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真言网

杂宝藏经全文(第一卷)

发布时间:2019-06-26 02:23:23作者:地藏经真言网
杂宝藏经全文(第一卷)


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缘第三

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言。有二邪行。如似拍鞠。速堕地狱。云何为二。一者不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不善。有二正行。如似拍鞠。速生天上。云何为二。一者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众善行。诸比丘言。希有世尊。如来极能赞叹父母。佛言。非但今日。于过去世。雪山之中。有一鹦鹉。父母都盲。常取好花果。先奉父母。尔时有一田主。初种谷时。而作愿言。所种之谷。要与众生而共啖食。时鹦鹉子。以彼田主先有施心。即常于田。采取稻谷。以供父母是时田主按行苗行。见诸虫鸟揃谷穗处。嗔恚懊恼。便设罗网。捕得鹦鹉。鹦鹉子言。田主先有好心。施物无吝。由是之故。故我敢来。采取稻谷。如何今者。而见网捕。且田者如母。种子如父。实语如子。田主如王。拥护由己。作是语已。田主欢喜。问鹦鹉言。汝取此谷。竟复为谁。鹦鹉答言。有盲父母。愿以奉之。田主答言。自今已后。常于此取。勿复疑难。佛言。鹦鹉乐多果种。田者亦然。尔时鹦鹉。我身是也。尔时田主。舍利弗是。尔时盲父。净饭王是。尔时盲母。摩耶是也。

弃老国缘第四

佛在舍卫国。尔时世尊。而作是言。恭敬宿老。有大利益。未曾闻事。而得闻解。名称远达。智者所敬。诸比丘言。如来世尊。而常赞叹恭敬父母耆长宿老。佛言。不但今日。我于过去无量劫中。恒恭敬父母耆长宿老。诸比丘白佛言。过去恭敬。其事云何。佛言。过去久远。有国名弃老。彼国土中。有老人者。皆远驱弃。有一大臣。其父年老。依如国法。应在驱遣。大臣孝顺心所不忍。乃深掘地。作一密屋。置父着中。随时孝养。尔时天神。捉持二蛇。着王殿上。而作是言。若别雄雌汝国得安。若不别者。汝身及国。七日之后。悉当覆灭。王闻是已。心怀懊恼。即与群臣。参议斯事。各自陈谢。称不能别。即募国界。谁能别者。厚加爵赏。大臣归家。往问其父。父答子言。此事易别。以细软物。停蛇着上。其躁扰者。当知是雄。住不动者。当知是雌。即如其言。果别雄雌。天神复问言。谁于睡者。名之为觉。谁于觉者。名之为睡。王与群臣。复不能辩。复募国界。无能解者。大臣问父。此是何言。父言。此名学人。于诸凡夫。名为觉者。于诸罗汉。名之为睡。即如其言以答。天神又复问言。此大白象。有几斤两。群臣共议。无能知者。亦募国内。复不能知。大臣问父。父言。置象船上。着大池中。画水齐船深浅几许。即以此船。量石着中。水没齐画。则知斤两。即以此智以答。天神又复问言。以一掬水。多于大海。谁能知之。群臣共议。又不能解。又遍募问。都无知者。大臣问父。此是何语。父言。此语易解。若有人能信心清净。以一掬水。施于佛僧及以父母困厄病人。以此功德。数千万劫。受福无穷。海水极多。不过一劫。推此言之。一掬之水。百千万倍。多于大海。即以此言。用答天神。天神复化作饿人。连骸拄骨。而来问言。世颇有人饥穷瘦苦剧于我不。群臣思量。复不能答。臣复以状。往问于父。父即答言。世间有人。悭贪嫉妒。不信三宝。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将来之世。堕饿鬼中。百千万岁。不闻水谷之名。身如太山。腹如大谷。咽如细针。发如锥刀。缠身至脚。举动之时。支节火然。如此之人。剧汝饥苦。百千万倍。即以斯言。用答天神。天神又复化作一人。手脚杻械。项复着锁。身中火出。举体燋烂。而又问言。世颇有人苦剧我不。君臣率尔。无知答者。大臣复问其父。父即答言。世间有人。不孝父母。逆害师长。叛于夫主。诽谤三尊。将来之世。堕于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陷河沸屎。刀道火道。如是众苦。无量无边。不可计数。以此方之。剧汝困苦。百千万倍。即如其言。以答天神。天神又化作一女人。端政瑰玮。踰于世人。而又问言。世间颇有端政之人如我者不。君臣默然。无能答者。臣复问父。父时答言。世间有人。信敬三宝。孝顺父母。好施忍辱精进持戒。得生天上。端政殊特。过于汝身。百千万倍。以此方之。如瞎猕猴。又以此言。以答天神。天神又以一真檀木方直正等。又复问言。何者。是头。君臣智力。无能答者。臣又问父。父答言易知。掷着水中。根者必沈。尾者必举。即以其言。用答天神。天神又以二白草马形色无异。而复问言。谁母谁子。君臣亦复无能答者。复问其父。父答言。与草令食。若是母者。必推草与子。如是所问。悉皆答之。天神欢喜。大遗国王珍琦财宝。而语王言。汝今国土。我当拥护。令诸外敌不能侵害。王闻是已。极大踊悦。而问臣言。为是自知。有人教汝。赖汝才智。国土获安。既得珍宝。又许拥护。是汝之力。臣答王言。非臣之智。愿施无畏。乃敢具陈。王言。设汝今有万死之罪。犹尚不问。况小罪过。臣白王言。国有制令。不听养老。臣有老父。不忍遣弃。冒犯王法。藏着地中。臣来应答。尽是父智。非臣之力。唯愿大王。一切国土。还听养老。王即叹美。心生喜悦。奉养臣父。尊以为师。济我国家一切人命。如此利益。非我所知。即便宣令。普告天下。不听弃老。仰令孝养。其有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当加大罪。尔时父者。我身是也。尔时臣者。舍利弗是。尔时王者。阿阇世是。尔时天神。阿难是也。

