿常集其中。衣服不湿。武德年有非常僧。语村人曰。此地空中有般若经。村人莫污。诸天于上设盖覆之。不可轻践。因此四周栏楯不许人畜往。于今雨时仍干。斋日村人就供。每闻天乐声繁会盈耳。

又近龙朔三年正月二十七日。有高表仁孙子。尝读法华经。乘马从顺义门出。有两骑追之曰。今捉获矣。其人问曰。卿是何人。答曰。我是阎罗王使者。故来追卿。其人惶忙走马西出。欲投普光寺。使人曰。疾捉寺门勿令入。入即得脱。及至寺门。乃见一骑捉门。又西走欲入开善。又令骑捉门。遂相从西奔欲还本宅。宅在化度寺东。恐道远。乃欲入醴泉坊。一骑在前。其人以拳击之。鬼遂落马。后鬼曰。此人大粗。急曳下挽却头发。即被牵发如刀割状。遥掷于地亦随发落马。家人舆还。至晚苏云。备见阎王云。君何盗僧果子。何事说三宝过。遂依伏罪无敢厝言。王言。盗果之罪。合吞铁丸四百五十枚。四年受之方尽。说过之罪。合耕其舌因放令出。遂苏。少时还绝口如吞物。通身赩赤有苦楚相。经日方醒。云经一年吞百余丸。其苦难言。明日复尔。恰经四日。吞丸亦尽。方欲拔舌耕之。拔而不出。勘案所由乃云。曾读法华经。舌不可出。遂放令活。今见在化度寺圆满师处。听法忏悔云。

余以从心之年。强加直笔舒通经教。庶几无没。幸冀后贤捃其远致使法宝流被津润惟远。岂不好耶。龙朔四年春正月于西明寺出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