佛于忉利天上为母摩耶说法缘第五

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我今欲往忉利天上。夏坐安居。为母说法。汝诸比丘。谁乐去者。当随我去。作是语已。即往忉利天上。在一树下。夏坐安居。为母摩耶及无量诸天说法。皆获见谛。还阎浮提。诸比丘言。希有世尊。能为其母。九十日中。住忉利天。佛言。非但今日。我过去时。亦曾为母。拔苦恼事。时诸比丘。而白佛言。过去所为其事云何。佛言。往昔久远。雪山之边。有猕猴王。领五百猕猴。时一猎师。张网围捕。猕猴王言。汝等今日。慎勿恐怖。我当为汝破坏彼网。汝诸猕猴。悉随我出。即时破网。皆得解脱。有一老猕猴。担儿脚跌。堕于深坑。猕猴王觅母。不知所在。见一深坑。往到边看。见母在下。语诸猕猴。各自励力。共我出母。时诸猕猴。互相捉尾乃至坑下。挽母得出。离于苦难。况我今日。拔母苦难。尔时拔免深坑之难。今复拔母三恶道难。佛告诸比丘。拔济父母。有大功德。我由拔母。世世无难。自致成佛。以是义故。诸比丘等。各应孝顺供养父母。

佛说往昔母迦旦遮罗缘第六

佛时游行。到居荷罗国。便于中路一树下坐。有一老母。名迦旦遮罗。系属于人。井上汲水。佛语阿难。往索水来。阿难承佛敕。即往索水。尔时老母。闻佛索水。自担盥往。既到佛所。放盥着地。直往抱佛。阿难欲遮。佛言莫遮。此老母者。五百生中。曾为我母。爱心未尽。是以抱我。若当遮者。沸血从面门出。而即命终。既得抱佛。鸣其手足。在一面立。佛语阿难。往唤其主。其主来至。头面礼佛。却住而立。佛语主言。放此老母。使得出家。若出家者。当得罗汉。主便即放。佛告阿难。付波阇波提比丘尼。使度出家。不久即得阿罗汉道。比丘尼中。善解契经。最为第一。诸比丘疑怪。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系属于他。复以何缘。得阿罗汉。佛言。迦葉佛时。出家学道。以是因故。得阿罗汉。当于尔时。为徒众主。骂诸贤圣胜尼为婢。以此因缘。今属于他。五百生中。恒为我母。悭贪嫉妒。遮我布施。以是因缘。常生贫贱。非但今日拔其贫贱。诸比丘言。不审于过去世。拔济贫贱。其事云何。佛言。过去世时。波罗捺国。有一贫家。母子共活。儿恒佣作。以供养母。得少钱财。且支旦夕。尔时其子。即白母言。我今欲与诸贾客等远行商估。其母然可。于是发去。儿发去后。贼来破家。劫掠钱财。并驱老母。异处出卖。儿既来还。推觅其母。即知处所。多赍钱财。勉赎其母。即于本国。而为生活。资财满足。倍胜于前。尔时母者。今迦旦遮罗是。尔时儿者。我身是也。我当尔时。已拔母苦。

慈童女缘第七

昔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罪福之报。其事云何。佛言。我于过去久远世时。波罗奈国有长者子。名慈童女。其父早丧。钱财用尽。役力卖薪。日得两钱。奉养老母。方计转胜。日得四钱。以供于母。遂复渐差。日得八钱。供养于母。转为众人之所体信。远近投趣。获利转多。日十六钱。奉给于母。众人见其聪明福德。而劝之言。汝父在时。常入海采宝。汝今何为不入海也闻是语已。而白母言。我父在时。恒作何业。母言。汝父在时。入海取宝。便白母言。我父若当入海采宝。我今何故。不复入海。母见其子慈仁孝顺。谓不能去。戏语之言。汝亦可去。得母此语。谓呼已定。便计伴侣。欲入海去。庄严既竟。辞母欲去。母即语言。我唯一子。当待我死。何由放汝。儿答母言。先若不许。不敢正意。母已许我。那得复遮。望以此身立信而死。许他已定。不复得住。母见子意正。前抱脚哭。而作是言。不待我死。何由得去。儿便决意。自掣手出脚。绝母数十根发。母畏儿得罪。即放使去。共诸商贾。遂入于海。达到宝渚。多取珍宝。与诸同伴。便还发引。时有二道。一是水道。一是陆道。众人皆言从陆道去。即从陆道。时彼国法。贼来劫夺。若得商主。诸商人物。皆入于贼。不得商主。虽获财物。商主来还。尽归财物。以是之故。是慈童女。恒出营别宿。商人早起。来迎取之。一夜大风。商人卒起。忘不迎取。商主于后。即不得伴。不识途径。见有一山。便往至上。遥见有城。绀琉璃色。饥渴困乏。疾走向之。尔时城中。有四玉女擎如意宝珠。作倡伎乐。而共来迎。四万岁中。受大快乐。于是自然。厌离心生。便欲舍去。诸玉女言。阎浮提人。甚无反复。共我生活。经四万岁。云何一旦舍我而去。不顾其言。便复前行。见颇梨城。有八玉女。擎八如意珠。亦作伎乐。而来迎之。八万岁中。极大欢乐。生厌恶心。复舍远去。至白银城。有十六玉女。擎十六如意珠。如前来迎。十六万岁。受大快乐。亦复舍去。至黄金城。有三十二玉女。擎三十二如意珠。如前来迎。又三十二万岁。受大快乐。亦欲舍去。诸玉女言。汝前后所住。常得好处。自此已去。更无好处。不如即住。闻是语已。而自念言。诸玉女等。恋慕我故。作是语耳。若当前进必有好处。即便舍去。遥见铁城。心生疑怪。而作是念言。外虽是铁。内为极好。渐渐前进。并近于城。亦无玉女来迎之者。复作念言。城中甚似极大快乐。是故不及来迎于我。转转前进。遂入铁城。门关已下中有一人头戴火轮。舍此火轮。着于童女头上。即便出去。慈童女。问狱卒言。我戴此轮。何时可脱。答言。世间有人。作其罪福。如汝所作。入海采宝。经历诸城。久近如。然后当来代汝受罪。此铁轮者。终不堕地。慈童女问言。我作何福。复作何罪。答言。汝昔于阎浮提。日以二钱。供养于母。故得琉璃城。四如意珠。及四玉女。四万岁中。受其快乐。四钱供养母故。得颇梨城。八如意珠。八玉女等。八万岁中。受诸快乐。八钱供养母故。得白银城。十六如意珠。十六玉女。十六万岁。受于快乐。十六钱供养母故。得黄金城。三十二如意珠。三十二玉女。三十二万岁。受大快乐。以绝母发故。今得戴铁火轮。不曾堕地。有人代汝。乃可得脱。又问言。今此狱中。颇有受罪如我比不。答言。百千无量。不可称计。闻是语已。即自思惟。我终不免。愿使一切应受苦者尽集我身。作是念已。铁轮即堕地。慈童女语狱卒言。汝道此轮。不曾有堕。今何以堕。狱卒嗔忿。即以铁叉。打童女头。寻便命终。生兜术陀天。欲知尔时慈童女者。即我身是。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


首页123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真言网